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2010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运用理性选择理论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老、新两代农民工城市融合中住房消费能力差异以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微观层面上,"流入地"家庭年收入增加对新、老两代农民工城市住房消费能力提高有显著影响,而性别、婚姻以及公平感知度对新、老两代农民工城市住房消费能力提升存在显著代际差异;系统层面上,社会保障制度对新、老农民工住房消费能力提升都没有显著影响,而住房保障制度与就业制度环境对新生代农民工城市住房消费能力提升有显著推动作用,对老一代农民工住房消费能力提升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
阳东辉 《文化学刊》2015,(2):186-188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城市农民工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农民工权益的法律保障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在社会生活中,常常由于农民工权益法律保障不足,造成农民工的权益受损。农民工权益受损也会对社会效益产生一定的影响,不利于社会和谐,甚至会使农民工对法律保障产生质疑,因此,必须要从多方面做好农民工权益的法律保障工作。  相似文献   

3.
农民工的城市融入已发展到政治参与及制度改革的关键时期,政治参与权力的缺失导致农民工的社会融入停滞不前。研究发现:政治融入渠道尚未打开,政治资本匮乏,政治融入水平偏低,政治融入的关键影响因素是政治资本、社会资本与文化资本,而不是经济资本;精英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的政治融入需求凸显,亟待开辟制度化的政治参与途径提升其政治地位;农民工从消极隐忍逐渐转向积极维权,政治参与意识萌动,开始进入城市政治融入的关键阶段,这些转变正是我国城市民主政治建设与社会建设的重要契机。积极构建以组织建设为核心、制度建设为保障、民生建设为根本、文化建设为条件的农民工政治融入的政策路径。  相似文献   

4.
中国在城镇化的进程中,本地居民、流动知识青年群体、第一代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新生代白领、农业转移人口等群体分布在城市空间。从居住空间、社会交往、消费方式和阶层认同感四个维度分析了城市社会结构的特征,并从本地居民群体内部、移民群体内部以及本地居民群体与移民群体之间的分化与冲突,解析了城市社会结构的裂痕,最后从宏观层面、中观层面和微观层面提出了弥合城市社会结构裂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新媒体发展导致社会信息交互方式发生深刻变革,新生代农民工更加便于与城市的交融。然而,他们在利用新媒体实现与城市交融的同时,在参与意识、身份认同、新媒体技术使用等方面依然存在问题。基于此,笔者着重探索在新媒体背景下,新生代农民工利用新媒体积极参与城市经济、社会文化发展进而真正融入城市生活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在城市与共同体关系的研究领域,以奥田道大为核心的日本学者将居民的意识体系和行动体系的分析纳入地域社会研究中,以居民类型、居民意识、居民组织和地区领导等四方面为指标,按城市化发展阶段将地域社会分类为传统型地域共同体、失范型地域社会、自我型地域社会和城市共同体等四种模式。城市化背景下城市地域共同体的形成是居民运动的结果,其特征是居民行动的主体性和价值观的普遍主义,其形成机制是居民行动体系由客体性向主体性的转变,价值观由地方特殊主义向普遍主义的转变。  相似文献   

7.
住房问题是重要的民生问题,改善住房条件是当前在外务工经商的农民工最迫切的愿望,农民工住房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农民工的留城意愿。在已有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对进城农民工的居住状况与特点进行梳理,分析农民工群体的变化及对住房需求结构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新生代农民工的基本情况 新生代农民工的界定主要是从年龄上进行划分,是指80年之后出生的户籍在农村但到城市务工的人员,其中既包括从小在农村长大进城务工的青年劳动力,亦包含随打工父母在城市中长大的青年劳动人口。笔者针对北京地区的新生代农民工发放问卷的调查结果,结合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研究报告》,  相似文献   

9.
论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与和谐社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城市化的发展促使了大量农民工涌入城市,随之而来的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日益突出.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是教育公平问题,这涉及到社会公平,关系和谐社会的建设.政府部门应积极采取措施,解决流动人口子女就学难的问题,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0.
徐韬  姜维 《职业圈》2007,(8X):4-5
当前城市化的发展促使了大量农民工涌入城市。随之而来的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日益突出。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是教育公平问题,这涉及到社会公平,关系和谐社会的建设。政府部门应积极采取措施,解决流动人口子女就学难的问题,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1.
安琪 《职业圈》2014,(17):71-72
农民工作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群体,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色,他们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不仅是一个单纯的社会问题,同时还上升到一个全新的政治高度。我们对农民工的认识在不断深化,我们必须加以研究和深入分析。我们应该充分认识解决农民工问题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增强解决农民工问题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农民工问题是整个社会发展的关键问题,他有着复杂性、艰巨性和长期性的特点,这是整个改革发展过程中所不可避免又必须着力解决的问题。我们因此必须深化改革、加快发展,从政治和经济社会等方面来纵观全局,统筹解决,采取稳妥、循序渐进、有针对性的着力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2.
邓怡  李润萍  鲁中台 《职业圈》2011,(6):106-108
农民工作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据统计,目前全国农民工总数超过2亿人,其中进城务工的农民工达12亿人左右。然而与这个庞大群体的所作贡献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各种无法得到的保障:户籍问题、子女教育、住房问题、医保问题等都困扰着进城的农民工。养老保险也随着农民工时代的发展而愈加受到重视,为此,我国通过一系列法律法规对农民工养老保险进行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据统计数据显示,截止2008年底,参加城市养老保险的农民工为2416万人,  相似文献   

13.
纵观中韩两国的近代史,都是在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迈进的社会转型期中产生各种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而这些社会矛盾给当时的作家们带来了很大的冲击,从而产生大量描写底层农民生活窘境的文学作品。在韩国产业化时期,随着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出现了农民工这一特殊的社会群体,在城市务工的他们处于一种尴尬的心理状态——既有对农村的眷恋,又无法快速适应城市生活。这样的心理和现实矛盾导致农民无法得到身份的认同,即缺乏归属感。本文以黄皙暎初期小说《去森浦的路》《大力士之梦》为研究对象,主要分析主人公的行为模式,总结出"归属"主题。  相似文献   

14.
电影《隐藏人物》和《相助》以温和的方式探讨了美国的种族隔离问题,刻画了坚强的黑人女性从隐忍到反抗、从弱小到强大的成长过程,展现了抗争中的女性光辉。本文将应用社会心理修辞学理论,总结和分析《相助》和《隐藏人物》中黑人女性的话语修辞特点,探讨当时的社会政治背景、社会道德观念以及文化认知及其对黑人女性话语建构的影响。研究发现,影片中黑人女性的话语拥有温柔、顺从和幽默的修辞特点,这些修辞特点与当时的社会心理因素相切合,符合“适切”的原则。同时,论证了社会心理因素制约着修辞个体的修辞行为,约束着他们的言谈举止,对如何达到理想的交际效果有着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5.
农民工话语权对于农民工公民主体地位的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推进意义重大.但现实社会中,农民工话语权并未得到真正的实现,农民工仍处于失语状态,文章就此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文化学刊》2011,(6):43-43
王建军在《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第一期撰文指出,中国传统教育的觉醒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尽管当时诸子蜂起,百家争鸣,各家对教育的理解及其主张各有千秋,但是,在他们锲而不舍地抗争和坚守中所凝聚的主体精神,揭示了教育的独特规律性和内在学术性,既推动了先秦社会的发展,又有效地提升了传统教育的主体性品质,  相似文献   

17.
围绕新型城镇化和户籍限制逐渐放开背景下,如何促进农民工融入中小城市这一课题,对以往较少被总结的社会融合的政策措施和地方政府制度创新进行总结,认为当前农民工社会融合的政策措施和地方政府的制度创新主要集中在户籍改革、就业提升、公共服务和社会参与四个方面。随着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实施,国家将逐渐放开中小城市户籍限制,以本地城镇化为方向,提升中小城市就业吸纳能力和公共服务能力,培育农民工人力资本,建设社区式产业园区,这一切将是促进农民工融入中小城市的主要路径。  相似文献   

18.
柴潇 《职业圈》2013,(36):54-54
以煤矿企业青年农民工工作现状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当前青年农民工的群体思想特征,作为煤矿企业团青组织有责任对青年农民工进行价值观引导,做好青年农民工的思想政治工作。  相似文献   

19.
为确保进城务工捉民工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近日,中央财政下拨45.68亿元,对进城务工农民工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问题解决较好的省份给予适当奖励。根据要求,资金主要用于接收农民工子女的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补充公用经费和改善办学条件等支出,不得用于偿还债务或挪作他用。  相似文献   

20.
农民工问题是党和政府及全社会关心的重点、热点.受文化水平和欣赏习惯限制,农民工了解世界的主要媒体是广播电视.我国广播电视界打造了一大批具有中国特色的为农民工服务的节目,起到了维护农民工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