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3 毫秒
1.
滕衍平 《广西教育》2013,(44):36-37,54
据《中国青年报)(2010.09.28)报道:“中国第八次公民科学素质调查显示,到2010年,全国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为3.27%。这个数字意味着,每100人中,仅有3人具备基本公民科学素质。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公民的科学素质水平差距很大。”其中原因,不乏科普读物的稀缺和教育的失职。实际上,许多科普类课文散见于各个版本的教材,如《我是什么》《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石头书》《神奇的克隆》《航天飞机》《跟踪台风的卫星》《海洋——21世纪的希望》《人类的“老师”》等,多以说明文文体或童话体的形式出现。这类课文既有利于学生了解当前世界的科学发展概况和科技水平,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索未知的兴趣,又担负着培养学生掌握字、词、句、篇等语文知识的教学任务。目前,在科普类课文的教学中存在着这样两种现象:  相似文献   

2.
<我是什么><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石头书><神奇的克隆><航天飞机><跟踪台风的卫星><海洋--21世纪的希望><人类的"老师">等科普类课文散见于各版本教材的各个年级,并多以说明文的形式出现.这类课文对于学生了解当前世界的科学发展趋势、科技水平,培养他们热爱科学、探索未知的兴趣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语文教材中每篇课文都是专家精挑细选来的,文质兼美,课文中的每个字词都是有"温度"的。要让语文课散发"语文味",感悟课文中关键的语言文字不可忽视。《语文课程标准》也强调:"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所以在语文课堂上,我们老师应该注重引导学生"用一只眼睛看纸面上的文字,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但是,现在一些教师依然存在把语文课上成分析课、说话课的现象,使语文课堂失去了语文味。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说过,培养学生语感有效的途径是让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品读。所谓品读,就是对课文中的重点词语、重点句子、  相似文献   

5.
翻开人教版低年级语文教材,融知识性、趣味性于一身的科普类课文不在少数。有的是向学生介绍浅显的科学知识的,如《我是什么》《地球爷爷的手》,有的是让学生了解我国科技发展成就的,如《火车的故事》《农业的变化真大》。这类课文的题材多为童话或有简单情节的记叙文,也有一些科学小品文,初入学的孩子对未知世界充满好奇,对于这类课文也往往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但同时,由于受到儿童认知水平的限制,  相似文献   

6.
科普类散文在小学语文教材中站有一定地位,其不好教、不愿教,是广大一线教师普遍面临的问题。笔者认为它貌似姓"科",其实姓"语"。它有对科学知识认知的任务,但更需要关注承载知识的语言现象、文本情趣。本文针对科普类散文课堂教学中的一些共性问题,结合具体生动的教学实例,从文本语言、情感、趣味、实践四元素入手,就如何上出科普类散文浓浓的语文味,实现科普类散文本色回归,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有效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7.
林卫红 《贵州教育》2014,(19):38-40
正在人教版低年级语文教材中,入选的融知识性、趣味性于一身的科普类课文向学生生动介绍了浅显的科学知识,深受学生的喜爱。那么,教师应如何准确把握低年级语文学习的重点,进行科普类课文的教学呢?笔者认为在教学策略的选择上可以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文本的体裁特点入手,从以下三方面进行教学:创设情境中激趣、深情朗读中悟情、合作探究中明理。这样引领着学生不断去探索科学、探索未知的世界,使语文课堂既成为激发学生科学兴趣的情感场、让学生品悟情感的语文  相似文献   

8.
科普说明文是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普及科学知识,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学习掌握说明的方法,提高学生阅读科普文的能力等功能。小学阶段融知识性、趣味性于一身的科普类课文不在少数。儿童对未知世界充满好奇,对这类课文往往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但由于此类文章没有具体的故事情节,因此往往在讲授时容易被肢解得只剩下知识的条条框框;由于叙述简洁,没有多少具有感染力的语言,因此常常被教师分析得只剩下概念化的“写得生动而准确190稍不留心,还很容易上成科学课或常识课。教学时应注意科普性和语文味二者的紧密结合。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教什么、怎样教,怎样才算是一堂名副其实的语文课?这是一个常谈常新的话题,也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在其《教语文其实很简单》一文中说得好:"实践使我知道了教语文其实并不那么复杂,就是教学生识字、写字、读书、作文。我就是这么教语文的,而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我想,这也许就是"本色语文、简单语文"的真谛吧。  相似文献   

10.
小学科普类说明文形式简短,知识性、科学性、普及性强,教学这类文章,要把握小学语文的文本特点,更要注意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有的小学教师在上这类课文时,像教初高中学生一样大讲特讲说明的方法,把语文课上成了科学一类的课,忽视了小学科普类说明文的语文味,没有用教材去造就学生的语感,生长学生的语言.  相似文献   

11.
科普类课文在低年级语文教材中占有一定的比例.这些文章融知识性、趣味性、文学性于一身,题材多为童话或有简单情节的故事,语言生动,用词准确,介绍的知识富有吸引力,深受学生的欢迎.在学科上既担负着低年级语文学科重要的识字、写字、阅读任务,又强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探究欲望,培养科学的思想与习惯,发展创造能力和想象能力,从而达到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但教学中往往存在着一些弊端:教师担心学生不理解所学知识,都是以科学知识分析或科学知识探究的方式来讲,无限制地补充科普知识,甚至有时教师为了讲明一个问题,引用更多的科普知识加以说明,忽略了语言文字训练,科普文的教学就变成了知识课、科学课,脱离语文教学本身特点,也缺乏低年级教学应有的情趣.如何上好这一类课文,笔者进行了一些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12.
现行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为适应培养人才的需要,增加了《太阳》、《鲸》、《新型玻璃》等不少通俗易懂、生动有趣的科普类小说明文,内容涉及生活、科技等方面。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如何带领学生走进科学小品文的世界,本文就此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不同于其他学科的重要特点在于,它需要品味教材中的语言文字,欣赏语言文字所表现出的"美",从而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要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培养语言运用能力的途径,主要在于阅读教学中的品词析句。吴永军教授(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专家)指出:"在精读阶段,应重视引导学生品味鉴赏语言文字之美及运用之妙……要重视课文是如何说的,说的效果怎样……"  相似文献   

14.
这是一个可怜的数字: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五本教材共有20个单元,但科普类文章仅2个单元(必修三第四单元、必修五第四单元)、6篇文章。而且选修教材中根本没有科普类课文。由此可见科普类课文在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地位。这又是尴尬的事实:就是这仅仅2个单元、6篇科普类文章,却成了"鸡肋"。上吧,这类课文似乎是那么枯燥无味,不像诗歌、小说、散文那样"耐嚼";不上吧,高考试卷里总有科普类文章的一块儿田地,为了应考,还是要将就一下。  相似文献   

15.
教学材料:人教社2007年第2版高中语文必修1第1单元3篇课文4首现代新诗,分别是《沁园春.长沙》《诗两首(〈雨巷〉〈再别康桥〉)》《大堰河——我的保姆》。一、感悟诗歌的情感美是诗歌教学的主要任务语文教学具有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等多重功能,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在第二学段(3-4年级)的学习要求中指出:"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这是对学生课外阅读"量"的保底要求,那么课外阅读的内容与质量,又要如何把握?语文教师又能做些什么呢?下面,我以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的课文为例,说说如何"单元导读,随文课外阅读指导"。一、根据单元主题选择课外阅读文本,增强学生情感体验人教版每一单元的课文,都是按主题来编写的。我们可以根据单元主题来选择课外阅读内容,如第七单元"成长的故事"课外阅读我选择了《挑战自我》《我做了一件好事》《高尚的行为》《不寻常的百分》四篇课外阅读文本指导学生阅读。  相似文献   

17.
不忘语文科的德育、美育优势,渗透素质教育。在语文教学中,充分利用语文学科的德育和美育的因素,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例如,从《背影》、《我的老师》等文中去真诚地体会那种表现在家庭和社会之中的人间真情。这样,语文教学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语文智力和能力,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不忘授之以渔,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技巧,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由学会知识到学会学习,并进而促使学生形成将来能够适应社会并能很好地服务于社会的能力。我从教会学生自学一篇课文入手,进而教学生掌握学习一类课文、一单元课文乃至…  相似文献   

18.
学生在语文教育中要获得的最基本的东西是什么?是语文积累,是对识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的积累。《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课文的内化是学生学习书面语言的主要途径。指导学生有机积累语言,沉淀语言素材,不能单靠朗读、  相似文献   

19.
小学语文课本中,有着为数不少的科普类说明文。这些文章不同于一般说明文单调、枯燥的风格,它们以生动活泼的语言讲述了一个个科学故事,让学生们了解科普知识,增长见识,感受科学的无处不在。《狼和鹿》是苏教版国标本三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主要讲了凯巴伯森林里发生的狼和鹿之间生态平衡的故事。从课文的体裁来看,这是一篇科普说明文。新课标明确提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因此,科普  相似文献   

20.
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语文教学的特点之一。下面仅就《火刑》一文的教学谈一谈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体会。思想政治教育是语文教学的任务之一,把思想政治教育当作语文教学的一项任务去完成。《火刑》记叙的是意大利著名的科学家、思想家乔尔丹诺·布鲁诺为真理而献身的动人故事。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不失为一篇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好教材。因此,培养学生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感情就成了教学任务之一。我注意到一篇课文教学之前,不但教者要自觉地意识到思想教育的任务,而且让学生也必须意识到学完一篇课文之后要在思想方面有什么收益,学生预习课文时,我让学生带着这样一个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