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周杏坤 《现代语文》2013,(12):125-127
早期阅读在幼儿教育中备受重视,对于一个人的成长而言,它有着不可低估的价值。1997年,世界学前教育组织(OMEP)国际会议的主题是“儿童与书”,认为早期阅读是使幼儿获得口语,使用书面语言的物质基础,能提高读写技能,提高文化背景,扩展见识,使幼儿处于丰富的智力环境中,并激发其想象力和思维能力,促进学前儿童情感和社会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桂俊 《历史学习》2007,(7):8-10
2007年高考已经落下帷幕,对全国卷Ⅰ历史部分的评论可谓是众说纷纭。但大家有一个感觉是共同的,那就是难度大,甚至部分题目超出考试大纲。造成这种感觉的主要原因是:题目灵活,宏观跨度大,知识点分散且多考查知识点的外延。  相似文献   

5.
黄光热 《语文知识》2014,(12):80-81
初中学生具备了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我们不妨在大量感性材料和感性认知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教师在阅读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切实引领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常识,习得常用的阅读技巧。比如“线索”,这是语文学习必然绕不开的知识点和技能形成点,它关涉思路探寻、内容梳理、写作技巧分析和主题理解等多方面,可谓牵一发动全身。  相似文献   

6.
作为人类语义研究中的经典理论之一,科林斯和奎廉提出的“可教的语言理解者”网络模型使我们在这一极富挑战的领域有了遵循的方向和可供借鉴的实验方法。但毫无疑问,这种模型存在着许多缺陷,我们无法用这种模型来科学合理地解释人类的各种语义记忆现象。在众多认知心理学家们针对TLC假设的质疑中可以得到一些启示,并在他们提出的改进模型基础上提出新的假设:人类在语义记忆受到包括意识阈上下的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些数目繁多、强度不同、表征形式各异的联系组成一个近混沌的状态,但在目标(也包括需求和适宜情境)的指引下,会有选择地激活某个或某些联系,于是该部分的联系就成为人最先意识的、显性的反应。  相似文献   

7.
化学实验是学生形成化学概念、通过感性认识理解、扩大和巩固化学知识的重要途径.引导学生从观察实验现象入手,透过宏观现象,经过分析、对比、综合、归纳、认识微观变化的实质的过程,就是培养学生如何思维,把宏观和微观、现象和本质联系起来的过程.思维是智能的核心,是人类由表及里认识事物的过程和特征.从这个意义上说,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实验教学的最重要的目的,本文从以下五个方面论述课堂教学中如何通过实验来拓展学生的思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