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为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促进新型城镇化健康有序发展,提升中国传统民居保护与研究水平,展示古城扬州民居保护与利用成果,恰逢扬州建城2500周年之际,由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民居建筑专业委员会、扬州市城乡建设局、扬州市古城保护办公室、中国名城杂志社联合主办,扬州大学建筑科学与工程学院、扬州意匠轩园林古建筑营造有限公司、扬州市历史文化名城研究院、扬州市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会共同协办的中国民居学术研讨会,定于2015年8月下旬(具体日期以正式通知为准)在江苏省扬  相似文献   

2.
<正>为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促进新型城镇化健康有序发展,提升中国传统民居保护与研究水平,展示古城扬州民居保护与利用成果,恰逢扬州建城2500周年之际,由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民居建筑专业委员会、扬州市城乡建设局、扬州市古城保护办公室、中国名城杂志社联合主办,扬州大学建筑科学与工程学院、扬州意匠轩园林古建筑营造有限公司、扬州市历史文化名城研究院、扬州市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会共同协办的中国民居学术研讨会,定于2015年8月下旬(具体日期以正式通知为准)在江苏省扬  相似文献   

3.
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阆中经过累年的规划与建设,虽然在古城改造与旅游开发方面取得了相当的成效,但是也仍存在着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不力,对古城风貌特色维护不佳以及对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不够等问题。鉴于阆中旅游资源丰富,文化多元,应着力打造以"风水宝地·中国阆中"为主题,以民居文化、三国文化、科举文化为副题的旅游精品系统,积极争取申报世界历史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4.
扬州踏访录     
扬州,中国的一座历史名城,古老的运河孕育了灿烂的文明,它曾跻身世界10大城市之列,今年已经2490岁。保护古城就像给姑娘开双眼皮 扬州古城颇似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街巷狭窄,房屋陈旧,公共设施落后,它那一条条青石小巷记录了往日市井的繁华,一座座恢宏庭院见证了过去盐商的富足生活。古城历经千年风雨,此刻再来端详一下它的容颜,发现扬州城5.09平方公里内纵横交错着500多条狭长小巷,星罗棋布着148处文物遗迹,密密麻麻地挤住着12万人口,这就是历史的积淀和奉献。 面对这一沉重的历史积淀,扬州市的决策者既没有忽视它,也没有急功近利。他们说:…  相似文献   

5.
民居建筑的形成是长期适应自然,利用自然的结果,蕴藏着许多可持续生态思想和综合改善居住环境的宝贵经验。扬州市南河下低碳示范区是当地政府与美国可持续发展社区协会(简称ISC)的合作项目,以历史环境下民居建筑的低碳规划、建筑节能、绿化减排为建筑目标。项目运用低碳技术达十一项之多,是与地域风貌有机结合的实践案例。由于低碳社区是低碳民居设计最根本的起点,在介绍示范区低碳技术原理与方法的同时,跨出示范模式,从社会生活层面探析低碳社区营造和民居建筑可持续保护利用。  相似文献   

6.
<正>2015年中国民居学术研讨会定于2015年8月28日在江苏省扬州市举行。为了办好这次学术活动,2015年中国民居学术研讨会组委会希望得到您的大力支持与参与,为我国的民居文化研究和社会发展贡献出您的聪明才智,特诚挚邀请您撰写论文拨冗莅会。一、会议名称:2015年中国民居学术研讨会二、会议主题:1.传统民居保护与活化途径;  相似文献   

7.
我国现有国家级和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众多,但大部分都是中小型历史文化名城,能够像云南丽江、山西平遥那样旅游发达,游人如织的毕竟少数,对一大批中小型历史文化名城来讲,如何做到既能有效保护,又能使城市可持续发展,这是当前值得探讨的一大课题。论文以兰溪古城为例,对中小型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进行了探索研究。  相似文献   

8.
<正>阳东西巷是历史文化名城桂林仅存的几条历史风貌尚存的巷子之一。现巷子虽成名副其实的陋巷,但仍是原居民的精神家园。目前,街区改造在即,历史街区的修缮整治应坚持历史的真实性、风貌的完整性和生活的延续性三条原则。汉唐风韵、明清风貌、桂北民居风格的仿古建筑无助于增加历史文化名城的历史内涵,再精美的仿古建筑也不可能唤醒已然沉睡的文化脉动,只能是抹去更多的现存信息和历史印记。  相似文献   

9.
<正>2010年9月,《中国名城》杂志编委罗哲文、张锦秋等著名专家、学者来到扬州参加《中国名城》杂志公开发行两周年座谈会和梁思成先生铜像揭幕仪式。罗哲文先生在大明寺鉴真纪念堂前动情地说:"这是我第十七次来扬州了,扬州人美水美,历史文化深厚,大明寺风清月朗,鉴真堂清幽雅洁,梁先生的像能供奉于此,也是扬州的骄傲了。大运河正在申遗,扬州我还会再来的。"谁料仅一年多光阴,罗老却抛下了他毕生从事的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离开了我们。消息传来,我们为失去这样一位温和、睿智、博学的长者倍感惜痛。作为自1987年我刊创刊以来连续担任五届编委、顾问,罗老为古城扬州、《中国名城》杂志以及我国的名城保护事业所做的贡献历历在目,思来如同在昨。  相似文献   

10.
本刊记者在珠海唐家湾镇举办的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历史文化名城规划学术委员会2009年年会上,就"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发展"、"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等相关问题采访了同济大学著名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家阮仪三教授。  相似文献   

11.
征稿启事     
《中国名城》2021,(4):F0002-F0002
《中国名城》是由国家名城委创办,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和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苏州大学支持的专业性、前沿性学术期刊,创刊于1987年。江泽民同志题写刊名。杂志全方位展示现代区域和城市建设、城市规划、城市经济和城市文化、城市遗产保护等领域最新研究成果,深入探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方法和利用途径,总结推广现代化城市建设、城镇化、乡村振兴以及历史文化名城在保护、建设、管理和利用等方面的理论研究成果及工作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2.
《中国名城》2020,(2):F0002-F0002
《中国名城》是由国家名城委创办,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和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苏州大学支持的专业性、前沿性学术期刊,创刊于1987年。江泽民同志题写刊名。杂志全方位展示现代区域和城市建设、城市规划、城市经济和城市文化、城市遗产保护等领域最新研究成果,深入探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方法和利用途径,总结推广现代化城市建设、城镇化、乡村振兴以及历史文化名城在保护、建设、管理和利用等方面的理论研究成果及工作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3.
《中国名城》2020,(3):F0002-F0002
《中国名城》是由国家名城委创办,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和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苏州大学支持的专业性、前沿性学术期刊,创刊于1987年。江泽民同志题写刊名。杂志全方位展示现代区域和城市建设、城市规划、城市经济和城市文化、城市遗产保护等领域最新研究成果,深入探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方法和利用途径,总结推广现代化城市建设、城镇化、乡村振兴以及历史文化名城在保护、建设、管理和利用等方面的理论研究成果及工作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4.
征稿启事     
《中国名城》是由国家名城委创办,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和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苏州大学支持的专业性、前沿性学术期刊,创刊于1987年。江泽民同志题写刊名。杂志全方位展示现代区域和城市建设、城市规划、城市经济和城市文化、城市遗产保护等领域最新研究成果,深入探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方法和利用途径,总结推广现代化城市建设、城镇化、乡村振兴以及历史文化名城在保护、建设、管理和利用等方面的理论研究成果及工作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5.
征稿启事     
《中国名城》2021,(5):F0002-F0002
《中国名城》是由国家名城委创办,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和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苏州大学支持的专业性、前沿性学术期刊,创刊于1987年。江泽民同志题写刊名。杂志全方位展示现代区域和城市建设、城市规划、城市经济和城市文化、城市遗产保护等领域最新研究成果,深入探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方法和利用途径,总结推广现代化城市建设、城镇化、乡村振兴以及历史文化名城在保护、建设、管理和利用等方面的理论研究成果及工作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6.
征稿启事     
《中国名城》2020,(4):F0002-F0002
《中国名城》是由国家名城委创办,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和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苏州大学支持的专业性、前沿性学术期刊,创刊于1987年。江泽民同志题写刊名。杂志全方位展示现代区域和城市建设、城市规划、城市经济和城市文化、城市遗产保护等领域最新研究成果,深入探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方法和利用途径,总结推广现代化城市建设、城镇化、乡村振兴以及历史文化名城在保护、建设、管理和利用等方面的理论研究成果及工作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7.
征稿启事     
《中国名城》是由国家名城委创办,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和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苏州大学支持的专业性、前沿性学术期刊,创刊于1987年。江泽民同志题写刊名。杂志全方位展示现代区域和城市建设、城市规划、城市经济和城市文化、城市遗产保护等领域最新研究成果,深入探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方法和利用途径,总结推广现代化城市建设、城镇化、乡村振兴以及历史文化名城在保护、建设、管理和利用等方面的理论研究成果及工作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8.
征稿启事     
《中国名城》2020,(5):F0002-F0002
《中国名城》是由国家名城委创办,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和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苏州大学支持的专业性、前沿性学术期刊,创刊于1987年。江泽民同志题写刊名。杂志全方位展示现代区域和城市建设、城市规划、城市经济和城市文化、城市遗产保护等领域最新研究成果,深入探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方法和利用途径,总结推广现代化城市建设、城镇化、乡村振兴以及历史文化名城在保护、建设、管理和利用等方面的理论研究成果及工作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9.
征稿启事     
《中国名城》是由国家名城委创办,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和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苏州大学支持的专业性、前沿性学术期刊,创刊于1987年。江泽民同志题写刊名。杂志全方位展示现代区域和城市建设、城市规划、城市经济和城市文化、城市遗产保护等领域最新研究成果,深入探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方法和利用途径,总结推广现代化城市建设、城镇化、乡村振兴以及历史文化名城在保护、建设、管理和利用等方面的理论研究成果及工作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20.
传统民居建筑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也有重要的实用和艺术价值,是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是多民族聚居地,久居其地的白族,在不同文化的影响下形成了具有地域与民族特色的民居。该文以白族民居建筑为研究对象,基于前人研究成果和调查访谈,梳理白族民居类型、价值、保护现状与面临困境,探讨白族民居数字化保护的有效路径,为大理白族民居的保护传承及建筑文化数字化数据库的构建提供有益参考。结果表明,加强政府的组织作用,强化数字技术人才的培养,规范建筑文化数字化的数字资源标准,助力白族民居的网络传播与营造数字文化的良好传播氛围,将有助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与传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