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据报道,山东滕州市"6·7绑架婴儿案",经专案组民警连续奋战60小时,被抢儿童王硕被安全解救出来,两名犯罪嫌疑人被抓获.(人民网北京6月10日电)这是令人欣慰的消息.警方破案神速,可说真正是急群众所急,及时为群众排忧解难,值得表扬.可是这篇消息中的几张图片却表扬得有点过头——  相似文献   

2.
谢宏澜 《中国出版》2022,(S1):205-210
2019年12月23日清晨,96岁的林良先生在睡梦中悄然辞世。消息一出,各大媒体平台都在纪念和报道这样一位文学大师的消息,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公众号的后台也收到了读者们怀念林良先生的海量留言。纪念一个作家最好的方式,就是静静地读他的作品,并从中读他的为人。作为大陆地区林良作品出版最多的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我们对林良先生有非常深厚的情感,图书是人类情感的桥梁和载体.  相似文献   

3.
据《大河报》官方微博9月21日消息,洛阳电视台记者李翔遇害案的两名犯罪嫌疑人已被警方抓获,两人是酒后起意抢劫,其中一名有抢劫前科者刚刑满释放。另据中原网消息,当晚这两人在抢劫李翔前,曾两次抢劫未遂。李翔的一位领导也在报道中称,李翔最近的报道不涉及地沟油事件,网友猜测已经偏离事实轨道。网传李翔之死系因报道地沟油事件属不实消息。(《南方都市报》,9月21日)  相似文献   

4.
近日,中国贸易报社山西记站工作人员兰成长被殴致死一事成为国内新闻热点。据《南方都市报》1月19日消息,目前已有5名犯罪嫌疑人落网。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报道的不断深入,事情的真相终会水落石出。[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这是一起很难移送检察机关的案件:3名歹徒持同一类型刀具将一名被害人刺死.犯罪嫌疑人虽然被抓获,但公安人员很难判断具体是哪个嫌疑人向被害人捅出伤及心脏的致命一刀.关键时刻,刑事科学技术警察接过重担.他们利用人体成伤实验平台,通过对3名犯罪嫌疑人与被害人所处的角度及体位进行现场模拟,很快确定出致命一刀是谁所为,这个犯罪嫌疑人面对铁证也只能认罪.  相似文献   

6.
2007年1月29日晚,美国CW11电视台播出了一条耸人听闻的消息——《中餐外卖噩梦》,称一位非裔妇女在布鲁克林一家“新福建”中餐外卖店买了一份“芥蓝  相似文献   

7.
在第六届福建省新闻奖评选中,获得一等奖的8篇消息,有5篇在710字以内,最短的只有228个字;获得一等奖的8篇通讯,有3篇在700字以内;获得一等奖的3篇言论稿均在1000字左右。这次评选,对倡“短文”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 去年4月,新闻出版报刊发的消息《福建新闻奖拒绝长文》,是该省上届新闻奖评选后3位年轻评委合写的,他们又都是地市党报的总编辑。这一消息既可视为他们向省内外新闻界发出“拒绝长文”的呼吁,也表明福建新闻界对“兴短文,刹长风”形成了共识。所以今年这届新闻奖评选送评稿中,再没有超过3…  相似文献   

8.
1986年11月15日凌晨5点20分,还在朦胧中的福建沿海、尤其是福州、厦门一线的人们,被强烈的地震震感惊醒,人们纷纷翻身起床、跑出楼房,惊恐地询问:哪里发生了地震? 早晨7点,福建人民广播电台新闻节目播出了一条独家消息: “今天早晨5点20分3秒,台湾省东部地区发生震级为七级左右的地震,福州及我省沿海地区普遍有感。这次地震发生在台湾,震中离我省沿海地区较远,请我省、特别是沿海各城市群众不必惊慌,进一步的情况我们将向您连续报道”。消息播出后,听众一传十、十传百,人们纷纷传  相似文献   

9.
8月10日《京华时报》消息,9日上午,北京望京西园一区发生命案,一对教师夫妻在家中遇刺,追出单元楼门口后两人才倒地身亡。二人死因都是被利器扎中胸口毙命。下午,由于怀疑犯罪嫌疑人可能乘坐出租车逃离现场,北京警方通过交通台发布协查通报,寻找案发当时在望京西园地区拉载过采客的出租车司机,并开出10万元的悬赏寻找可靠线索。  相似文献   

10.
位于太行山深处的河北涉县因一起特大贩婴案而"一夜成名",伴随着42名被拐婴儿的成功解救,9名犯罪嫌疑人也相继落网.目前,警方的解救工作仍没停止,但诸多犯罪嫌疑人苦心经营数年的跨省贩婴链条已戛然断裂.  相似文献   

11.
浅析电视新闻采访中的"霍桑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去年高考前夕,西安一位高三学生将其女同学骗至家中,将其残忍的杀害。随后不久,犯罪嫌疑人被抓捕归案。花季少年,为何会对同龄人下此毒手,其犯罪的动机如何?这暴露了我们在青少年教育方面的那些缺失?所有这些成为一段时间媒体追逐的热点。终于有一天,我们接到来自看守所的消息,说是这位嫌疑人愿意接受采访,于是,笔者所在的电视台派出了“豪华阵容”,共出动五名记者,摄像机两台,还有三脚架等物,准备对犯罪嫌疑人进行一次追根挖底的采访。但是事与愿违,一看到几台摄像机架在自己面前,几个长短不一的采访话筒伸来伸去,这位很是早熟的少年不断重…  相似文献   

12.
2008年1月2日,江苏一家媒体发表了一条消息《2008:城乡低保户每人收入4200元(主题)昆山在全国率先统一城乡低保标准(副题)》。然而,早在2006年和2007年,就已经有福建晋江、江苏无锡、苏州工业园区、北京市的三个  相似文献   

13.
乾隆六年(1741)四五月间,一个可怕的消息在福建漳、厦等地迅速传开,侨居于噶喇吧(巴达维亚,今印尼雅加达)的华人于上年遭到荷兰殖民者的残酷屠杀,这一消息引起侨乡的震惊。这就是历史上骇人听闻的“红溪惨案”,数万华侨惨遭杀害。然而,检讨历史,当时清政府对华侨实行歧视与抛弃的政策,无疑是促使惨案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而且决定了清政府对该案善后处理的软弱与消极态度。  相似文献   

14.
陈中原 《新闻记者》2000,(3):16-17,51
“好学生”杀母案件; 一名中学生杀死生母; 一名高中生杀死母亲; 一名17岁学生杀死亲生母亲; 今年2月15日前后,类似的标题同时在全国报纸上出现,同样的消息或通讯在全国报纸上刊发。春节还没有过完,这起发生在浙江省金华市的家庭暴力案件(姑且称为“子杀母”案),在全国新闻媒介的报道下,正在演变成一场波及全国的教育反思运动。然而,作为曾采访过此案的记者,我认为这次报道的本身却存在着不少问题,很值得传媒为之反思。 案件的真相 2月13日,我们就得到消息,便立即赶到案发地,对犯罪嫌疑人A、A原就读学校教师和同…  相似文献   

15.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消息和通讯是新闻的两种基本且重要的体裁.消息是以直接、简练的方式报道新闻事实的一种新闻文体,是最经常,最大量运用的报道体裁.通讯是一种比消息详尽生动地报道客观事物或典型人物的新闻体裁.消息和通讯共有的特点是讲究时效性、讲究新闻真实性,不过通讯的时效性不如消息,但通讯的详尽性和生动性要强于消息.  相似文献   

16.
今年第6期的《新闻战线》,载介绍了叶国宝采写经验性消息的体会。叶国宝是福建南平市闽北时报记,自1998年9月以来先后在《人民日报》上刊发了8篇经验性消息。这些消息以鲜明的个性特色,新颖的改革思路,深刻的启迪作用和普遍的指导意义,取得了极佳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7.
4月24日北京一家报纸第九版有一条消息,题为《利用合同诈骗,定襄农民落网》,大体内容是犯罪嫌疑人王某假冒“山西晋东华煤焦铁有限公司”法人代表,与浙江陈某签订了煤炭买卖合同及合作协议书。先后骗取陈某33万元。4月6日,王某被忻州市警方抓获。这条消息的内容是准确的,但标题中的“定襄农民落网”表述十分不准确。从这条消息中得知,王某出生在定襄县蒋村,早已不务农,而是开煤矿,捕前居住在忻州。这条标题首先是混淆了群体和个体两个概念,即使王某是定襄农民,也只能说“定襄农民王某落网”。其二,王某只是出生在定襄,早已不务农了,还说他是…  相似文献   

18.
10月2日,今年第19号台风“龙王”以每秒35米速度正面袭击福建,登陆时风力12级,并在福建上空盘旋10个小时,暴雨倾盆。福建沿海地区,特别是省会福州市受灾严重。福州城区大部被淹,陆、海、空交通全部中断,市区大面积停电、停水,市民生活受到严重影响。在重大自然灾害面前,人民日报驻福建记者站的记者放弃休假,坚守岗位,主动出击,协调配合,连续采写并刊发多篇消息、通讯和内参,及时全面地报道了台风对福建省造成的严重破坏,反映了福建各级党政部门、人民群众奋起抗灾、重建家园的真实情况,体现了人民日报记者在任何情况下都不缺位,关键时刻起到…  相似文献   

19.
<正> 一九八四年春天,是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老馆长金云铭教授的八十寿辰,也是他在这个图书馆工作的第六十个年头.为了表示这双重的庆贺,新春伊始,图书馆专门为金馆长举行了一次隆重的庆祝活动.消息传出,来自北京及八闽大地的贺信、贺电纷纷而至.庆祝会上,更是高朋满座,嘉宾如云.省教育、文化领导部门的有关负责同志及学校的党政领导同志,都参加了庆祝活动.欢歌笑语,济济一堂,成为福建师大图书馆历史上空前的一次盛会.这一切,对一位长期在图书馆工作的老知识分子来说,该是何等的荣耀呵!  相似文献   

20.
一张铅印四开四版日报,登的全是些“火柴盒”、“豆腐块”式的消息。连专访也是微型的,不越600字。言论更短,“信息论坛”只有百字多点,这便是江西《信息日报》。两年多来,全国有百多家报刊转载了她的消息2000多篇。一些省市的电视台、广播几乎二、三天就转发一次。该报有一支精干的队伍,连小车司机在内,全报社只有35人.在北京、上海、福建等地没有记者站,派有常驻记者。四个版面上,平均每版只有三个人.大量兵力都投入采访第一线。一条条独家新闻凝聚着的是他们辛勤的汗水。该报年轻人占70%,从1984年10月1日创刊到现在,记者的足迹遍布全国大多数省市到自治区。记者走到哪里,朋友就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