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宋代学者严羽曾说:“大抵禅道惟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惟悟,乃为当行,乃为本色。然悟有深浅,有他限之悟,有透彻之悟,有但得一知半解之悟。”禅要悟,诗要悟,语文学习何尝不需要悟呢?“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它们都是作者的心中之“意”,用笔下之“言”传达出来,是作者对生活、对生命、对世界的感悟,是作者的灵感在笔端的倾诉。  相似文献   

2.
初中语文教学要坚持因文明道,因道悟文的教学原则,将文学的人文情怀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得到实践,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素质教育的根本是以人为本,通过语文实践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在初中语文素质教育过程中要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以培养学生的文学情感修养和审美感性情怀,提高语文教学综合效应,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的人文关怀引向社会,贴近生活,扩展语文教育空间。  相似文献   

3.
“悟”及以“悟”为核心的教学思想在语文教学中日渐流行起来。该思想提倡者们企图以“悟”作为突破某些建立在抽象唯物主义哲学基础上的语文教学模式的武器,凭借它并通过它,达到语文教学“教为不教”“无法是为至法”的境界。由于他们高举人文的旗帜,而“悟”的精种确实包含有对教与学的主体人格力量的张扬(这正是长期以来中国语文教学所缺少的),因而使得这种思想极富人情味和影响力。这一思想的产生有其必然性。清理它的历史渊源有助于我们对其本质的探讨,所以不妨多说几  相似文献   

4.
语文新课堂之“新”指向新课程新课标,新在切实培育语文核心素养,实现语文学科育人。达成此目标,必须彻底消除语文教与学之陋弊,即语文学科缺少“道”的坚守、缺乏“味”的保持、缺少“术”的创新。守道、保味、创术等视角,为语文教学新课堂健康实施、引导语文学科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指南性和方法性可能。  相似文献   

5.
宋代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提出了“妙悟说”:“大抵禅道惟在妙悟,诗道也在妙悟。”语文课教学也将“悟”性的培养放在重要位置上。“悟”是了解和领会,是体会和感悟。“悟”是智慧的一种体现,是“长期积累,偶然得之”的一种灵感。“悟”是一种思维。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所涵盖的内容十分丰富,但总的精神是通过语文教学“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语文教学的原则之一就是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相辅相成。如何在阅读、写作和听说能力训练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悟”性思维,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习主体对学习客体的自觉能动性的发挥。如果把掌握一…  相似文献   

6.
语文训练与思想教育相统一原则是语文教学的根本原则,它主要体现在“因文明道,因道悟文,文因道存,道因文显”二者是统一整体的两个方面,我们应该道不离文,因文明道,寓思想教育于语文训练之中。  相似文献   

7.
王玉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2,15(2):170-171,177
语文训练与思想教育相统一原则是语文教学的根本原则,它主要体现在"因文明道,因道悟文,文因道存,道因文显"。二者是统一整体的两个方面,我们应该道不离文,因文明道,寓思想教育于语文训练之中。  相似文献   

8.
纵观获奖新闻及精品,之所以达此高度,均有很多道道,仔细悟之,所得有八。即悟局、悟新、悟深、悟快、悟细、悟异、悟短和悟厚。  相似文献   

9.
对于语文学习来说,"悟"很重要。古人十分重视语文学习中的"悟"。战国时代的思想家孟子说"说诗者"要"以意逆志",庄子则说"得意而忘言""可以意致者,物之精也"。其中的"意",就是"悟",也即"用心体会"的意思。  相似文献   

10.
臻境乃语文教育的理想境界。语文教育臻境,指的是语文教育中,通过最佳化的方式,获得最佳化的效果,形成最佳化的境界,可以而且应该从"教"、"学"、"教与学"趋之达成。教之臻境,乃"不教之教"之境;学之臻境,乃"学而时习"之境;教与学之臻境,乃"教学相长"之境。  相似文献   

11.
语文学科是学习其他各门学科的基础,这一特点决定着语文学科对其他学科具有渗透性。一个学生在初中阶段语文素质的高低,必然要在其他学科的学习过程中产生明显的促进作用或负面效应。因文明道,因道悟文。语文教学要以学习、理解、掌握和运用语文工具为宗旨;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为核心,提高听、说、读、写能力。同时,要坚持“因文明道,因道悟文”的整体性教学原则,并结合语言因素的分析,进行与具体语文内容相关的思想教育,弘扬民族的优秀文化,变语文教学的单一功能为知、情、意教育统一的功能。要提高语文教学综合效应,在教学过程中贴…  相似文献   

12.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感受和理解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而不宜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可见,新课标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这种要求归根结底就是要施教者深悟教学之"道",而不是和教书匠一样仅仅让学生掌握一些解题技巧而已.  相似文献   

13.
<正>语文路上,卅又三年,历语文教学与研究岗位,向道而行,黾勉苦辛,朝乾夕惕,百转千回。我一直认为,只有探寻真正的语文为师之道、语文学习之道、语文教学之道,遵道而行,方能不使语文教学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方能对得起学生。“道”即规律、规则、方向、道路。在语文路上,我怀着绝对虔诚的心情,孜孜以求的是为语文师、语文学、语文教之道。  相似文献   

14.
"唯教之道在于导,唯学之道在于悟。"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善于引导,学生才能有所悟,才能会悟。叶圣陶老先生曾明确指出:"故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导者,想方设法,使学生能逐渐自求得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变授为导,将传授性的活动转变为引导性的活动,这应成为当代教师的核心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15.
语文教育怎样去启悟呢 ?  1.领悟。这是最基本也是最通常的悟。就是让学生在阅读、听讲和观察等学习活动中,领受到某种启发进而领会出其中的含义、意蕴或旨趣。   2.感悟。这是语文启悟教育的重头戏。主要引导学生去感悟人生、感悟生命,即在深刻的感动、感受和感慨中悟出某种人生的意义、价值或道理。感悟人生的最高旨趣在于获得人生的智慧。语文教育必须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精神世界。   3.体悟。就是从切身经历和体验中悟出人生意义。   4.参悟。一是参与其悟,参与作者的悟,作者通过作品而表达出的人生之悟。二是参考之悟,…  相似文献   

16.
语文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理应以“人”的发展为核心。但语文教学的现状却远未做到这一点。语文教师仍然只重“传道、授业、解惑”,传“圣化”之道,授知识之业,解考试之惑。学生的任务只在于接受所传之道和所授之业。教师和学生之间成为“授”与“受”的单通道关系;教科书成了课堂的“圣经”,知识成了教与学的目的。“人”的主体地位被忽略,语文教学沦为“心中无人”的教学。这样,学生的个性被压抑,当然也就谈不上创造潜力的激发和促进“人”的发展了。于漪老师说:“教语文,千万不能见文不见人,千万不能‘文’是实的,‘人’是空的,只重视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训练,而忽视对人的培养。”因此,语文教学走向“心中有人”是语文教学走出困境的必然选择,也是现代教育理念对语文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7.
语文之道     
语文之道,乃语文之规律,语文之原点,语文之真谛也。老子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语文之道衍生了语文之术,语文之枝,语文之末。可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当前语文之术横流、蔓延,遮蔽了真正的语文之道,出现了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的局面。如何面对?我们要借用老子的智慧——少则得,多则惑,回到语文的源头,探寻语文的规律,研究语文之道。  相似文献   

18.
学生是具有能动性的学习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本,这是先进的教育理念。我国的传统教育,特别强调让学生“自悟”,“自得”,这里的“悟”是竖心旁,与“思”有关。孟子曰:“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可见,“思”与“悟”是“得”的前提。孟子又指出:“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从中可以看出,“自得”在学习中的重要意义。为促使学生“自悟”“自得”,必须改变课堂中学生“静听”模式。针对语文教学讲风太盛的通病,要提倡施无言之教。当然,“无言”不是“不言”,而是既要重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不忽视以学生为主体,把课堂还给学生,把时间…  相似文献   

19.
学伦理是指内化的应然价值,能够作为教学行为、教学目的的指引。按照韩愈“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观点,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教学的过程就是“师道”的过程,教学伦理即在教与学过程中的为师之道、求学之道。“道”犹如无形之手,把控着教与学全过程的正义与公平,明确了教与学的本质都是道法自然、遵循规律、保守本真:要求教师之“教”必须有人...  相似文献   

20.
语文素质生长点 培养语文素质,进一步拓宽说,培养人才,要抓住的“灵魂”是什么?语文教育的“灵魂”是培养“悟性”。 “悟”点,是智力生长点,是语文素质生长点。像一粒种子,一棵树,无论它小还是大,都不是处处发芽的,只有在那“芽口”才能形成芽苞长出小芽进而发育成参天大树的。培养学生语文素质也是这样,一定要树立“智力生长点”思想,时时处处把语文教育的情与思、智与力用在“点”子上。 语文教育之悟,有感悟、情悟、理悟和行悟。 感悟 我们感知的任何信息可以说都与语文相关,但真正有益于语文素质形成和发展的,是那些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