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阳明承续"尊德性而道问学"儒学道统,发展出自成体系的德性课程知识观.一是以"心即理"阐明德性课程知识的意蕴,即德性课程知识既要满足自我的"尽心"而为的精神伸展需要,又要体现社会的思想约束和道德规制;二是以"复性"指明德性课程知识的价值,即以复己之性、复人之性、复物之性为价值向度,既继承儒家学术传统的知识积淀,又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三是以"人伦"言明德性课程知识的内容,即在自我主体性确立的基础上践行类别化的人伦关系;四是以"知行合一"申明德性课程知识的内部知识实践和外部行为实践过程,即在主观主义知识观和客观主义知识观的统合中发现德性,在学问知识与生命实践的一致中发展德行.  相似文献   

2.
人是唯一能以理智的目光观察外界的存在物.不仅如此,人还能以理智的目光反观自身及由人所组成的社会.知识与德性便产生于现实的人与客观外界的相互关系中.知识是理智的产物,求知的过程是追求真理的"真"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主体也力图在其自然本性中发现道德的和精神的意义,把对知识的追求自觉引导到主体的德性即"善"的目的性追求上,在这一过程中,东方(主要是中国)与西方走着各自不同的道路:西方哲学重知识,中国哲学重德性.  相似文献   

3.
儿童德性是在学习和生活中养成的一种获得性品质,品德课程在儿童德性形成的过程中有着独特的作用,教师要尽可能引导儿童通过自主的实践,培其生活热情、养其生命意识、促其生命成长。品德课程中的儿童德性生长因子包括知识规范、良好习惯、优秀品质等,通过榜样引领、情感体验、实践内化等路径有助于儿童德性的生长。  相似文献   

4.
哲学教学的使命在于“转识成智”,即把哲学知识转变成能力和德性,因此,哲学教学就要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塑造德性这3个环节上下功夫。在传授知识时,要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接受真正的活生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知识。在此基础上,要加强学生对理论和实践问题的深入思考、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还要强化感悟对人生价值观的作用,在不断感悟中培育学生的美好德性。  相似文献   

5.
孙晓玲 《江苏教育》2022,(23):14-17
重视人的德性成长,已成为当代教育发展的重要主题。情境教育理念下的主题性活动课程追求“美、智、趣”,重体验、重实践、重生成,顺应了儿童德性生长的特点。主题性情境活动“内生外化”的特点,在儿童德性生长过程中发挥了显著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慕课基于连通主义学习理论,体现的是教学过程中知识与学习的深刻变革。这一深层意义的变革必然引起教学过程中的"学"与"教"呈现出自主性、个体性、存在性和生成性的时代特征。而教学的德性特质则要求从学生的外在身份表现维度和内在道德发展维度对慕课革命进行反思,并从对学生的需求分析、创生性的教学过程和存在式的教育关系三个方面重构德性教学。  相似文献   

7.
立德树人是学校教育的中心任务。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使学生成人,使其成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和能够担当时代进步的大写的人。这就决定了在教育全过程中,要时刻关注与重视学生德性的塑造与发展。本文在对一般个体德性辨析和界定的基础上,分析了学生德性发展的内涵与特征,提出了促进学生德性发展的教育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8.
关于德性,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美国当代伦理学家麦金太尔都有过经典论述。本文在回顾经典论述的基础上探讨与分析:德性对个体生命的价值、德性对他人的价值、德性对生活的价值以及德性价值与人的主体性建构。  相似文献   

9.
康德的先天范畴作为人脑固有的先天认识形式,独立于经验,并且先于经验存在于主体的知性思维中。张载在认识论上将知识划分为德性之知与见闻之知,其中的德性之知超越感觉经验,来源于天赋,与康德的先天范畴最为相契。二者都具有先天性,都需要思维的参与,但先天范畴是为了解决知识的普遍必然性问题,不存在价值取向;而德性之知以人的修养为旨归,以儒家伦理为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0.
关怀教学是诗意的情感教学,是德性的教学,也是一种促进学生积极人格建构的实践教学。它要培养的是情感丰满、有智慧、有德性的实践者。因此,关怀教学致力于促进学生智、德、情的统一发展,主张在实践中生成德性,并使师生在建构关怀关系的过程中体验幸福的情感,以敞亮师生的教学生活。  相似文献   

11.
本文试图论证柏拉图德性伦理学以“爱欲”为基础,以“德性即知识”和“德性足以幸福”为原则.尽管爱欲有欲望和理性的双重面相,但它借助审美机制可以使人从性爱转向爱善.同样,知识也有经验知识与自知之分,唯有后者才等同于德性.德性是灵魂的道德功能的完善,幸福是德性的实现活动,因此德性足以幸福.  相似文献   

12.
顾竹平 《文教资料》2011,(22):146-147
"思想品德知识"与"数理化知识"的区别相当于中国古代"知识观"中的"德性之知"与"见闻之知"的区别。在中学思想品德教学中对学生适当解释和强调诸如"德性之知"与"见闻之知"的区分;"德性之知"是"见闻之知"的根源;以"德性"主"见闻"等基本命题,有利于学生自觉重视和认真对待思想品德教学,真正认识到思想品德课不仅"有用"而且"有大用",不仅"实在"而且"最实在"。  相似文献   

13.
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是创造教育观的形成和发展。实践的发展和相关理论研究的进展 ,都呼唤教师的创造教育观必须从偏重于人的认知性创造素质发展的“知识本位”立场 ,回归到重视人的完整德性生命发展的“德性本位”立场上来 ,实现整体性和根本性转型。“德性本位”教师创造教育观的核心在于 ,教师从德性生命的高度 ,来认识和理解教育的目的、过程、对象、内容、方法等 ,形成以发展学生的德性生命为本的教育观、人才观、教学观、课程观等。“德性本位”教师创造教育观具有人性化、完整性、多样化、内在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14.
当代教学变革是一场从"知性教学"走向"德性教学"的价值重构,并以此为背景完成其实践转向。既有的"知性教学"以机械传递知识为特征,因其秉持工具理性与功利主义的教学价值观而终将走向异化。教学变革的方向在于重建"德性教学",高扬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教学价值观,为此需要从人性假设和知识观出发,做好教育学的理论重建工作。当前对引导学生有效学习以及教学手段伦理意义的关切等,可谓指向"德性教学"的核心表征。  相似文献   

15.
康德是规范伦理学中义务论的代表,但他的思想中也包含着丰富的德性伦理的思想,在他对道德形而上学进行论证时所提出的概念就等同于德性论。这些思想中的善良意志、德性自足、以德配福、人是目的构成了其德性伦理思想体系,这些思想当我们深入解读时会感觉的他就是为现代的人类所面临的困境提出来的,这些思想论证之严密、见解之高深、意义之深刻会对我们产生重大启示,并具有极其重要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16.
人工智能时代,知识的智育价值被反复强调,但智育的单向度发展带来诸多问题,“智育至上”的知识教学强化了一种注定被机器智能淘汰的能力。智育的“独大”与主张生成性、主观性、境遇性的相对主义知识观不无关系,其对知识本身规定性的僭妄使知识与德性相疏远。然而,不论知识图景如何变迁,确证的真知识和知识的普遍性仍值得追求,追溯知识的德性本质、重申知识的德育价值,是智能时代知识教学回归生命本体的理论前提。在中华优秀知识传统中,知识天然与德性相联系,知识内在于心灵中,具有“道通为一”的普遍性和立足根本问题的超越性。从知识的德性本质出发,智能时代知识的价值转向不仅是从“为知识而教”走向知识建构、智力训练,更要走向智慧引出、道德养成、本体彰显,以“德性之知”促进学生生命整全发展。  相似文献   

17.
宋晶  周同 《职教通讯》2012,(34):71-74
职教教师的德性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修养而形成的一种获得性的内在精神品质,它既是职教教师人格特质化的品德,也是职教教师教育实践性凝聚而成的品质。相对于外在的师德规范,职教教师的德性具有内在性、实践性、超越性等基本特征。促进职教教师德性的生成,一方面,需要重视职教教师德性的认知和德性的"灌输",即加强职教教师德性的培养,另一方面,需要激发职教教师的主动性,引导其自觉地进行德性养成。  相似文献   

18.
论学校德育对学生生活的指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德育以培养学生的德性为质的规定 ,而学生的德性是在学生的生活合德性展开过程中养成和完满的。因此 ,关注学生的生活、指导学生的生活是学校德育的题中之义。一德性 ,即善性、向善性 ,人之拥有和践行德性是以善(趋善)的方式把握人与自然、与社会、与他人、与自我的关系 ,使人的生活更好 ,更幸福。而德性本身也是在生活得好 ,趋于更好的过程之中养成和践行的 ,人的德性的养成、完满、践行总是始终伴随着人的生活而展开的。但德性与生活并不总是统一的 ,这是因为随着德性养成的社会生活背景的急剧变化 ,德性也是变动的。我国目前正处于…  相似文献   

19.
以往的教师德性研究往往是从伦理角度探求至善德性,对教师提出了极高的道德要求。“基于和谐价值追求的教师德性生活行动研究”试图超越单纯的、传统的道德范畴,从智慧创造的角度,寻找教师德性的张力,强调教师德性应关注教师的现实境遇及工作实践,引导教师在实践反思过程中涌动创造性的德性品质,用促进学生成长的智慧来展示教师对学生的爱。  相似文献   

20.
肖祥 《教育研究》2023,(1):47-57
道德想象作为一种“创造性地发掘情境”和“移情投射”的道德心理活动,在道德行为选择、道德思维形成、道德信念培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道德教育的实质性追求是实现对主体的德性教化,而传统道德认知模式的缺陷影响着德性教化的实效性,并阻滞德性教化的目标实现。改变积累式道德教化对道德知识的拘囿、伦理律法主义对规范或条文的执迷,需要在道德教育中激发创造想象的力量。发挥道德想象的积极能动作用是实现德性教化由“转知为智”、“转智为德”向“转德为美”跃升的重要途径。在道德教育中培育主体之德性,就是要使之拥有观照“人是目的”与“和谐秩序”的主动性,在德—善—美的再生循环中追求“美好”,从而实现德性教化“转德为美”的目标升华。道德想象启示德性教化的审美转向,经由美的定向——道德意义的形而上学建构,美的追寻——在道德想象中实现价值生成与创造,美的体验——在道德想象中开启价值体验的“心灵旅程”,臻入美境——在道德想象中敞开德性教化的道德关怀,从而指示着德性教化的审美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