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中国画艺术是中华文明集大成的体现,就中国画而言,笔墨即是构筑中国画形态的重要因素,也是中国画审美的必要依据,随着历史的发展、文明的进步,国画也被赋予了新的文化内涵和艺术形式.本文主要从笔墨结构中所包含的文化情态来看待中国画的发展,阐述了文化与笔墨的联系,并且从文化的角度分析阻碍中国画发展的原因,探讨了如何在立足本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外来文化来发展中国画.  相似文献   

2.
中国画学习应注重技术层面掌握与文化素养的培养,书法基础、线描造型和笔墨运用是中国画学习之基础。学习中国画必须对传统的笔墨和中国画的意境有深刻的了解。技术上要从“有”到“无”——在深入了解和掌握传统的基础上,要有敢于突破传统的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3.
老画家吴冠中提出"笔墨等于零"之说,引发了二十世纪末最大的水墨文化大论辩,至今未息;他称得上一位中华民族的"孝子",他的艺术根基是西学,他是以"西体中用论"的世界眼光看待水墨文化中的"笔墨";如果"笔墨等于零"的初衷是为了水墨艺术发展而进行的呐喊,则是一剂开错了的药方,只能是画家创作中的一种感受;当我们对吴冠中先生的"笔墨等于零"之说进行文化批判时,有必要对论辩的自身效果进行反思,倘若以"文明多极论"的世界眼光看水墨,对于传统中国画、现代水墨画,以及笔墨问题的研究,视野会越来越宽,探讨也会随之深入.  相似文献   

4.
中国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也是世界绘画艺术的瑰宝。它博大精深,文化内涵深厚。中国画所使用的工具有宣纸、湖笔、徽墨、端砚等等,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就是用这样传奇的工具和材料,为我们留下了许多优秀的书画作品。小学美术教学中,笔者注重用现代教育理念来进行中国画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一、引导学生在涂鸦式练习中逐步掌握中国画的笔墨技法中国画有着独特的表现形式。对小学生的辅导要强调掌握中国画的技法精神,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应帮助学生掌握中国画用笔、蘸墨、蘸水、调色等基本方法,使之养  相似文献   

5.
程式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特征之一。传统中国画中 ,笔墨的程式化的特征也非常明显。笔墨在历代文人墨客的经营玩味下 ,形成了一定的规范一定的格式 ,具有独立的审美功能。这种程式化笔墨对于提升作品的品位有重要意义 ,但如果过早结壳 ,也会影响作品品位和质量。程式化笔墨对现代水墨人物仍有一定的影响力 ,不过 ,这种影响力呈退化的趋向。  相似文献   

6.
笔墨略谈     
中国画中最能体现东方艺术精神的就是水墨艺术.笔墨技法是中国画的根基,笔情墨韵则是中国画的灵魂.在千百年的艺术实践过程中形成了许许多多的“笔法“、“画法“,诸如:“画有六法“、“笔法五种“、“笔有三病“、“水墨为上“等,仍然是现代国画家们所遵循的基本原则.笔墨是中国画的精髓.因此,“笔墨“两字也成为中国画的代名词.  相似文献   

7.
范廷宏 《考试周刊》2011,(65):33-34
中国传统绘画源远流长,在世界绘画领域中独树一帜.自成体系。中国画是按照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素养、审美意识、美学思想进行创作绘制而成的。传统的中国画不讲焦点透视、明暗光线,不拘泥于物体外表的形似,讲求“以形写神”,追求以“写意”为特点重视人的精神的直接抒发。中国画的笔墨观是以线为主.是点线和笔墨的协奏。  相似文献   

8.
程式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特征之一。传统中国画中,笔墨的程式化的特征也非常明显。笔墨在历代文人墨客的经营玩味下,形成了一定的规范一定的格式,具有独立的审美功能。这种程式化笔墨对于提升作品的品位有重要意义,但如果过早结壳,也会影响作品品位和质量。程式化笔墨对现代水墨人物仍有一定的影响力,不过,这种影响力呈退化的趋向。  相似文献   

9.
笔墨是中国画的主要造型特征.画家在创作作品过程中通过笔墨的应用能彰显画家的功力技巧、思想情怀、精神气质、风格样式与文化修养.传统笔墨与现代笔墨由于所处时代背景的不同,审美取向也有所不同.通过二者比较、分析、研究,可以清楚看到现代笔墨在继承坚守传统笔墨的同时,大胆创新、勇于探索,把现代艺术的一些手法,如抽象、构成、解构等融入了现代山水画笔墨的创作,从而形成具有现代审美理念的一种新的笔墨语境,使现代笔墨获得广阔的展现空间及丰富多元的面目.  相似文献   

10.
苏冠蓉 《课外阅读》2011,(4):265-265
现代社会高速发展使人们获得全新的视觉经验,中国画的笔墨语言面临着转型的问题。中国画所具有的中国文化特色的艺术造型,中国画集诗、书、画、印为一体的民族艺术文化特质,是西洋绘画中所没有的。应从意境来看待画家的作品底蕴。  相似文献   

11.
清冷空灵,如梦如幻——中国古代山水诗画的审美意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画一体,诗画互证,这是中国传统诗画艺术所具有的共同特点。中国诗画都在追求空灵飘渺、静穆深远的审美意境,体现了禅道理论对诗画艺术的深刻影响。中国禅道哲学重视幻化和妙悟理论,在空山无人,水流花开的空寂之境,展现了鱼跃鸢飞、花开花落的无限生机景象,启迪着诗画艺术追求淡尽风烟、澹泊空明的审美境界。禅道和诗画艺术的相通圆融,开创了一个独特的意蕴空间,给我们很深的审美启示。  相似文献   

12.
工笔人物画作为中国画的画种之一,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继承着中国传统绘画的艺术特征。随着时代的发展,工笔人物画在审美观念和风格特征上均有所拓展。其中,将中国画的写意性有机运用到工笔人物画当中,是结合当下工笔画艺术功能和文化内涵的精神需要而进行多方位探索的根本途径。藉此摆脱工笔画在一般意义上"写实"、"工整"、"严谨"等思维模式的束缚,激活工笔人物画在当下艺术空间的顽强生命力,从而获得广阔的自由表现空间。  相似文献   

13.
中国绘画与文字的结合源远流长,并最终产生了在世界艺术之林中独具特色的中国画题款艺术。然而随着20世纪以来西方文化艺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渗透和解构,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转变,当代中国画题款艺术日渐式微,虽然作为构成文人画完整性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而始终在画面里保有一席之地,但无论形式或内容都已经不可避免的要求适应当代文化语境的转变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中国艺术史上独有的一种文化现象,传统文人画是中国绘画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中国传统文化所蕴含的天人合一、知行合一和情景合一的人文理想,文人士大夫以天下为己任的忧患意识,构成了文人画独特的文化符号识别,具有明显的语言形态所包含的文化价值。从这一符号所蕴涵的文化线索中可以窥见文人画产生的缘由、规律及其艺术思想,从而得以解析传统"文人画"艺术风格及其审美倾向。  相似文献   

15.
国画山水写生实践教学分析的方法,突出分析山水写生如何心物交融,如何表现物象不似之似,如何植根于民族文化母体,如何启迪笔墨创新灵感。它优化了写生实践教学的全程理论指导,有利于学生奠定浓厚的文化艺术理论基础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有利于学生从本质上认识美、凝炼美,强化美感意识,开发艺术创新潜能,使山水画写生作品更加趋于对自然景观的提炼与升华。  相似文献   

16.
花鸟画在中国绘画艺术之林中具有强烈的个性特色,它是中华民族绘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写实性"的宋代花鸟画在绘画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它对现代花鸟画的发展影响甚远。在经济发展的今天,花鸟画的"写实性"发生了很大变化,因为它能客观地反映现实生活,因此增强"写实性"成为发展现代花鸟画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传统绘画生成了各类画家和各种绘画样式,产生了不可胜数的神品和妙论,凡此种种共同维系着鲜明的民族特色并有别于其他绘画,为后人提供了直白和详实的参照,留给了我们太多的感悟和思考。  相似文献   

18.
论中国画的意象性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画经过历代的传承和发展,成为中华民族特有优秀传统艺术文化,并在世界艺术文化中独树的一帜,令世人惊叹,中国画在线与形、墨与色、画面空间及创作过程几个方面都具有极强的意象性特征,因此,中国画具有极强的艺术生命力,成为世界文化艺术之瑰宝。  相似文献   

19.
西画东渐初期图像"逼真"问题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明清之际西洋绘画的传入,中国文人用传统的“形神“理论来消化西方绘画中的视觉真实性,采其“逼真“而讥其“匠气“的态度是自然的。但在历史的演进中这种新的视觉样式被画家们主动地吸纳到自己的艺术实践里。本文认为,发展到清末,中国绘画中对视觉真实的追求已经成为时尚。  相似文献   

20.
闽西绘画在中国画尤其是福建画史上具有独特的画风和特色,对福建绘画的发展产生过引领作用.当前,闽西绘画在发展中存在画风特质不明显、与市场对接不紧密、体制不顺畅等短板.在全国推进文化大繁荣大发展和龙岩市提出建设“文化龙岩”的背景下,闽西绘画应从突显闽西画坛的地方特色、运用市场手段、创新管理体制等方面,促进领导层的重视、文化艺人的自觉自醒、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实现闽西画坛的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