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电影深受中国传统艺术留白观念的影响,常常通过空镜头的运用营造出中国民族影像独特的"韵外之致"。在如今票房至上的大片时代,传统美学在电影中几乎消失殆尽,然而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的李安,其3D大片《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运用了大量的空镜头,既妙造自然,实现了物性空间和心灵空间的契合,又寓情于景,营造出具有古典意蕴的诗意意境,给未来的华语大片提供了可贵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余锷 《职大学报》2010,(3):66-68
日本导演黑泽明被西方电影界当作是日本文化的代表,他一生中拍摄出了许多优秀的武士电影,在黑泽明的《七武士》、《影子武士》、《乱》、《用心棒》这几部武士电影电影中,他赋予了影片中火器于武器之外的功用,使得火器成为一个典型的反面意象,从而隐喻西方文明对日本传统文化的冲击。  相似文献   

3.
徐志摩在西方文化体系尤其是 19世纪英国浪漫派中形成的“自由、爱、美”三位一体的人生追求 ,“平等、自由、不费一枪一炮”的西方资产阶级政治理想与挑战、惨案、贫困交加的 2 0年代中国的社会现实产生了强烈冲突 ,酿成了他人生的悲剧。而缺乏对中国国情的起码认识、缺乏对东西方文化冲突的理解与尊重 ,没有把在剑桥式的西方文化体系中浸染而成的浪漫主义理想同中国传统文化结合起来则是他理想悲剧的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4.
运用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理论和斯宾格勒的文化比较形态方法,对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悖谬的相关论断:中西体育文化冲突论、体育文化多样性、体育儒学复兴论三个方面提出质疑和思考.研究结果表明:中西体育文化冲突,其本质是中国传统体育伴随经济发展变革,从农业文化形态向工业文化形态的转型;中西体育文化的多样性,其本质是农业文化形态、工业文化形态两种不同文化形态在表现形式上的差异,而核心价值的取向呈一致性;中国体育儒学复兴论,其本质是企图用农业文化形态的理念去解决工业文化形态存在问题的文化复古心理.  相似文献   

5.
中国传统文化书写一直是美国华裔文学在美国读者中最重要的卖点之一,亦是批评界关注的焦点之一。对中国传统文化,早期美国华裔女性作家持歌颂与置疑双重态度,她们不同的生活背景、所承受的文化冲突以及自身的女权主义思想为这种态度做出了有力的解释。  相似文献   

6.
文化冲突和融合与体育文化发展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对待体育文化全球化的两种态度入手,阐述了文化冲突与融合是体育文化发展的动力,文化冲突是体育文化发展过程中的必然现象,文化融合是体育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文化的冲突与融合促进了体育文化的发展;明确了体育文化全球化给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带来的积极和消极影响,提出了正确对待体育文化全球化的态度,并指出了在文化冲突与融合过程中要深刻了解冲突与融合的是什么,进而提出掌握好冲突与融合的尺度,是体育文化全球化时代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要旨。  相似文献   

7.
电影作为一种媒介,以视觉为主导的方式向受众传达着信息。叙事技巧,是完成一部好的电影作品的关键所在。电影可从其内、外的双重视角,分析主客关系怎样影响电影的叙事与内涵。从而探索电影外在形式、与内在叙事之间的关联。李安的《卧虎藏龙》不仅展现了中国功夫的形式美,还向世界传达了中国传统儒释道精神、山水如画之美,仗剑如侠之豪气。作为一部优秀的电影作品,《卧虎藏龙》以其独有的明丽镜头、深沉地叙事风格、和突出地东方韵味深深征服了受众。也为我们树立了面叙事与内涵和谐统一的影视标杆。  相似文献   

8.
近代以来,中西冲突的根本是文化冲突。文化冲突又往往是一场大的政治冲突的先导。如何解决中国和西方、传统与现代这两组矛盾,也就成了近代以来一切文化探索都不能回避、都必须回答的问题。谁在理论上回答了这两个问题,并据此在实践中解决了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任务,谁的思想就会成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精神旗帜。  相似文献   

9.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农村体育文化的困境与出路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从文化学的视角,通过文献资料、逻辑、社会学等方法,论述现阶段我国农村体育文化建设面临的种种矛盾与冲突即"统一模式"与需求层次多样化的文化冲突;挥霍浪费与勤俭节约的文化冲突;真假体育的文化冲突;"传统人"与"现代人"的文化冲突以及体力劳动替代体育锻炼与身体素质低下的矛盾.指出了我国农村体育文化改革的方向即加强对传统体育文化的改造;加强以奥林匹克为代表的西方体育文化的渗透以及加强体育文化制度建设促进农村体育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基于文化学视角,以文化认同、文化冲突、文化自觉理论,分析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时代价值、发展困境,寻求疏解矛盾和冲突的思路。研究表明,传承发展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既是建设体育强国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中国梦”动力和支撑。传承发展困境源于各种文化冲突,具体表现在:传统性和现代性的冲突,本土化与全球化的冲突,单一性与多样性的冲突。传承发展的思路是:强化文化认同、坚定文化自信,并将之转化为文化自觉,以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根本遵循,促进传统与现代有机统一,正确处理民族化与全球化的关系,疏解单一性与多样性的矛盾。  相似文献   

11.
老舍小说既善于在中外文化冲突和碰撞中揭示人性普遍的弱点,又能全面描摹人性的善恶,更不忘关注现代文明对人性的异化。这深刻地反映了老舍对传统文化的反思和批判,也是他面对传统和现代的抉择时给出的答案。  相似文献   

12.
感性与理性的冲突是李安电影的精神核心,围绕着这一核心,李安用它独具一格的艺术表现手法,向我们展现了人性最本真的矛盾,也为我们呈现了一部部经典的道德佳作。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从文化的视角分析了课堂冲突的本质是文化的冲突,探讨了课堂文化冲突的三种类型,即课堂中师生的文化冲突、教师与教材的文化冲突、学生与教材的文化冲突,并从教育工作者的角度提出了课堂冲突的文化互融、多维对话、和谐共生、自觉反思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14.
在以多元文化并存和全球化趋势为显著特征的后殖民时代,"换语之人"异军突起,成就斐然.其代表人物拉什迪从"边缘"到"中心",成为世界文学明星.但是,他在前宗主国文化的影响下,背离了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文化身份发生质变,成了东方主义理论的传声筒,起列了加剧东西方文化冲突的消极的文化功用.他的悲剧具有警世意义.  相似文献   

15.
作为西方文化典型代表之一的高尔夫球运动正式进入中国已逾 30年,其在改善营商环境、促进合作交流以及创造税收等方面作出积极贡献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违背高尔夫球文化和精神的不良现象。 研究者试图从中西方文化冲突的视角对以上种种问题进行解读。研究认为,高尔夫球运动在我国的发展过程中,产生了西方文化元素与中国本土文化元素产生的三种文化冲突:西方游牧文明与中国农耕文明的冲突;西方契约文化与中国身份文化的冲突;不同阶级生活方式的冲突。而解决上述文化冲突的出路在于:在中西方文化融合的基础上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高尔夫球文化。可资参考的具体路径有三条:高尔夫球运动需对儒、道文化予以关注;推行高尔夫球运动与中国地域文化的兼容;高尔夫球运动的发展中践行生态文明思想。  相似文献   

16.
民国功夫电影作为彰显中国形象、传播传统文化的影像文本是时代精神的文化表征。以《精武门》(李小龙版)、《黄飞鸿》(李连杰版)及《叶问》(甄子丹版)为电影文本,运用文本细读法对民国功夫电影叙事转型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哲学进行研究。三部功夫电影作为症候性文本,是时代精神的反映,为当今习武者及文艺工作者弘扬传统文化提供着行为范本和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7.
采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阐述了在多元文化共生的时代背景下,中华民族传统体育表现出了独立自在的文化共生、和谐交融的文化共生和文化冲突的文化共生三种形态。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发展呈现出三种发展向度:加强多元文化交流、与传统文化相承接和树立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8.
"媒介帝国主义"战略是当代美国推行其全球霸权的重要战略。反对美国霸权主义,抵御其"媒介帝国主义"战略,中国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重写西方式叙事,推进文化产业化,借鉴别国经验,并积极走出国门,在文化冲突与融合中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古代杰出的士人知识分子群体中,范仲淹无论从人品或事业上都受到世人的高度称赞。范仲淹之所以能受到如此高的评价,成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景仰的历史人物,除了他光辉的政治业绩和文学成就外,最主要的还在于他身上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许多优秀的精神文化特质。这是范仲淹久负盛誉、关名不衰的根基所在。  相似文献   

20.
在传统教育观念中,受“静听教学”和“和谐教育”的影响,教师往往认为课堂文化冲突是病态的。其实,课堂文化冲突是学生主体意识的显现,是教学过程的本质属性;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反思,从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能够促进课堂文化的更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