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 毫秒
1.
校园欺凌早已成为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社会问题,当前呈现出诸多新特性。由于其产生原因复杂,各种校园欺凌治理路径繁多但有效性不足。相较于其他治理措施,法律治理一般具有更强的约束力、可预期性以及长期性。由此,各国政府纷纷出台反校园欺凌的法规和政策。在联邦政府的反校园欺凌倡议下,美国50个州对联邦法中抽象的一般性规定进行补充解释,形成了联邦倡议、州立法和判例法相互补充的三维反校园欺凌法规体系。欺凌行为的属性界定和程度判定是否合理,关乎后续是否能够精准制定防治措施。根据奥维斯对欺凌行为三要素的界定,发现全美50个州有关反校园欺凌的立法对欺凌行为进行了详细定义,既有对欺凌行为的描述性定义,也有治理欺凌行为的操作性界定。在欺凌行为的程度判定上,各州重点对骚扰、恐吓和欺凌进行了区分,清晰界定了交罚金、判处分、受监禁三种惩罚方式的适用条件。美国各州在反校园欺凌立法中对欺凌行为的属性界定和程度判定,对完善我国反校园欺凌立法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2.
《课程教学研究》2019,(1):96-96
挪威:通过宣言,号召国家、地方政府以及家长和教师团体尽快地加入到根除校园欺凌现象的行动中。澳大利亚:建立政府支持的组织和网站,如"反欺凌网络组织"和"澳大利亚无欺凌计划",帮助学校了解欺凌现象,为学校制定相关政策,提供教师相关培训的指导大纲。  相似文献   

3.
为了干预学校欺凌,挪威构建了国家层面的反欺凌体系,凭借反欺凌宣言的引领,斯塔万格大学行为研究中心发布了"零容忍方案"。"零容忍方案"依据社会心理学理论,凭借其学校、家庭和社会的立体干预,有效地遏制和干预了学校的欺凌现状。"零容忍方案"中"欺凌干预前的规划性、干预策略的可操作性、干预交流管道的国际性、干预框架的系统性"等对我国反欺凌体系的构建具有前瞻性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正大约1/3的美国中学生都有在学校被欺凌的不愉快经历。据白宫日前举行的反校园欺凌会议披露,就连美国总统奥巴马当年也曾因自己的"大耳朵"和"怪名字"而遭同学欺负。校园欺凌是困扰美国的一个老问题,作为一名高中生家长,笔者对此并不陌生。每年9月开学,笔者都会收到学校寄来的信件,提醒家长既不要让孩子欺凌别人,也要避免被人欺凌。原来,美国初高中在开学伊始都有所谓的"敲打新生日"。没人知道这个日子源于何时,但老生欺凌新生,似已约定俗成,成为"欢迎"新生入学的非正式仪  相似文献   

5.
美国校园欺凌立法:理念、路径与内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校园欺凌立法秉持了人身权神圣不可侵犯、谨慎立法和民主立法的三大突出理念.在立法路径上,美国校园欺凌立法经历了先下后上、先内后外、先立后修的基本路径.美国反校园欺凌法案一般涉及法案界定、区域政策制定与运行、区域政策构成以及反欺凌措施等4个板块、11个方面的内容.美国各州的反校园欺凌法案对“欺凌”的界定虽不统一,但基本包括身体欺凌、言语欺凌、精神欺凌、同伴欺凌、网络欺凌等5种类型,且对欺凌的界定标准也在不断细化.美国各州的反校园欺凌法案明确了政府、学校以及教师三大反欺凌相关主体及其职责.美国反欺凌立法机构多次修正相关条款,加大了对欺凌行为实施者的惩罚力度,同时为被欺凌者设定了投诉、正式申诉、调解、法律诉讼等广泛的权利救济路径.  相似文献   

6.
集体欺凌     
<正>一名美国校车管理员,惨遭学生集体欺凌,过程传上网后,惹来公愤,事件让人深思:集体凌辱老弱,源自人性之恶?新闻报道,4名欺凌者都是少年,他们嘲笑68岁的管理员Karen的身形和年纪,尽是粗言秽语,刻薄伤透人心,但Karen还是忍住了。直到咒骂触及她的儿子:"太难看了,你的孩子应该自杀。"Karen才难过地摘下眼镜,抹去脸上的泪水。10年前,Karen的儿子自杀身亡。  相似文献   

7.
美国“门罗宣言”的商业特质周军商业在早期美国外交史中的特殊地位决定了“门罗宣言”在维护拉美人民正当权益的同时,必然使之烙上美国商业资本的印记;这种印记不仅表现为宣言策划过程中美国政府的商业动机和商业意识,还体现为阐述宣言思想基础的地缘政治理论。笔者根...  相似文献   

8.
随着女生欺凌事件的不断发生,欺凌的性别特征凸显。在对一个初一班级参与式观察的基础上发现:该班级中女生欺凌主要是强势群体对次强群体的群体欺凌、性道德污名化的言语欺凌、表意性的身体欺凌和权力欺凌。从女生欺凌的发生过程来看,欺凌双方主体的互动包括三个阶段:败坏名誉和性道德污名化的初始阶段,对立与排斥的公开化阶段以及表意性身体攻击的升级阶段。最后,文章探讨了女生欺凌发生的微观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即:女生欺凌的互动过程相嵌于班级正式结构之中,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同伴关系在女生欺凌中具有三重作用,既是女生欺凌的动机,也是女生欺凌的手段和结果。  相似文献   

9.
<正>美国男童迈尔斯·斯科特今年五岁,生长在加州最北部一座小城市里的一个普通家庭。迈尔斯降生后,他的父母对他关怀备至,希望他能够健康成长。一家人其乐融融,过着幸福的生活。然而,在迈尔斯刚过一岁半时,他的母亲有天发现他食欲不振,咳嗽得厉害,起初以为他感冒了,可带他去医院检查后被告知他患的是白血病。这个不幸的消息如晴天霹雳一般,给这个原本幸福的家庭蒙上了浓重的阴影。迈尔斯开始接受治疗,治疗引发的恶心、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9 0年代之后,美国校园欺凌的诉讼日益增多.在校园欺凌事件中,公立学校是否负有责任,在什么条件下负有责任,应该付什么样的责任成为美国各级法院在案件审理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选取了上诉到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和巡回法院的三个判例进行分析:在格布泽案中,联邦最高法院采纳了实际知情和故意漠视的标准以确定学校是否负有责任;戴维斯案延用了实际知情和故意漠视两个要件,推动了美国各级各类学校建立反校园欺凌的政策与程序;科瓦尔斯基案中,网络欺凌成为校园欺凌新形式的代表,该案也提出学校的责任和权力边界的新问题,法院肯定了学校对学生校外不当言行进行干预的正当性与合法性.  相似文献   

11.
冷战结束后,随着中亚地缘战略地位的提升,争夺并控制中亚成为美国推行1世纪全球战略的重要一环,美国中亚政策的嬗变,打破了该地区原有的战略力量平衡,进而给整个中亚地缘政治带来新的变局。  相似文献   

12.
美国20世纪70年代之前,校园欺凌被视为“青少年学生成长的一部分”,未受到足够重视.1999年科伦拜高中枪击案以后,如何通过立法对校园欺凌行为进行规制成为美国联邦和各州关注的重要问题.囿于公共教育的州权自治传统,美国在联邦层面至今未制定专门针对校园欺凌的法律,而是通过《教育法修正案》《民权法案》等法律加以规制.联邦层面的法律规制以事后救济为主,不足以让校方主动采取措施进行校园欺凌的事前预防.在州层面,美国各州通过专门立法对校园欺凌予以规制,在明确界定“校园欺凌”概念的基础上,建构了校园欺凌的预防机制、报告机制、处理机制和协同治理机制.但同时,各州立法在规范学校反欺凌政策、惩罚欺凌行为实施者等方面也存在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13.
马皓苓 《教育评论》2022,(7):157-165
当前校园欺凌研究在国际范围内显现出旺盛的学术生命力和巨大的发展潜质,美国在该领域具有绝对的科研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其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校园欺凌的消极影响、校园欺凌的预防与干预、校园欺凌的人口学差异、校园欺凌中的旁观者行为、校园欺凌中的性少数群体、传统欺凌与网络欺凌比较等六大领域。校园欺凌的健康后果、关系欺凌、网络欺凌、元分析方法、校园氛围与校园欺凌关系等是该领域研究的前沿趋势。未来我国校园欺凌研究应注重本土建构与国际视野的互动、推进多学科交叉研究、加强实证研究、深化校园欺凌立法研究等。  相似文献   

14.
李朝阳 《比较教育研究》2018,40(3):26-31,38
为了治理校园欺凌,美国从社区、学校、课堂、网络等维度,开展了一系列反欺凌项目.有社区层面的“构建尊重”项目,学校层面的“奥尔韦乌斯欺凌预防”项目与“和平积极应对暴力”项目,课堂层面的“第二步暴力预防”项目,教师的“欺凌终結者”项目,学生的“社会和情感学习”项目与“迈向敬重”项目,以及针对网络欺凌的项目与法案.这些项目提供了“不要嘲笑我”课程、师生课程与手册等内容.各类项目通过建立反欺凌委员会和基金,设立欺凌预防工作小组,营造反欺凌文化,开发反网络欺凌的应用程序与预警功能等途径预防与治理校园欺凌.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两个子库(SCI-E,SSCI)收录的2007-2016年有关校园欺凌研究的文献为数据来源,借助CiteSpace Ⅲ、HistCite和Excel软件,采用引文分析和科学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技术,对国外校园欺凌研究文献的时间分布、研究机构和作者的地区分布、载文期刊名称与核心文献等方面进行了梳理.研究发现,校园欺凌研究以美国为主,欧美国家占据研究的主导地位;校园欺凌领域的研究者主要分布在美国和荷兰的大学,分别形成了以伊利诺伊大学等3所大学为中心的凝聚子群;研究热点主要集中于校园欺凌的本质及形式、校园欺凌的发生率及危害、成因、对策等方面.  相似文献   

16.
教师是预防和干预校园欺凌工作的关键力量,研究其参与和干预校园欺凌治理具有重要意义。美国中小学教师干预校园欺凌计划研究结果发现"感知欺凌情境严重性"、"自我效能"、"同理心"是教师干预校园欺凌情境的三个显著因素,而大多数组织特征变量并未产生明显作用。该计划为防治和降低校园欺凌事件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策略,即发挥教师旁观者正向作用,阻断欺凌情境的产生。  相似文献   

17.
正5岁的美国小朋友迈尔斯(sī)·斯科特不幸得了白血病,在一次采访中,他说他的梦想是像蝙蝠侠一样去拯(zhěnɡ)救人类、拯救世界。于是帮他实现这个梦想成了美国旧金山市市民最重要的"工作"。经过精心筹(chóu)备,旧金山市被改造成了蝙蝠侠电影里的高谭市,小迈尔斯穿上蝙蝠侠的"战袍(páo)",完成英雄救美、勇抓劫匪(jiéfěi)、拯救吉祥物等任务,最后  相似文献   

18.
美国基于积极行为支持的欺凌干预课程致力在全校范围内营造抵制欺凌的良好氛围.该课程引导师生识别常见的轻微欺凌行为,学会采用制止、走开、上报等策略积极应对,有助于减少欺凌行为发生和欺凌程度升级.我国应依托德育课和班(团、队)活动开设联系生活、注重策略指引的欺凌干预课程,系统开展面向全体学生的早期干预.  相似文献   

19.
国内外学者围绕同伴群体与学生欺凌的关系开展了丰富的研究,却较少关注复杂同伴关系中欺凌的生成逻辑。基于对两所学校高中生的访谈和同伴提名数据,本研究发现:在社会遵从效应的影响下,青少年在亲密的友谊中选择“有难同当”,因不辨是非地帮助朋友而卷入欺凌;在“表面朋友”关系中,他们为了与群体成员保持一致行为风格而卷入欺凌。在社会比较效应影响下,亲密朋友之间因嫉妒而诱发欺凌;青少年因视“表面朋友”为竞争对手而成为欺凌他人的“亲密敌人”。同伴关系类型和同伴群体效应的交互作用影响着同伴关系网络下学生欺凌的生成逻辑。  相似文献   

20.
印第安人与玛雅文化尤飞虎在世界上众多的民族之林中,印第安人是一个特殊的民族。时至今日,人类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但绝大多数的印第安人还处于石器时代的原始部落生活状态。目前印第安人约有400万人,其中2*O多万分布在美国、虽然历史卜印第安人饱受欺凌,但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