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九歌》云“悲莫悲兮生别离”,古代交通不便,人们分别之后往往很难再相见,很多时候生离也可能成为死别。因此人们重视别离,尤其是文人,送别之际不仅作诗表达依依不舍的情谊,也在诗中寄寓宽慰、勉励之意,其中盛唐的送别诗常常有“哀而不伤”的韵味。考题呈现(2022年全国新高考Ⅱ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送别[唐]李白寻阳五溪水,沿洄直入巫山里。  相似文献   

2.
“侃好上课开头第一句话”,这决不是小题大作,实乃课堂教学高效率高效益战略的把关。它,是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的法宝。“我的孩于们,这是我最后一次给你们上课了。”这是韩麦尔先生上《最后一课》的开头。悲莫悲兮生别离,“最后”一词的运用,就像一枚中子弹,一下子激发了学生的巨大学习热情。它是制控学生注意力的磁铁。“祥子怎么这么傻,这么笨呢?烈日,他不知躲,暴雨,他不知避。老舍为什么写这么一个大苕人呢?”上《在烈日和暴雨下》的起始,有位老师以这一句开  相似文献   

3.
人生难免别离,离别与爱情儿乎是每个人一生中都会经历的情境。因此历代诗歌中。伤别可以算是与爱情同样古老而又恒新的主题。 作于东汉末年的《古诗十九首》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因为它们是五言诗成熟的标志。晚清批评家陈祚明称之为“千古至文”。这些不知名姓的诗人们在动荡飘泊的岁月。拿起笔,抒写他们感时伤逝的未世情绪,笔调温婉细腻,情感缠绵深厚,《行行重行行》尤可称为其中的佳作。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开篇前三句,是“赋”的写法,明白如口语,仿佛平铺直叙,其实这正是诗的深处所在。诗中暗含着两个典故:“生别离”来自《楚辞·九歌·少司命》,原句是“悲莫悲兮生别离”。行行重行行这一重复的举动,暗示着爱人与自己的距离愈来愈远,而且不可休止,生离的悬挂带给女子莫大的悲痛,电给诗的起调染上了一层浓浓的悲意。“道路阻且长”来自《诗经·蒹葭》。在那首诗里一位男子为了追求自己的至爱,不惜逆流而上  相似文献   

4.
[原诗]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注释] ①生别离:《楚辞·九歌·少司命》有“悲莫悲兮生别离”的诗句,活生生地别离的意思。②天一涯:天一方。③“胡马”两句:托物寓意,意思说胡马、越鸟尚且如此,难道游子就不思恋故土?胡马:胡地之马,北方所产。依:依恋。越鸟:南方之鸟。此句为比兴句。④“相去”两句:套用古乐府歌词:“离家日以远,衣带日趋缓。”缓:宽松。⑤白日:喻指未归的丈夫。浮云蔽白日:设想丈夫另有所欢。返:回来。⑥“弃捐”两句:别再提这件事了,还是努力加餐保养身体吧。弃捐:丢开。复: 再。道:谈、说。  相似文献   

5.
纵观历代别离诗词,“月”是它们赖以生发的主要意象之一。但“月”作为别离主题赖以生发的意象,到唐宋时期才备承看顾。在中国文学史上,先由南朝谢庄的《月赋》开借月咏别之先河:“美人迈兮音尘绝,隔千里兮共明月。”唐宋及其以后的诗人,皆踵武谢氏,以月为意象的别离诗词纷纷涌现,日趋精工。尤其苏轼在《水调歌头》中所唱叹的:“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以月之圆缺比况人之离合,一语道尽世间所有聚散悲欢的风景,诗情与哲理兼具。正是因为月亮的时圆时缺与人间的忽离忽合恰相仿佛。“月”便自然而然地生成固化为生发别离主题的意象。  相似文献   

6.
送别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常见主题,人事有浮沉,人生多乖违,往往聚散无常。因此苏轼《水调歌头》词有“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之慨。而古代交通不便,一旦分离,再会难期,就连通信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汉文人五言诗《旧题〈苏子卿诗〉四首》其四中云:“良友远离别,各在天一方。山海隔中州,相去悠且长。嘉会难再遇,欢乐殊未央。”相互欢合难以如愿,悲离之情油然而生,别离也就成了人生不得圆满的一大遗憾。南朝江淹《别赋》:“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对天性敏感的诗人来说,别离则更易伤情。  相似文献   

7.
她,本是一条汹涌的江,一条没有被征服过的长河.他,尧茂书,本是一个无名小卒,名不见经传.然而为了民族的气节,祖国的尊严,他走向长江源头.青山巍巍兮江水流,"壮士一去兮不复返."自古燕赵多慷慨悲  相似文献   

8.
不少诗人都是孤独的。但孤独的陈子昂内心却是充实的,超然物外,敢问苍天。古代文人对孤独常有感慨。屈原的《远游》中就有"惟天地之无穷兮,哀人生之长勤。往者余弗及兮,来者吾不闻"的句子,表现了诗人忠而见谤,傺穷困的悲  相似文献   

9.
一、自唱歌谣,原是异曲同工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虞兮奈若何!(项羽《垓下歌》)《史记》载,“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有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昔日越万里关山如履平川、斩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的项王此刻面对宝马、美人一筹莫展,这肝胆欲裂的痛楚悲音传来,“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古人云“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我们似乎从这里窥出了真正的项羽。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刘邦《大风歌》)《汉书·高帝纪》记载,刘邦虽然战胜项羽做了…  相似文献   

10.
正①出城,去采艾蒿,带了儿子。城郊有一片小河,水已见底,里面长满艾蒿。此情此景让我忍不住要作种种臆想。②"彼采艾兮,如三岁兮。"这是《诗经》里的艾蒿,是情深意长的牵念。其中的男人女人短别离,不过一日不见,竟如同隔了三年。爱,从来都是魂牵梦萦的一桩事。而我更感兴趣的是,那双采  相似文献   

11.
"秋风"一词在中国古典诗歌中最早出现于《楚辞.九歌.湘夫人》:"女弱女弱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再加上宋玉《九辩》中那千古感概:"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文学中的秋风便纷之沓来,并且与悲凉哀愁之感结下了不解之缘。在之后的两千多年里,历代文人骚客笔下的"秋风"被不断重复、点化、裂变,并在不同的历史阶段逐渐生发出诸如怀远人、思故土、忧身世、恨别离,萧索、凄迷、忧怨、悲壮等意象。  相似文献   

12.
澳门回归歌     
百余年来伤离别,澳门自古属中国。如今母子得团圆,五湖四海皆欢乐。欢乐难忘彻骨忧,道光一朝亲子丢。嗷嗷待哺离襁褓,哀哀生母肠如搅。索隆原本不欲走,“舟触风涛”乃借口(1)。海道副使何其贪,五百白银臭万年(2)。得寸进尺葡人欲,入居盘踞终强据(3)。望厦山哭兮妈阁山悲,凄凄惨惨兮莲花摧(4)。凼(dàng)仔岛翘兮路环岛望,娇儿时刻兮盼回归(5)。生母尤盼亲子归,望穿双目伫江隈(6)。何时得与娇儿聚?白发东风老泪垂。白驹过隙瞬时间,世界格局几变迁。东方睡狮早已醒,中华民族换新颜。改革开放图强盛,“一…  相似文献   

13.
这是台湾诗人痖弦的一首绝妙的小诗。初看诗题,你就会展开无限的愁绪与遐思。秋天,草木摇落,万物萧条,这是一个悲凉的季节,也是个最易让诗人发挥愁绪的季节。“自古逢秋悲寂寥”,在我国古代诗文里,言秋多言悲,从宋玉“悲哉,秋之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到曹丕“秋风萧瑟  相似文献   

14.
庆阳地区南控关中,北扼狄羌,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陇右与古代两京之地的重要途径之一,正如班彪的《北征赋》中所言:“朝发轫于长都兮,夕宿瓠谷之玄宫。历云门而反顾,望通天之崇崇。乘陵岗以登降兮,息郇邠之邑乡。……登赤须之长坂,入义渠之旧城。……过泥阳而太息兮,悲祖庙之不修。释余马于彭阳兮,且弭节而自思。……越安定以容与兮,遵长城之漫漫,览高平而周览……”[1]庆阳是古代很早就被开发利用的地区,这里保存了大量的古代佛塔,显示出这一地区佛教的独特面貌。本文详细论述了庆阳地区的15座佛塔,阐述了其构造结构,以及修建的时间和现在保存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别离主题在宋词中表现得尤为执着与深刻,这不仅因为词境适合表现别离主题、词体中的长调慢词比诗体有更大的伸展空间,更因为词人能把世相沿袭的诸多别离意象运用得推陈出新,本仅就“柳”这一意象略加阐述。  相似文献   

16.
<湘夫人>以其幽微绵缈的情致和绮靡瑰丽的语言令人回味无穷.人教版高中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就将<湘夫人>编人<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但关于其中一个"遗"字的注音与注释是错误的,有必要纠正.见课本第9页:"捐余袂兮江中,遗余褋兮澧浦.搴汀洲兮杜若,将以遗兮远者.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课本对前一个"遗"有注:[遗(wèi)]赠送.  相似文献   

17.
给姑姑买鞋     
我是姑姑养大的.直到9岁我才进城和父母团聚。我很清楚地记得那天的分离:我和养育了我近10年的姑姑.在村口的车站拥抱在一起.看上去像一对母女在经受别离前泪水的浸泡。我妈妈穿  相似文献   

18.
<悲回风>由两大部分组成,从开头至"宁溘死以流亡兮,不忍为此之常愁"共48句为屈原原作;自"孤子吟而*2泪兮"至结尾为汉成帝时扬雄所作<畔牢愁>.刘歆在整理古文献时追录并"附益"在<九章>"大尾"<悲回风>之下.  相似文献   

19.
重团聚、怨别离,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心理。千百年来,故国乡土之思、骨肉亲人之念、挚友离别之感牵动了很多人的心弦,"别离"自然成为我国古典诗歌中歌咏的重要内容。中国古典诗歌多有离别伤感之句,甚至用某些特定意象来传达离别之情,体现作者的离愁别绪,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中国传统的离别文化,然而如何译出这些意象以及准确传达出作者当时的情感,译者就需要进行诸多考量。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国古唐诗英译版本多种,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本文选取许渊冲的部分英译唐诗为例,从美学视角剖析唐诗的英译过程中离别文化的传达。  相似文献   

20.
读史偶记     
(一) 当荆轲义无反顾地拔剑刺向秦王时,不知他是否想过身后的毁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去兮不复还!”荆轲视死如归的凛然,太子丹惊恐而狡黠的目光以及秦武阳眼中不堪一击的脆弱,时时交杂地出现在我的心头,令人悲之叹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