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俊萍 《科学课》2008,(10):28-28
片断一:老师,我认为沉到水底的物体不受到水向上托起的力 在教学《有趣的浮沉现象》一课时,我引导学生猜想出:乒乓球、暖瓶塞等物体可能是因为受到水向上托起的力,所以能漂浮在水面上;铁块、图钉等物体在水中下沉.可能是因为水托不住它们了。课堂正准备进入“实验验证猜想结果”的环节时,一个学生突然站了起来,大声喊:“老师,我不同意你们刚才的说法,我认为,水根本就不向上托铁块、图钉等物体,  相似文献   

2.
最近,听了一位教师的科学课,内容是“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实验之前,教师首先提出要求:“同学们,老师为大家准备了木块、泡沫、塑料、铁块等材料,请各小组先挑选其中一种,然后在小组内合作完成物体下沉的实验。”话音刚落,各小组就忙开了。只见其中一组学生马上你争我抢起来,有的抢木块,有的抢泡沫,有的……  相似文献   

3.
师(出示图1)这是一个什么情境?生钉图钉.师前面学过,力作用于物体会有两种效果:一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二是改变物体的形状.那么墙壁的运动状态改变了吗?生没有.师形状呢?生改变了,墙壁被钻了一个小洞.师这个洞是哪个力作用的结果,施力物体是谁?生是钉尖对墙壁的压力作用的结果,施力物体是图钉尖.师这个压力是从哪儿来的呢?生是手指给的.师可手指并没有作用于钉尖呀!生哦!这个力是作用在钉帽上的,老师,它怎么跑到钉尖上来了呢?师请仔细观察,手指和墙壁之间是什么?生只有图钉……哦,我知道了,拇指加给钉帽的力…  相似文献   

4.
<正>[案例回放]2012年9月24日下午,当Q·S小学五年级的孩子们在实验室准备好后,"之前C老师带领我们发现下沉的物体也受到了水向上托的力,即水给它的浮力。大家仔细观察之前收集的有关浮力大小的数据,同样是下沉的物体,它们受到的浮力为什么会发生变化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浮力的变化。"Y老师边说边在黑板上写出了课题。学生们在组内进行了热烈的交流,交流的结果被Y老师记录下来。学生们一致认为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比  相似文献   

5.
(学生概括出“在水中上浮的物体受到水的浮力”后。) 师:象石块、铁块这样的物体在水中会浮吗?(手举石块和铁块。) 生:不会浮的。石块和铁块在水中会下沉。 [老师把石块和铁块放到水槽里。]  相似文献   

6.
因一些同学对“物体受力、受平衡力和不受力”这三种情况理解片面,故常导致解题出错.学习了“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后,有的同学认为:之所以物体的运动状态能发生改变,是因为物体受到了力的作用.那么,只要物体受到了力的作用,则其运动状态一定会改变.孰不知,当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时,其运动状态有两种可能:苦受到了不平衡的力的作用,则其运动状态会发生改变;若受到了平衡力的作用,则其运动状态不改变.也就是说,物体受到了力的作用,其运动状态未必发生改变;若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则该物体受到不平衡力作用;若运动状态…  相似文献   

7.
读完赖老师和学生分奖金的故事,我一方面很赞成赖老师短期内这样做,另一方面又想建议赖老师对该制度进行调整。一、外在刺激像一剂猛药,一瞬间激活了学生积极的神经细胞根据赖老师的描述,我大胆猜想班级在执行分奖金制度前的状态可能是这样的:少数学生自由散漫、随心所欲、我行我素,没有集体意识,以自我为中心,不可能参与到班集体的建设中来;另一部分学生  相似文献   

8.
一说起“猜想”,人们马上就会联想到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学生的学习过程,并非要出现像”哥德巴赫猜想“那样的著名推断,但应具有知识的”再发现“和”再创造“过程。科学家牛顿有句名言:“没有大胆的猜想,就不可能有伟大的发现和发明。”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知识背景,会有不同的知识体验,因此也就会有不同的猜想。如何培养学生的猜想能力,让学生在猜想中发展创新思维呢?我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9.
《物理教师》2002,23(10):57-58,60
1.阅读短文,回答短文后的问题。 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过程中,一些同学作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A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猜想B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接触面间的压力大小有关; 猜想C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产生摩擦力的两物体间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  相似文献   

10.
安全图钉     
《中学科技》2013,(7):37-37
人们取用普通图钉时,可能不小心刺伤手指;如果图钉掉到地上,钉尖向上,是一个安全隐患;移除图钉时,扁平的图钉帽也可能跟人作对。所以我想发明一种安全图钉。  相似文献   

11.
近日,我聆听了本校王老师执教的“吨、千克、克”一课。在教学过程中,王老师指出:“吨、千克、克是质量单位。”但我听课时发现:学生站起来回答问题时,往往会说成一个物体的重量是多少吨或一个物体的重量是多少千克。难道质量等同于重量吗?这引起了我的疑惑。评课时,我把这个问题提出来讨论,大部分教师认为:重量是我们平时常用的词,它就表示物体的质量。  相似文献   

12.
戴田云 《小学生》2012,(8):73-73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是摆在每位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大课题。传统的数学教学过于强调数学的严谨性和科学性,妨碍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造成了学生在解题中谨小慎微、想象力贫乏、创造力低下的现象。科学家牛顿有句名言:“没有大胆的猜想,就不可能有伟大的发明和发现。”著名的数学家波利亚也说:“数学既要教证明,也要教猜想。”反思传统的数学教学,我认为在教学中应提倡教猜想、学猜想,通过猜想能力、猜想意识和猜想习惯的培养,使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3.
案例回放“克”这个质量单位对二年级孩子而言,他们显然没有多少生活经验。如何选择有效材料引领孩子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体验,成为教学“克与千克”的难点之一。我在研究此课时为了让孩子的体验更深入,曾选择不同的材料,从对比研究中发现其效果也截然不同。材料之一:选择图钉“老师!我找到2个图钉,我认为差不多重1克。”我发现大部分孩子不用费多大力气就找到了。我问:“你是怎样找到的?“”老师刚刚用天平称过1枚1角硬币重1克,我把硬币放左手,2个图钉放右手,然后掂一掂,感觉差不多重,所以我认为2个图钉约重1克。”这个孩子回答完毕后还咕哝了…  相似文献   

14.
在初中的物理教学过程中,当学生第一次接触到“力”这一概念时,学生总是把力和力气混为一谈,认为力就是力气或力气大力就大,力是由一个物体产生的等等,而很难接受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这一概念。在教学中如何突破这一难点呢?最好的方法当然是用实验,因为在物理这门学科的教学过程中通常是“千言万语说不清,一做实验就分明”。以下是我在课堂教学中设计的实验和教学方法供大家参考。找一张光滑而略带韧性的纸条,老师只抓牢纸条的上端,然后问同学们:你们班里谁是大力士?同学们自然会推举一位班里高大的男同学。老师就可问这位大力士:你能用指…  相似文献   

15.
湖南省邵东县创新国际实验学校的同学们善于动脑,勤于动手,创造了一些简单实用的小发明。我们请这些小发明爱好者讲述自己的精彩故事——简易图钉起拔器新发明名称:简易图钉起拔器发明者:罗思奇(六年级)发明故事:有一天,我路过学校宣传栏,看到老师正在给宣传栏布置新内容。他想将过去钉上的图钉拔出来。不过,可能是因为指甲太软,难以深入图钉盖帽与墙壁之间;也可能是由于图钉钉得太紧,他很难将它们拔出来。我想,必须找一个既有一定的硬度,又能保持手拔图钉姿势的工具,代替手的工作。我试着把镊子截短,打薄前端,在0.5厘米的地方以90度的角向…  相似文献   

16.
刘秀茸 《陕西教育》2010,(12):33-33
一、合理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在教学“认识物体”时.上课时.我在一个袋子中装了各种各样的物体.学生看到老师拿着袋子.都纷纷小声议论:里面可能是什么呢?就在他们越猜越激烈时.我让其中一个同学上来闭上眼睛用手摸,并把摸到的给大家描述一下.  相似文献   

17.
盛铎 《湖北教育》2024,(3):51-52
<正>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是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三节《摩擦力》中的内容,是训练学生进行科学猜想、实验校验、分析论证的优质素材。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只是通过简单的理论分析帮助学生确定影响因素,而不是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可能有哪些,导致这样一个探究性实验变成了验证性实验,削弱了该实验的教学价值。实际上,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可以产生多种猜想,如基于物体越重越难推动的事实,猜想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重力或压力的大小有关;  相似文献   

18.
案例:早操一结束,学生刘峥峥就跑到老师办公室。“老师,今天您应该向我道歉。”冷不丁的一句话,让班主任王老师懵了。其他老师也格外诧异。刘峥峥继续质问:“跑操时您为啥只批评我呢?”“你跑偏了呀、”“我跟着孙小星,跑偏了也是因为他,怎么不批评他?”  相似文献   

19.
苦恼的班长     
《小学生》2008,(9):16-16
开心果姐姐:你好!我现读小学六年级,从四年级时我当上了班长,可同学们越来越对我有偏见。我朋友们说是因为我管的太凶,我也觉得老师不重视我了。现在是六年级了,有一个同学也想当班长。我猜想,老师可能是因为面子问题没有让她当班长。而是说我和她各当一个月的班长,以后再下结论。有几个成绩不好,  相似文献   

20.
“把固体放进水里”下去一课的第一部分是先引领学生猜想哪些物体会沉下去,哪些物体会浮起来,通过分组实验来验证,从而使学生经历“问题——猜想——验证——结论”的探究过程。上课时,学生沉浸于分组实验验证的猜想之中。忽然。学生的一阵讨论声吸引了我。我轻声走了过去,看着那一双双迫切而又专注的眼神,实在不忍心打扰他们,便站在一旁欣赏他们的发现。学生仍在不停地说着、做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