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太平洋战争爆发前,中国在远东独力抗击日本。以中国国力之贫弱,显然无法在短期内将其击败。作为执政党的国民党急切盼望国际力量加入,合力抗击日本。因此,在坚持抗日的同时,国民党高层积极关注国际局势的发展变化,对于日本的侵略本质、战争发展的趋势、美日关系的变化、战争爆发的必然性,以及中国应如何自处都做出了基本正确的分析与判断,并及时提出因应之策。在此过程中,中共也积极发挥了自身的作用,关注国际形势的发展,做出合理的判断与行动,为中国的抗日战争做出了重要贡献。正是中国在战争爆发前所做的这种努力,使得中国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迅速融到国际反法西斯阵线之中,促进了中国抗日战争的最终取胜。  相似文献   

2.
“七七”事变既是法西斯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是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根本标志。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抗日战争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前,是二战中抗击日本的唯一战场;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仍是二战中抗击日本的亚洲主战场。中国战场牵制、歼灭和接受日军投降人数最多,在战略上有力地支持和配合欧洲反对纳粹德国、太平洋地区反对法西斯日本的侵略战争;中国自力更生打败日本侵略者,为彻底打败法西斯日本作出不可磨灭的卓越贡献,也承受着巨大的民族牺牲。  相似文献   

3.
云南各族军民的抗日斗争,是中国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的一个重要部分。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尽管云南地处祖国西南边陲,但却成为反法西斯战争的前沿阵地之一。当地各族人民积极投入对日作战,有力地抗击了日本帝国主义的疯狂侵略,成为中国率先将日本侵略者赶出国土的地方。  相似文献   

4.
1937年7月7日,穷兵黩武的日本帝国主义势力悍然发动了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国民政府的外交不得不转入了战时外交。整个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和美国的关系明显地分为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后两个时期。太平洋战争爆发前中美关系并不看好,太平洋战争的爆发改变了此境况,此后的中美关系则是国民党与美国的“密月期”。太平洋战争前双方关系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一、自抗战爆发至1939年9月为第一阶段。国民政府的对美外交尚未与对英外交分开,也没有成为其外交工作的重点,对美外交活动的目标在于促进美英合作,“南联英美”,经济制裁…  相似文献   

5.
太平洋战争爆发前,鉴于国际联盟在日本侵华问题上的有限作为,中国民众就改造和加强国联,以充分发挥其维和效用进行了热烈讨论;太平洋战争爆发后,随着主要反法西斯盟国建立新的国际组织主张的明朗化,中国民众关于战后国际和平机构方案的讨论再掀高潮,除部分仍坚持改造和加强国联的主张外,建立新的国际和平组织的呼声逐渐居于主导地位。中国民众国际组织观的演进发展为中国政府提出正式的国际组织方案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一九三七年芦沟桥事变,日本发动了大规模的侵华战争,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一九四一年六月二十二日,德国法西斯开始进攻苏联,苏德战争爆发.同年十二月八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太平洋战争爆发以后,“全世界一切国家一切民族划分为举行侵略战争的法西斯阵线与举行解放战争的反法西斯阵线,已经最后明朗化了.”中国和苏联、美国、英国等二十六国结成反法西斯阵线.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反对法西斯侵略的国家.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战场和重要组成部分.它消耗了日本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拖住了日本陆军的主力,严重地阻碍和推迟了日本的南进和北进计划,使日本无法直接同德、意携手参与欧洲战争,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重大贡献.(?)东江纵队,是战斗在华南敌后的一支抗日游击队,在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中,在国际反法西斯战争中,都具有重要的地位,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菲律宾华侨对抗日战争的贡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菲律宾华侨虽身在海外,但他们心系祖国.中国抗日战争爆发后,菲律宾华侨除捐款支援祖国人民抗日外,还组织义勇军,奔赴抗日前线杀敌报国,为中国抗日战争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菲律宾华侨又在侨居地组织游击队,奋起抗击日寇,为菲律宾的抗日活动同样作出了自己的贡献.菲律宾华侨的抗日救亡活动,在中国和菲律宾的历史上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谱写了中国和菲律宾现代史上的重要篇章.  相似文献   

8.
抗战时期,国民党军事当局派出大量军队在沦陷区开展游击战。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国民党的敌后游击战遭到失败。国民党敌后游击战的失败是各种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阶级本质是根本原因。阶级本质决定了国民党军队脱离民众、国民党军队的腐败和战术错误,最终导致国民党的游击战失败。  相似文献   

9.
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使中国持续数年之久的对日孤军作战局面宣告结束。国民政府立即作出反应,制定了与英美等国联手打败日本的外交战略;同时,为了增强抗战力量,国民政府在政治上也进行了一系列调整,如加强全国总动员,加紧推行地方自治,调整政治机构及国共关系。这些调整有其必要性,对争取抗战的最后胜利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同时也使国民党、蒋介石的权力更进一步集中,限制了各种社会力量及国民党党内中下层甚至部分上层积极作用的发挥,使国民党日渐僵化和缺乏活力,从而埋下了国民党在大陆失败的某些隐患。  相似文献   

10.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一跃而成为"四大强国"之一.究其原因,除了中国人民长期坚持抗战的因素之外,中国国际地位在短期内急剧上升还取决于美国的战略需要.在这种国际背景下,中国的大国地位必然具有不稳定性和不平等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