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从哲学的视角,通过文献综述和逻辑分析的方法,探讨中国传统文化意象思维方式对传统武术的影响,揭示中国传统武术顺应自然规律的习武之道、仿生和体悟自然现象的拳理基础,并重点以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等较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武术拳种为实例展开剖析,以此映射出传统武术所蕴涵的自然文化特,性,并希冀在纵深层面对丰富中国传统武术理论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2.
以太极拳、形意拳和八卦掌为代表的内家拳为例来探求内家拳拳法所蕴含的道教思想及道教养生文化,探求中国传统武术内家拳及道教养生文化之间的关系,启发和树立现代人正确的养生观、人生观。  相似文献   

3.
以太极拳、形意拳和八卦掌为代表的内家拳为例来探求内家拳拳法所蕴含的道教思想及道教养生文化,探求中国传统武术内家拳及道教养生文化之间的关系,启发和树立现代人正确的养生观、人生观.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历史长河中诞生出无数的文化瑰宝,传统武术则是其中璀璨的明珠。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永春白鹤拳是为数不多的由女性创立的拳种,是中国南少林武术体系中有着深远影响的拳种之一。然而在新时代下,永春白鹤拳同样面临着传承发展的困境,因此文章基于永春白鹤拳现状,阐述永春白鹤拳的文化流动规律,最后围绕传承主体、文化回归、革新理念以及“互联网+”等研究文化流动视角下永春白鹤拳的传承创新路径,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近现代以来,在西方体育、全球化、国际化的影响下,中国传统武术开始出现"本土化"缺失的现象。南充市松溪内家拳是中国传统武术在本土地域文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具有地域特色的武术拳种之一。作为地方拳种,在西方体育和竞技武术的影响下,其生存空间逐渐萎缩,传承与发展面临诸多挑战,基于"本土化"视角下研究南充松溪内家拳有助于地域拳种的传承与发展。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等方法对南充市松溪内家拳从传入到本土化发展过程进行系统总结。研究认为:中国传统武术的"本土化"发展是武术传承和发展的生命力;中国武术的"本土化"发展更能凸显地域和民族特色,培养地域民族认同感;中国传统武术的"本土化"发展更符合传统武术发展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以奥格本的文化堕距理论为分析框架,以宁夏富县Y拳(化名)为研究个案,对传统武术现代化存续危机及弥合实践进行田野考察。调查发现,工业化进程解构了传统武术与乡村社会结构间的稳定关系,暂时性“失域”感使传统武术存续表现为普遍“式微”状态。然而,Y拳在现代化存续中,传承人却充分利用国家各项政策,并通过“文化形塑、人才培育”的创新方法,实现了该拳在“教育化、社会化、国际化”等场域中的文化表达。研究认为,在现代化进程中,传统武术堕距的产生源于在外部制度作用下,其内部“观念层和技术层”的变迁与社会发展间的异步性;Y拳的良序发展得益于“制度、观念、技术”的并联式弥合;传统武术内外部各要素间的并联式弥合度越高,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堕距就越小,反之亦然。唯此,传统武术现代化存续需要在并联式实践下,内外因素协调发展,才能历久弥新,永葆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7.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推理法等研究方法对传统武术养生的文化观念进行探析。研究结果表明:传统武术养生内容丰富,传统武术养生的特点多样,传统武术养生的文化观念具有典型的中国母体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8.
当代西方文化对我国传统武术文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法,从哲学的角度对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进行了反思,指出西方文化对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冲击需要我们辨证的去思考,并建议广大青少年通过传统武术这个载体来接受民族传统文化的熏陶。  相似文献   

9.
运用文献资料调研、专家访谈、田野调查、对比分析法等方法,从传统武术视野下审视散打的发展。研究发现,气、桩功、整劲、短打为传统武术的技法特征,与散打腿法具有很好的互补效应;提出了散打应从武术基本功、传统武术短打、传统武术拳理三方面入手改进的建议。通过传统武术与散打的融合升华散打文化,有利于调节武术界长期对散打发展的诸多争议,促使其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功夫",以浓郁的武术散打文化意蕴更好地传播于世界。  相似文献   

10.
岳飞枪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中原传统武术的延续状况和岳飞枪拳在河南省的分布传承情况.主要结论:传统武术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岳飞枪拳在河南省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悠久的传承历史,具有根源性特点.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困扰,岳飞枪拳的发展呈萎缩态势,对岳飞枪拳的挖掘与保护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1.
舞龙运动是一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体育活动,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社会价值高,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沉积反映和产物再现。舞龙运动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融汇和吸取了诸多社会领域的营养,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中华民族得以繁衍昌盛下来的一个优秀传统体育项目。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推理法,实际观察法,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舞龙运动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研究,试图从中找出一些成功因素,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发展提供可参考的理论和现实依据。  相似文献   

12.
传统武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庇护下曾创造过辉煌的历史,但在现代社会中发展的式微已然成为一个不争的现实。文章从思维模式出发,分析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思维对传统武术的影响,力图展现一个认识和把握传统武术的深层次文化视角,以为传统武术的未来发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3.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对武术在普通高校开展不容乐观的现状及传统武术开展的必要性进行阐述,为传统武术在普通高校的开展提供理论依据并提出发展建议。传统武术在高校开展不仅可以使学生强身健体,丰富课余文化生活,培养终身体育习惯,还可以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建立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4.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竞技特点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是世界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竞技体育的一个分支,为了使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尽快适应当代竞技体育与社会体育经济发展的需要,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数据分析和比较法等研究方法,对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一些较为有代表性项目的竞技特点进行研究,找出其中的竞技特点规律,为传统体育项目竞技化发展提出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运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对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进行研究,认为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播中华文化的良好途径,弘扬和传播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可以起到增强国家的文化软实力的效果.结合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现状,并借鉴其他国家传播本国体育文化的方法,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发挥指明了方向:加强保护力度;更新传承模式;多形式积极开展;多渠道国际传播.为弘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6.
中华武术是经历了漫长历史发展过程而形成的内容丰富、社会价值广泛、文化色彩浓厚的传统体育项目。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从文化和发展的视角出发论述了武术的文化特性,为武术文化在新时期的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7.
射箭文化是蒙古族传统体育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特色文化项目,构成了蒙古民族战胜困难、顽强拼搏的精神支柱,对于民族历史的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直至今日挖掘和弘扬这一文化对于蒙古民族的发展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也都具有积极的影响。对蒙古族射箭的历史发展与现状分析的研究,从而对完善现有的蒙古族射箭项目的发展提出建议。为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更好的传播提供一些理论和实践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在网络信息化高度发达的今天,"武侠"影视片以其传播范围大,影响面广,传播速度迅捷等诸多优势,成为了国内外广大受众喜闻乐见的一种传播媒介。它们的确为中华传统武术文化的发展与传播作出了较为积极的贡献,但同时由于某些影视片急功近利,光顾神秘玄虚,忽视历史真实性,甚至篡改历史真相,使广大受众对传统武术文化产生了误解。为使"武侠"影视传媒沿着健康的轨道发展,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和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现代部分武侠影视片之存在问题与弊端进行了认真细致的归纳分析,同时,提出了自己的合理化建议。希望对"武侠"影视片的健康发展及传统武术文化发展与传播尽自己微薄之力。  相似文献   

19.
现代武术是现代社会文化背景下的必然产物,是中华传统武术文化与时俱进的必然结果。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推理法和比较法等研究方法,对中华传统武术与现代武术在文化内涵、理论体系、评价模式及外在表现形式等诸多方面进行了认真细致的分析与对比研究,试图从中窥探中华武术发展的足迹与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20.
传统体育养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探讨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文化是为了在更高的层次上认识与理解它的价值,是为了更好地继承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并且由此探求到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契合点。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文化对人们树立健康意识,提高文化素质,加强道德修养,弘扬民族精神,增添生活情趣以及形成大众文化意识,有着其它文化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人们在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文化的实践中可以接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陶,同时也可以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