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进入21世纪以来,开设女性学课程的高校越来越多,女性学课程已成为培养和提高大学生性别意识、传播男女性别平等的重要途径.在论述高等院校开设女性学课程的必要性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女性学课程内容的设置及其对大学生的培养作用.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通过探索女性学教学法,帮助女大学生消除性别角色刻板观念,逐步培养体现性别公平的现代性别意识。女性学课程的开设在培养和提高女大学生综合素质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具有其他课程无法取代的功能。  相似文献   

3.
在高等院校开设女性教育课程,可以树立女生的性别观念,改变其心中性别刻板印象和自我性别偏见,培养对性别议题的敏感度及有关两性平等的知识和技能,为女大学生提供一个认识自我和社会的全新视角。鉴于目前高职院校女性教育的现状和女大学生素质状况,在高职院校开设女性学系列课程,更显得十分必要、重要和紧迫。  相似文献   

4.
皮进 《考试周刊》2013,(51):161-162
在普通高校的教育实践中,如何培养和造就高质量、高素质的女性人才已成为备受关注的课题。女大学生是同龄人中具有较高文化程度和素养的群体,将女性学的研究成果应用于女大学生的培养极具现实意义。本文以湖南省第一师范学院为例,结合此院女性学课程开设的实际情况,对该课程在高校设置的定位进行尝试性探讨,分析其对培养女大学生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西方女性主义传入中国,女性学课程被陆续推上我国高校讲台。女性学课程自开设以来,课程名称和内涵由以女性研究为主渐变成女性研究、性别研究并存,反映了女性学研究立场和视角正在发生变化。高校最初开设的女性学课程基本上属于各学科中的女性分支学科,这个阶段开课最主要的目标就是向传统学科中的性别歧视宣战,以改变男女学生传统的社会性别观念定型。90年代后期,学术界中使用“社会性别”来替代“女性”成为一种潮流,一些十分明确的女性学课程被冠以社会性别、性别诸类标签。“社会性别”是基于可见的性别差异之上对社…  相似文献   

6.
加强女大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由于封建传统文化的影响,女大学生的主体意识极为缺乏,表现在:对传统性别角色定位的认同;强烈的性别自卑;期望值和竞争意识、成就意识水平较低;缺乏性别意识和妇女解放的责任。另外,传统的教育思想使得高校在教育模式、专业设置等方面限制了女性个性的发展。培养女大学生的主体意识,需要加强性别意识教育;有计划地发展女子高等教育;开设女性学课程。  相似文献   

7.
我国女性学课程建设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学校是推广社会性别意识的重要阵地,其中课程建设是重要的手段。我国女性学课程建设近年来得到长足的发展,开设女性学课程的高校越来越多,但女性学课程建设中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女性学课程建设中普遍存在的偏激,女性学课程的“边缘”地位等。女性学课程建设需要更加理性的态度,以保证女性学课程建设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廉枫 《教书育人》2008,(2):18-20
在欧美,性别教育是从中小学到大学课程设置中人文社会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性别教育能够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的性别观,树立平等的性别意识。而在我们的教育体系中,性别教育一直处于缺席的状态,直到1987年女性学课程首次跨入高等院校课堂。截至2002年,中国大陆已有40多所高等院校开设了女性学课程和女性问题专题讲座。笔者根据本学期开设的女性学选修课授课情况,  相似文献   

9.
张芳 《教育探索》2008,(11):38-39
女性学是从人类的性别差异出发,通过对不同历史时期女性的性别特征、生活方式等方面的研究,探讨女性在社会关系中的地位、作用和发展规律的综合性学科。其特点,一是突出性别平等,二是具有鲜明的实践性,三是其内容的多样化。其意义和作用,一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帮助女性发现自己的历史;二是向男女大学生提供正确的性别观念和知识,以改变刻板的性别观念和偏见;三是以性别平等的视角审视女性发展的现状,唤醒女性树立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意识。开设女性学课程要明确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要提高女性学课程教师的素质,改进其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0.
特色办学是中国女子院校的共同追求。这些院校从专业设置、课程教学等方面探索最优的女性人才培养方案,开展女性研究,开设女性学课程,推广社会性别意识,推进社会性别平等,传播先进的性别文化,探索女性教育规律。女子院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也开始进行多元化的探索并出现分化的趋势,尤其是女子院校的办学在学生中的认同、认可度还不高,这给女子院校的持续发展带来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1.
在促进性别平等发展的进程中,高校在人力资源和社会影响力两个方面都有着独特的优势。由于缺乏具有自觉社会性别意识的学者群体在性别平等的理论、观念和实践上的持续推动,广西高校促进性别平等发展的优势没有发挥出来,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大部分高校没有建立性别平等发展的研究组织或把性别平等发展作为主要研究课题之一的学术团体;二是开设与性别平等发展相关课程的院校很少;三是女教师社会性别敏感性比较低。发挥高校促进性别平等发展资源的优势作用,需要建立社会性别平等发展的研究机构并开设女性学的相关课程。  相似文献   

12.
教育是逐步塑造观念的过程,教育水平已成为女性参政执政的重要条件之一,高等教育对于培养大学生先进的性别意识、提升女性政治参与的意识和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高校教师的日常教学中需要适当渗透先进的性别文化理念,并开设专门的性别教育通识课程以及参政议政的选修课程,从各方面为女性提供良好的高等教育环境。  相似文献   

13.
珍珠球是一项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对抗性强,攻守转换速度快,较少受到场地、器材、性别和年龄等方面的限制,具有很强的健身、娱乐价值,便于普及,易于提高。但是河北省高校开设珍珠球课程并不普及。从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珍珠球运动的功效、传播民族文化、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5个方面,阐述了河北省高校开设珍珠球课程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4.
在促进性别平等发展的进程中,高校在人力资源和社会影响力两个方面都有着独特的优势.由于缺乏具有自觉社会性别意识的学者群体在性别平等的理论、观念和实践上的持续推动,广西高校促进性别平等发展的优势没有发挥出来,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大部分高校没有建立性别平等发展的研究组织或把性别平等发展作为主要研究课题之一的学术团体;二是开设与性别平等发展相关课程的院校很少;三是女教师社会性别敏感性比较低.发挥高校促进性别平等发展资源的优势作用,需要建立社会性别平等发展的研究机构并开设女性学的相关课程.  相似文献   

15.
改革《市场营销学》教学模式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小毅  王君勇 《丽水学院学报》2007,29(3):120-121,134
由于主客观各种因素影响,目前我国高校开设的《市场营销学》课程普遍存在忽视创新能力培养的问题.调整教学目标、提高教师素质、更新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手段,加强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是《市场营销学》课程改革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16.
当前高校开设的思想政治课程不能很好地解决女大学生存在的思想政治问题。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有效性,应该将思想政治教育和性别教育相结合,创新教学理念,拓展教学内容,开设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育目标是唤醒女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女大学生的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精神,发展女大学生的道德能力。课程内容包含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和社会性别平等观教育、婚恋观教育、心理健康教育、道德观教育、礼仪教育、法制观教育、参政意识教育。  相似文献   

17.
高校开设的“两课”是高校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毛泽东思想概论》这门课程,人文知识极其丰富。“两课”教师应通过人文知识的传播来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  相似文献   

18.
自1995年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以来,女性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在我国得到了一定的发展,相关高校开设了女性学专业或者女性学系.2012年湖南女子学院女性学专业成立,女性学课程实践性教学既是当前我校女性学专业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也是我们改革的重要任务,必须把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放在同等地位,通过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学识修养、综合素质和批判精神.  相似文献   

19.
高职院校女性学课程教学目标定位应以紧密结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以素质教育为核心和密切联系女大学生的需求为原则,教学目标应包括树立性别平等意识、提升"四自"精神和强化主体意识、克服性别刻板印象、科学认识性别和性别差异、培养社会性别视角,掌握性别分析能力等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20.
"双性化人格"概念的提出,是一种可培养、最健康的心理模式,对提升女大学生就业能力,增强女大学生的职业适应性与成就动机有积极作用。笔者认为高校应在"双性化人格理论"的指导下,加强女生就业心理辅导,突出就业心理调适;鼓励女生在与异性竞争、合作中进行学习异性的性格优势。同时,高校应通过开设女性教育课程、举办成功女性讲坛等方式培养女大学生正确的家庭、婚恋观来提升女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