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马志鹄  马可龙 《考试周刊》2011,(26):196-197
针对贫困地区中学实验课受经济条件限制,实验仪器少而导致"一人做,多人看"的现象,作者所在学校大力开展自制教具活动,利用塑料制品和现有仪器自制了"微型简易量热计"。该实验原理简单,方法简捷,现象明显,药品用量少,操作安全,很容易被学生接受,测得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值准确。其成本低且不降低现行课本设计的实验效果,可解决贫困地区因资金短缺而难以开展实验课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1 测定酸碱中和热为什么要用稀溶液 中和热是酸碱在稀溶液中发生中和反应生成lmol水时所放出的热量,这里的稀溶液一般要求酸溶液中的C(H )≤1mol/L或碱溶液中的C(OH-)≤1mol/L.这是因为如果在浓溶液中,即使是强酸或强碱,由于得不到足够的水分子,因此也不能完全电离为自由移动的离子.在中和反应过程中会伴随着酸或碱的电离及离子的水化,电离要吸收热量,离子的水化要放出热量,不同浓度时这个热量就不相同,所以中和热的数值就不相同,这样就没有一个统一标准了.  相似文献   

3.
中和热是酸碱在稀溶液中发生中和反应生成lmol水时所放出的热量,这里的稀溶液一般要求酸溶液中的C(H^*)≤lmol/L或碱溶液中的C(OH^-)≤lmol/L。这是因为如果在浓溶液中,即使是强酸或强碱,由于得不到足够的水分子,因此也不能完全电离为自由移动的离子。在中和反应过程中会伴随着酸或碱的电离及离子的水化,电离要吸收热量,离子的水化要放出热量,不同浓度时这个热量就不相同,所以中和热的数值就不相同,这样就没有一个统一标准了。  相似文献   

4.
原实验的缺点:实验装置较为繁琐且密封性差使中和热测定的准确性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5.
80℃水的大烧杯中水浴加热3min左右,观察现象如图3所示。在A试管中,蒸馏水上层的乙酸乙酯基本不变;在C试管中,碱液上层的乙酸乙酯几乎被水解,仅余下一簿层;而B试管中,酸液上层的乙酸乙酯减少量处于A、C之间。  相似文献   

6.
一、测定酸碱中和热为什么要用稀溶液? 答:中和热是酸碱在稀溶液中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水时所放出的热量,为什么要指明在稀溶液中呢?  相似文献   

7.
一、装置的用途中和热的测定实验装置,可作为一种量热器使用,其用途:凡是在化学反应过程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即反应热,均可使用此实验装置进行测量。二、装置的创新点(改进点)中和热的测定实验装置创新点(改进点):1.将现行高中课本中的烧杯改用保温杯,保温隔热效果好。2.在保温杯中套一个125mL 的塑料烧杯又进一步保证隔热,同时也起到防止学生在搅拌操作过程中,不小心捣坏保温杯内胆。3.盖上打两个小孔,一个孔中插入环形玻璃搅拌棒,另一个孔中插入一个套有温度计的小漏斗。4.  相似文献   

8.
9.
高级中学《化学》(必修加选修)第三册第45页学生实验“中和热的测定”。课本中通过测50mL、0.50mol/L盐酸和50mL、0.55mol/L的NaOH溶液发生中和反应放出的热量,求出强酸与强碱反应的中和热。其实验装置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中和热的测定实验是中学化学中重要的演示实验之一.教材演示实验存在以下不足:实验结果误差大;温度变化度数可能在橡皮塞内而无法读数;装置保温效果不好;操作较繁琐.因此,笔者对该实验进行改进,使实验操作简便,效果良好,以适合教师演示和学生实验.  相似文献   

11.
中和热的测定实验是中学化学中重要的演示实验之一。教材演示实验存在以下不足:实验结果误差大:温度变化度数可能在橡皮塞内而无法读数;装置保温效果不好;操作较繁琐。因此,笔者对该实验进行改进,使实验操作简便,效果良好,以适合教师演示和学生实验。  相似文献   

12.
化学实验中的中和热测定实验在各版本教材中尚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而采用数字化实验技术,通过温度传感器实时检测中和反应过程中溶液温度的变化,可使实验更显科学性,更具说服力。  相似文献   

13.
中和热测定实验作为高中化学教材中的一个必修的学生实验。文章利用手持技术配合自制的教具,实时、快速、直观地显示中和反应在反应过程中的温度变化,并能根据实验结果较为准确地计算出中和热值。有助于学生从定性和定量的角度对酸碱发生中和反应过程中的热效应进行全面深人的理解。  相似文献   

14.
学生在做《中和热的测定》实验时,主要问题是误差大。分析原因,多数解释归于教材上选用的测定装置过于简易。我们对此进行了研究,分述如下: 一、制作适用的实验器来测定中和热 A、纸条测定器(即教本上的) 我们的做法是:取500毫升烧杯一只,塞入宽0.5厘米左右的碎纸条约26克。扒开纸团,放进100毫升小烧杯一只,杯沿略低于大烧杯口。再塞入些碎纸条,使纸条层松紧适度。旋转小烧杯数次,再取出时纸条层应保持杯形空穴。另取马粪纸作盖,  相似文献   

15.
一、卤代烃消去实验改进1.实验改进原因在教材中卤代烃消去实验采用酒精灯加热,以1-溴丙烷和乙醇的消去反应为例[1],1-溴丙烷和乙醇的沸点分别为71℃和78℃,反应温度为78℃,会造成反应物挥发,所以生成乙烯的量很少,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不明显,实验很难成功。  相似文献   

16.
17.
高中化学制备乙酸乙酯的演示实验中,由于催化剂使用的是浓硫酸,导致副产物增多、产物成分复杂,造成实验现象和教学效果欠佳。通过改变实验条件和设计微型化装置,既可产生较好的实验现象,又有利于学生分组实验,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是人教版高中课程标准教科书化学选修4第一章中的一个实验,本章内容从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的关系出发,介绍了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发生物质变化的同时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当能量变化以热的形式表现时,我们把反应分为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酸碱中和反应就是我们所熟悉的放热反应.本章教材安排的惟一一个学生实验就是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实验.  相似文献   

19.
20.
置换法测定镁的相对原子质量的实验是师范院校化学专业无机化学实验的重要内容.按教材进行实验,药品用量大,操作麻烦;因此,一般情况下都是采取二人一组进行操作.为此,笔者对该实验进行了微型化设计的改革.一.实验装置及药品改进后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1.量筒,2.烧杯,3.弹簧夹,十微型小试管,5.橡皮塞,6.胶皮管,7.4lllolL-‘盐酸,8.水实验步骤准确称取用砂纸擦去氧化膜的镁条0007-0.009克.按图所示装配好仪器,检查气密性·用一支多用滴管(1滴一002毫升)吸入4mol·L‘IICI;往微型小试管中滴入30滴,将镁条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