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画与书法经历了五千多年的历史,它们都有着一支毛笔就承载了千年的负荷的历史使命,都以独特的语言方式诠释着中国的传统文化内涵,并且也都以具有姊妹性质的书画艺术以及在历史的嬗变中互补为特征释读着中国。硕士论坛  相似文献   

2.
中国红歌自诞生之日起就伴随着不平凡的历史,正是这段历史推动了红歌的发展.红歌的创作与传唱对中国人民又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将这种影响作用于历史的发展.红歌对中国人民不只具有审美和娱乐的作用,它的产生与发展对思想解放、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中国共产党政策方针的普世传播和文化软实力的发展都起到了重要作用.正是因为红歌具有这样的特殊作用,所以红歌的自由创作和组织创作都紧紧围绕在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和中共中央的文件之间,推动并继承着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进程.  相似文献   

3.
《中国德育》2012,(13):5-10
2012年是中国共青团成立90周年。 共青团是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彰显着青春与活力,昭示着激情与理想,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都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相似文献   

4.
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经过了数千年的历史传递发展至今,不仅象征着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同时也是中华民族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精神。中国传统文化具备着深厚的内涵,而且在中国的各个历史发展阶段,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都能够作用于教育实践中,所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具备着教育价值,能够引导受教育者在正确的人格观念下不断的完善自我。  相似文献   

5.
中国传统图案的设计和应用,有着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的成就,无论是在形式还是在内容上都呈现着多种多样的艺术风格,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民族气质,凝聚着中国人民的智慧和艺术天才。本文就传统图案的设计思想和历史发展中几个重要阶段的特征等几个问题作了进一步地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6.
人类活动离不开一定的地理环境,具体的历史事件都是在特定地理环境中上演,地理环境在本质上对人类历史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而人类在适应地理环境的同时也对其进行着改造和利用,人地互动共同促进了人类历史的发展。以往的中国历史教材和教学中地理环境严重缺失,制约着学生对中国历史全貌的正确认识。而将人地互动观念渗透进历史教学过程,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全面认识和正确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前中国各地都在实施新课改,教育者较多思考着如何实施新课改的一些策略问题,却较少关注目前中国实施新课改的成效到底如何,新课改的目的是否确实达到之类的问题.作为一名历史教师,笔者仅就自己切身的所观所想谈一谈历史课程改革中的"形式主义"现象,因为这种现象较为普遍而且直接影响了中国历史课改的效果,甚至导致了某些地区历史课改实质性的失败.  相似文献   

8.
爷爷问:“知道河里流着的是什么吗?”刚六岁的弟弟说:“爷爷真笨,河里流着的不是水吗?”爷爷摆头:“不,那里流着的不仅是水,还有咱中国的历史。”的确,从古至今,中国的历史一直都与水紧密相连。精卫填海,大禹治水,李冰修筑都江堰,李春架设赵州桥,隋炀帝开凿京杭大运河……中国的历史就是一部水的历史。在十三亿中华儿女心中,长江水永远是甜的,黄河永远是中国的母亲河。水养育着中华,也磨炼着中华。旧社会发洪水,一淹就是大半个中国。老百姓只能背井离乡,四处逃难;一九三八年蒋介石下令炸毁了黄河花园口大堤,一时间滔滔洪水,人命还不如一根草…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教导我们,自有阶级社会以来,“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即社会发展各个阶段上被剥削阶级和剥削阶级之间、被统治阶级和统治阶级之间斗争的历史”。在中国漫长的封建时代,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农民和地主的斗争,影响着其他各种社会矛盾的发展,推动着历史的前进。《红楼梦》作为中国封建社会末期的一部形象的历史,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社会错综复杂  相似文献   

10.
书法是中国特有的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从甲骨文到各种字体,书法都在几千年的中国文明中散发着艺术的魅力。历史长河中,书法经过了怎样的演变呢?  相似文献   

11.
历史国魂回归左申武香港回归为我们提供了一次重温中国近代史的机会。回首半封建半殖民地旧中国的种种屈辱往事,越发觉得现在挺起腰杆做一个中国人的可贵。鲁迅先生说过:“历史上都写着中国的灵魂,指示着将来的命运。”回溯新中国已走过的近半个世纪的历程,深切地感受...  相似文献   

12.
<正>鲁迅先生说:"历史上都写着中国的灵魂,指示着将来的命运。"历史教育之根在于回归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传递。在中小学阶段已经接受了多年历史知识教育的基础上,大学阶段如何开展历史教育,学什么、怎么学,是一个值得深思的课题。笔者认为在中小学阶段已获得基本的历史常识基础上,高校历史教育要更具个性化,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大学,历史教育的侧重点也应有所不同。从中国传统商贾文化中汲取智慧与营养,是财经类大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以其多彩的生活,丰富的题材,向我们翔实的展示了殷周社会乃至包含远古社会的历史画卷.《诗经》中的每篇作品都潜含着无数的可以发掘的历史文化内容,包含着深沉的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农耕文明塑造了中国人农业文化心态和文明艺术,从而培养了中华民族那种植根于农业生产的安土重迁、勤劳守成的乡土情结.  相似文献   

14.
王清淮 《初中生》2010,(1):20-20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句话广为流传,对新中国和中国人民而言,其具有的历史意义无比重大。现在大家都认为这是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时毛泽东主席说过的一句话,它包含着“新中国诞生、人民从此当家作主”的深刻寓意。那么,回眸历史,毛泽东主席的原话是不是这样讲的呢?  相似文献   

15.
当《中国当代文学》终于以它较完整的面貌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时候,新中国文学将同人民共和国一起,开始迈向它的第40个年头。历史,从来就不止于对既往的叙述,它说明着现在,预示着未来。这大概是任何时期的人们都要撰写自己的历史,一遍又一遍地咀嚼历史的原因。人们体验着、回味着、  相似文献   

16.
中国民族音乐存在了数千年,随着历史的变迁以及各个历史时期人们意识形态的不断变化,民族音乐也随着变化和发展,而且一直都在扮演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它不仅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人们的精神风貌,也用音乐这个特殊的方式记载着不同历史时期人们的日常生活和人文背景。可以说,中国的民族音乐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个特点比较鲜明的体系。  相似文献   

17.
中国高师在其走过的百年历史中,与综合大学经历了一个分分合合的发展过程。高师教育与综合大学的每一次分与合都是一次关于如何办好中国高等师范教育的尝试,而每一次尝试都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经验。目前,我国的教师教育正在进行着向多元化、非定向型转化的改革。我国高师走过的百年历史,为当前发展高师教育提供了发人深省的改革启示。  相似文献   

18.
与我们同行     
昨天发生过多少新闻,今天我们就能读到多少历史,这些历史左右了我们今天的生活和思想。透过繁华、走近历史,与去者对话、与往事干杯。我们就能懂得如何认识现在,把握未来,更好地传承文明——长久以来《国家历史》杂志和《中国往事》栏目都在进行着这样艰苦而有益的探索。——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国往事》栏目  相似文献   

19.
在当代历史裂变的大时代背景之下,中国乡土文化始终都作为历史的一个极其显性的因素而存在着,而乡土文化在历史变革中也首当其冲地成为话语建构的试验场。新世纪乡土文化在承接了一个世纪的中国现代化发展历程之后,乡土所面临的抉择似乎不是由其自身决定的,它是被动的存在。本土文化的嬗变与人文价值的迷思使得新世纪乡土文化的发展面临着诸多的窘境,在乱象丛生的表象下,新世纪乡土文化也在寻求着自身的突围与裂变。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诗,涵蕴着丰厚的内容,渗透着深刻的哲理,其张显着中国古代优秀的传统文化底蕴;把诗歌应用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不仅体现出综合学科美育之功能,而且还可以诗证史,体现历史与社会学科的人文性,对于增强学习历史知识的学习兴趣,培育形象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理清知识的系统性都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