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一九四九:伤痕书写与国家文学》一书的序言中,王德威说:“从晚清‘新小说’兴起以来,中国文学与政治的关系已经十分紧密,但是一直要到世纪中期,书写才终于转换成政治行动,既向作家求索墨水,也向作家求索血水。”如果深究历史细节的话,这段话颇值得推敲甚至有明显漏洞。但王德威显然无意纠缠具体个案,而是着眼于大的历史趋向,凸显一种更为宏阔的文学史意识。以此为基点,  相似文献   

2.
《伤痕》发表前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年前的1978年8月11日,《文汇报》发表青年作者卢新华写的短篇小说《伤痕》。小说发表后,被全国二十多家省、市广播电台先后播发。新华社、中新社先后播发新闻,法新社、美联社的驻京记者对外报道说:"文汇报刊载《伤痕》这一小说,说明中国出现了揭露'文革'罪恶的'伤痕文学'。"一篇短篇小说,为何引起如此强烈的反响?当时我是文汇报的总编辑,发表这篇小说的前前后后,勾起我  相似文献   

3.
1978年,24岁的复旦大学中文系一年级新生卢新华因发表小说《伤痕》而一举成名。“伤痕”一词之后成为追澍“文革”记忆的文学思潮的名称。当初还是复旦大学中文系一年级新生的他.到底怎会成为“伤痕文学”(注)第一人呢?日前,本文作者对他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4.
张璇 《东南传播》2014,(3):38-40
"华莱坞"这一概念在学界越来越受瞩目,通过对"华莱坞"电影中借用"伤痕文学"衍生的术语——伤痕影像,来分析"华莱坞"电影中的"归途"意象及传统文化中"家"的意义。运用社会学家及人类学家的视角,本文试图阐明被冷落至观众"眼球角落"的纪录片及人文电影中的"归途"意象,如范立欣《归途列车》所表现的农民工"归途"及侯孝贤电影《童年》中"外省人(台湾老兵)"归途的意象叙述,来展现"新伤痕影像"聚合不同的时代及其感性,见证的是时代的断裂面,离去以及坚守。  相似文献   

5.
阳玉平 《中国出版》2016,(10):70-70
中国文学具有悠久的历史,是华夏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文学发展历史的梳理,既是对文学演变的纵向归纳和文学形态的深入把握,也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社会历史的认知过程。由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家刘大杰所著的《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中国文学发展史(全二卷)》(商务印书馆,2015年12月出版),突出了中国文学发展的漫长历史及每种文学样态的特点,凸显了文学作为社会思想的高度浓缩,  相似文献   

6.
历史、文化与文学的交响──《20世纪中国文学的历史文化透视》读后严梅文学是文化的一部分,文学的发展受文化环境和文化价值的制约;文学也是历史的一部分,并始终以这一部分的联系谋求与历史精神相通。逄增玉教授的《20世纪中国文学的历史文化透视》,以历史和文化...  相似文献   

7.
十多年来,吴秀明先生在杭州大学中文系执教当代文学的同时,以研究历史文学为专题,先后完成了《在历史与小说之间》、《历史文学论》、《历史的诗学》与《历史文学真实论》(即《真实的构造》)四部材料丰富、分析精辟的专著,对这一专题作出了令人瞩目的重大贡献。 我之所以这样说,决不仅仅指他的巨大的工作量,更主要的是指他的历史文学研究工作具有许多鲜明的特点。现在试以《历史文学真实论》为例,谈一谈我的感受。  相似文献   

8.
欧阳修说:“人生自古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但文学偏爱用风月写爱恨,风月情浓,借古讽今。用历史的皮囊和亡灵的过去叙说现在的现实,是文学常用的另一手法。综观2013年美洲文学,由北向南重要的文学事件呈现出风月渐隐、文政渐合的特征:爱情的文艺的文学,渐变为历史的政治的文学。  相似文献   

9.
举办各种形式的文学活动,是文学刊物宣示或探讨某种文学主张、发布某种文学信息、培养文学新人的一种迅捷而有效且传播面广的形式,与刊物作品本身构成对刊物的发展起着相辅相成的促进作用,有着比较悠久的历史,也是许多文学刊物乐意和经常举办的活动。《西部》杂志是新疆历史最长、影响最大的一本汉文文学刊物,从创刊时的《天山》到后来的《新疆文学》、《中国西部文学》,直至现在的《西部》,50多年来,它一直承担着发现、培养各民族作家,壮大、繁荣西部文学的重任。在各个历史时期,为推举文学新人或引导某种文学思潮,《西部》杂志曾举办过各种形式的文学笔会、作品研讨会等文学活动,对一些作家、一些文学流派的形成都  相似文献   

10.
文学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文学的“外传”和“输出”常常伴随着复杂的社会、历史原因,400余年来,中国文学“走出去”之路始终步履维艰.本文简要梳理自16世纪以来中国文学海外译介的历史发展轨迹,力图摆脱单纯解析纯文学因子所导致的肤浅和误解,总结其经验和教训,在当今世界多元文化格局下,为中国文化“走出去”国家战略获得历史的一些智慧和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11.
宋德松 《新闻传播》2023,(15):106-108
《一直游到海水变蓝》是中国第六代导演贾樟柯的纪录片,影片以18个章节,通过四代作家:马烽(其女儿代述)、贾平凹、余华、梁鸿,来讲述1949年以来的中国历史记忆。影片以影像的方式记录了文学家眼中的新中国成立后的历史,从文学、历史、影像三者的相互交织的多维视角讲述中国故事。文学、历史、影像三者交融成趣,也在影片中得到了充分体现。本文从对《一直游到海水变蓝》的分析与解构出发,探讨文学、历史、影像三者的关系,从而探索纪录片文学、历史与影像交织的创作新路径。  相似文献   

12.
五四运动不仅仅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同时也是我国现代文学的转型期.当前,对五四文学的研究中,翻译文学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翻译文学是外国文学对中国文学产生影响的最重要环节,没有翻译文学就不会有近代中国文学的革新,也不会有当代文学的丰富多彩.五四翻译文学为近代文学提供了借鉴和模仿的素材,即中国化的外国文学.五四翻译文学不但繁盛了新文学,同时也推 动了新文学的发展,更是直接参与了新文学历史的构建,是我国文学体系中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 一、五四时期中国翻译文学概况 1.中国翻译文学的历史背景.  相似文献   

13.
少年读史,只读味道。经太史公濡染,史书的模样在我的脑海里形成了一种朦胧的审美定势,觉得历史就应是《史记》中的样子,生动、隽永而又趣味盎然。后来学了文学,在文学的凸镜中所折射出的历史,往往是美化了的充满意味的生活,它和我少年时的审美理想暗合。然而,随着涉猎面的拓展,我接触了更多的历史著作,接触到历史冷静的真实。真实使人清醒,渐渐地,美化的文学使我厌倦了,我顶真地读起了史,几乎置文学  相似文献   

14.
许宏伟 《兰台世界》2015,(2):158-159
《诗经》作为历史存在和文学存在,所展现的完全是精神世界中种种存在与变化,乃"史"之外的另一途径,是历史留存的一部心史。《诗经》及其所代表的文学本身也是历史写照的一部分,应陈列于历史档案的殿堂之中。  相似文献   

15.
文学"说"历史的传统由来已久,从《封神》到《三国》,甚至是被奉为史家经典的煌煌《史记》中也镂刻着挥之不去的"太史公曰",提醒着历史与文学千百年来不解的渊源。文学对历史的眷恋来自历史背后厚重的精神沉淀,历史中,有理性的探索,有人性的叩问,也有英雄的神话与人类儿童时期的记忆。那些在历史的长河中流动着的一张张生动的面孔,一场场扑朔的悲欢,一颗颗卓绝的灵魂,神秘而迷离地隐现在每一双思索的眼睛深处,牵动着千古文人的创作激情。面对历史,人们或奉若神明,或玩"史"不恭,史实与趣味似乎命定是一个两难的选择。当文学与历史阴阳际会,是正说还是戏说?接受本刊采访的专家学者各抒己见。  相似文献   

16.
富饶美丽的东方各国是人类文明的发祥之地,勤劳聪明的各族人民曾经创造过辉煌灿烂的文化艺术。较之西方文学,东方文学有着更为悠久漫长的历史,它同样是世界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它并未得到相应的历史地位,并没有得到系统全面的整理研究。这在我国同样如此,灿烂辉煌的东方文学长时间被无  相似文献   

17.
观点集萃     
当今文学洗个脸当今文学写作正借助着不同的媒介在超速地生长,很难见到哪一个时代的文学如此活跃丰富。这是付出代价的繁荣,大江东去,泥沙俱下,不珍惜历史契机,不自尊自重的所谓文学亦自不少,快餐文学、兑水文学,甚至垃圾文学都在不自量地追逐时尚,浮为  相似文献   

18.
文学传播学是从媒介文化的视域来研究文学的话语体系,研究传媒的文学特性、文学流派以及文学作品的生产、流传和影响的特征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是传播学的分支学科.文学传播学包括文学传播学理论、文学媒介、语言传播学、文体传播学、历史文学传播和跨文化文学传播五大部分,研究的主要内容有文学作品传播的方式、地域与文学传播接受相关的区域分布特征以及传播手段的改进与文学发展的互动关系等.  相似文献   

19.
口传文学出版是物质经济性的商业行为,也是一种传播历史文化的精神活动。文化视角的口传文学出版较好地将二者结合起来,达到了文学传承和经济效益双赢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写现代文学史乃至现代中国史,如果遗漏了胡风,就不仅是残缺的,而且也无以阐明历史现象和总结出历史规律。以文学史来说.胡风代表着自“五四”以来的文学人民中心对抗以政治役使文学为特征的文学权力中心的最后一搏。胡风的悲剧不但使他自己和一群卫护文学人民中心的人沉沦了二十多年。而且使文学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因为,文学权力中心的特征是愈来愈专注于权力而宁肯丢掉文学的,于是终于在胡风案十年以后,走到了八亿人民只有八盘样板菜和一个小说厨子的文学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