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加速了城镇化的进程,然而在城镇化的进程中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本文从环境伦理的角度对传统城镇化进程影响生态环境的弊端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了新型城镇化的生态文明建设措施以及重大意义,从环境伦理的视角对新型城镇化的生态文明建设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杜元伟  王一凡  孙浩然 《资源科学》2021,43(10):2055-2067
研究海洋牧场的生态安全问题对贯彻生态优先理念、解决资源环境问题、落实国家与地方政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我国海洋牧场尚处于建设阶段,因数据不完备而带来的决策不确定问题在当前阶段异常显著。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文首先基于DPSIR理论框架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5个层面构建了海洋牧场生态安全的评价指标体系,然后通过引入平均效用熵权法计算了具有公正客观性的指标权重,在此基础上应用解析证据推理规则构建了海洋牧场生态安全指数及分项指数的评价方法,最后结合实际调研数据对荣成市7家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表明:①荣成市海洋牧场在准则层的权重排序为响应>影响>状态>压力>驱动力,表明该市7家国家级海洋牧场在生态安全表现差异程度上,响应的差异较大,影响和状态的差异居中,压力和驱动力的差异较小。②荣成市海洋牧场生态安全指数整体处于中等偏下水平且分布较为均衡,其中,处于较为安全和临界安全等级的各1家,处于较不安全等级的有5家。③荣成市7家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在驱动力、压力、影响、响应4个准则上的生态安全分项指数均处于临界安全等级,而在状态准则上的生态安全分项指数处于较不安全等级。案例研究证明,本文提出的理论和方法对解决不确定环境下的海洋牧场生态安全评价问题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镇化建设步伐也逐渐加快。自从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城镇化建设的要求,全面推进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提示我国农村的整体社会文明程度已经成为我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驱动力。近几年以来,我国已经统一了要始终坚定不移的推进城镇化建设,要真正把建设环境优美、生态文明、和谐发展的新型城镇作为目标,搞好环境卫生工作,建设一个适合人们居住的美好家园。随着城镇化建设步伐的逐渐加快,乡镇建设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是,与此同时,乡镇环境卫生管理也衍生出许多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的改进和完善。  相似文献   

4.
基于DPSIR概念的城市水资源安全评价及调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曹琦  陈兴鹏  师满江 《资源科学》2012,34(8):1591-1599
城市水资源安全对保障城市和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城市生态安全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文章利用环境系统评价中广泛使用的“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概念框架(DPSIR),结合内陆河流域水资源供需调配、水质污染控制以及水资源安全管理理论,从系统动力学的角度出发,构建了流域水资源安全评价DPSIR框架,并以黑河流域中游张掖市甘州区为例,建立水资源系统变化的驱动因素、压力、影响以及人类活动的数学模型,定量分析水资源系统人1:7-经济-水资源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反馈机制。结果显示:从2002年到2007张掖市甘州区水资源系统总体趋于良性循环;人口增长、社会经济发展、工、农业用水量的增长是引起城市水资源系统压力的主要因素;工业污水、生活污水是造成水资源系统恶化的主要因素。文章最后依据DPSIR模型中关键性控制指标,提取了影响城市水资源系统的主要可调控参数,以期为城市水资源的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智慧政务信息生态评价是一个动态性、系统性的问题,本文通过利用DPSIR理论模型,全面分析智慧政务信息生态系统的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和响应因素,从而理清智慧政务信息生态系统发展过程中,各因素之间的影响机制以及作用关系。在此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项评价指标的权重,形成智慧政务信息生态发展程度评价模型,并且采集中国2011—2014年的数据计算评价结果,对模型的适用性进行验证。评价结果显示,中国智慧政务信息生态整体实现程度逐年稳步提高,并且各指标的变化呈现出一定的趋势和规律性。  相似文献   

6.
生态文明、绿色低碳是中央提出的建设新型城镇化的基本原则之一。海南省琼海市的特色城镇化,在坚持这个原则的基础上,做出了应有的成绩,受到各界的肯定。琼海城镇化建设提出的"三不一就"基本原则,即:"不砍树、不占田、不拆房、就地城镇化",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城镇化全过程,其经验和成绩表明,经济发展和环境破坏不是对立的,而且是可以融合共生的。  相似文献   

7.
生态城镇化是一种可持续的城镇化发展模式,而循环经济是建设生态城镇的方式之一,生态城镇化与循环经济的内在联系决定两者是相生相容的关系。以武汉市X经济开发区为例,地方政府在生态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融入循环经济理念,各企业依靠循环经济发展产业,当地居民的生活方式也随循环经济的发展有所改变。将循环经济的理念作为生态城镇化建设、发展的支撑,能有效解决发展中带来的环境问题,建设成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的新型城镇。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口数量的增加,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显,严重制约了农村可持续发展和新型城镇化顺利进行。鉴于此,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有必要研究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对策。这对于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新型城镇化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逐步推进,我国的环境管理工作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如何完善我国行政管理体制,对促进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以及生态文明的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前对于生态文明建设评价的研究多是主观确定指标体系,没有基于数据自身特点针对不同区域开展差异化评价。本文针对上述缺陷根据实际生态文明建设的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灰色LEAP计量的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模型,首先确定15个具有代表性的指标来反映生态文明的具体要求,构成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然后运用灰色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及准则的权重系数,给出综合评价计算模型及生态文明建设指数,最后采用LEAP模型为计量工具,构成包含有15个指标的生态文明考核指标体系。通过实例仿真实验表明,本文提出的评价模型切实有效,在对青岛崂山区和李沧区两个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的评价中应用良好。  相似文献   

11.
《科技风》2017,(22)
在全球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工业化、城镇化带给人类丰富的物质文明,同时也使人类面临众多资源、环境等问题,对人类的生存发展构成越来越严峻的挑战。党的十七大报告第一次把生态文明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提出来。人们也开始在国家的导引下逐步从思想上深刻地认识到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性。本文简述白城地区城镇化建设发展情况,希望对以后城镇化建设起到借鉴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12.
科技支撑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探索、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科技创新作为人类文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将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速循环经济和绿色产业发展,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加快管理体制转换,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重要的支撑作用。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把生态文明的建设任务作为我们科研工作的重要出发点,在相关领域要明确科技需求,瞄准核心问题,全面落实党的"十八大"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和战略部署。  相似文献   

13.
基于DPSIR模型,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和响应5个方面构建林业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并以伊春市为例,对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评价。评价结果显示,近年来伊春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取得了长足进步,到2012年已经达到良性可持续发展状态。现阶段伊春市发展主要问题在于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驱动能力不足,因此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劳动力向新型产业转移、发展生态旅游产业以及引进高层次人才等将是保证伊春市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海上风电产业绿色发展的量化评估及实现路径,引入DPSIR模型,依据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及响应5个维度选取21个评价指标,构建海上风电产业绿色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其次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促进海上风电绿色发展的具体路径。结果表明,2007—2021年我国海上风电产业绿色发展水平值呈现快速上升的趋势,绿色发展等级由低升高;对绿色发展水平贡献度最大的准则层为影响与状态,权重最大的指标依次为海上风电累计装机容量与发电量;路径分析中,“驱动力—压力”“压力—状态”存在负向作用,政府响应对于“驱动力—压力”“压力—状态”,“状态—影响”路径的调节效应显著。文末从政策导向与科技创新的角度为海上风电绿色发展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万安国  饶华 《科技广场》2013,(6):157-160
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对资源和环境造成了压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化必然要走以低碳经济为引领的新型城镇化道路。而对低碳经济立法则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走低碳城镇化道路的制度保证。文章对此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2012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要围绕提高城镇化质量,因势利导、趋利避害,积极引导城镇化健康发展。要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格局,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城市群要科学布局,与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紧密衔接,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要把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作为重要任务抓实抓好。要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相似文献   

17.
结合长江经济带城市的生态特点,基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模型构建具有长江经济带特色的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通过主成分分析方法求取指标权重,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建立生态安全评价模型;以武汉市作为实证研究对象,对其近10年的生态安全状况进行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武汉市2001—2014年间生态安全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其中2014年生态安全水平最佳,达到良好水平。  相似文献   

18.
新型城镇化是实现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分别从宜昌经济、社会、人口、生态共4个维度,构建包含16个指标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宜昌市2013-2017年的样本数据进行评价研究,并提出优化宜昌新型城镇化建设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八大”报告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凸显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部署,已成为全党全国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在新的形势下,要深刻认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对实现我国发展战略的重大意义,深刻认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破解资源环境瓶颈制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是满足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由之路,是顺应绿色低碳发展国际潮流、承担负责任发展中大国义务的必然选择。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深入理解和把握生态文明的内涵、理念,明确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指导方针、基本途径和目标任务。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按照党的“十八大”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部署,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调整产业结构,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坚持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增强科技支 撑能力,完善体制机制,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努力建设美丽中国 。  相似文献   

20.
生态文明建设包含三个重要特征:较高的环境意识,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更加公正合理的社会制度。建设生态文明社会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公正原则、整体性原则和以人为本的原则:生态文明建设与新型工业化道路是统一的,只有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以人为本思想,建设生态文明社会,我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才能走上健康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