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无话可对     
《对话》是中央电视台二套改版后推出的新节目。在《现代汉语词典》里,“对话”的解释是这样的:1.是两个或更多的人之间的谈话(主要是指人物的对白),《对话》显然不是这个意思;2.是指两方或几方之间的接触与谈判,与(《对话》有点沾边。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对话”是上下级之间的对话或几个持不同观点的人之间的谈话。如果没有不同的观点谈话,就不应该叫对话,而应该是“聊天”或“侃大山”。  相似文献   

2.
“谈话”.是人类最普遍的信息传播及交流方式.当“谈话”以节目的样式重现在电视屏幕上,在公共注视空间来呈现个人生存状态,无论从内涵或外延上都显示了“谈话”新的含义。  相似文献   

3.
电视屏幕中谈话节目日渐繁荣。我们都知道,谈话节目是从西方电视“talk show”中来的,就有人很聪明地把它翻译成“脱口秀”。其实,一档“脱口秀”一向是可以被分出两个部分的,即“脱口”与“秀”。也可以大致把前看作是谈话的内容,后看作是谈话的形式。  相似文献   

4.
电视谈话节目是由主持人、嘉宾或观众以演播室为基本谈话空间,围绕某一主题展开即兴讨论的一种节目形态。在英语中它被写作“Talk Show”,谐音是“脱口秀”,反映了这类节目的一个特点,即通过口才来令观众折服。从世界范围看,它保持了几十年长盛不衰的势头。 在我国,电视谈话节目首先在《实话实说》栏目得以尝试。这一节目在全国打响后,地方台亦纷起仿效,央视也相继又推出几档谈话节目。有人说,电视谈话节目的兴起预示着电视的成熟,甚至看不看电视谈话节目,也反映出观众水平的高低。这话可能有些夸张,但电视谈话节目很容…  相似文献   

5.
谈话节目是真正意义上的“主持人节目”,其风格与成败主要取决于主持人的个人风格和魅力。成功的谈话类节目对主持人的外形要求并不是太高,观众真正在意的只是节目主持人的“内存”,或说是主持人的内在魅力的流露,这种内在魅力的构成离不开以下四个支撑:  相似文献   

6.
“谈话”是人类最普遍的信息传播及交流方式。当“谈话”以节目的样式重现在电视屏幕上,无论从内涵抑或外延上都显示了“谈话”新的含义。中国的电视谈话节目起步较晚,从最早的《东方直播室》算起不过七八年的时间,而有全国性影响的电视谈话节目《实话实说》的出现更是90年代中期以后的事情,谈话节目在中国发展迅速,各种类型的谈话类节目在我国  相似文献   

7.
谈话节目因其尊重观众的参与意识,实现双向的心灵共振,强化电视的“贴近”属性而广受青睐,但也不可避免地表现出一些不足或缺陷。诸如,“硬度”有余,韵味不足:容易让人看出门道,难以让人看得热闹;听觉上负荷超载,视觉上遗憾多多。这无疑会影响谈话节目的进一步成熟和发展,削弱它的感染力和传播效果。那么谈话节目该怎样发挥自身优势?创新之中求发展可以说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  相似文献   

8.
韩菊 《中国广播》2007,(3):34-36
一、谈话节目的概念界定 谈话节目来源于西方,在英文中叫做talk show,港台译作“脱口秀”,即没有脚本,脱口而出,即席发挥的意思。中文的“谈话节目”,顾名思义是以谈话为主要表现手段的广播电视节目,其主体构成要素就是谈话。按照传播学的观点,交谈是“人与人之间交流思想感情的口语传播,是最基本、最普通的人际传播……  相似文献   

9.
周吉士 《视听界》2002,(5):24-25
近两年来中国内地荧屏上谈话节目如潮如涌,几乎每一个电视台都办起了谈话节目,内容有新闻评述类、情感生活类、法制教育类、科技知识类等等,几乎是人间万象无所不能拿来入“戏”。现在电视媒体为什么热衷于办谈话节目呢?一则是为了赶潮流;丰富自己的节目品种,二则认为做谈话节目比起新闻节目或综艺节目来要显得省事、省钱,操作起来也比较简单。  相似文献   

10.
姜华 《记者摇篮》2005,(7):44-44
在西方,谈话节目被称为“Talk Show”.汉译为“脱口秀”,意即“脱口而出的谈话”。可见.即兴交流是谈话节目的重要特点,也是它的魅力所在。即兴便意味着谈话节目带有很大的不可预知性,这就对主持人的能力提出了特别的要求。除了专业素养外,一个合格的主持人还应具备以下几种基本能力。  相似文献   

11.
《新闻世界》2005,(2):27-29
自1996年央视新闻评论部集合一大批新闻人智慧的结晶.把一个新颖、闪亮的《实话实说》打造出炉之后,各地迅疾刮起“谈话”、“对话”类节目的狂风,涌现出一大批类似“小崔”的谈话主持人和模仿《实话实说》的谈话节目,然而并不是每个节目既赢得了观众,又赚到了钱。目前不可避免的事实是:风起云涌之后的谈话栏目已经越来越不好做,  相似文献   

12.
谈话节目是目前电视节目除了新闻、电视剧、综艺之外的另一个主要样式。自1996年《实话实说》走红之后,短短几年,谈话节目便风靡大江南北,受到国内几乎所有电视台的追捧。2002年,甚至被业内人士称为电视“谈话季”,各类谈话节目将近180个。一时间,荧屏上“说客”无数。  相似文献   

13.
“人们渴望说出自己的心里话,希望对某种问题找到答案,于是便三人一组,或五入一群,在空旷的草地上或绿荫下席地而坐。在漫无边际的话语中进发出的火花就变成了后来的思想。”这是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他的经典名著《对话录》中的一段阐述。这段文字对什么是“谈话”做出了一个朴素的解释,只可惜,那时候没有广播、电视、没有微博、微信。不然,这该是一场多么精彩的谈话直播节目。  相似文献   

14.
自几年前中央电视台的谈话节目《实话实说》走红之后,全国各地电视台各档节目纷纷起而效尤,各类谈话节目如雨后春笋般地生长出来。据统计,目前国内谈话节目已经达到180多个,形成了继“综艺风”、“益智风”后的第三股收视风潮。  相似文献   

15.
报纸谈话类或称访谈类体裁。是围绕某些新思想、新观点、新闻事件、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等内容,突出个性见解。以问答、谈话实录为主的写作形式。谈话类新闻的成功取决于新闻价值及谈话质量和社会效果,但相像的外貌一多,势必倒人胃口。有道是“物无美恶。过则成灾”,再加上报纸谈话类体裁有几个短项,一是“谈话”为主,信源单一;二是  相似文献   

16.
与国内众多新闻类谈话节目相比,湖北电视台大型谈话栏目《沟通》坚持高端访谈,坚持贴近百姓,把演播室搬到生活中间,面对社会热点难点,让官员和百姓“面对面”,用沟通的语态对话交流,变新闻谈话节目为“说话节目”;用沟通方式化解矛盾,变“曝光思维”为“沟通思维”,栏目走出了创新创优的路子。专业人士认为,面对各种社会矛盾,《沟通》强调舆论的引领作用,变以往“简单曝光”“一味批评”为“沟通化解”,是舆论监督实践中的创新,是理念上一次难得的突围。  相似文献   

17.
崔艳  孙瑛 《声屏世界》2001,(4):21-22
电视谈话体评论节目的基本特点就在于“谈”。它是特定的谈话人选在相对固定的谈话环境中,进行有针对性的讨论。因此,谈话节目成败的关键在于话题的选择,参与谈话人员的选择,主持人的驾驭能力及节目的定位等。  相似文献   

18.
崔磊  刘伟娜 《青年记者》2007,(19):73-73
“电视健康类谈话节目”是通过电视媒体再现以健康话题为核心的人际传播形态的一种电视节目形式。文章通过对“电视健康类谈话节目”传播模式的构建,分析它的传播方式、健康信息流的构成及传播特点,并对电视健康类谈话节目的受众进行解读,提出提升电视健康类谈话节目传播效果的策略。[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王群 《现代传播》2003,(6):59-62
谈话是双向言语交流 ,因此谈话节目主持人不仅需要有说的能力 ,而且还需要有听的素养。听的素养包括“听品”、“听姿”、“听术”三个方面。在听的感知和获知两个阶段中 ,谈话节目主持人有无这三方面的听知素养 ,直接关系到听知的效果、表达的水平和谈话节目的质量。而从言语行为出发 ,借助语境的解释功能 ,推导出嘉宾或现场观众的言语目的、会话含义是不少谈话节目主持人在听知过程中常用的手段  相似文献   

20.
电视谈话类节目,眼下已经成为继综艺节目、益智休闲节目之后,中国电视屏幕上新的流行色。其实,谈话类节目在西方已经有40多年的历史,在我国也有10年的时间了。这类节目的共同特点:一是内容为“热话题”;二是形式为“大家谈”;三是在价值取向上追求“真善美”,尽管东西方的价值观存在着某些差异,但大致如此。由于谈话类节目大多比较注意内容的新闻性,这样,新闻类谈话节目(栏目)相对要多些,因此也倍受人们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