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2.
在课堂教学调研中,教研员经常遇到“重复课”。这里所说的“重复课”不是“温故知新”的复习课,而是把已经教过的课程按照第一次时的过程、方法演示一遍的“表演课”,是把旧课当作新课上的“假”课。据笔者了解,“重复课”的出现大抵有三种情况:①学校领导或教师本人认为这一节 相似文献
3.
目前在我国基础教育界推进的新一轮课程改革,正深刻地影响着我国教育的几乎所有领域,在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误区,引发了一些困惑。下面就“新课改”实施中的三个问题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4.
5.
与以往历次课程改革相比,此次课程改革的最大区别就是不仅课程体系有了较大调整,而且教育思想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即通过课程改革致力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校教学工作真正走上素质教育的轨道。因此,改变原有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自然成了这场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 相似文献
6.
7.
“研究性学习”是新课标中的重头戏,如何把它搞好,是当前广大教师关心的一个问题。在我们看来,对待任何新事物,都需要有个认真思考积极探索的过程.努力避免盲从在任何时候都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8.
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具体的试验过程中,会出现许多问题。只有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使课程改革深入扎实地开展,才能推进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0.
新课改下数学教学改革的若干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的基础教育以加入WTO为背景,以1999年6月召开的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的“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为标志,以世纪之交正式启动的新课程、新教材的实验为载体,全面进入了新一轮的改革。这次课程改革的根本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2.
“引”与“放”:新课改中课堂教学话语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课改背景下,课堂教学话语权在教师的全程“操作”中存在“引”与“放”的失当问题,原因是教师权威的历史文化影响、课堂教学观的滞后及实践智慧的缺失。重建课堂教学话语权关键在于教师做到对课堂教学话语权“引”与“放”的融通,即认清教师权威,消解话语霸权;加强平等对话,转变教学观念;倾听学生话语,增强实践智慧。 相似文献
13.
马路明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21(3):102-103
教育改革是世界各国都在考虑的问题。以课程改革为例,各国大都以探究性学习为基础。探究性学习的实施在我们国家既有必要性又有可行性。我们的新一轮课改也要引进探究性学习,以改变过去我们的学生单纯的接受性学习,训练性学习的方式。 相似文献
14.
15.
王晓兰 《山西教育(综合版)》2004,(13):29-29
在轰轰烈烈的教改大潮之际,笔者将新标准与传统教学要求相比,发现新课程标准在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对学生学习的评价方式这三个方面发生了突破性的转变。1.关于教学方式。传统的课堂教学,教师常常是用一本书、一张嘴、一支粉笔传授知识,教学方式单调古板,封闭僵化。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强调搞“活”,注重“开放”。教师要尽可能地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发现、思考并解决问题,同时将课堂与生活、社会联系起来,组织多种活动,让课堂不再是“一潭死水”。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转变陈旧、呆板的教学方式,要“以问题为主线,… 相似文献
16.
由“国际课程研究促进协会”决定、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主办的第一届世界课程大会于2003年10月27日至29日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召开。记者张海莹首次专访“国际课程研究促进协会”执委、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昕长,本次大会主席钟启泉教授。 相似文献
18.
张利全 《基础教育(重庆)》2005,(3):16-17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带来了教育理念、内容、方式方法等方面很大的变化,老师作为这场改革的先锋.也是新课程改革的具体实施者.在新课改中要做到“十会”: 相似文献
19.
20.
新一轮课程改革启动一年多来,成绩斐然,有目共睹。但笔者对一些现象还是有所困惑,想请同仁赐教。 “起始年级”说近来,各大媒体频频出现这样的报道:新一轮课程改革要“从某某年起”,似乎课程改革只是起始年级的事,与其他年级无关。难道是因为起始年级用的是“符合课改”的新教材,而其他年级还用老教材,所以才会新旧有别吗?但是新一轮课改的要求明确指出,教师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如果让其他年级的教师仍然拘泥于教材,被教材牵着鼻子走,那么课改就只能专属于起始年级,而与其他年级无缘了。难道其他年级的教师就不该提“进入角色”吗?“…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