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曹煊 《中国广播》2009,(3):38-40
当前,我国依然处于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时期,各种矛盾容易集中发生,由于一些利益冲突得不到有效平衡、群众诉求得不到倾听和解决等原因,容易形成质疑、猜忌和愤懑的群体心理,偶遇诱导因素就会引发群体性不满和宣泄情绪,如果得不到有效疏导和正确处理,就可能激化矛盾而引发暴力事件。群体性事件不仅造成极其恶劣的政治影响,更重要的是造成社会混乱,影响一方平安,危及大众利益。  相似文献   

2.
杨敦显 《东南传播》2010,(9):122-123
本文以"瓮安事件"等群体性事件报道为例,分析媒体在群体性事件报道为更好实现媒体的报道责任,应注意的报道策略,即注意舆论引导,选择适当报道的形式和选择解释性框架。  相似文献   

3.
岳璐  蒋超  李月红 《新闻前哨》2012,(12):32-33
本文以“框架理论”为研究基点,考察三类主要的新闻媒介——党报党刊、市场化媒体、网络媒体在群体性事件报道方面的差异,并分析各类媒体所建构的不同新闻框架。由于角色的区别,不同类型的媒体对群体性事件的报道,形成了三种不同的新闻框架体系,即党报党刊的权威框架、市场化媒体的告知框架、网络媒体的质疑框架。  相似文献   

4.
地方报如何把握群体性事件的特点,挖掘事件本质,占领事件报道的高地,尽快平息事态,成为地方媒体的一大诉求. 建立群体性事件报道的指挥系统 群体性事件一般具有突发性、不可预见性、复杂性、敏感性、影响力大、涉及面广等特点.媒体面临的第一个考验是作出正确判断:报与不报,如何报,投入多大力量,怎么报.群体性事件的瞬间性和强烈性,要求媒体必须在第一时间快速做出正确反应,否则就会丧失最佳时机.  相似文献   

5.
在群体性事件的预防和处置过程中,新闻媒体通常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能否灵活、恰当地运用报道技巧,将对事件产生重大的影响,因此认真研究群体性事件的报道技巧,不仅有助于群体性事件的解决,发挥舆论宣传导向作用,维护社会稳定,而且能够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从而赢得人民的理解和信任。  相似文献   

6.
司丽 《传媒观察》2007,(1):27-28
近年来,伴随改革开放的深入和转型期社会矛盾的日益复杂,我国社会正走向群体性事件多发阶段。经济领域矛盾尖锐化,各种观念交错影响,引发群体利益矛盾呈扩大化、复杂化的趋势。频繁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是社会张力加大和社会稳定性降低的突出表现,成为当前人民内部矛盾中的重要矛盾。如何正确认识群体性事件,作为公共资源的大众传媒在促进群体性事件的解决方面,应采取哪些切实可行的办法,维护社会稳定,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群体性事件由于其发生原因和过程的复杂性,在众多报道体裁中,较为适宜采用深度报道的形式。在作群体性事件的深度报道时,应注意舆论引导和灵活的报道框架的运用。  相似文献   

8.
群体性事件的特殊性及报道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社会进步、科技发展和新闻报道政策的放宽,媒体报道群体性事件面临难得的机遇,群体性事件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媒体上,政府对群体性  相似文献   

9.
谢佳沥 《新闻世界》2011,(12):112-114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群体性事件在频繁发生的同时也呈现出一些新形式和新特点,其中微博在群体性事件中的频频“现身”就引起了许多人的关注。但长久以来,人们大都将目光集中于微博在群体性事件中的负面作用和影响。而笔者认为,只要应用得当,微博一样可以成为政府化解群体性事件的有力“武器”。  相似文献   

10.
王超群 《青年记者》2012,(20):98-99
在我国,传媒业界普遍将群体性事件视为一种公共突发事件加以报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共突发事件相关政策法规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发展变化,我国群体性事件报道也相应出现三个阶段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
文化娱乐类报道 ,已经成为当前媒体竞争的一个重要领域。本文试结合近期文化娱乐热点报道中出现的一些新情况 ,就文化热点新闻的采写与媒体的价值导向这一问题 ,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以就教于新闻界同行。明星炒作与文化趣味导向机制在西方一些发达国家以及东南亚和我国的台港地区 ,报纸上的文化娱乐新闻 ,尤其是影视娱乐版的内容大多是明星绯闻之类的东西。明星为了提高其身价和作品的卖价需要媒体的报道 ,而媒体为了发行量、收视率也需要明星的炒作 ,这两者构成了一种互为作用又相互依存的关系。应当承认 ,媒体的明星炒作为影视业、唱片业的…  相似文献   

12.
近日,《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出台,显示了中央试图制度维稳的新努力。同一时期,河北一位处置群体事件不当的县级官员下马,被解读为官员问责向群体性事件倾斜的新趋向。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国社会结构进入急剧变革的转型时期,大量的社会矛盾和问题相互交织,群体性事件的不断发生已成为影响我国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而随着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借助网络平台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已经成为当前群体性事件发生的新动向.由于网络自身具有的虚拟、平等、开放、互动、快捷、海量以及聚众等特点,借助网络媒体、手机短信、及时聊天工具、博客、BBS论坛等途径而发生、传播的网络群体性事件在近年来层出不穷,屡见不鲜,其社会影响力并不亚于甚至更甚于传统的群体性事件.  相似文献   

14.
在社会发生深刻变革和深层转型的今天,呈现出不同的利益群体和复杂的利益关系格局,一些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一旦处理不好,往往容易演化成危害社会稳定的群体性事件。作为喉舌耳目和社会公器,在群体事件报道中如何准确把握事态苗头,切实反映群众利益诉求,及时提供权威政策信息,有效疏导公众不满情绪,最终化解社会矛盾,是对新闻媒体的全...  相似文献   

15.
李晓云 《新闻界》2014,(2):41-44
网络群体性事件正在成为公共性问题讨论与解决的互动平台,本文探讨了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内涵,并指出其公共性主要体现在:批判的氛围和公共议题的趋向。在此基础上,从公共领域的视角剖析了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成因,认为网络媒介、各类社会问题和具有批判意识的社会公民都成为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建构性力量。由此,在公民精神的宣传与引导、理性公众舆论的培养、政府畅通民意与"官意"的交往中,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公共价值得到了全面的体现。  相似文献   

16.
中国目前处在社会转型期,危机事件以其不可预知的突发性、爆发的罕见性、代价的惨重性成为了媒体争先恐后报道的“香馍馍”。媒体在危机事件中能否客观公正地报道、及时全面地分析、冷静负责地引导,是衡量媒体能否扮演好“船头嘹望者”和“理性把关人”角色的重要标尺。  相似文献   

17.
王凤栖 《今传媒》2012,(1):146-147
网络群体性事件是群体性事件的一种新的特殊形式。互联网的特性决定了网络群体的特点,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也在客观上加大了群众参与群体性事件的可能性。本文为探究网络群体性事件中理性缺失现象的本质和影响,对这种现象的表现特点、传播路径过程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8.
王凤栖 《报刊之友》2012,(1):146-147
网络群体性事件是群体性事件的一种新的特殊形式。互联网的特性决定了网络群体的特点,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也在客观上加大了群众参与群体性事件的可能性。本文为探究网络群体性事件中理性缺失现象的本质和影响,对这种现象的表现特点、传播路径过程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9.
近年,我国群体性事件层出不穷,侧面也表现出抗争性话语的争夺。本文以2003-2011年大陆地区的41起群体性事件为切入点,采用文献阅读、文本分析,比较六种群体性事件的话语表现与利益诉求,总结不同时空下各类事件的异同。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