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清末状元张謇在家乡南通"办实业、兴教育、举公益",成就卓越,惠泽时人与后代。张謇本人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也深受中国传统教育弊端之累,因此他的教育价值观更多从先秦儒家教育思想中得到启发,"人文以化成天下"为其核心主张。作为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先驱,张謇开风气之先,从整个社会的角度充分发挥教育的功能。他将教育同生产实践相结合,教育与实业迭相为用,打破了中国传统人文教育的一统性,开创了中国近代教育的新纪元。张謇的教育价值观,结合现代教育观念和传统文化精神于一体,不仅在他的教育实践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而且对于解决当今中国教育领域的一些问题,也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
中国高等教育近代化的本质规定性是科学化,科学与人文之争是中国高等教育近代化历程的文化主线.中国高等教育近代化存在三种典型的文化心态:偏激、折中与功利心态.科学与人文在近代中国高等教育中的斗争轨迹为:课程由经史大一统到西方近代科技为主;力量对比由落后到先进;科学教育由弱到强,由传统到近代;斗争图式由分立到并立到融合.  相似文献   

3.
近代著名实业家张謇在家乡南通所从事的各项建设事业的本质特征是“和谐”。建设一个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地方社会,构成张謇经营南通的根本志向;而谋求均衡、和谐、持久的发展则是早期现代化“南通模式”的核心理念。张謇所持的和谐发展观可概括为:(1)民本观。这是其经营南通的出发点。(2)协调发展观。这是其经营南通的基本方略。(3)整体社会发展观。这体现了其经营南通的社会理想。作为近代儒商的代表人物,张謇的精神世界中既有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也有西方近代文明的因子,但其中包括和谐思想在内的儒家价值观的制约和影响却是第一位的。这是释读张謇的思想及其事业的关键点。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从张謇建设地方和谐社会的理念和实践中汲取许多有用的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4.
张謇(1853—1926),江苏南通人,字季直,号啬庵。张謇以“状元实业家”的声誉而成为中国近代最著名的人物之一。其实,他不仅是一个实业家,同时也是一位卓有创见和成效的教育家,有比较丰富的教育经济思想。张謇出生于一个富裕农民兼小商人的家庭,自幼熟读儒家经典,吸取了传统文化中的优良成分,受明末清初的“经世致用”及近代初期济世思潮的影响很大。虽然他也热衷于科举功名,但他关心时事,注重实干,具有强烈的爱国思想和忧患意识。他生活的时代,正是中国在西方列  相似文献   

5.
张謇,我国近代著名的企业家、政治家和教育家。他在“兴教育、办企业”中,秉持忠孝仁爱之德,凸显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关心黎民百姓以及民族兴旺,并将中国优良传统文化与西方的创新精神进行有效结合,进而形成具备中国特色的企业家精神。立足新时代,高职教育应将张謇企业家精神引入校园,为推动社会高质量发展,促进社会文明共同进步做出贡献。对此,文章从张謇企业家精神的主要内涵出发,探究其对现代高职教育所带来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本文概述了中国近代科学主义思潮兴起及演进的历程,通过与西方近代科学主义思潮的比较研究,着重分析了中国近代科学思潮中出现的种种认识误区。本文认为,由于中国近代历史文化的特殊原因,致使近代科学主义思潮在急切引进西方科学的同时,丧失了对科学理性本身的反省与检定,混淆了事实判断与人文价值的区别,陷入唯科学主义,忽视了人文价值的复杂性与独特性。  相似文献   

7.
张謇女子教育思想是对“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超越,同时,其后期的教育思想对前期也有超越。张謇女子教育思想的主要源流是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另一方面,西方文化亦是其重要来源,张謇对二者兼收并蓄并进行整合,其女子教育思想呈现着既旧又新、既传统又现代的特征。张謇创办的各种女校,奠定了中国近现代女子教育体系的基础。其独特的女子教育思想,在中国女子教育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8.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历史研究法、逻辑分析法、比较法等方法,就近代张謇体育教育体系的构建进行研究,探讨张謇体育教育思想与实践在近代体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挖掘张謇体育教育思想与实践的精髓.张謇构建的中国近代比较超前的学校体育教育体系和近代社会体育教育体系以及两者比较完美的结合,成为20世纪初中国体育教育史上发展的重要标志,具有重要的开拓创新价值.  相似文献   

9.
张謇的教育思想与办学实践,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其中,“教育救国”又是张謇教育思想体系中的核心内容。张謇青少年时期所接受的传统教育、科考经历和晚清社会的剧烈变迁,以及他对时代的深刻思考,共同构成了其“教育救国”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  相似文献   

10.
清末民初,张謇对慈善事业提出许多改革主张,并投身于慈善活动。他主张拓展慈善事业的社会功能,改革救助贫民的方式,转变筹集慈善资金的观念。在具体的慈善活动中,他采用西方慈善机构的管理方法来改造传统的善堂,设立贫民工厂等慈善机构以教授贫民生存技能,并开辟了新的资金来源。张謇的慈善思想与活动推动了中国慈善事业的近代转型。  相似文献   

11.
张謇与近代博览事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謇系近代中国博览事业的开拓人之一,但过去对张謇在这方面的贡献论述不多。本从张謇对1903年日本大阪博览会、1906年意大利米兰渔业赛会、1910年南洋劝业会的参观和参与,以及创办南通博物苑等活动,具体说明张謇在推动中国近代博览事业方面的巨大贡献及其对举办近代博览事业的思想主张。本认为,张謇所从事的近代博览事业,不仅是中国近代化事业的一个重要方面,而且是观察张謇之近代“绅商”、“儒商”性格的一个绝佳视点。  相似文献   

12.
张謇择师     
张謇是我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民族实业家和杰出的教育家。他学养深厚,远见卓识,知人善任,择师之举,可见一斑。 一是延聘有真才实学的名师。张謇是清末的一个状元,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在择师问题上,他确信“名师出高徒”,认为学校办学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水平的高低。1902年5月,他在南通城南千佛寺故址创办了通州师范学校,曾先后对外延聘了著名学者罗振玉、王国维、朱东润、吕思勉和近代著名画家陈师曾等名师来校任教。张謇也注意从南通本地网罗人才,当时有时称张謇身边一“龙”一  相似文献   

13.
在为推进近代中国教育转型作出努力的同时,张謇创造性地把现代教育理念融于传统“父道”之中。张謇的家庭教育思想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和良好家风的传承,是对自身科举经历和教育探索的反思,是对近代民族危机和西学东渐的警醒。他最早提出“体德智”为本的教育理念,运用借古鉴今、中西兼顾、言传身教、知行并进的教育方法,把家庭教育全过程地贯穿于其子张孝若成长的各个环节,对今天的家庭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张謇(1853-1926)江苏南通人,是中国近代史上杰出的实业家、教育家、社会政治活动家.在谈到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时,毛泽东曾这样评价张謇:"讲到轻工业,不能忘记张謇."其实,讲到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尤其是中国近代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更不能忘记张謇.  相似文献   

15.
在传统与西化激烈碰撞的大变革时期,郑孝胥和张謇作为跨越了清末、民初两个时代的士人代表,在近代史上均留下了"浓重"的一笔。虽然二人因政治选择不同而分道扬镳,但他们的交谊活动为中国近代实业的发展和成熟奠定了重要基础。通过梳理张謇和郑孝胥之间的实业活动,分析双方在实业思想上的创新和对近代中国实业前进发展的深刻影响,可以阐释在近代化大潮下中国实业的创新与突破,窥探中国近代实业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深厚的人文传统,却没有滋生出现代科学精神,其中有深刻的文化内质根源。中国现代科学文化从鸦片战争以后才开始出现,却经历了一个与传统文化纠结的发展过程。中国传统文化本质上是一种人文文化,却又与西方的人文传统存在很大的差异。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意义与对科学文化的天生免疫力,构成了中国科学与人文问题的具体历史语境。  相似文献   

17.
张謇与中国近代职业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謇与中国近代职业教育程绍珍张謇字季直(1853—1926年),在中国近代职业教育的发展过程中,是重要的开拓者之一;亦是中华民族为雪国耻,百年奋斗中的杰出人士之一。一、以实业振兴经济,以教育促进实业1888年至1893年张謇掌教于江苏赣榆选青书院和崇...  相似文献   

18.
“和”是中国传统思想中的一个核心概念。从“和”的观念出发 ,古代中国人形成了独特的科学文化 ,从而与西方近代科学文化迥异其趣。在一定程度上 ,“和”的观念造就了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达 ,也成为阻碍中国传统科学文化向近代科学文化形态演进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 ,“和”与中国传统科学发展之间的悖论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我们对待传统文化的应有之道。  相似文献   

19.
中国学术文化有着悠长的人文理性传统,随着近代西方昌盛的科学思潮的传人,导致科学在当代中国备受推崇,产生“泛科学主义”乃至“唯科学主义”的强大影响,由此产生学术转型期的史学科学化追求。但无论就认识层面还是研究方法层面分析,史学都显示出了强烈的人文特征。因此,史学应摆脱长期以来“科学主义”的控制和影响,向自身独立和人文学科的本质回归,同时要继承发扬中国文化固有的人文理性传统,从而使史学的人文学科特征更为完善和彰显——这就是近代以来的发展所昭示出的现代史学学科的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20.
张謇集资购进淮南吕四盐场李通源盐垣,设立了同仁泰盐业公司,作为改良盐业生产的试验基地,并“即立整顿、改良二议”。同仁泰盐业公司的建立,为中国近代新式盐业生产组织的创立做了有益的尝试。张謇对传统的盐业生产进行整顿和改良,是中国近代精盐工业的开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