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新型城镇化战略要求出发,对处于城镇化发展高级阶段的北京大都市区郊区小城镇多中心、分散化发展趋势进行了理论分析,指出了小城镇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疏解城市功能、承接城市产业、承载人口宜居等方面新的功能定位。根据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的城镇体系设计,基于现实存在的问题,从城乡一体化视角提出了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吴志琳 《职业圈》2008,(20):5-5
农村小城镇建设对繁荣农村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必须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大力繁荣农村经济,使惠及全民的小康社会宏伟蓝图早日实现。  相似文献   

3.
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大力繁荣农村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小城镇建设对繁荣农村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必须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大力繁荣农村经济,使惠及全民的小康社会宏伟蓝图早日实现.  相似文献   

4.
日本的小城镇城镇化与多维度的制度和社会变迁直接相关,在这一过程中,日本政府主要采取了放宽土地流转管制,推进市町村合并、农村地区的产业转型等政策和法律手段,多维度的社会和制度转型也因此而构成了日本小城镇城镇化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5.
整体处于农村社会但也已出现城市病苗头的西部省区,迫切需要在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的同时,吸取东部城镇化发展经验教训,后发赶超,及早把提升城镇化质量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防患于未然,避免走他们走过的老路、弯路。尽快探索出一条能为所有欠发达地区提供经验借鉴的"低消耗、低排放、集约型"的高质量的城镇化之路,尤其要探索城镇化水平和质量的同步提升路径。因此,在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地构建了城镇化质量监测与评价指标体系,选取典型省份对其城镇化质量进行了监测与评价。通过分析对比得出结论:西部城镇化水平滞后于全国平均水平,且参差不齐;西部城镇化质量不高,且相差悬殊;城市现代化水平不高,且有下降趋势;西部城乡一体化实现程度低,且二元结构明显。由此提出:西部省区应直面差距,遵循规律,乘势而上,吸取教训,后发赶超;在重视发展速度的同时,更要提升城镇化质量,提质增速同步,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6.
羌文化是羌族重要的文化产物,其核心地区在川西岷江上游的茂县。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羌文化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城镇化进程中羌文化保护所面临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城镇化进程中保护与发展羌文化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以皖南文化旅游示范区为例,构建新型城镇化测度指标体系,运用PCA模型对2000-2013年研究区新型城镇化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基于GIS空间分析和系统聚类法对新型城镇化的空间差异与类型划分进行了初步定量探讨。结果表明:2000-2013年皖南文化旅游示范区新型城镇化总体上呈现"东高西低"的空间格局;局部上新型城镇化以"芜-马-铜"为核心圈层,呈现向外围减弱分布态势;2000-2013年新型城镇化4个维度指标在空间上也表现出一定空间分异特征,其中人口城镇化、经济城镇化、社会城镇化的高值主要分布在芜湖、马鞍山的县(市),而生态城镇化高值主要分布在黄山、池州的县(市);皖南文化旅游示范区新型城镇化发展整体上划分为4种基本类型:Ⅰ高值区、Ⅱ较高区、Ⅲ中值区、Ⅳ低值区,并针对4种类型区提出现阶段以及未来发展总体思路及其策略。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促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其中新型城镇化过程中“人往哪里去”的具体模式选择成为一道难题,争论较为激烈的两大观点为“就地城镇化”与“异地集聚发展”。以四川省泸州市纳溪区大渡口镇为实证,探索“就地城镇化”过程中“投资公司+农业公司+专业合作社+村民”四位一体发展模式,以浙江省丽水市云和县为实证,分析了“异地集聚发展”过程中的“小县大城”发展模式,对“人往哪里去”这一问题提出“全面加强城乡统筹”的趋势分析。  相似文献   

9.
试论旅游业发展对农村城镇化的驱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口城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旅游业的发展有利于推动旅游资源富集区的城镇化进程.文章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以旅游业促进城镇化发展的模式来推动此类地区的城镇化建设途径,强调在发展过程中应注意开发商,政府、村民三方关系.  相似文献   

10.
周莉 《职业圈》2007,(3X):61-62
人口城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旅游业的发展有利于推动旅游资源富集区的城镇化进程。文章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以旅游业促进城镇化发展的模式来推动此类地区的城镇化建设途径,强调在发展过程中应注意开发商,政府、村民三方关系。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九大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将继续积极推进城镇化进程,并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城镇化要发展,农村也要发展,新时代同步推进城镇化与乡村振兴战略并不矛盾,二者是辩证统一的。一方面,城镇化可以看作是乡村振兴的一个路径和方式,是乡村振兴的支撑;另一方面,乡村振兴也助推着城镇化,它们互相支持配合。  相似文献   

12.
城镇化具体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受生产力发展所决定的自然历史过程;二是人们的生存方式改变的过程。城镇化带给人们一个全新的生活方式。城镇化在草原文化区的推进也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由此引发了草原制度习俗文化的传承与革新的问题。当代能够代表草原文化的主体民族主要是保持着游牧生活方式的蒙古族,他们所代表的草原文化是生态文化,因而,即使是在现代城镇化的进程中也具有传承价值,这主要表现在他们所具有的物质生活方式、精神生活方式和社会交往方式各方面所具有的内在价值上。以新巴尔虎左旗阿木古郎镇的巴音塔拉嘎查为例,可以观察到城镇化进程中草原文化的制度习俗文化是如何进行自我调适的,即传承和革新的。  相似文献   

13.
国家提出新型城镇化是对过去城市化进程反思的结果,是推动经济转向更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载体,实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必然之路。也是切实推进城乡管理由"人治"向"法治"的重要机遇,解决城乡资源低效利用、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的新思路。尽管学界就这一议题的研究颇丰,但更多落脚于资源保护、社会公平和宏观产业体系构建等。着重从土地资源利用和投资改革的角度,探讨县域层面推进新型城镇化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提出:1区、县在我国新型城镇化过程中面临的难点;2土地资源整合与投融资改革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的关键作用和思路创新。  相似文献   

14.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面临诸多挑战。年轻人搬入城市导致农村空心化,愿意传承非遗的农村年轻人则缺少资助,而许多城市又缺少传承和展示非遗的场所。以国家此轮新型城镇化为契机,城市管理者应把非遗保护纳入城市整体建设中,利用古建筑场所展示非遗,在城区中保留和修建非遗传承场所、城市标识,完善非遗产业园区内的硬件基础设施和社会生活服务体系。在此基础上,以非遗为核心,规划设计特色风情小镇,让非遗传承者参与城市建设,弘扬非遗,推动非遗在城市的传承。  相似文献   

15.
农民工是世界工业化史上的共有现象,农民工群体是中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跨越城乡的特殊社会群体.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农民工"市民化"渐成为热门话题.文章提出农民工市民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并分析农民工市民化存在的主要障碍,提出创新机制体制,以全面推进农民工市民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6.
东部地区城镇化路径可总结为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为工业劳动者,从而实现半城镇化。这个过程的背后是东部地区巨大的、触手可及的城乡差异带来的"求发展"的群体性意识观点,而对于欠发达的西部地区,特别是宗教氛围浓重的少数民族地区,这种意识观点几乎没有生存土壤,因此也就导致了东部城镇化经验难以直接用于西部地区。在国家推进新丝绸之路的宏观背景下,西部城镇化发展势在必行,并以宁夏为例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由于部分地区的大力推进,小城市的城镇化进程非常迅速,取得了显著成果。但城镇化的成果不应只停留在数字上,城市建设基础应该是"以人为本",注重居民的体验和感受。以湖北省赤壁市一个街区公共空间的变化历程为切入点,论述了小城市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独自的观点和相应的改善建议。  相似文献   

18.
非整体观思维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所引致的乡村文化与经济不协调发展的弊病日益突出,严重制约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步伐和整体效益。面对困惑,需要转换思维,借助中国哲学的整体观来寻求解决办法。中国哲学的整体观所蕴含的积极思想对于破解难题,有效融合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乡村文化与经济的发展具有现实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9.
城镇化和智慧城市建设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选择,两者相互依存、共同建设有助于经济社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同时,城镇化和智慧城市建设都是系统工程,需要科学规划、分层推进、注重实效。城镇化、智慧城市与"互联网+"的协同发展,将为创新城市的经营、生产、生活、治理的新模式提供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20.
城镇化的动力机制决定了一个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港口型城镇具有非常典型的特色化发展模式,但如何从单一港口经济转变为多元经济推动模式,既是坚持特色,更是拓展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必然选择。启东市吕四镇从港区经济到多元经济模式的探索,预示了中国特色城镇化发展的新的趋势。问题虽然也有,但走新型城镇化之路,通过发展实现转型和优化是一条正确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