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土地征用与失地农民利益保障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社会等多方面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但同时也出现了许多新问题.本文将就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城乡二元结构向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城乡一体化过程中的这一特殊群体--失地农民作出分析,并对怎样建立失地农民的利益保障作以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练绪宁 《科技广场》2012,(11):153-155
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伴随土地征用规模扩大,失地农民日渐增多.失地农民利益保障存在着机制不全、养老负担重、社会就业难等问题,需要通过建立合理的征地补偿、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和健全就业扶持机制来完善失地农民利益保障机制.本文以江西省吉安市为例,探索构建与完善失地农民利益保障机制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全国有近几千万亩的耕地被征用,“三无农民“超过2000万人。本文试图从失地农民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困难进行分析阐述,并探讨保障失地农民利益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4.
地方政府作为与失地农民贫困的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航 《未来与发展》2011,(11):86-88,93
失地农民的贫困问题有多种表现类型,包括城市化扭曲型贫困、土地强行征用型贫困、土地补偿不足型贫困、保障缺乏型贫困和就业困难型贫困。在土地征用过程中,地方政府与失地农民互为主要利益相关体,因此,地方政府对于失地农民贫困的预防应负起主要责任。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城镇化和农地非农化的秩序进行理论分析,论证了市场机制和政府机制在农地非农化中失灵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农地非农化中失地农民利益受损的制度根源,并提出了“市场+政府+民主协商制度”有机融合的准市场化配置的农地非农化机制和解决上述三个问题的政策组合,试图在改革现有农地制度的同时,在城镇化中建立一个农地适度非农化和失地农民利益保护的机制。  相似文献   

6.
阐述了群体性事件的定义和性质;论述了基层政府与公民的关系;分析了群体性事件频发的主要诱因:表象诱因是公众利益无法诉求、信息公开滞后、基层政府发展理念失衡,而根本诱因是分权制衡体制的缺陷、官本位思想严重、权利体系设置不合理;提出了有效应对群体性事件的相关对策:建立健全群众利益诉求渠道、及时公布真实信息、把公平正义放在首位。  相似文献   

7.
面向EPR制度的多利益主体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在电子垃圾管理中引入EPR制度,通过确立电子垃圾回收处置的责任主体减少电子产品污染物。针对我国电子产品市场结构进行简化,通过博弈得到政府、电子产品回收市场中合法企业、非合法企业各方的利益,研究各利益主体的行为,提出政府制定何政策能更好地推行EPR制度。  相似文献   

8.
宋桂霞  齐晓安 《未来与发展》2010,31(5):57-60,51
和谐社会并不是没有利益矛盾和冲突的社会,而是一个有能力解决利益矛盾和化解利益冲突,并由此实现经济利益和谐的社会。本文在分析我国现阶段经济利益分化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实现经济利益和谐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出口补贴是指出口国政府为了降低出口商品的价格,增加其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在出口某商品时给予出口商的现金补贴或财政上优惠待遇。反补贴是进口国政府为了保护本国经济健康发展或为了国际贸易的自由发展,针对补贴行为而采取必要的限制性措施。补贴与反补贴的主体都是政府,政府在这种经济活动中既有静态利益,又有动态利益,既有经济利益,又有政治动机,本文对此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合理利益保障研究   总被引:52,自引:0,他引:52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步伐的加快,大量征用了农民的土地,并产生了为数众多的失地农民。失地农民失地失业,未来生活缺乏保障。在征地过程中,如何保障失地农民的合理利益?如何确定对失地农民的合理补偿?本文针对这样一个问题,分析了土地换保障的理论基础,以及失地农民的合理利益结构和保障成本,并进一步分析了上海市“小城镇保险模式”的积极意义及完善对策。  相似文献   

11.
工业园区建设中失地农民的利益亟待关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各地工业化、城镇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建设征收征用耕地日益增多,土地供需矛盾日益尖锐,农民失去土地,就意味着失去了基本生存保障,失地农民的出路问题、“因征致贫”的现象、失地农民的利益亟待关注。  相似文献   

12.
紫坪铺水库移民安置土地调整的利益冲突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紫坪铺水库移民安置坚持开发性移民的方针,遵循以农为主,以土为本,采取适度集中、分户安插、自谋职业和投亲靠友相结合的安置方式,实现移民相对集中到县(市)、分散安置到村组,达到移民"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的目标。移民的承包地、自留地和宅基地,主要通过在安置区政府主导下的土地调整模式来解决,安置区村组调出土地获得的补偿费用则根据各村组接纳的移民人数拨付。在实际操作中,安置区村组获得的补偿费用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调整产业结构和增加农业收入,以及个别村组将剩余经费按村组总人数平均发放到户等。土地调整不仅与现在的农村土地政策相违背,而且土地调整过程中存在着利益分配混乱和各方支出和收益不均衡等问题,导致移民安置过程中权利各方之间形成潜在的利益冲突,影响到未来水库移民生产安置的顺利进行。文章最后针对移民安置过程中各方利益冲突的具体表现,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耕地总量不断减少,人多地少的矛盾日益突出,随之产生的农民失地问题也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将农民失地纳入到耕地减少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分析框架中,提出分析耕地减少的新思路,为农民失地问题研究提供了新视角。耕地减少和农民失地通过两条途径影响经济增长,一方面农民失去了生产资料和工作,成为自由劳动者,农业生产耕地减少;另一方面征地方将耕地用于城市建设和工业生产,失地农民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大量劳动力储备。本研究根据耕地减少量估算了1984年~2004年我国失地农民数,为经验分析提供数据支撑;通过协整分析和曲线拟合,揭示了耕地减少、农民失地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984年~2004年我国失地农民累计达到了8 007.74×104人;经济增长是耕地减少、耕地净减少的原因,但是耕地减少、耕地净减少却不是经济增长的原因,失业农民数与经济增长互为因果;变量的二次项曲线拟合效果不佳,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4.
涂小青 《科技广场》2013,(8):135-140
本文分析生态经济视角下政府环境监测部门与企业在污染治理过程中的博弈行为。首先分析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分析的纳什均衡,然后扩展到群体有限理性下博弈分析,建立了政府监管部门和企业在各自不同的策略选择时的成本和收益函数,运用演化博弈理论研究了博弈模型的稳定性策略。分析结果表明:政府部门应该对企业污染加大监管及惩罚力度;企业应该运用更高的科技水平来降低污染物的产生及污染治理成本;加大政府监管失职处罚,强化政府监管职责;完善环境监管机制,提高政府监管效率,减少监管部门对于企业的监管成本。  相似文献   

15.
建设学习型政府对促进政府职能发挥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学习型政府的内涵与特征进行了深入分析,对建设学习型政府的必要性与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在此基础上对学习型政府建设的步骤、模式与对策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中国普通住宅房价与地价关系的理论及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陈会广  刘忠原 《资源科学》2011,33(5):856-862
准确把握房价与地价关系是政府宏观调控房地产市场的基础。本文在归纳概括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对影响房价与地价的市场属性、预期因素进行深入分析,提出土地市场与住房市场的价格信号传导机制假说,构建了一个解释房价与地价关系的机理模型,即开发商根据住房销售市场状况及未来的房地产开发价值的预期,调整其在土地出让市场上的竞价行为;当期土地市场上的变化又会引起该地块开发后房地产价格及该地块所在区域内房价的变动。在此基础上,本文利用全国和部分城市2002年-2009年普通住宅销售指数与土地交易价格指数的季度数据,进行房价与地价的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全国层面的数据检验结果显示:短期内,房价与地价有双向影响,房价对地价影响更为显著;长期内,房价是地价的Granger因,而不是相反。总之,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中,地价作为房价成本构成之一,是房价上涨的一个重要但非决定性因素;而以土地为生产要素的引致需求决定着地价受预期房价的影响更大。这一研究结论得到部分大中城市数据检验结果的支持,这说明本文所揭示的房价与地价关系是在一定范围内存在的。  相似文献   

17.
为促进种业技术创新效率提高,基于2013—2018年我国30个省份的种业企业数据,运用DEA-Malmquist模型对企业技术创新效率进行测算和动态分析,并运用面板Tobit模型和门限回归模型分析政府补贴与市场集中度对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种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整体偏低,全要素增长率提高主要依赖于技术进步和创新;市场集中度对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具有负面影响;政府补贴可以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提高,但效果会受到市场集中度的调节,市场集中度过高会抑制政府补贴的积极效果.基于研究结论,提出加强市场和政府两种手段的协调和控制种业市场集中程度等促进我国种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运用元极学和的理论,结合古今丰富的抗旱经验和多种旱地农业理论,讨论了“和”在旱地农业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日本和韩国土地利用与经济发展关系实证分析及启示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张琦  金继红  张坤  许再超 《资源科学》2007,29(2):149-155
世界各国发展历史已经证明,土地利用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农村耕地减少,工业、商业等非农建设用地扩大必然过程,且一般都会呈现“倒U型”的曲线变化规律。而城市化水平在30%~70%时是建设用地增加和耕地减少最快时期。而土地利用结构上则大都经历过先工业用地快速增长,然后是城市用地和居民住宅用地的快速增长过程。而土地利用与经济发展之间相关度是不同的,通过对韩国和日本研究发现,土地利用与经济发展之间尤其是耕地与GDP、工业增加值、服务业增加值、投资及城市化水平等存在着很强相关关系。这些研究对我国正确处理土地管理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很有启发,也很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针对我国民企自主创新能力不高的现状,探讨政府-市场互动对民企技术创新活动及创新环境作用。通过对江苏劳动密集型民企调研与实证分析发现,创新环境对民企技术创新的影响力大于政府政策;政府和市场对全省不同区域的民企创新能力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即苏北地区政府政策对民企创新影响较大,苏中次之,而苏南创新环境对民企创新影响较大。最后,针对如何从政府-市场互动关系角度优化创新环境进而提高技术创新水平,提出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