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典型人物报道是新闻宣传的拳头产品,一大批脍炙人口的先进人物让读者难以忘怀,成为人们学习的榜样。可是,有些媒体费心费力写出的典型人物报道,却很难引起读者的共鸣,甚至让人产生逆反心理。是读者眼光高了,挑剔了吗?不是。关键在于我们的报道对一些典型人物出现了任意拔高、千人一面,或流于一般的倾向,让受众不相信,不感兴趣,于是当然就不可能有良好的社会效果。因此,如何把握典型人物报道的客观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创新人物报道,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问题。一、把握典型人物的传统性和时代性1.注意挖掘典型人物的传统美德传统美德是一个民…  相似文献   

2.
典型人物宣传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振华 《新闻世界》2009,(10):130-130
典型人物宣传是指对现实生活中既具有普遍性又具有特殊性的代表性人物进行积极的、突出报道的一种宣传报道方式。这种报道也是新闻宣传工作的一个重要主题。近年来,一大批先进人物的形象正是通过媒体报道走向社会、走向广大受众。但是,在把握典型人物宣传的积极作用的同时。我们应当看到.有些媒体在宣传典型人物时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3.
唐佳敏 《青年记者》2017,(14):46-47
自20世纪80年代后,我国典型报道的发展进入低潮期,体现在报道数量的减少、报道篇幅的压缩、社会功能的弱化、轰动效果的衰减.①像焦裕禄、王进喜、雷锋这样家喻户晓的典型人物也越来越少,典型人物报道的式微并非当代中国先进人物减少了,而是媒体讲故事的方式老百姓不爱听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关键在落实于人,将抽象的理念具体化为形象的典型人物,往往更加深入人心.因此,讲好当代人物故事既是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然要求,也是媒体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4.
典型人物报道是社会壬义新闻事业的一大特征,也是新闻宣传突出主旋律的一个重要方面。如何搞好以少而精各具特色的典型人物报道一写出人物新闻的时代精神,从而起到以先进人物、先进事迹教育人一鼓舞人的目的。几年来一在新闻采写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只有让典型人物与时代精神有机相结合,才能写出更生动、更感人、更有深度的典型报道来。-。精心提炼主题,反映时代精神、对于一个先进人物来说一在他身上表现出来的优点是很多的,他能给我们提供的思想启迪也是多方面的,重要的是我们要从这方面的忧点和思想中.找出最本质的,最有时代意…  相似文献   

5.
张艳  李卉 《新闻前哨》2023,(7):54-55
典型人物的报道,是以典型或先进人物为报道主体,聚焦人物身上新近发生的行为或事件,本质是通过典型人物来唱响主旋律、引领正能量的人物通讯。它在写作上重在表现人物的性格、品质与精神世界,是最常见的新闻通讯题材和主流媒体的拳头产品。本文以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7年来跟踪报道盲人女大学生黄莺勤奋进取的故事、树立当代中国青年奋发有为的励志典范为例,浅析典型人物时代意义的诠释时机和时效。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先进人物的报道,形成具有社会影响的典型,这是我国新闻报道的重要传统。典型人物报道曾孕育出一个“平民英雄”谱系,李素丽、徐虎、许振超、王顺友、周国知、郑琦……从这些普通人身上,人们感受到了一种信念、一种坚守、一种人格力量。宙视这些成功的典型报道,记者笔下的人物再平凡不过  相似文献   

7.
李婧  韩云 《新闻世界》2011,(2):79-81
在新的社会背景和时代要求之下,非传统典型人物报道走上媒体前台。非传统典型人物报道以人物遴选多元化、报道回归新闻本位、书写细节化等特点被受众认可。《冰点·人物》是非传统典型人物的代表之一,其所报道的人物是时代的写照,而且记者通过报道向受众展现人物的人性价值和社会价值,为典型人物报道的转型和未来的发展方向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典型人物报道的本质是透过人物个案展示时代的风貌和精神需求.在社会转型期,人们处于多种潮流、思想的争锋之中.这使得典型人物报道的成功更为不易.  相似文献   

9.
典型人物报道发端于20世纪40年代延安整风时期,至今已经走过近70年头.数十年来,典型人物报道逐渐形成一套叙事程式:典型=无私奉献+亏待父母妻儿+几十年如一日辛勤工作+最后累倒、累死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在这样的叙事框架内,媒体推出的先进人物形象十分相似.随着社会环境、媒介环境、受众意识的改变以及大众文化的崛起,使得典型人物报道上述叙事方式面临着空前的生存发展危机.怎么突破典型人物报道此般老套叙事范式,就成了摆在新闻界面前的一道应解与必解之题.  相似文献   

10.
李文 《新闻实践》2012,(12):45-46
一、典型人物报道的"平民化"嬗变典型人物报道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中特有的一种人物报道形式,也是我国新闻宣传的重要形态之一。真实是典型人物报道的灵魂。在我国新闻宣传史上,曾出现过诸如焦裕禄、赖宁、孔繁森、徐虎、李素丽、任长霞、沈浩、郭明义等一大批优秀模范人物因为典型报道而为人们所熟知,并成为社会的道德标杆与价值坐标,引领  相似文献   

11.
优秀典型人物的影响是深远的,宣传各条战线涌现出的先进人物,弘扬时代主旋律,是党的事业的需要,是广大民众的呼唤,也是党的新闻工作者的职责所在。但典型人物的宣传报道不好写,把人物写成高大全,读者不爱看,认为是假大空;写得太平了,读者又会认为很平常,没有什么可学之处。要写好典型人物的报道,就要抓住时代兴奋点,从真、细、快、平等几个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12.
典型人物报道是新闻宣传的拳头产品,一大批脍炙人口的典型人物报道让读者难以忘怀,充分发挥了催人奋进的作用.可是,也有些媒体费心费力写出的典型人物报道,很难引起读者的共鸣,甚至让人产生逆反心理.原因在于这些报道出现了对人物任意拔高,千人一面的倾向,让受众不相信,不感兴趣.因此,如何把握典型人物报道的客观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创新人物报道,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3.
先进人物报道在媒体报道中屡见不鲜,这类报道通过写人物的先进事迹,揭示人物的精神境界,反映人物的先进思想,使之成为社会的共同财富,在构建社会和谐与促进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兵团日报》重视和加强先进人物的报道工作,先后成功推出了姜万富、吴兰玉、梅莲、驳克乃·开肯等一批先进人物。笔者结合多年采写实践,谈谈先进人物采写的几点感悟。  相似文献   

14.
一、问题的提出: 多年来,《孝感报》政文版在版面安排上十分注意处理好严肃和活泼的辩证关系,长期以来一直坚持故事化的方针。故事化就离不开通讯体裁,尤其是人物通讯。政文版平时编发了大量通讯,起到了一定的典型引路的作用。然而,以往的典型人物通讯多数偏长,这是由于作者和编者在思想观念上把人物通讯和“人物传记”划等号,把“典型报道”和“大型报道”划等号;一提笔写典型人物通讯就追求“高大全”。当编者开始探索典型人物通讯微型化时,经常遇到来自作者的种种责难:“一个先进人物是十天半月能成长起来的吗?”“一个典型人物能靠一两件事立起来吗?”等等。面对诸多责难,我们坚持考虑以下实际情况:一、我们是一张地区小报,周期长、版面挤;二、我们报道的人物就出在一个地区的  相似文献   

15.
李波  肖莉 《记者摇篮》2004,(9):41-41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一个典型人物报道出来.往往能鼓舞一条战线、一个地区,甚至全国。可以说,宣传先进人物是记者的一项光荣职责。如今,受众的“口味”越来越高.要想得到受众的认可,真正地感动受众。就必须摆脱“高、大、全,一好百好、人为拔高”的写法,就要避免让先进人物满口的“豪言壮语”,不尽人情,高高在上.而是要让人物丰满起来,“平常”起来,让人物走近受众。  相似文献   

16.
都说新闻是"易碎品",经不起时光的打磨、岁月的沉淀,然而,焦裕禄、张海迪等典型人物的感人事迹、崇高精神,社会影响广泛而深远,而报道他们的人物通讯,不仅经久耐读,成为新闻经典之作,也成为具有历史价值的时代记录。是什么让典型人物形象深入人心?又是什么使典型人物通讯成为经典?是"美"。具体地说,是典型人物在其人生、社会实践中创造的崇高美,是典型人物通讯文本蕴含的崇高型审美价值,使人们在阅读时心灵受到冲击、净化、  相似文献   

17.
人物典型是典型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提起典型人物,很多人或许马上想到焦裕禄、王进喜、牛玉儒、任长霞等,人物典型是否只能"锁定"这些"重量级"人物呢?事实上,近年来,楚天金报将更多的版面留给了身边的"小人物",他们都是平凡人、普通人.今年一季度,楚天金报推出了"马路孝子"刘普林、"提琴爱人"袁春生和陈惠芳、"大义农民工"汪述恩等有血有肉、影响全国的典型人物.回顾这三组典型报道,我们感到在采访、写作等诸多环节有一些经验值得总结.  相似文献   

18.
谢礼 《新闻前哨》2011,(3):72-73
时代需要典型,时代造就典型。随着社会进步发展,典型人物的感人事迹已然成为一种民族精神的高度凝聚,一段难忘历史的精彩浓缩。作为新闻宣传中的重要形式,典型人物报道对一段时期里社会各界中最具代表性的先进人物进行重点聚焦,用体现时代精神的先进典型来打动人、感染人、激励人,让典型人物在受众心中引起共鸣,催人奋进。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一家县市区域报,东阳日报曾经推出不少典型人物,这些人物报道都有个特点:由上级部门指令推出。尽管这些人物不乏崇高的品格,也确实有宣传的价值,但有的人物事迹远离多数受众的生活与工作,对受众而言是"事不关己","强行植入"。近两年,我们通过改版而更新典型报道理念,于一年中推出了包青春、孙炎明、林南珍三位典型人物,重新夺回了人物报道的"高地"。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各家新闻单位推出了一大批典型人物报道。近年来,杨善洲等先进人物的感人事迹一经媒体报道即掀起波澜,感动无数国人,典型人物得以走进千家万户,成为家喻户晓的模范人物。这再次证明,新时期典型人物报道坚持三贴近,真实、本色、有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