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社会的全面改革要求教育事业也要进行深层次的变革。教师作为教育工作的主体之一,他们的身份也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单位人”变成了如今的“契约人”。x效率是一种非配置低效率,教师身份的转变作用于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尤其对学校教育x效率产生着深刻的影响。认识和分析这个过程,辨别其对学校教育x效率的积极和消极影响,并找到合适的改善措施,是我国教育事业继续深入改革的重点之一。  相似文献   

2.
近些年来,主体性教育思想、教师专业化发展以及教师反思性实践等理论实践研究都从不同的角度对教师成长提出了新的思考。教师不再只是技术理性主义观点中的教育教学活动或思想的执行者和技术人员,而是以一种"主人翁"的身份来投身教育教学活动。如何推动教师专业发展,促进学校改革,需要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在尊重人的成长规律的前提下,探讨推进"教师主动发展"的基本策略,有效实现教师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3.
为促进教师流动,实现旨在促进教育质量和公平的教育变革,国家试图在教师管理上将教师的制度身份从"学校人"调整为"系统人"。然而,任何教育制度变革能否真正执行取决于一线执行的教师如何对变革赋予意义,而教师的身份认同则是其对变革赋予意义的资源,教师怎样看待自己身为教师会直接影响教师如何对变革赋予意义。因此,本文认为要想教师发自内心地流动,并致力于提升公共的教育质量,国家应努力通过制度设计与政策激励引导教师产生一种"专业人"的身份认同。这种"专业人"心怀公共教育事业,且会将流动作为自己专业发展的契机,是教师流动乃至教育变革成功的源动力。在此基础上本文分析了现有阻碍教师"专业人"身份感生成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社会转型的过程中,教师的身份也从之前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单位人”变成了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契约人”.这种变迁的本质是教师人力资本产权主体的转变.虽然这种改革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师乃至教育的良性发展,但是教师、学校和受教育者也都感受到了危机的存在.应重新以更全面的眼光审视变革,以找出一条应对和解决危机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5.
随着师范教育体制的建立,教师职业逐步向专业化的方向迈进,教师以"体制中"人的身份出现,教师职业价值取向也从纯粹的精神追求中抽身,工具理性意识日益增强,社会意识以及终极关怀精神日益消减。随着当今社会学校责任的扩展,教师不应仅仅是学科知识的代言人,而更应该是人生价值的引领者。  相似文献   

6.
熊和妮 《中国教师》2014,(23):56-59
<正>DNA可以解释我们是什么,身份可以解释我们是谁。教师身份则包含了教师关于"我是谁"这一根本问题的思考和回答。同时,教师身份建构对教师学习"怎么成为一名教师"具有重要意义。例如,教师身份建构可以帮助教师发展其教育哲学,进行教师决策,提高教师的幸福感和教学效率[1]。对教师身份建构的研究还有利于从一个新的视角来审视教育教学过程。布瑞兹曼(Britzman)认为教学不仅包含认知层面的知识和教学技术的程序,  相似文献   

7.
新闻教育中不仅要有"业"的传授,更要有"人"的教育。中国未来的新闻人首先要面对的就是在双重管理体制和新媒体环境中的自我身份问题。体制身份、市场身份、社会身份多重身份调适不当,将给新闻人带来身份焦虑。因此,新闻教育中对新闻人身份意识的唤起和传递,是一个重要问题。就目前新闻教育而言,理论教育、情境代入、新闻实践中的身份体证,是进行身份意识唤起的基本方式。  相似文献   

8.
教师教育质量标准是合格教师质的临界点或最低点在量上的规定。教师教育质量标准对教师、学生发展,对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率提高具有重要价值。但是,人最大的特点是他的主观性,教师教育质量标准的形成又是人为的过程,因此,教师质量标准具有限度性。教师教育专业和课程标准的最低限度分别体现在对教师教育知识、技能、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最低"了解""理解""掌握"和"形成"上。教师队伍结构质量标准最低限度是对教师群体年龄、性别、身份、职称、学历等各个结构关系最低限度的比例规定。全面测量和准确把握师范教育前后教育者的认知、能力、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水平以及教师队伍结构状况,并据此实事求是地规定和形成教师教育质量标准,是正确把握教师教育质量标准限度的根本方式。  相似文献   

9.
当前,关于教师的研究视角渐渐从教学技能技巧转向对教师的身份认同的研究。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展开,大学英语教师的身份认同也经历着变化。本文主要从宏观的教育政策、学校的组织文化和教师个人这三个层面来分析影响高校英语教师身份认同的因素,以期对教师职业发展做出启示。  相似文献   

10.
伴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和乡村教育改革的融合推进,新生代乡村教师已成为乡村社会转型发展的中流砥柱和高质量教育实现的新生力量。然而,因其特殊经历,他们表现出社会身份游离不定、学校身份他者规训、班级身份统整无力、职业价值使命迷茫等行为,并产生自身作为乡村教师身份迷失的困境。新生代乡村教师身份获得是一个不断学习、反思和建构的过程,是多层次的,受到社会制度文化环境的失衡、乡村学校组织行为文化的封闭、乡村班级教学的特殊能力欠缺、乡土意识使命的缺失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要重建新生代乡村教师身份,应该朝着筑实良好公共制度文化环境的保障、构建乡村学校组织行为的开放互助体制、培育新生代乡村教师扎根乡村的特殊教学能力、激发新生代乡村教师奉献乡村的教育使命等之间保持协调来努力。  相似文献   

11.
《教师教育研究》2020,(4):96-103
本研究运用质性研究方法,对北京、上海共11位普通学校教师进行访谈来深入了解教师对融合教育的理解与践行。结果表明,多数教师对融合教育的态度仍不容乐观,将形式化的调整视为教学过程中最大程度的改变,最终在实践层面形构出一种"象征性"的融合教育制度。结合社会学新制度主义理论分析发现:教师在以追求效率为特征的学校内生性制度逻辑的长期浸润下,发展出包括身份图式、应试图式以及缺陷模式特殊学生观在内的一套共享"文化—认知"图式,从而在"文化—认知"层面解构了融合教育的合法性基础,也使学校和教师倾向于采取"政策—实践"松散耦合策略应对融合教育制度。  相似文献   

12.
民办与公办学校间教师流动本应具有教育学、管理学及社会学意义,但因我国民办学校教师身份认同危机而无法体现。本文从新制度主义视角,揭示了"资格身份化、政策频繁变、身份等级化"等市场机制下的身份流动"规矩"、及"一校两制、双重身份、退居二线"等政策机制下的身份流动"规矩";并对"规矩"背后的"试水"、"特权"及"等级"文化进行了深入剖析。最后,提出了民办学校教师身份认同感培养的两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以一项为期一年的民族志调查为基础,旨在从教师访谈数据中揭示农村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障碍。在理论层面,本研究着眼于教师的专业身份及其对他们对于家长参与建构性理解的影响。在数据分析层面,本研究指出,接受访谈的教师倾向于认为家长在学校教育中的角色是"边缘性"的辅助角色,家长常被看作教师的追随者,而不是平等的合作伙伴,而教师则视自己为专业的工作者,其专业判断不容质疑。在行动层面,家长不同形式的参与又是教师构建专业身份的重要实践,常被看作鼓励"先进"、解决"后进"问题的重要手段,其符号意义要高过实质意义。本研究从教师的角度出发解释农村学校家长参与的低迷现象,是对本领域文献的一项重要补充,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4.
提升乡村学校初任教师专业发展水平,是"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取得实效的内在要求.在乡村教育场域中,乡村初任教师的专业发展面临着身份认同迷失、知识结构异形、支持体系失衡等现实制约因素,需要从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价值、知识结构、外赋支持等不同维度入手,实现教师身份体认由"外烁型认知"向"内塑型认同"移行,推动教师发展范式从"专业建构"向"文化创生"变革,辅以外源保障与内生发展有机联动的支持服务体系,从而助力乡村学校初任教师走出专业发展困境,真正成长为"留得下,教得好,有发展"的本土专家型教师.  相似文献   

15.
对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管理体制的一些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管理体制即学校内部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领导制度 ,主要指校内机构的组建、管理层之间的权限分配等问题。在学校内部 ,管理体制合理与否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至关重要的 ,如果体制合理 ,就能发挥各方面的优势 ,达到工作目的。相反 ,就会降低工作效率 ,影响工作效果。因此 ,管理体制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该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目前 ,学校层面的心理健康教育管理体制主要有五种模式。第一种是比较早的模式 ,将心理教师与政治 (或其他科目 )教师的身份合二为一 ,心理兼职或专职教师由政治组管理。这主要是因为在学校心理…  相似文献   

16.
《教师教育研究》2017,(3):19-24
身份是个体社会等级地位的标识,具有结构性和建构性双重特征。反思高职院校教师的身份,激发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内源性动力,能促进高职教育创新发展。从历史的角度看,我国职业教育教师身份经历了学官、技艺人和单位人三个阶段,这些身份反映了他们在社会阶层中的地位和文化形象。针对当下高职院校教师在建构性和结构性身份上的危机,需要从作为人的存在和社会规范的存在两个方面重构高职院校教师的身份,塑造其"经济人""社会人""技术技能人"三种身份标识,并通过建构实践文化、反思文化和服务文化,固化高职院校教师的结构性和建构性身份。  相似文献   

17.
面对新世纪的种种挑战,承担着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重任的学校,如何针对新时期学校党员的特点,加强教育和管理,进一步提高党员的素质,发挥党员在教改中的先锋模范作用,这是学校党建工作的重中之重。一、新形势下学校党员的特点1.体现党员角色的双重性我们正处在一个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深层转型的新时期,在这样一个大变革的背景下,学校共产党员的角色多样性的趋势也越益明显。从职业特点来讲,学校是培养人的地方,教师的工作直接地全面地影响着未来一代的成长并因此对社会产生长期的影响。因此社会对于教师的奉献精神与劳动态度…  相似文献   

18.
大学教师具有"经济人"、"社会人"、"道德人"、"学术人"四重身份标识,其中"道德人"身份是贯穿其中的灵魂和关键,对大学教师的"经济人"、"社会人"、"学术人"身份起着统摄和调节作用。现实生活中,大学教师的"经济人"、"社会人"、"学术人"身份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异化现象,造成这种异化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没有从伦理学视角理性地认识大学教师的"道德人"身份。只有突显大学教师的"道德人"身份,才能纠正大学教师作为"经济人"、"社会人"、"学术人"的异化问题,使大学教师的人格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19.
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总体方案》,它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完善立德树人体制机制,克服"五唯"等顽疾,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体现。为基层学校指明了方向,对教育大环境的进一步优化必将产生重大影响。激励各类学校针对不同学段特点,积极探索多元化评价办法,促进学校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更加完善,引导教师潜心育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0.
学校劳动关系与民主管理的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 ,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制度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变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与逐步完善 ,包括教育劳动力(教师人才)市场在内的劳动力市场机制的建立 ,中小学教师聘任制的启动施行 ,教师的职业身份开始由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国家干部”转为学校聘用的工资劳动者 ;公立学校教师由原先的政府统一管理逐步转为学校依法聘用、学校自主管理。这一深刻的变革 ,无疑会给中小学教师队伍的建设注入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 ,也会给学校建立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机制增添新的动力。但是 ,教师职业制度的变化 ,又必然会带来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