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与西方文化的概念思维不同,中华传统文化中的"象思维",是一种建立在"象"概念演变之上的思维活动,其本质是流动性和"象"的转化。庄子的思想具有明显象思维的特征。庄子指出要进入"无物之象",需要从感知到的与实际生活经验相联系的物象和意象起步,借此进入大视野和高境界的"无物之象"。在象思维视域下,借助象思维的物象、意象以及无形之大象三种形态的流程,探讨感知与思维的关系,将象思维的整合性与概念思维的逻辑性区分开,又做到二者的结合,可以更好地指导人们认识世界。  相似文献   

2.
概念和思维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任何一个概念的形成和掌握,都是人们通过对事物表象的感知、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以及判断、推理等主动积极的思维加工来实现的。因此我们在概念教学中,应充分认识概念教学与学生思维发展的关系,注意从以下几方面努力,让学生在学习概念中学会思维,逐步锻炼和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3.
音乐听觉能力的发展是一个系统的认知过程,在音乐听觉各项内容的训练中,感知、记忆、思维具有重要意义。人和周围环境发生关系时,首先发生的心理过程是认知过程,人对客观事物的直接反映就是感知;感知的东西通过大脑加以保持,必要时能够复现出来,这就是记  相似文献   

4.
声音是通过人体感观系统中的听觉来感知,然后传送到大脑中枢神经产生的一种反应。在文学作品中,人们又通过文字,把这种感知描摹出来,传递给读者,使之产生共鸣。描摹这种感觉是困难的,让学生感知这种描摹,架起文学作品与学生思维的桥梁也是困难的。做为一名语文教师,责无旁贷地应  相似文献   

5.
在化学实验中 ,通过对现象的感知 ,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形成从现象到本质的深刻思维。因此 ,如何在实验中培养学生能力特别是思维能力是实验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1 现象感知与思维活动是相互促进的  实验中 ,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地感知事物的外在属性或各事物间的外部联系 ,是一种与思维紧密联系着的思维知觉。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必须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入手。通过对现象感知来培养思维能力。因为实验对象的各种外部属性和化学事实都是学生通过观察认识的 ,观察又离不开思维。当学生感知到物质发生变化或产生各种现象 ,…  相似文献   

6.
应用题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点 ,它是对小学生进行思维训练 ,培养小学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最重要渠道 ,也是提高学生数学素质的重要途径。因此 ,应用题教学必须突出思维训练 ,展开思维过程 ,教给思维方法 ,培养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在充分感知中展开思维。 思维的基础材料是表象 ,表象是对直观材料的初步概括 ,必须依靠感知去形成和积累。因此 ,充分感知积累表象是思维展开的前提和基础。在应用题教学中 ,教师必须根据应用题的内容 ,借助直观形象 ,让学生充分感知 ,从中积累反映应用题数量关系的表象。继而 ,根据表象思考解题思路 ,寻求…  相似文献   

7.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文本都是文质兼美的典范之作。教师可从文本所蕴藏的丰富资源入手,为学生创设扎实的寻美旅程。教师可以引领学生通过调动思维,在质疑中探索文本的思路之美;通过多种感知,在朗读中欣赏文本的情韵之美;通过拓展联想,在研读中探寻文本的形式之美;通过辨析联系,在品读中体悟文本的内涵之美。  相似文献   

8.
<正>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自我感知能力,教师可以通过思维训练、引导积累、评价鼓励等方式去实现。本人总结了如下几种方法,供同仁参考。一、通过思维训练,培养学生感知生活的能力其一是训练触发思维。一是向学生介绍触发思维的知识和一般规律,如怎样展开联想。  相似文献   

9.
少儿学习美术存在着三个思维层次:感知思维、一般创意思维和高级创意思维.感知思维也叫直觉思维,是一种非理性的潜意识状态下的对事物的观察和理解,凭直觉对事物进行描述的思维.一般创意思维是在感知思维的基础上对事物进行改进、创新、想象的思维.高级创意思维是一般创意思维层次的进一步提高,它打破了人们常见的思维和视觉审美习惯,是一种跳跃式思维.它是在严格的秩序中寻找到分散的、游离的、毫无联系的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合成为一种更为宽广、深远、宏大、明确的时空意念.通过事物在运动中相互转化与结合升起一个意境,凝练一个喻体,辐射一种信息.  相似文献   

10.
徐敏 《贵州教育》2000,(6):15-16
一、学习艺术的回顾及界定学习是一门艺术,这一观点在今中外许多教育家的言论及著作中涉及颇多。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主张学习时要“多闻”、“多见”,他说:“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欠也。他认为自己是通过多闻多见而获得的知识的。据统计,《论语》一书中论及“闻”知的有五十七处,论及“见”知的有七十一处。可见孔子非常重视通过感知获得经验。同时,他还强调学思结合。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贻。”从而明确地论述了学习中感知与思想的关系。战国后期的唯物主义思维家荀子也主张学思结合,学用结合。他说:“君子之学…  相似文献   

11.
许晖 《河北教育》2006,(12):25-25
音乐想象力是一种较复杂的心理活动.丰富的想象力的形成是建立在良好的感知、记忆、情感、联想、思维等心理活动的基础上。特别是音乐联想力的培养,直接关系到音乐想象力的发展。如何在音乐教育中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学生绽放出“音乐想象”之花呢?  相似文献   

12.
表象是通过感知留下的形象,是感知材料的形象概括,为思维抽象概括做准备的,因此它是从形象感知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桥梁”。在小学数学中,教师应建立和丰富表象,巧借表象强化感知、深化认识,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为抽象思维积累材料,帮助学生更好地内化与感知所学知识,为感性经验提升到抽象思维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一门科学,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特点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对他们进行空间形式的启蒙教育必须以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为基点,逐步达到日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过度,其中表象又是感知过渡到思维的桥梁。因此在几何形体知识教学中,对于缺乏空间观念的小学生来说必须重视让他们通过感知逐渐形成清晰、确切的表象,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事半而功倍。  相似文献   

14.
相差关系三类应用题,现行统编教材分散编排于二,三两册教学课本中。实验教材则将其按组编排,根据实验教材的结构特点,我采用下述方法教学。一、感知起步,提前孕伏数量关系和解题思路感知是儿童认识过程的第一步,是获取知识的重要源泉。小学生的思维具有由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过渡的特点,因此,我在教学中设计了一个“形象思维”训练。让学生在操作中感知。  相似文献   

15.
美术教育是通过审美的教育,让学生对事物有所感知,培养他们独特的思维方式和审美情感,让他们感受艺术,体验灵魂之美。  相似文献   

16.
掌握数学知识的结构,形成学生的结构化思维是数学教学的应有之义.教学中,教师要隶持“高观点”,基于“大视野”,运用“关系思维”,展开“结构化教学”.立足于不同视角、原初关联、相关特性,可以让学生对数学知识展开整体感知、探究、感悟,进而彰显数学整体系统的教学力量.  相似文献   

17.
人们在社会实践中通过各种认识活动,特别是通过思维活动,在头脑中不仅经常保持着对当前可感知的事物的状况和作用的辨认,而且还保持着过去曾感知过的事物的状况并且推想将来会发生的事物的情景。这就是我们大脑中经常会形成的关于客观现实的事物,感知到的事物以及思维到的事物的种种映象,这是人类赖以认识世  相似文献   

18.
著名数学家徐利治先生提出,直观就是借助经验、观察、测试或类比联想所产生的,对事物关系直接的感知与认识,通过直观能够建立起人对自身体验与外物体验的对应关系.可见,直观是一种感知,是一种有洞察力的定式.小学生的思维发展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他们的认识过程是从具体感知到抽象概括的过渡.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认识过程,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辩证统一.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积极使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不断丰富学生的感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相似文献   

19.
<正>数学概念是现实生活中某一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本质属性在人的思维中的反映。学生学习概念是从感知学习对象开始的,经过对所感知材料的观察、分析或通过语言文字的形象描述所唤起的回忆,在头脑中建立学习对象的正确表象后才引入概念。小学生对事物的认识是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从特殊到一般的逐步发展过程,思维还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小学数学中的许多概念,都是从学生比较熟悉的事物中抽象出来的。描述性概念的讲授方法  相似文献   

20.
《教育评论》2007,(5):149-150
数学学习中的体验学习,是指学生在数学活动中,经历一系列动脑、动口、动手等有直观感受的数学活动,获取丰富的感知和一定的经验,作为思维活动的基础。再通过认知和情感的参与,对数学活动中的感知进行各种思维活动,从而获得必需的数学知识。让学生进行体验学习,有助于通过多种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