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国新闻周刊》2010,(39):53-53
在1915年的巴拿马博览会上,一种由五种粮食酿成的中国白酒以其“水的外形和火的内质”,开启了中国白酒文化走向世界的征途。  相似文献   

2.
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和中国编辑的新境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辑在出版领域的重要性是怎么强调都不过分的,而出版工作在中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战略中的重要地位也是怎么强调都不过分的。十六大以来的五年,是我们党文化自觉空前提高的五年,一系列新的文化观念已经形成,并在十七大报告中集中体现了这种文化自觉: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源泉,  相似文献   

3.
文化的力量     
一个国家的文化,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命运。一个城市的文化,决定着一个城市的魅力!文化不同,思维则不间。不同的文化思维,必然导致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美国的文化是做大,德国的文化是严谨,日本的文化是节俭,  相似文献   

4.
《中国新闻周刊》2010,(42):53-53
在酒都宜宾流传着这样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解放前,宣纸、景泰蓝、五粮液是当时战败的日本迫切希望带走的技术。曾有一位日本游客在参观五粮液老窖池的时候,脚底下沾上了些许窖泥,小心翼翼带回国后,日本科学家如获至宝。他们利用当今先进的科学技术,分析五粮液窖泥的成分,试图培养自己的"老窖",但至今都没有成功。  相似文献   

5.
汤潮 《数字传媒》2004,(6):49-50
刚才听了IBM对技术方面非常精湛的介绍,我们龙源是一个内容制作商也是运营商,我们很可能成为IBM的客户。  相似文献   

6.
我们已经加入WTO,国门将进一步打开社会半进一步开放。  相似文献   

7.
中国白酒品牌结合了中国传统文化已经构建了历史、尊贵、英雄、隐逸、吉祥等方面的象征意义,但同时也存在着品牌象征意义构建缺乏创新、深度有限的问题。针对此,本文提出应该加强白酒品牌象征意义的现代感和时尚感,提升白酒品牌象征意义的个性化和深度。  相似文献   

8.
中国白酒品牌结合了中国传统文化已经构建了历史、尊贵、英雄、隐逸、吉祥等方面的象征意义,但同时也存在着品牌象征意义构建缺乏创新、深度有限的问题。针对此,本文提出应该加强白酒品牌象征意义的现代感和时尚感.提升白酒品牌象征意义的个性化和深度。  相似文献   

9.
她生于台湾,学成于美国,嫁给德国人,任公职于台北,现在香港做教授。她属于中华文化,也属于整个华人文化圈——今天能同时在两岸之间及新、马及美国华人世界中发挥巨大影响力的文人,鲜有能与她比肩者  相似文献   

10.
白酒包装艺术设计借助文化元素或者突出文化品位,如借助历史文化、地域文化、宗教文化塑造品牌形象,往往能获得更好的广告效应,从而促进消费。  相似文献   

11.
林白茹 《大观周刊》2012,(31):82-84
廉政建设随着国家政权的产生而产生,并随着国家的发展而发展。反腐败斗争和党风廉政建设关乎着国家的生死存亡,机关廉政文化建设是我国廉政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文化的力量推动机关廉政建设对于我国当前的反腐倡廉工作和党风廉政建设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拟从机关廉政文化入手,探讨以文化力量推动机关廉政建设的历史背景、现状、意义及途径。  相似文献   

12.
我国是一个具有光辉革命历史和优良革命传统的国家,近现代一个半世纪的革命历程,保存和遗留下了极其丰富的档案。这些档案是全国各族人民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重视档案文化建设,发挥档案的教育作用,对于振奋民族精神,凝聚民族力量,继承和发扬光荣革命传统,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民族振兴有着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3.
推动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是新时代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但这离不开相关政策法规的推动、规范和引导。推动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相关政策法规体系分为国家级、省级、市级三个层次,虽然它们对参与方式、鼓励方式进行了规定,但也存在政策法规建设不平衡,对公益性文化捐赠支撑力度不够强,对文化类社会组织的引导、支持不够明确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档案文化是民族精神的文化积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中,研究、探索民族精神和档案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对于坚持档案文化的先进性,充分发挥档案文化在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中的积档极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一、档案文化是民族精神形成、升华的基础民族精神是一个历史范畴,有着丰富的历史内涵和与时俱进的品格,是历史性和时代性的有机统一。民族精神随着民族的形成而形成,并随着民族的发…  相似文献   

15.
世界上有两种慈善,一种是比尔·盖茨式的慈善,用财富的杠杆撬动慈善的力量:另一种是德兰修女式的慈善,她没有钱,但仍用精神烛照世界  相似文献   

16.
生态文明:延续人类生存的新文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明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成果,是人类改造世界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  相似文献   

17.
2006年是中华传统国学异常活跃的一年,一位教授说,经历了经济改革的跃进期之后,文明的复兴是必然的,接下来民族的文化一样也会再次兴盛起来。  相似文献   

18.
李建臣 《传媒》2012,(1):36-37
正"一个国家和民族如果经济发展和文化建设的步伐不协调,那么这个国家就不可能真正繁荣富强,这个民族就不可能真正强盛和复兴。"2011年10月,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把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19.
田霖 《中国编辑》2007,(6):70-72
“民族的语言即民族的精神,民族的精神即民族的语言”。精神生成语言。当语言代代相传的时候,民族的全部文化、精神内涵也就附着在语言之上了,语言趋向文明的过程是不同民族精神趋向文明最过硬的指标,而精神文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共同支撑起社会的文明进步。当今社会是一个以知识经济为主导,高科技、高信息化、思想和文化日益多样化的社会,快节奏的生活促使人们的思想文化观念不断发展变化,语言就成为包括思想、文化、观念等在内的一切社会变化的最为敏感的显示器。它能够迅速捕捉和反映社会时尚的变化及人们文化心态的变迁。  相似文献   

20.
李秀华 《兰台世界》2007,(10S):57-57
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及其中国化的过程,不仅指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中国革命和建设发展道路,而且也包括将马克.巴主义这一外来的欧洲形式变成中国形式,用中国人民熟悉和喜闻乐见的民族形式和语言风格来说明与阐释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理论和政策,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得以更好的传播与丰富和发展。[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