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信息化带来的线上教育让教育的应灾能力显著增强,但本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也暴露了线上教育的诸多问题,尤其是线上与线下教育脱节的问题。因此,通过梳理疫情期间线上教育出现的各种问题,整合已有的研究经验,可提出从以下五个方面进一步提升信息化时代教育的应灾能力:构建学习者本位的线上课程体系、完善质量为本的线上课程评价体系、创设问题导向的人机互动课程生态、选择"全身反应"的课程实施方式、建设多主体协同育人的课程环境。  相似文献   

2.
文章首先对线上学习和自主学习进行了概述,然后阐述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大学生居家线上自主学习现状,接着分析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大学生居家线上自主学习的影响因素,最后提出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大学生居家线上自主学习建议。  相似文献   

3.
主编寄语     
在过去的一年中,面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广大教育信息化工作者在各自的岗位上谱写了利用教育信息化战胜疫情的新篇章。《电化教育研究》全体编辑人员向大家表示深深的敬意!道一声平安!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技术正在融入教育全过程,推动教育全面变革,构建面向智慧社会的教育新生态。  相似文献   

4.
作为20世纪教育学历史上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去学校化社会》自问世以来便备受关注。50多年前,身处激进与动荡的社会思潮与社会现实环境中的伊利奇,反思和批判制度化教育存在的问题,形成了以建构开放学习网络为核心的“去学校化社会”思想。这一思想在理论上引发了关于教育价值与功能的论辩;在实践上激发了以“去学校化社会”思想为指导的教育制度变革的种种探索。但该思想忽视了学校在普及教育和发展文化中的积极作用,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与对教育制度的批判具有不对称性,所提出的“学习网络”具有潜在的不平等性,因而受到批评。而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导致学校关闭给传统的学校教育带来挑战。这赋予“去学校化社会”思想新的时代价值,引发人们对该思想的再度关切。智能技术的教育应用,不仅为“去学校化社会”思想提供了现实技术条件,更引领人们超越“去学校化社会”思想、重构迈向新教育生态的教育制度。  相似文献   

5.
日前,教育部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关于疫情防控期间以信息化支持教育教学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就扎实做好教育信息化工作、支持学校延期开学期间线上教学工作开展作出部署。通知明确提出六项工作任务。  相似文献   

6.
席卷全球的"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给世界各地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生活带来的严重冲击,也使教育事业遭受了重大影响。各个国家和地区面对疫情掀起的在线学习热潮,作为应急之举,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受教育者的学习权利,但是也使得教育公平和均衡发展问题在疫情之中由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而被放大。乡村学校、西部地区的学生和教师,受到的影响无疑要大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甚至由于假期因素散落世界各地的留学生,也受到了很大影响。疫情不是常态,公平与均衡发展则是长期的任务。疫情凸显出来的一系列教育问题,为今后教育改革和发展提出了新要求,指明了新方向。  相似文献   

7.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对学校开学造成了较大影响,为了保障学生在寒假及寒假延长期间的学习需求,不少地方教育部门纷纷推出"线上课堂"和"线上教育"举措,让孩子们"离校不离学,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不少地方学校通过网上授课,为学生免费提供网上同步学习资源,教师运用网上直播教学,利用电话、QQ群、微信群等多种形式进行线上辅导、答疑,为学校教师和学生建立教学和辅导的虚拟课堂,同时宣传有关防疫知识,实现师生网上互动,最大程度地降低了疫情对新学期教学进度的影响,确保了防控疫情和教学学习两不误。  相似文献   

8.
新冠肺炎疫情给学校教育带来深远影响,随着疫情形势持续向好,越来越多的学校已经分类分批、错时错峰返校复课,我国疫情也进入了“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阶段,这意味着我国将率先进入后疫情时代。后疫情时代对学校教育带来诸多新挑战和新要求,同时也带来新机遇,学校教育变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再一次凸显。未来,学校教育将走向线上与线下混融共生教学,将走向家校合作共育,将更注重对生命健康的教育。学校教育面对疫情影响的挑战、变革转型趋势前瞻性的探索和分析,以期为我国后疫情时代学校教育的变革和发展提供相关启示与借鉴。  相似文献   

9.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按照学校及上级“停课不停学”的工作要求,教师积极响应,结合教育教学实际,认真学习各种新式人工智能辅助教学工具,充分利用“空中课堂”等教育平台向学生提供辅导、答疑、微课、直播授课等教学服务,为学生的线上学习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0.
当前,面临即将开学、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还未结束,学校全面做好疫情防控,势在必行,责无旁贷。但是学校作为育人机构,在做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还应该提高育人的角色站位,拓展教育赋能,站在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视角,把防控抗疫当作一门社会生活课程,以实施课程的要求与规格开展工作,着力提升学生的科学精神、健康生活、责任担当等核心素养,让疫情防控和教育成长有机融合,真正发挥好在抗疫中立德育人,在抗疫中担当历练,在抗疫中学习成长的社会生活课程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高校全面开展在线教学,尽力保证疫情防控期间的教学进度和教学质量,实现"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目标。但线上教学不同于教室课堂,教务学工如何联动做好疫情特殊时期线上教学的日常管理是当前形势下值得思考的课题。以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为例,结合在线教学运行实际,分析了在此背景下在线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几点教务学工有效联动策略。  相似文献   

12.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教育部发布"停课不停学"号召,各地纷纷响应并陆续出台相关政策,利用互联网教育资源开展教学。在此背景下,文章在全国范围内对区县教育管理者、学校管理者、教师、学生和家长进行了网络问卷调查,以了解"停课不停学"时期的在线教学情况和不同主体对在线教学的态度。基于此,文章总结了"停课不停学"时期在线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应对措施,以更好地服务于在线教学,确保疫情结束后在线教学的健康发展,并为统筹、协调全国力量开展在线教学以应对未来不可预见的公共危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爆发,使我国教育系统面临的突出矛盾表现为社会期盼教育系统不影响学生发展能尽量组织教学与师生不能到校之间的矛盾。发挥教育技术学科优势、主动介入解决矛盾是教育技术学科和教育技术人应有的责任和担当。教育技术特有的学科积淀和丰富的网络教学实践成果为解决当前教育的突出矛盾提供了可行性和可能性。疫情状态下一线教师开展网络教学应该注意转变教学观念、做好教学设计、设计好教学交互、实施分段分层教学、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等五个方面的问题。从系统科学的视角,教育技术对促进教学变革也有其发挥作用的限度,理性认识教育技术的定位并解决好其擅长解决的问题是应该持有的立场。未来教育技术学科应当加快与教育学其他二级学科"深度融合",聚焦育人本位,共同推动智能时代的教育变革。  相似文献   

14.
新冠疫情后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趋势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冠疫情在全球范围内爆发影响了各国之间的教育文化交流,也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趋势带来了影响。新冠疫情在以下几个方面对高等教育国际化造成了影响:加剧了“逆全球化”的趋势,影响了跨国留学和教育的意愿;教育方式转为线上会缩小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规模;各个国家对于国际学生的签证和居留等政策会影响到国际学生对于留学目标国家的选择,进而导致高等教育国际化格局的洗牌。而新冠疫情结束后,疫情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影响也不会完全消失,主要表现在“逆全球化”趋势的加剧影响跨国留学的愿望与动机,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趋势会与各国重振经济的关系更加紧密,线上教学会成为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一个模块继续保留。  相似文献   

15.
过去几个月,新冠肺炎疫情成为高等教育界无法回避的话题。后疫情时代的美国大学将出现若干明显的变化,如:大学经营模式逐渐“优步化”,教育变得更廉价和更具私人订制色彩,学校成为终身学习的中心,大学的公共利益定位和承诺得到加强,人文学科的危机加剧。困难和危机也迫使人们认识到人文学科在机器学习时代同样不可或缺,从而去反思教育的深层次问题,如教育与政治、技术以及社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中小学创客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与培育对促进中小学创客教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我国中小学创客教育系统还是一个不能独立运行的弱系统,还不能有效发挥其价值。与传统中小学教育相比,创客教育更加关注校园文化建设、课程设计与教学活动安排、新技术应用、教与学的评价等,然而我国中小学在校园文化、行政、制度等方面还存在突出问题,限制了创客教育的发展。要彻底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从校园文化建设上进行突破,只有在浓厚的校园创新文化氛围的基础上才能建成以创客教育活动为主题、以自主探究为方式、以信息技术为手段、以发展性评价为导向的中小学创客教育生态系统,才能促进中小学创新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战“疫”期间的“停课不停学”是一场全社会协同的大规模在线教育实践,会对未来在线教育产生重大影响。对湖北省孝感市开展大规模调查,从组织管理、平台与工具、资源应用、教学内容、家校共育和满意度等方面调查实践效果,发现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和实践,战“疫”期间大规模在线教育实践在教育行政部门指导与引领、学校落实与行动、师生探索与适应、教育信息化企业支持与服务、家庭合作与参与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线教育的理念、在线教育的保障与供给、师生素养与能力、教育信息化企业服务水平与质量、家校共育等仍是影响在线教育发展的潜在因素。  相似文献   

18.
网络时代人们通过三种模式进行学习:学校教育、网络教育和网络学习。我国教育信息化历来把重心放在学校教育尤其是课堂教学上,造成了当前教育信息化的“天花板困局”,“电子书包热”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教育信息化的主战场应该在网络教育而不在学校课堂;网络教育不能照搬传统的学校教育模式,而必须另辟蹊径;网络学习可能将成为未来学习的主要模式。  相似文献   

19.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在全世界肆虐与蔓延,常规教学模式被迫集体转向应急性在线教学。世界知名高等教育研究专家乌尔里希·泰希勒(Ulrich Teichler)教授认为:后疫情时代,全球高等教育机构可尝试以此为契机构建更具创造性的、线上线下有机融合的混合式教学;教学与研究均衡型的大学教师更容易适应在线教学对能力提升的要求;与学术型大学相比,应用型高等教育机构受到的冲击更显著,其人才培养的应用性与实践性决定了其依然要坚持面授教学为主、在线教学为辅;应用型高校的发展要坚持四个原则,分别是培养学生适应巨变的素养、注重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与发展、确保学习科目的高度应用性和市场对应性、保障学生的校内外实践机会,同时离不开政府提供的政策与资金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