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对中国古典戏剧中的双关现象进行了探索,并分析了双关对中;国古典戏剧的美学作用以及文化成因。  相似文献   

2.
从小说的叙事性到戏剧的小说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说的叙事性是小说的主要性质。小说的叙事性使其成为正宗的叙事文学或说是叙事文学的主体。戏剧有无小说性的问题实际上是戏剧有无叙事性的问题。戏剧客观上有许多叙事性。小说的叙事性与戏剧的叙事性在时间、空间、叙述、效果等方面有许多相同点。二者的契合,就产生了戏剧的小说性。中国戏剧的小说性,是在它长期发展过程中溶化、综合叙事艺术而生成的。如将一些经典戏剧改编成小说是一定不乏读者的。戏剧的小说性这种现象,不是戏剧对本体的背叛与变质,而是对周边艺术的浸润与互动。  相似文献   

3.
明清时期,伴随戏剧理论水平的提高和戏剧艺术自身的不断丰富和完善,男旦也兴盛壮大起来。其扮相的俊美、唱功的深厚以及角色的多彩不仅贴近生活,迎合了观众"俗化"的审美需求,而且推动着中国古典戏剧中的男旦艺术一步步走向成熟,丰富了中国古典戏剧的内容,构成了中国古典戏剧理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戏曲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富有强烈的民族色彩.它是融诗歌、念白、音乐、舞蹈、绘画于一体,在时间、空间、布景、道具上不受真实生活局限的艺术形式.产生于江南水乡的昆曲是我国戏剧中最古老的戏剧之一,其念白用语高雅深远、表现手法虚实结合、音乐体系完善健全、舞台布置美观实用,是我国其他戏剧形式的先导.本文在参考前人的研究成果之上,探讨了昆曲的发展演变,文学创作特色、艺术特征等方面的内容,有利于同学们了解我国的传统艺术文化.  相似文献   

5.
革命戏剧在法国大革命的政治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革命家们注重的是戏剧的宣传功能而不是它的艺术功能,戏剧也就成为实现“民族再生”理想的政治工具。在政府的号召下,作家们创作了数量巨大的革命剧目。革命戏剧反映了政治派别的政治理念和大革命的进程,时大革命乃至后世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6.
张爱玲创作的小说,从形式上看,最像戏剧的除了《心经》、《封锁》,还有《等》和《相见欢》.此外,张爱玲在《倾城之恋》、《金锁记》、《茉莉香片》和《琉璃瓦》等小说中也都穿插了一些类戏剧场景.张爱玲小说中的戏剧手法是张爱玲对戏剧艺术的敏慧借鉴,这既源于她自己的编剧经历,也因为其喜读萧伯纳、赫胥黎等作家的戏剧作品.  相似文献   

7.
中西戏剧观众观之比较可以四个维度进行,即戏剧本体与概念性观众、戏剧创作与想象性观众、戏剧表演与实在性观众及戏剧批评、传播与历史性观众。它们分别体现的异同折射出中西戏剧审美理念的根本分合。  相似文献   

8.
就中国古代寓言小说的产生与类型,中国古代寓言剧的产生、发展与特色及二者的共同性特征,作了探索分析。  相似文献   

9.
《甘肃高师学报》2004,9(6):F003-F003
兰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国古代小说戏剧研究所成立于2002年,2003年创办《中国古代小说戏剧研究丛刊》,在我省乃至西北地区高校尚属首家。研究所以校内教师为主体,并聘请甘肃学术界中学科的名专家学赵逵夫、张轩、宁希元等先生担任学术顾问,  相似文献   

10.
明清之际法国耶稣会士的来华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就法国耶稣会士来华的动机、传教的概况及影响作一初步探讨,以求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11.
鲁迅具有很高的戏剧艺术素养,自觉或不自觉地将这方面的艺术感受和审美经验融入到了自己的小说创作之中.鲁迅小说与戏剧不仅在精神层面有着某种深刻的粘连,而且在艺术层面也有着直接的关系和众多精妙的契合.文章从鲁迅小说人物与戏剧、鲁迅小说语言与戏剧中的装扮色彩、鲁迅小说的结构与戏剧的内外结构三个方面,分析了鲁迅小说所呈现出来的戏剧性特征.从戏剧这一非小说艺术视角来透视鲁迅小说,不仅可以获知鲁迅小说所呈现出来的戏剧艺术般的审美效果和新的美学特质,也可以使鲁迅小说的主题意蕴得到新的开掘.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典戏剧至元代发展成熟,经明清两代,虽然在体制等方面进一步完善,但在创作模式上都沿袭了“大团圆”的结局。从乐感文化、中和美学及中国文人的劣根性等方面来揭示这一文学现象与中国文化的内在联系,有助于探讨它所承载的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典戏剧的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中和文化作为一种传统的文化模式,同样较深地影响了它。从古典戏剧对多种艺术门类的综合,情感色彩的克制、中和以及创作方法的杂揉等方面,可以初步发现中和文化对中国古典戏剧的规范与促进。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介绍了法国新小说派对小说创作的新观念 ,并就其在人物与情节的处理、描写方式、时空变化、叙述手法等方面的探索和创新进行了分析性评价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红楼梦》以其独特的民族风格和杰出的文学成就在中国和世界文坛流传不衰。在四大名著成书前后,与之关系密切、互为渊源的戏剧,以其立体化、形象化的形式,在舞台上演绎和诠释四大名著中的故事。随着四大名著的对外传播,相同体裁的戏剧也登上不同国度的戏剧舞台,各种戏剧在一定程度上普及了中国古典四大名著。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典悲剧大多笼罩在氤氲的世俗气息中,加之中国古代伦理观的稳定性,无论是清官断案悲剧、还是忠臣昏主的模式、以及行善作恶、避世脱俗等等,都是剧作者和观赏者世俗伦理观的一种交流,在这种纯道德的主题内,体现出现世性和现实需要性。中国古典悲剧以道德评价为基础,由道德走向审美,使人们的审美意识具有高尚感和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17.
《同学少年》2011,(4):53
法国古典主义戏剧的特点是:维护王权、崇尚理性、模仿古人,并讲求"三一律",即每个剧本只能有一个情节,剧情只能发生在同一地点,时间不能超出一昼夜。其代表人物有:莫里哀——剧作家、演员、戏剧活动家。本名为让.巴狄斯特.波克兰。他是法国17世纪古  相似文献   

18.
喜剧短篇小说是左琴科喜剧艺术的杰作,也是最能引起非议的。因此,揭示喜剧短篇小说自身所蕴涵的可笑与严肃的统一,无异于给左琴科喜剧艺术世界的完整性添上最强音。左琴科演绎的是一场亦庄亦谐的假面游戏,他的喜剧小说艺术世界是可笑与严肃的完整统一的有机体。  相似文献   

19.
在古典戏剧中,梦扮演着两种角色,其功能分别是预言指示作用和补偿作用,它们在时空转换、情节推进方面有着巨大作用和差别,相应地带给我们的审美意义也不尽相同。同时,从大的框架下审视梦的符号意义,这些符号使我们对古典戏剧的欣赏模式呈现出一种“石膏模型”式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格式塔心理学又叫完形心理学,它主张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在整体中认识部分,在部分中看整体。小说的人物、情节、环境,戏剧的对白、舞台提示、人物、舞台道具等无不从属于作品的主旨,所以小说戏剧的教学应着眼于主旨,落实于各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