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次带孩子们自由活动后,刚刚走进活动室,我就发现玩具柜的一辆小汽车坏了。我立刻问孩子"是哪位小朋友把小汽车弄坏了?""何梓尧!"孩子们不假思索,大声喊道。"李老师,小汽车不是我弄坏的!"何梓尧马上反驳。一看是何梓尧,我当时就火了,这个孩子,调皮  相似文献   

2.
一、小汽车引发孩子的游戏热情 “小汽车”制作活动是班上开展的“亲亲一家人”系列主题教育活动中的一项活动,我把孩子们和家长一起制作的小汽车陈列在“小小工地”的一处比较显眼的玩具柜里。孩子们很快就发现了它们,并拿出自己的小汽车在地垫上摆弄起来。一时间,又是撞车,又是堵车,孩子们玩得不亦乐乎。  相似文献   

3.
孩子们已在座位上坐好了,教师正准备进行教学活动,忽然发现哲哲还拿着一辆小汽车在玩,便走过去摸了摸他的头,示意他把小汽车放好。哲哲不予理睬继续玩。教师有点急了,一把夺下哲哲手上的小汽车说:“小汽车我先帮你管着。”哲哲不肯,冲到教师面前大喊:“小汽车是我的,我自己管。  相似文献   

4.
回到学校     
被县委宣传部借用十个月,尽管有机会"转正",但我无时无刻不想回到学校。其间,偶尔到学校办事,教过的学生看见了,一起叫着"何老师好",嚷着"你什么时候回来给我们上课",问着"你会不会不回来教我们了",最后不约而同地呼喊"何老师,何老师……"。没有人指挥,却整齐而有节奏。我听出他们的这叫这嚷这问这呼喊中,分明透着童稚的激动、兴奋、急切、渴盼……正因为是童稚的,所以没有丝毫矫揉造作,显得纯洁干净:正因为是童稚的,所以没有半点表演作秀,显得真诚感人。我的心潮湿了,心底强烈地呼喊"孩子们,我要回来",口头却无法做出具体的回应。我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回到学校,回到孩子们身边。我对学校的思念与日俱增,如春天的野草般疯长。回到学校,回到孩子们身边。我在心底不断重复这句话。新学期到来,我终于如愿以偿。我闻到了校周的青  相似文献   

5.
<正>一语文课上,我和孩子们聊起“我的拿手好戏”这一话题。为了激发灵感,我引导孩子们从不同方面想开去,可以是才艺,可以是手工,可以是生活本领,可以是兴趣爱好……顿时,教室里格外热闹,孩子们聊得热火朝天。“老师,这个能算手工吧!”陶芳举起刘奕轩桌上的玩具小汽车问。  相似文献   

6.
老师的微笑     
一天下午,我和小朋友做完游戏,坐在草坪上休息。孩子们在一起七嘴八舌地说着话。看着他们交谈的开心样儿,我也来了兴致,笑着问他们:“你们最喜欢干什么呀?”孩子们见我很高兴地加入他们的谈话,纷纷抢着说:“我最喜欢玩小汽车。”“我最喜欢弹琴。”“我  相似文献   

7.
回到学校     
被县委宣传部借用十个月,尽管有机会"转正",但我无时无刻不想回到学校.其间,偶尔到学校办事,教过的学生看见了,一起叫着"何老师好",嚷着"你什么时候回来给我们上课",问着"你会不会不回来教我们了",最后不约而同地呼喊"何老师,何老师……".没有人指挥,却整齐而有节奏.我听出他们的这叫这嚷这问这呼喊中,分明透着童稚的激动、兴奋、急切、渴盼…… 正因为是童稚的,所以没有丝毫矫揉造作,显得纯洁干净:正因为是童稚的,所以没有半点表演作秀,显得真诚感人.我的心潮湿了,心底强烈地呼喊"孩子们,我要回来",口头却无法做出具体的回应.我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回到学校,回到孩子们身边.  相似文献   

8.
近来,我班的男孩子们着魔似的迷上了各式玩具小汽车,什么“奥迪”、“奔驰”、“法拉利”、“劳斯莱斯”……不仅教育活动时偷偷地拿出来玩,午睡时躲在被窝里也玩,自由活动时间更是玩得“昏天黑地”。于是,各类“民事纠纷”和“交通事故”也就不断发生。望着一辆辆被收缴上来的玩具小汽车,和孩子们一张张可怜巴巴的小脸,一个念头在我心中油然而生……经过两天时间酝酿,我在一张很大的厚卡纸上设计了一张汽车城  相似文献   

9.
<正>一、活动背景本月我们开始了"小司机"的主题活动。活动中孩子们陆续带来了自己心爱的玩具汽车,和爸爸妈妈一起画了自家的车,有的家长还和孩子一起用废旧材料做了漂亮的车,孩子们对车子的喜爱之情日趋强烈,时不时会听到孩子和同伴说"这是我和妈妈画的小汽车""这是我和爷爷一起做的大货车"于是趁热打铁,利用个别化学习时间,我在美工区中也投放了汽车美容的操作材料。二、材料介绍废旧纸箱、汽车轮廓、颜料、橡皮泥、刷子等。  相似文献   

10.
<正>在班级中常常有所谓的"后进生",然而,"后进生"也会有让人感动的瞬间。这不,我就遇上了一位。[案例描述]秋游的时候,学校组织孩子去青少年活动中心,孩子玩"青蛙跳""升降飞机"的时候,我和另外一位带队的老师陪着孩子们一起玩。当所有孩子都在高呼"何老师,我和你一起玩"的时候,小冯却说了一句让我感动了好久的话:"何老师,你快把安全带系上。"小冯没有高呼,他的声音很平,很亲切地提醒了我。很小的细节,让我感动很久很久。我觉得这是一个多么细心、有爱心、会关心他人的孩子啊。  相似文献   

11.
刘晓玲 《学子》2014,(7):10-11
正开学一个月后的一天早上,我和其他班的几位老师站在幼儿园大门口迎接入园的孩子,从校车上下来的亮亮一看见我就兴奋地大喊:"刘老师你看",一边喊一遍扬起手里的玩具就向我跑来。我连忙将他迎在怀里:"拿的什么呀?""我的小汽车,你快看!"说着他蹲在地上将手里那辆黄色的惯性小汽车轻轻一摁,"嗖"地一下,小汽车已跑在三四米以外了。他红扑扑的小脸上荡漾着好得意的神情,我摸摸他的小脑袋,用夸张的语气说:"好棒的小汽车啊!"他开心地揉了揉鼻子。  相似文献   

12.
我,一个普通的初中教师,没有高职称,没有高收入,也没有高荣誉;我,一个"另类"的老师,不组织考试,不批改作业,不辅导学生。班主任们见到我会问:"你怎么上课的?我们班的孩子都很喜欢你的课啊!"孩子们见到我进入教室也会说:"何老师,您可来了!我们想死您了!今天咱们玩什么?"  相似文献   

13.
史峰 《山东教育》2012,(9):45-46
玩泥巴的快乐"儿子,爸爸给你买来新玩具了。"回到家里,我举着一辆漂亮的遥控小汽车,喊儿子。这辆小汽车价值好几十元呐。听到我的吆喝,儿子乐巅巅地跑过来,接过我买的玩具,只看了  相似文献   

14.
何捷老师的名声,首先是从被孩子们称为"有魔力的作文课"叫响的。大凡语文老师都有一"愁"——作文教学,何老师也不例外。例外的是,何老师勇于迎"愁"而上,用"心"使"愁"变成丰收的甜蜜和期待的喜悦——那便是何老师的"游戏作文"。对"游戏作文"的探索与成功,缘于何老师对"儿童—游戏—作文"的科学认识。何老师认为"游戏的身份非常高贵,它直面儿童内  相似文献   

15.
一、游戏观察记录玩具车是孩子们特别喜爱的一种玩具,区域活动时,大家都愿意选择科学区里的小汽车。孩子们玩汽车不但体验了玩具带来的快乐,还感受到了合作游戏所带来的惊喜。  相似文献   

16.
正笔者观摩了好多教师所上的语文朗读指导课,课堂上大多读书声响彻教室,大有直冲云霄之势。孩子们读得兴味盎然,笔者却听得兴致索然。孩子们稚声稚气的朗读本应是一种享受,何以致此?皆因孩子们全都扯着嗓子看谁喊得大声,"朗读"变成了"喊读",颇有"惊天动地"之势。只要大声,怎样读都是好的,没有节奏,缺乏韵律,感情匮乏,有些教师却也对此泰然处之。我们都知道,理解能帮助记忆,然而从孩子们的喊读中我们不难发现他们其实并没有理解课文,那么,文中要求孩子们掌握的大量生字,难道靠这种死记硬背就能掌握的吗?非也。在此,我想说,朗读教学同样需要"美读"。  相似文献   

17.
活动背景最近一段时间,孩子们喜欢上了小汽车,自由活动时就聚在一起比赛谁的汽车开得远。抓住孩子们的兴趣点,我及时引导他们讨论:为什么有的车开得远,有的开得近?孩子们通过比赛很快发现用力大汽车开得远,用力小开得近。我又问:“不用力汽车能开吗?”这个问题引起了孩子们的争议。根据孩子们的兴趣和需要,我决定组织一次在桥面上玩赛车的活动。为他们提供不同材料做成的桥面(泡沫桥面,地毯桥面,蜡光纸桥面),和不同高度的积木,使他们在与材料的交互作用中主动探索、积极思维,发现在桥上不用力汽车也能开;同时发现汽车下滑…  相似文献   

18.
声音     
《山东教育》2013,(Z1):123
"我真不敢相信,这就是营养午餐。国家拨款3元的营养午餐,到孩子手上,就是一盒牛奶、一片小面包,你们要让这些孩子饿死吗?"——连日来,在湖南凤凰县支教的大三女生小梁连发微博,揭露当地营养午餐的现状。而据记者调查得知,这两样东西价值仅2元。究竟谁从孩子们嘴里抠食,背后有着怎样的猫腻,当地有关部门及官员该担何责,这些问题需要给孩子们一个说法,给社会一个交代。  相似文献   

19.
张平 《山东教育》2020,(5):87-87
冬天到了,院子里的柳树都落光了叶子,愈发显得树干的粗壮。树枝光秃秃的,一条一条地随风摇晃着。这学期我带中班,孩子们特别喜欢画画,每当喝水的环节,孩子会问我:"老师,喝完水可以画画吗?"假如我说"不可以",孩子们会露出失望的神色;假如我说"可以",孩子会一脸的高兴,并去和其他同伴炫耀:"老师说了,喝完水可以画画了"。今天,我满足孩子们的心愿,带大家去户外观察冬天的柳树,然后让孩子们画画。我把这个消息告诉孩子们的时候,孩子们兴奋得大叫起来。  相似文献   

20.
“孩子,请把话说完整。”课堂上,我的确常常对孩子们这样说。所以看到了何黄海老师写的《质疑“把话说完整”》,我为之一震。回顾在课堂教学中的实际情况,我想,只是在个别语言环境中,可以不说完整话;着眼于学生语言的发展,培养孩子们说完整话,毋庸质疑。一、要全面认识儿童语言表达的广泛含义何老师认为人们在日常的语言交流中,绝大多数时间都使用短语,并以学生回答老师问题的两个例子加以证明。不错,在回答问题的时候我们可以使用短语,但是在提问时呢?在说明时呢?在叙述时呢?我们可以大量地使用短语吗?很明显,何老师把语言表达的含义定在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