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阜新市拥有8000多年前的"查海遗址",挖掘出土的玉玦代表了查海文化的文明高度。作为全国第一个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市和转型示范市,作为"世界玛瑙之都",打造维护好城市文化品牌,才能更好地实现"文化搭台,经济唱戏"。阜新市民间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在保护民间文化遗产方面,已经卓有成效。但是要想实现以城市文化品牌为聚焦点,助力阜新市这样资源枯竭经济转型的城市,必须大力挖掘和利用民间文化精髓,使其大放异彩,吸引国内甚至国际市场的注目。文化品牌的建设与维护,政府的大力支持固然首当其冲,但是高校的的参与加盟将使民间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进入到高水平的科研层面和文化创意层面,不仅使政府行为有效扎实的落实,更能走出一条科学化、系统化的道路。本文从高校科研向民间文化保护传承的延伸,试图从设计角度探讨阜新民间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主张继承传统与创新发展相结合,为阜新各类民间文化提供适合的保护传承途径;也为阜新旅游业的发展提供更多具有文化深意与内涵的旅游资源,进一步提升城市的形象和促进经济增长,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正>《中国名城》是由国家名城委创办,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和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支持的专业性、前沿性学术期刊,已创刊25年。杂志全方位展示现代区域和城市建设、城市规划、城市经济和城市文化等领域最新研究成果,深入探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方法,总结推广现代化城市建设以及历史文化名城在保护、建设、管理和利用等方面的理论研究成果及工作实践经验。《中国名城》杂志辟有"城市理论前沿"、"城市问题批判"、"城镇化研究"、"城市发展战略"、"城市经济与社会"、"城市文化资本"、"中外名城比较"、"名城保护案例"等栏目,欢迎学界朋友一起  相似文献   

3.
<正>《中国名城》是由国家名城委创办,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和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支持的专业性、前沿性学术期刊,已创刊25年。杂志全方位展示现代区域和城市建设、城市规划、城市经济和城市文化等领域最新研究成果,深入探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方法,总结推广现代化城市建设以及历史文化名城在保护、建设、管理和利用等方面的理论研究成果及工作实践经验。《中国名城》杂志辟有"城市理论前沿"、"城市问题批判"、"城镇化研究"、"城市发展战略"、"城市经济与社会"、"城市文化资本"、"中外名城比较"、"名城保护案例"等栏目,欢迎学界朋友一起  相似文献   

4.
<正>《中国名城》是由国家名城委创办,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和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支持的专业性、前沿性学术期刊,已创刊25年。杂志全方位展示现代区域和城市建设、城市规划、城市经济和城市文化等领域最新研究成果,深入探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方法,总结推广现代化城市建设以及历史文化名城在保护、建设、管理和利用等方面的理论研究成果及工作实践经验。《中国名城》杂志辟有"城市理论前沿"、"城市问题批判"、"城镇化研究"、"城市发展战略"、"城市经济与社会"、"城市文化资本"、"中外名城比较"、"名城保护案例"等栏目,欢迎学界朋友一起  相似文献   

5.
广东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策源地与改革开放前沿地,革命历史丰富厚重,拥有大量革命文物资源。该文通过全面梳理广东革命文物资源的价值特征与基本概况,系统剖析当前广东在开展革命文物系统保护、文旅融合、红色传承等方面的工作现状,发现广东革命文物工作仍面临一些问题,涉及革命文物调查标准不够统一、保护利用顶层规划仍有欠缺、集中连片工作力度不够突出、文旅融合水平有待提升等。该文基于问题分析,针对性地提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策略,重点围绕夯实基础、顶层设计、片区保护、联动发展、文化传承等层面,以期为广东革命文物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当今世界是城市的世界,新型城镇化是我国的国家战略,也将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机制。这是研究大运河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必须洞悉的大势。以大运河城市群为总体框架建构运河城市文化共同体,推动运河城市形成深层次的文化认同与价值共识,在实践中保持战略及发展步调的一致与协调,是避免大运河世界遗产资源因过度使用而陷入"公地悲剧"的重要战略思路。以共建大运河文化城市群为契机,切实解决长期以来在名分、资源、投资、项目、客源等方面的"单打独斗"和"恶性竞争",在集体履行保护大运河世界遗产"完整性"的同时,最大限度实现运河沿线城乡的共同繁荣和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7.
位于岷江上游羌族地区的茂县城,有着重要的地理位置、深厚的历史文化意蕴和无限的发展前景。在地震灾害中茂县等羌族城市受损严重,面临着大规模的城市重建工作。通过对羌族地区中心城市茂县传统文化资源及地域文化特色的研究,为其城市开发建设提供思路。根据城市自身的历史资源和由此生长出来的发展战略,确定具有延续性的城市建设保护与开发的基本原则与方向。  相似文献   

8.
文化文物资源作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根脉,是国家的"金色名片",如何让文物"活起来",对于传播博物馆文化、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增强博物馆社会教育功能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郑州地区为例,从文物资源社会开放、馆际交流及藏品利用、"互联网+"的运用、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等方面探讨了文物保护与活化利用的有效模式。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一带一路"建设为背景,以武威市举办文化活动为案例,结合本地社会经济发展及城市文化发展的实际情况,对具有历史文化资源的城市文化发展策略进行研究与分析,从三个角度提出了优化建议及策略,以期能够对中小城市的文化发展与城市形象的树立提供参考,促进城市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0.
杨帆 《文化学刊》2015,(1):85-89
人类文明与城市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人类文明促使了城市及城市文化的产生,城市文化反过来又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城市建设须从城市历史文化资源入手,塑造城市个性和文化,以"城市文化资本"理论为指导,以南通为例,通过现有文化存量,经营城市文化资本,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理念。  相似文献   

11.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将人文城市建设列为重点任务之一。作为曾经的"首善之区",古都文化发展、古都文化形象塑造是人文城市建设必须面对的重大命题。为了塑造"文化传承,彰显特色"的古都文化形象,显示文化遗产"活化"、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融合发展的特殊魅力,避免使古都保护在拆旧建新、拆真建假中陷入千城一面的尴尬境地,必须对古都文化形象的内涵与特征进行澄清、梳理,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深入探讨古都文化形象的塑造策略。  相似文献   

12.
<正>《中国名城》是由国家名城委创办,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和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支持的专业性、前沿性学术期刊,已创刊25年。杂志全方位展示现代区域和城市建设、城市规划、城市经济和城市文化等领域最新研究成果,深入探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方法,总结推广现代化城市建设以及历史文化名城在保护、建设、管理和利用等方面的理论研究成果及工作实践经验。《中国名城》杂志辟有"城市理论前沿"、"城市问题批判"、"城镇化研究"、"城市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3.
<正>《中国名城》是由国家名城委创办,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和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支持的专业性、前沿性学术期刊,已创刊25年。杂志全方位展示现代区域和城市建设、城市规划、城市经济和城市文化等领域最新研究成果,深入探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方法,总结推广现代化城市建设以及历史文化名城在保护、建设、管理和利用等方面的理论研究成果及工作实践经验。《中国名城》杂志辟有"城市理论前沿"、"城市问题批判"、"城镇化研究"、"城市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4.
<正>《中国名城》是由国家名城委创办,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和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支持的专业性、前沿性学术期刊,已创刊25年。杂志全方位展示现代区域和城市建设、城市规划、城市经济和城市文化等领域最新研究成果,深入探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方法,总结推广现代化城市建设以及历史文化名城在保护、建设、管理和利用等方面的理论研究成果及工作实践经验。《中国名城》杂志辟有"城市理论前沿"、"城市问题批判"、"城镇化研究"、"城市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5.
<正>中国名城是由国家名城委创办,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和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支持的专业性、前沿性学术期刊,已创刊25年。杂志全方位展示现代区域和城市建设、城市规划、城市经济和城市文化等领域最新研究成果,深入探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方法,总结推广现代化城市建设以及历史文化名城在保护、建设、管理和利用等方面的理论研究成果及工作实践经验。《中国名城杂志辟有"城市理论前沿"、"城市问题批判"、"城镇化研究"、‘‘城市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6.
三亚"浪漫天涯"城市文化是基于三亚特有的地理场域与历史文化根脉,结合现代旅游发展之"浪漫""天之涯"建设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建设的总和。"浪漫天涯"城市文化空间建设与呈现表现在宏观市域之"三湾"空间格局打造、重点场域之文化情境创设、城市风貌意象之整体氛围营造三方面。本文就从这三个方面展开论述,探讨三亚"浪漫天涯"城市文化释义与空间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7.
语言不仅是一种工具,更是一种有价值、可利用、能发展的社会资源。本文从苏北外资经济发展状况入手,探讨了外语语言环境与城市形象、经济发展的关系,并指出"外语环境"也是"投资环境"。基于此,淮安在"十三五"经济发展中应加大外语环境建设力度,提升城市文化品位,促进城市内涵建设。  相似文献   

18.
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建设特色人文城市,目前国内不少城市都比较重视发掘、整理、利用历史文化资源。这是我国城市建设的新动向,也是城市在更高发展阶段上新资源观的反映。不过,很多城市在发掘、利用历史文化资源方面只注重供给主义,忽略接受者的需要与观感。为了提高历史文化资源在当代城市形象塑造、丰富城市内涵、振兴文化产业等的效果,有必要引入接受美学的合理成分,从接受者的立场与视角来优化当前城市对历史文化资源的利用方式。洛阳在这方面的做法,可谓是一个较典型的实例。  相似文献   

19.
红色文化资源蕴含着丰富的思想价值、教育价值和时代价值,具有正面的价值导向、深厚的革命内涵、鲜明的历史印迹。红色文化资源开发,既涉及红色文化资源蕴含的内容价值,也包括外在特征和形式上的价值创造与重塑。从产业开发的角度看,当前红色文化资源开发运用模式主要有:红色文献整理、红色文艺的创作生产、革命文物的保护利用、红色文化资源与设计产业的融合发展、红色旅游产业。保护运用红色文化资源,整合优化红色文化资源,探索红色文化资源多维度开发模式,对于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精神,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推动乡村振兴都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本文研究对象是城市文化建设,围绕建设"文化佛山"的总体目标,通过弘扬佛山特色文化、提升品位,加大文化在佛山城市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引领带动、支撑、持续的作用;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充分认识到在率先迈向文化强市的进程中,补齐城市文化建设的短板;将创新与弘扬特色文化作为城市文化现象与思想支撑的出发点,使提升文化品位引导城市发展成为共识。建设文化佛山达到两个目的:一是加强城市凝聚力,使市民更具有幸福感和获得感;二是通过加大文化软实力策略、实现文产的跨界融合、增强城市整体形象来进一步提升城市长远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