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新闻采编业务中,有的记者特别是新记者常常为抓不到好新闻而困惑,当看到别人能够从一件看似普通的事情中挖出新闻来,就反复问自己,为什么别人能够发现这个新闻而自己却没有发现,别人有什么技巧吗?答案是肯定的,这个技巧就是新闻敏感。新闻敏感,就是对新闻的感知能力,对记者来说,有了  相似文献   

2.
在新闻采编业务中,有的记者特别是新记者常常为抓不到好新闻而困惑,当看到别人能够从一件看似普通的事情中挖出新闻来,就反复地问自己,为什么别人能够发现这个新闻而自己却没发现,别人有什么技巧吗?答案是肯定的,这个技巧是新闻敏感.  相似文献   

3.
记者的身份     
6月30日,南京某报报道了“南京一工地挖出墓葬群,民工不懂保护,文物惨遭破坏”的新闻,引起众多读者的关注。 报道是这样写的,“昨日上牛9时,记者赶到发现古幕的工地,只见一名工人正用铁棍撬着埋在地  相似文献   

4.
乔志峰 《视听界》2011,(5):11-11
西安某工地在8月51日遭到数十人打砸。据工地负责人介绍,此团伙强行包揽工地项目,为威胁工地购买该团伙所出售的门而带人到工地大打出手。记者为此到当地派出所了解情况时遭到警察暴力阻扰,被扣押近半个小时。警察还声称要枪毙记者。(9月2日西部网)  相似文献   

5.
魏明革 《新闻三昧》2006,(10):49-50
在第十六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长沙晚报的消息《3.5万救命钱留给病友》获消息类一等奖。这是一篇经过精心打磨雕琢、催人泪下的新闻精品。这篇消息具有以下特点:一、用心思考深挖题材“生活中并非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但只是用眼睛看,用耳朵听,那是不会有什么发现的,对于一名记者来说,要想写出新闻精品,还需要有一颗能随时思考的心。用心思考什么呢?用心思考题材的新闻价值。新闻界前辈郭超人说过:什么人当不了记者,什么人能当记者,什么人当好记者?别人看到了想到了的东西,你看不到想不到,这样的人当不了记者;别人看到了想到了的东西,你…  相似文献   

6.
1945年8月9日凌晨3:50,两架“大师”号B-29型轰炸机从提尼安岛基地起飞,飞机炸弹舱里携带着一颗原子弹。这是美国计划中的对日本的第二次原子弹打击。8月6日凌晨,第一颗原子已经在广岛爆炸。 轰炸机向着日本的大城市长崎飞去。在第二架飞机的机舱里,除了机组人员外,还有一位57岁的矮小男子.他就是《纽约时报》科学新闻撰稿人威廉·伦纳德,劳伦斯。他是机上唯一的新闻界人士. 为什么美国联邦政府单单选中了劳伦斯而不是别的记者,使之成为原子弹爆炸时新闻界唯一目击者呢?这同劳伦斯本人的优秀记者素质和敏锐的新闻洞察力是分不开的。事情还得从1939年说起。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新闻媒体上不时报道某地抓获假记者行骗的事。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每当看到这类报道时,心情就特别沉重。为什么一些人热衷于冒充记者行骗,恐怕与现实生活中少数真记者在基层采访时吃、拿、要成了惯例不无关系。近日读报,看到一则标题为《识别假记者的“秘诀”》的消息,不禁眼睛一亮,我认真将它读完。该消息说的是某乡来了两个自称中央某新闻单位的记者,这在穷乡僻壤之地的乡领导眼里,无疑是件大喜事,于是酒肉相待殷勤备至。可不久,乡领导就看出了破绽,将两个扭送到派出所,一审,果不出所料,这两个人是刚大学毕业还没找到工作的“冒牌…  相似文献   

8.
凯欣 《航空档案》2004,(2):15-16
目前,“联合直接攻击弹药”是美军最有威力的精确制导武器,广泛运用于三军航空兵。其中,美国空军大量战机携带该型炸弹,包括轰炸机,战斗机和攻击机等。近年来,“联合直接攻击弹药”挥杀于阿富汗战场和伊拉克战场,凭借技术的先进,耀武扬威,屡屡得手,成为众多精确制导武器中的一颗灿烂魔星。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记者应该"蹲点"的呼声日渐强烈起来,这呼声来自读者,也来自媒体本身。记者蹲点的这个"点",显然是指基层,而社区是基层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记者驻守社区,就有了和居民群众见面交心的机会,才能挖掘到蕴藏在市井之中的民生新闻。我们通常所指的民生新闻就是再现社会真实情况,从老百姓实际生活出发,拓展到老百姓的生存现状和生活空间的新闻,这类新闻作品语言生动、有趣、质朴,重视细节描述,力争全面反映老百姓  相似文献   

10.
在新闻作品中,常出现“记者看到”的字眼,笔者认为,“记者看到”四字应慎用。记者采访实际上是一种社会调查活动,既然是社会调查,就应该深入群众,了解情况。记者亲自观察,这无疑是一个最基本的采访方法。但是记者是否亲自看到就一定能了解到真正的新闻呢?也未必尽然,因为记者并非是参与此事内幕的人,记者即使看到,也难免主观主义,更难免浮面肤浅。有时亲自踏看的记者,为了某种原因,仍旧会出现不实的报道。记者下去采访,被采访对象有意安排场面让记者看,这时记者只凭看到的情况形成稿件,易失实。例如,企业主为了推销自己的产品,在工厂不景气的情况下,主动请记者采访,若见诸报端的“记者看到”,既欺骗了工厂的职工,也欺骗了受众。  相似文献   

11.
今年4月份,央视《每周质量报告》爆出的"毒胶囊"事件似一颗重磅炸弹,引发了社会热议。作为一个媒体人,在积极关注新闻事件的同时,我有了更多的思考。央视是如何使一则新闻报道产生全国范围的轰动效应?细细观察,我们不难发现,央视记者前期花费了长达数月的时间调查采访取证,在充分获取视频证据之后,并没有急于发稿,而是进一步深入采访,将取样胶囊送入检验部门检验,等检验结  相似文献   

12.
作家讲究创作灵感,而新闻记者强调的是新闻敏感,一种发现新闻和衡量新闻价值的能力。一个具有相当新闻敏感的记者才不至于因和那可能会轰动世界的新闻失之交臂而痛苦万分。这样的记者采写的新闻常常会得到独具慧眼、独树一帜的评价。新闻特写《难忘的时刻——小平同志会见最后一批外宾侧记》(见1989年11月14日人民日报),正是一篇能看出作者的功底与新闻敏感的作品。11月13日,小平同志会见日中经济协会访华团的日本客人,同时这也是他正式告别他的多年政治生涯的时刻。一个伟人主动地离开政治舞台,同他步入政治舞台一样,具有极大意义,吸引着世界的注意,人们都在关注着小平同志此时的行踪与举动。对能亲临现场、目睹这个历史事件发生的记者来说,看到了什么?准备看到什么?准备写什么?写了什么?采用的什么角度?等等,与其说这是一次采访,不如说这是一场考试。有准备、训  相似文献   

13.
随着国家和社会的民主建设进步,民生新闻作为一种时尚,迅速在各大媒体中得到重视。作为长期在一线报道民生新闻的记者,不仅亲身感受到民生新闻所发挥的巨大潜能,也看到了老百姓对民生新闻的信任与寄托。下面,结合具体采访,谈谈媒体如何更好地打造民生新闻的“平民特色”。  相似文献   

14.
“小张,你的新闻今天上了头条啦!”“是吗,我早看到了。”“你再看看,这则新闻是你写的吗?”“当然啰,那还有错?”斩钉截铁。可不是么,本报记者的名字赫然在焉,那来半点疑问?其实,这则见报的新闻,从导语到结构,压根儿就不是原来发给编辑的那则新闻了,记者只不过是提供了一个素材,由编辑代劳,已经重新写过了。对话发生的时候,记者对自己的大作,根本没有看过。稿子登出,完事大吉,管它干什么?  相似文献   

15.
前些时,某报载文,提出要“赶”文艺工作者下基层去。看到此文时,我曾经联想到我们新闻界也应“赶”记者下基层。果然,最近召开的华东九报第十一次协作会议把这个问题提出来了。这次会议在强调抓紧抓好新闻队伍自身建设时指出,目前,要下决心把记者“赶”下去,让他们沉到第一线。为什么不用“动员”、“希望”、“引导”,却非要用这个带有强制色彩的“赶”字呢?其中道理是无需多说的。确实到了该“赶一赶”撵一撵”的时候了。老老少少、男男女女数十万记者,现在正蹲在老百姓炕上同婶子大爷唠家常的有多少?正在大漠荒野的帐篷里同石油勘  相似文献   

16.
民生新闻栏目里,主持人自觉地承担起了镜子的作用:老百姓看见你就仿佛看到了自己或者自己身边的人;而主持人又把栏目的风格甚至是栏目的"要求"折射给了大众。那么电视民生新闻主持人怎样才能做好这面镜子,怎样才能发挥镜子的最大作用?  相似文献   

17.
蒋勇 《新闻实践》2009,(12):68-68
新闻敏感是记者对新闻价值的发现、鉴别和判断的能力,是记者的一种基本素养,是发现新闻线索、开展深度报道的先决条件,也是记者进行新闻采访的基本动力。有了较强的新闻敏感,记者才能在纷繁复杂的现象中,通过仔细观察和分析,及时地发现和捕捉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从中深挖出吸引读者眼球的好新闻。  相似文献   

18.
据河南某报报道,河南郑州某地频频失窃,当地派出所所长支招,房东们每家聘请一名保安,看门值班,这样就不会让不法者鱼目混珠。乍看标题之下,一个派出所所长竟然让居民每家配一保安,那派出所是否就无所事事了?这不是懒政还是什么?看完新闻全文才知道上了标题的当。新闻是如此描述有的一家有上百位租  相似文献   

19.
我对记者这一行业一直很向往。当我在电视里、报纸上、广播中听到、看到感人的报道,便会由衷地佩服被老百姓称为“无冕之王”的记者们。他们的作品以一种无形的力量,在人们心中产生凝聚力,让我们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到最多、最新的信息。随着自己进入新闻单位从事档案工作,读的、看的、听的多了以后,便渐渐变换了看新闻的角度,开始用档案人的眼睛看新闻。  相似文献   

20.
草鞋是什么?草鞋连接着平民老百姓的期望和寄托;穿草鞋的记者,是吃苦耐劳、任劳任怨的记者;穿革鞋的记者不娇贵、不势利,心中对普通老百姓,对新闻事业充满了热爱,而热爱是最好的老师。1996年12月,我在西安电视二台新闻部任职。当时我们的《今日新闻》节目被会议报道充斥,被大量有偿新闻侵占,西安电视台一位老资格的记者走马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