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新闻舆论监督实践中,记者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形:报道刊发后,被批评单位既不通过媒体说明情况、研究解决问题方案,又不肯主动改正错误,甚至当记者找上门做进一步深入采访时,以种种理由推托,避而不见,使报道陷入僵局。  相似文献   

2.
3.
所谓深入采访,就是根据采访需要,深入实际,深入群众,调查研究,不但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而且认识事物的本质,为写出高质量的稿件奠定雄厚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5.
在时下的电视和报纸新闻报道中,我们常常能听到或者看到这样的话,“在采访中,记者看到或者了解到……”,“某某(采访对象)对记者说……”,这基本已经成为现在新闻稿件的一种写作模式,可以说,这意味着记者成了新闻稿的主角。  相似文献   

6.
7.
周云龙 《视听界》2002,(4):90-90
新闻界的前辈说,记者是一种全天候的职业,即使睡觉时,也得睁着一只眼。其实,这仅仅是对记者的一种“时效”要求。新闻要用事实说话,作为记者,要全面驾驭新闻事实,准确选择报道角度,还得有  相似文献   

8.
9.
环顾四野,报业大战烽烟四起,新闻竞争如火如荼。一份报纸要想在夹缝中求生存,就要适应人们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及“快餐式”的新闻消费习惯,就得文字与图片“比翼齐飞,图文并茂”,图片领着新闻走,为读者奉献出色、香、味俱全的“新闻套餐”,这样才能吸引住读者的眼球,抢占  相似文献   

10.
11.
12.
13.
我们在处理时事稿件时,经常采用“标题新闻”这一报道样式。为什么要选择这一报道样式?概括起来,标题新闻的报道优势有这么几个方面。 一是报道更简洁。由于标题新闻省去了一些次要新闻要素,所传达出的信息十分突出,如: 江泽民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提出 2010年人口不能超过14亿 这条新闻省略了WHEN(何时)、WHY(何因)等要素,但WHAT(何事)却表达得相当完整、醒目。 二是传播更快捷。一方面,唯其简洁,读者可以用最短的时间获知一条完整独立的信息,加上标题新闻的字号比较大,更容易在版面中“抢眼…  相似文献   

14.
15.
16.
稿子发得不少,但采写能力未见得提高,一些记者编辑不知不觉陷入一种怪异的工作状态一这来自一种成为风气且愈演愈烈的"惯例":被采访地方和单位备下标准的本报讯"通稿",不需要到达新闻现场,不需要采访任何人,甚至不需要动笔,署上名刊发就是了.没有知识产权之争,也不必顾虑报道失实,不亦乐乎.  相似文献   

17.
一年一度的高考牵动着社会的神经和不少人的心弦。成为媒体报道的热点和重点。高考期间,重要考点都会聚集各路媒体记,他们穿梭于考生与家长之间,调动各种手段,捕捉采访对象,抓紧采拍新闻。这几乎成为每年高考考场内外的一道风景。  相似文献   

18.
19.
20.
观其 《青年记者》2010,(19):96-96
倘若觉得自己吃点苦走正道就是吃亏,实际是吃了大亏——丧失了赶超的最大机会,注定“泯然众人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