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城市风貌是城市文化的主要载体,而近年来针对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城市空间景观趋同性问题,城市风貌规划开始逐渐兴起。在合理界定城市风貌的概念和要素的基础上,以广西柳州市融水县风貌规划为例,就城市风貌规划的方法进行探索总结,以期为其他地区进行风貌规划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曹村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分析,文章认为矿区的充水水源为奥陶系灰岩岩溶水、太原组灰岩裂隙水、上石盒子组砂岩裂隙水、第四系砂砾岩孔隙水和老窑水,充水通道为含水层直接与煤层接触导水、断层和裂隙带导水等.为了确保矿井安全.必须加强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和防治水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3.
从空间差异性的角度研究世界遗产城市地区地理区划:土地覆盖,在对国际上土地覆盖相关研究综述的基础之上,概要介绍了世界遗产城市、城市地区等相关概念以及本次研究的数据来源。研究首先从两个方面:土地覆盖结构与土地覆盖特征出发对世界遗产城市地区作介绍;并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和世界粮农组织(FAO)的土地覆盖分类系统(LCCS),将世界遗产城市地区归纳为四大类:陆地植被覆盖(VT)类型、水域植被覆盖(VA)类型、陆地非植被覆盖(NVT)类型以及水域非植被覆盖(NVA)类型;最后选取各类中典型的世界遗产城市地区作概要介绍。  相似文献   

4.
随着城市发展进入存量时代,滨水区的综合利用与再开发对建立滨水城市多元价值共识、传承城市历史文化以及激发滨水空间活力产生了深远影响。在梳理滨水区发展历程及趋势的基础上,从目标导向、遗产空间、更新要素、机制保障四重维度提出城市滨水区“滨水空间更新目标—建成遗产空间梳理—存量更新要素介入—空间更新机制保障”的更新框架,并以重庆市长嘉汇大景区弹子石片区城市设计为例,通过建立重庆滨水多元价值目标、延续南岸滨江历史空间格局、赋能南岸滨水空间要素、编制滨水地段实施手册来探讨城市滨水区存量更新路径。  相似文献   

5.
张颖 《中国名城》2020,(2):76-84
新常态下,我国城市的发展模式正在逐渐从以扩张为主的增量增长模式转向以更新为主的存量发展模式;存量更新会是今后城市规划重要方向,而城市中心区更新恰是此类规划的典型。总结中国城市更新发展趋势,结合青岛市南区青岛湾城市设计项目的具体实践,针对现有存量规划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梳理更新潜力发展区;通过国内外案例研究提出城市复兴"SMART"设计原则;并且从产业提升、文化复兴、公共交通、空间营造等方面提出相关策略。针对项目本身提出两个层次的城市设计内容:1)平衡历史街区保护与发展,复兴文化街区;2)中心城区存量更新催化城市发展的新动力。最后,总结了研究成果及进一步的探索方向。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八大以来,乡村建设问题已经逐步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特别是在机构改革已经完成,国土空间规划已经起步,乡村振兴全面推进的大背景下,以往仅重点针对乡村建设空间的单一规划编制路径已无法全面、科学地管控县域乡村发展。在梳理县域乡村建设规划编制的政策发展历程及研究现状基础上,以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为研究脉络,对空间辨识、空间战略、空间格局3方面内容进行分析。发现县域村镇空间布局存在域面乡村体系规划缺位、缺乏整体系统考量、弱化生态和生产空间控制的问题,确定全域统筹、多规融合、分区分级、分类管控以及底线控制5条基本战略,以实现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协同发展。同时,结合山西省平陆县县域乡村建设规划实践,尝试通过村镇体系重构、空间管制分区划定、绿色产业体系建构、乡村风貌建设、整治导则编制等策略,探索县域层面乡村"三生"空间协同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7.
历史文化街区是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地区历史风貌和传统格局的缩影.随着保护意识的提升,历史文化街区规划不再单纯强调街区遗存的保护和延续街区的风貌特色,而是同时更加注重更新和完善街区的市政基础设施,提升居民生活条件和生活品质,维持街区生活的延续性.然而工程的系统改造与遗存的保护修缮本身存在一定的矛盾,也体现了规划方法从宏观到微...  相似文献   

8.
伊宁市是2012年国务院公布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多元文化交汇的城市,具有鲜明的历史文化特色和突出的历史文化价值。作为一个边疆民族地区的历史文化名城,伊宁市具有历史变迁过程复杂、历史资料稀缺、研究基础薄弱、各民族语言文字和风俗习惯多样等特征。以伊宁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为例,系统梳理历史发展脉络,深入挖掘能够体现历史文化价值、地域和民族文化特征、城市建设和发展演变过程的文化遗产,确定了市域、历史城区、历史文化街区、文物古迹等各个层面的保护对象,并针对其自身价值特色制定科学的保护措施,从而实现历史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  相似文献   

9.
1990年代尤其本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城市化速度的持续加快,城市故有的风貌及其独特性也就是地方性不断地遭到破坏。城市特色的丢失成为城市旅游资源开发及其旅游业发展滞缓的主要原因。以南京为例,寻找城市旅游衰落的症结,阐述自然而生态化的城市规划、城市特色及其适宜的规划与适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城市水体对于城市生活环境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也是规划工作中被关注的重点。城市环境评价领域对于水环境的景观作用没有必要的审视,而设计学领域对水体的物质属性和环境荷载意义也缺乏关注。杭州的水景观整治实践,提出"治水——利水——亲水"三位一体的水景观建设模式,作为水景观理论与公众参与理论的整合应用,为创建更大规模、更高效率的多方参与型城市规划程序提供实践经验和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1.
新一轮的机构改革和空间规划体系建立,为完善村庄规划体系提供了平台,强化了村庄规划的层层传导和落实.村庄规划作为市级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的一项内容,立足于全域空间覆盖和全要素统筹的系统性思维,发挥着从战略规划到落实详细规划的上下传导作用.从新时期的村庄规划诉求出发,基于乡村地区的规律性、特殊性,从相关规划衔接、全域要素统筹...  相似文献   

12.
滨海城市拥有绝对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是一个国家对外开放的窗口。滨海城市不仅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热点,也是休闲旅游的重要载体,因此对滨海城市进行合理的空间规划,对有效利用滨海资源、促进滨海城市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国外一些滨海开放城市历史悠久,已经成长为经济发达、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城市,其规划发展中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此文选取三个国际著名海港开放城市为案例,探讨这些滨海城市空间规划的历程、成效与经验,希望此研究能对我国未来滨海城市的空间规划建设提供借鉴,更好的发挥海港对城市经济的带动作用,以及滨海开放空间对城市宜居性的提升作用。  相似文献   

13.
当前中国城市化进程已至成熟期,进入了以整合资源、提升既有空间品质为目标的存量有机更新阶段。存量更新是激活城市发展活力的重要举措,亟须探索出一条推动城市存量更新高质量发展的新模式。对北京市朝阳区王四营乡存量更新进行实践研究,总结归纳存量时代背景下存在的问题与困境,从“四本账”“新四合”理念、绿隔政策入手,对“王四营模式”进行解析,进而提出“王四营模式”的落地原则;以王四营乡的城市设计为例,从空间格局、功能配比、交通系统、景观生态等4个方面探讨空间规划布局的设计思路;从功能组织、立体复合体系、建筑细部等3个方面探讨建筑单体重构的策略及内容。梳理城市存量更新设计研究的思路,为其他地区存量更新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基础、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城市更新研究多以局部地段为案例,以整个“老城区”或“历史城区”为案例的研究较少。以长沙老城区为研究对象,首先,归纳并分析了老城区城市更新面临历史保护、功能疏解、业态升级、设施老化、拆迁安置和政策体制等突出问题。其次,基于老城区现状特点,提出了老城区城市更新的总体目标与专项目标,梳理了适应老城区城市更新不同类型的技术模式为微改造、综合整治、环境提质、拆除重建四类,运作模式为政府主导、开发商主导和多元主体合作三类。最后,基于多种因素考虑,因地制宜地将老城区划分为多个城市更新单元,并从整体保护、空间优化、城市活力和公众参与等方面提出了长沙老城区城市更新的规划策略。  相似文献   

15.
建设国家矿山公园是资源型城市发展特色旅游和矿山生态修复与生命延续的重要途径,中国国家矿山公园的建设管理工作目前正处于整合调整的重要阶段。以2005—2017年审批公布的4批次88处国家矿山公园为研究对象,从不同批次、类型与地区多维度对国家矿山公园建设现状进行调查统计,把握发展历程与建设现状,并在此基础上,从总体空间分布特征、空间结构类型、空间构成要素等层面对国家矿山公园空间结构特征进行分析,总结结构特征与规律,以期为国家矿山公园规划建设与整合调整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