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日本中小学信息伦理道德教育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日本是开展信息教育较早的国家之一。它在开展信息教育的过程中,非常重视信息伦理道德教育。文章简要阐述了日本中小学信息伦理道德教育的概念、目标、内容,并对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当代日本中小学的信息教育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二十一世纪教育委员会在最近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指出。新技术使人类进入了信息传播全球化的时代。 相似文献
3.
4.
朱广艳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4,(6):54-55
信息通信技术在日本中小学教育的应用状况表明,信息通信技术应用和网络学习的主要障碍在于陈旧的、传统的教学与学习模式。信息通信技术更多地是被当成信息传播工具(通过技术进行学习),而不是在技术的帮助下进行学习。 相似文献
5.
日本中小学的健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英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4,(3):26-27
近年来,日本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随之而来的是各种问题,例如,都市人口过度密集、交通问题、环境问题等等,这些都直接影响着人们的身心健康.为此,日本有关各界呼吁,要很好解决人们的身心健康问题,必须从青少年健康教育抓起.教育者应当让孩子从小就获得有关健康与安全的必要知识,提高思考力、判断力,学会处理现代社会中影响身心健康的各种问题,培养他们保持和增进健康的实践能力与态度,以促进终身健康与安全的生活. 相似文献
6.
7.
8.
日本是信息技术教育开展较早的国家之一,为适应高度信息化社会的需要,十分重视培养学生获取、选择、整理、创造和传递信息的基本能力,其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育已达较高水平。本试图探讨日本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及经验,以期为我国目前大力推行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日本中小学健康教育及启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日本学校健康教育主要围绕着现代社会的健康问题而开展。其目的是使学生获得有关健康、安全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思考力,判断力,培养学生保持和增强健康的实践能力,并将学习意愿、自学能力、独立思考力、判断力和行动能作为健康教育的基本学力。日本的学校健康教育还十分注重小学、初中、高中的教育目标与内容的有机衔接。 相似文献
10.
11.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日本,宗教教育一度被排斥在学校教育内容之外.近年来,随着物质和信息的泛滥,少年犯罪出现低龄化倾向,学校的道德精神教育内容日显空虚.日本的国民教育发掘了理性宗教中有利于社会安定、国家文明的因素,并将其重新纳入教育体系当中,使宗教成为德育的手段,参与并维系现代社会的道德规范. 相似文献
12.
牛麟 《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03,19(2):16-19
对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教师的继续教育应以崭新的教育理念为指导,采用新模式和灵活多变的学习方式,提高信息技术教育教师继续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3.
顾之川 《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10,26(1):49-54
对中小学语文教育来说,经典教育更多地侧重于古代文学经典和部分文化经典的教学。培养中小学生名句名篇的识记能力、古诗词鉴赏能力以及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有利于提高中小学生的审美情趣、文学素养和文化品味,这是中小学古诗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语文教育的基本任务。 相似文献
14.
贾霞萍 《太原教育学院学报》2007,(4)
随着新课程改革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不断深入,中小学教育科研越来越成为引领学校和教育发展的灵魂以及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的动力。但在中小学教育科研大力发展的过程中仍存在许多问题,需要教育工作者冷静思考。通过对中小学教育科研的现状、问题以及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几点建议和对策,以期抛砖引玉,引起教育工作者更多的思考,从而促进中小学教育科研工作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16.
韩国中小学的健康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健康教育课程方面对韩国中小学的健康教育作了简单介绍,着重介绍了韩国中小学的安全保健教育和性教育的目标和内容,希望能对我国学校的健康教育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7.
日本高中数学教育课程的改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介绍了当前日本数学教育课程的改革方针,指出其突出的特点在于强调培养学生“创造性的基础”,并对日本高中教学课程的目标和内容进行了评析。 相似文献
18.
英国中小学教师信息通信技术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信息化的浪潮,各国政府都在加快本国教育信息化进程,教师信息技术教育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受到各国政府的充分重视。本文扼要地介绍了英国的教育信息化的基本状况、中小学教师信息通信技术教育的途径、课程内容与发展目标等相关内容,提出并探讨了我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20.
李泽平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08,28(6):79-81
从黔南地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出发,结合教育部的有关文件精神和黔南地区开展中小学信息技术的现状,提出要转变观念,提高教师素质,从而促进黔南地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