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标题是新闻的“文眼”。标题“有神”、“传神”,才能显出文章的“精神”,才能很好地实现新闻价值。因此,作为语言的艺术,标题的制作一向被新闻工作者重视。在新闻的大干世界里,军事新闻由于报道对象的特殊性,使其在标题制作常常表现出一些特有的语言艺术和魅力。  相似文献   

2.
“脏乱差”的含义“脏乱差”一语虽是从“文明礼貌月”借来的,用以概括目前新闻语言中的弊病却相当准确形象。治理新闻语言的“脏乱差”,目的当然是求其反面:治“脏”以求语言纯洁,治“乱”以求语言规范,治“差”以求语言出色。现在我们很有必要确定一下“脏乱差”的具涔含义和具体范围,这样才能明确重点,对  相似文献   

3.
“融合新闻”又称“多样化新闻”,主要指利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新闻传播活动,“融合媒介”是“融合新闻”的前提与基础。广播网站具有传统媒体无可比拟的“融合新闻”优势,具体体现在媒介影响力日益增强、终端接收形式多元化等方面,“融合新闻”使新闻传播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未来广播网站只有找准自身定位,依托广播与网络的传播优势来实现“融合新闻”的差异性,不断加大新闻传播的融合力度,形成新的传播机制,广播网站“融合新闻”才能在网络媒体新闻竞争中占得先机,在“融合新闻”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好。  相似文献   

4.
陶晓静 《传媒》2015,(6):62-63
什么样的专题类电视节目才能更打动人?在媒体竞争异常激烈的当下,这是很多电视人都会提出的一个问题.专题类电视节目中宽泛的视野、空泛的描述很难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只有具体的、细致的细节,才会使专题报道深深地印入观众的脑海. “一个细节比千言万语更生动得多、深刻得多、有力得多”.电视节目的细节指的是在新闻现场那些富含新闻价值、人物情感和象征意义,能够在传播过程中引起受众特别注意的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  相似文献   

5.
我在平时采写新闻稿件中,写长新闻,也写短消息,但更喜欢写短消息。总结经验,写好短消息成如容易却艰辛。短消息写的必须是活蹦乱跳的“活鱼”,或者是含苞待放的“嫩绿”。现代社会的新闻竞争,首先是时效性的竞争,如果不“抢”,转眼间,“活鱼”变成“死鱼”,“嫩绿”变成“枯黄”,新闻成了毫无价值的旧闻。“抢”来的新闻,必须抓紧去写,“过了端午不卖雄黄”就是这个道理,否则,“抢”就失去意义。许多体育记者,边看比赛边写稿,比赛一结束,他们便冲出体育场,“抢”着发稿。只有立足于“抢”,消息才能写得短,写得快,才能成为读者的“抢手货”。  相似文献   

6.
搞好农村报道,语言群众化是一个重要因素。过去,我们沧州日报的农村经济报道,农民读者不爱看,不能说与语言的八股腔无关。因此,近年来我们努力使农村经济报道语言尽量群众化、通俗化。地区报农村经济报道的读者主要是农民。千百年的实践,使农民形成了自己朴实的素质,也锤炼了自己朴实的语言。只有用朴实的群众化的语言写新闻,才能为农民所喜闻乐见,才能使农民容易接受,才能在农民中造成深刻印象。沧州日报有一位群众语言运用得比较熟练的记者,她写过一篇夏收见闻,其中的人物对话,都是通俗的群众语言。比如问“今年小麦产量计划多少斤?”她写的是“今年麦子打了个嘛谱?”在我们沧州地区,农民把“计划”说成“打  相似文献   

7.
政法新闻的写作,是新闻写作中不可回避的一个内容。只有站在读者的立场上,用群众熟悉的语言,才能将生涩难懂的政法新闻,写得鲜活生动、易懂耐看。  相似文献   

8.
经济新闻是新闻报道中很重要的一类报道题材。那么,怎样让经济新闻变得有份量、有看点、有读者缘?笔者认为,作为第一线的新闻记者,应义不容辞地深入到市场中去,去“钻”市场。只有“钻”市场,才能跟上时代潮流,才能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才能发现、提供、采写出带有指导价值的经济新闻。具体而言,就是要注重经济新闻角度的个性化、形式的生动化、语言的平民化,赋予经济新闻生动、鲜活的特性,使经济新闻“活”起来。  相似文献   

9.
新闻作品写作与文学作品写作是有区别的。许多时候新闻作品是一份“快餐”,是“急就章”。新闻是易碎品,其质地讲究“新、短、快、活、强”。新闻的真实性、客观性、时效性,决定了它不可能像文学作品那样各抱地势、檐牙高啄,铺陈排比、起承转合。但是,即便是新闻作品,说得清并不等于说得好,此所谓“言而无文,行之不远”。若说得好,表达充分,凭语言就气势如虹,夺人二目。新闻语言精炼、生动会使作品不同凡响。我的一篇获奖作品《锦铁来位新局长》,就得益于新闻语言的运用。1993年9月,我刚到锦州日报社时间不长,报社领导交给我一项采访任务:采…  相似文献   

10.
“语言腐败”是官话的一种延伸现象,其危害性与经济腐败一样不容忽视。这不仅产生了恶劣的舆论影响,而且不利于我国的健康发展。本文通过新闻叙事的话语研究角度试图去发现语言腐败形成的要素,只有通过规范权利的使用,诠释新闻的真实性,正确增加大众的话语权,才能不断防止“语言腐败”的产生。  相似文献   

11.
新闻评论的可受性,是指受众对于新闻评论可接受的程度。这种可受性具有有益、可信、趣味三个“基因”。只有把这三个“基因”渗透到新闻评论的标题、选题、说理、语言、篇章结构等各个环节上,才能充分展示“可受性”的魅力。  相似文献   

12.
消息语言从分类上说,应该属于新闻语言的范畴。但消息语言又不完全等同于通讯类、评论类等其他新闻体裁所使用的新闻语言。它们之间既有共性更有个性。笔者在这里探讨的主要是指用于消息写作的狭义的新闻语言。 既然消息语言是新闻语言的分枝和部分,那么就有必要先弄清楚新闻语言的基本概念。新闻语言是相对于“文学语言”、“计算机语言”等而言的,它和平时我们所说的“日语”、“汉语”、“英语”等不是同一个概念。这里所说的新闻语言,其实指的就是“新闻作品的语言。”  相似文献   

13.
简练,是新闻语言的基本要求之一。如果新闻中充满那些空洞的概念和空泛的议论,语言冗长乏味,其宣传效果和社会效益就会受到很大影响。所以,我们采写新闻稿件时,就应像高尔基曾经说过的,“要写得简练。紧凑,写最主要的东西,而且要写得像钉子钉进木头那样,一切都钻入读者的心中”。  相似文献   

14.
在新闻诸要素中,除了五个“w”和一个“H”外,还有一个“M”(meaning),即事实的实际意义。这个“M”,是新闻中的惟一一个揭示现象(事实)与本质之间联系的部件,这一部件运用得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新闻价值的实现与否,新闻价值有时须通过“M”才能得以体现。 “事件意义”在一篇新闻中担负着实现新闻价值的重任,是值得人们重视的一个衡量新闻“成败”的尺度。新闻价值通过“事件意义”体现的情况大体有三:  相似文献   

15.
任何新闻事实,都需要通过语言才能传达给受众。语言是思想的外衣,如果说内容是新闻的灵魂,那么语言就是新闻的血肉。人们接触新闻,首先是从接触新闻语言开始的。内容充实、语言优美的新闻才能达到好的传播效果。下面笔者将着力探讨新闻语言的诸多美学特质,以及在新闻实践中如何建构美的新闻语言。  相似文献   

16.
学点群众语言。这本是一句老话。但若干年来读报、看稿子,总觉得有重提的必要。我们有些记者或编辑,常常认为“新闻,新闻”,就要赶快记一记,匆匆写一写,“新”字第一,哪有闲功夫注意采访对象的语言,甚至到群众中去学习语言?而笔者认为,强调学点群众语言,不仅仅为了让我们的新闻作品写得更实际,更生动,更具有地方色彩和民族特点。更重要的是,这会更好地引导我们的新闻从业人员深入实际,深入基层,真正从思想感情上深入人民群众的心灵,在新闻作品中让群众用自己的语言说  相似文献   

17.
学点群众语言。这本是一句老话。但若干年来读报、看稿子,总觉得有重提的必要。我们有些记者或编辑,常常认为“新闻,新闻”,就要赶快记一记,匆匆写一写,“新”字第一,哪有闲功夫注意采访对象的语言,甚至到群众中去学习语言? 而笔者认为,强调学点群众语言,不仅仅为了让我们的新闻作品写得更实际,更生动,更具有地方色彩和民族特点。更重要的是,这会更好地引导我们的新闻从业人员深入实际,深入基层,真正从思想感情上深入人  相似文献   

18.
幽默,是指用风趣的语言,表达含意深刻的内容。在新闻写作表达形式的不断创新中,幽默语言、幽默风格的运用,已成为新闻写作的一种独特的表现手法。新闻写作中幽默的运用,并不能提升新闻的价值,但是在新闻价值的基础上,巧用幽默手法,可以使新闻写得更生动活泼,从而增强可读性,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达到新闻有效传播的效果。我们来看一段有趣的文字:有人问爱因斯坦教授:“听说你的相对论,全世界只有十几个人能懂,真的吗?”“真的。”科学家回答说。“不过,您是十几个人中间的一个”。“别开玩笑了,教授!”“我没有开玩笑。假如您同一个漂亮姑娘…  相似文献   

19.
新闻的传播,无论报纸还是广播,主要是通过语言文字来叙事状物的。古人说:“情欲性,辞欲巧”说的是写文章不仅应有真实的思想感情,还要讲究语言表达艺术。新闻作品语言也要有美感。才能抓住读者心,给人以美的诱惑力。如果说事实是新闻的灵魂,那么语言美则是新闻的魅力所在。什么样的新闻语言才有美感呢?笔者以为,需要把握以下几点: 准确美:优美的新闻语言应具备鲜明的客观性,只有表达准确,恰如其分,不空泛,不含混,才能真实地反映新闻事实的本来面貌,给人真切感、可信感。以深厚文字功底见长的中外名记者的优秀新闻作品,无不以叙事  相似文献   

20.
“冒热气”。新闻要像刚出笼的蒸馍,要有如临其境的现场景描写,使人馋涎欲滴,“闻香下车”。新闻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今天的新闻是金子,昨天的新闻是银子,前天的新闻是垃圾。”日本一位新闻学家说:“新闻如鲜果,过时稍久,则腐败而失其味,不堪咀嚼,读者必弃之若敝履。”新闻写得“冒热气”,才能吊起读者的胃口。如果隔了夜,都有了“馊味”,谁还感兴趣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