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阅读文本的过程,不能仅仅关注写了什么,更要关注文章是怎么写的,为什么要这么写,假如要我写还可以怎样写。因此,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我就将阅读的目光聚集在"写"上,合理运用相应的教材文本,采用合适的教学方  相似文献   

2.
从经典文本的阅读中体悟某种写作规律,加以整合梳理,之后在自身的写作中模仿练习,是学习写作的一般规律和有效途径。中学语文教材中的经典文本提供了以"实"写"虚"的优秀范例,若能有效利用,便可轻松化解学生散文写作中如何写"虚"的难题。  相似文献   

3.
对于小学中年段的学生来说,"片段仿写"无疑是一种降低习作难度、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有效途径。本文主要从精选文段、提炼方法、分类仿写等方面说明"片段仿写"教学需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提高学生仿写能力的方法是立足文本,总结方法,长期训练。  相似文献   

4.
"说、写"能力是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各种因素使得学习者在进行英语说或写时存在困难。从社会文化、语体、逻辑思维、遣词造句等不同角度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探讨了语篇教学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5.
<正>指向写作的阅读教学意在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不仅关注文本的内容,而且关注文本的构成形式,探究文章是如何写的,进而培养学生从写作的角度来解读文本的能力和"从读学写"、"读写结合"的本领。对于低年级学生,我们又该如何开展"指向写话"的阅读教学,并且在读的过程中"润物无声"地进行"写"的渗透,为学生中高年段的写作能力培养打下扎实的基础呢?对此,下文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作简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6.
"思维导图"是一种将大脑思维过程具体化、直观化的方法,在语文"以读促写"的教学中有不可忽视作用。它不仅能帮助学生发掘潜能,还能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它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巩固记忆,还能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结合笔者在语文"以读促写"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的实践经验,以例谈的方式,着重探讨如何在语文"以读促写"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  相似文献   

7.
教材、生活、课外阅读是写话教学的土壤、阳光和雨露。以教材为依托,以生活为源泉,以课外阅读作支撑,调动学生的写话积极性,丰富学生的阅读积累,开拓学生的写话思路,写自己想说的话,写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受。一、依托文本——写话与教材相结合语文教材"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既注意对优秀文化的挖掘,也注意体现时代的风貌"。教学中依据教材特点,适时引导学生进行写话练习,使"读"与"写"有机地结合起来,让语言文字的理解、感悟和运用融为一体。仿写,能较好地将教材语言内化为学生对文本的认  相似文献   

8.
教材分析:"学写读后感"是人教版课标本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习作训练。本次习作的要求是让学生懂得,读后感就是把读文章、书籍后的体会、感受写下来。  相似文献   

9.
《红楼梦》之写人虽然存在取自文本外部的所谓社会"原型"甚至"自叙传"迹象,但更不可忽视的是它还广泛地来源于文本与文本之间的借鉴吸收,即以历代不断累积的"互文性"见胜。作为一部经典文学名著,《红楼梦》的"集大成"性质除了体现为对以往形形色色的文化元素的兼收并蓄,还突出体现为其写人文本多由各个不同的"集众为一"而成。就拿颇具代表性的林黛玉形象塑造来说,她既是历代无数富有画感的名媛娇娃意象的积聚,又是众多以伤心为主调的诗性符号的集结,蕴含着而今人们所谓的"互文性"写人之道。这种"互文性"既有宏观层面的,又有微观层面的。即使那些通过文本内部贾宝玉、薛宝钗以及晴雯等人物与林黛玉之间的对照、映照写法所传达的各种影像,也常常除了与前人文本有诸多关联,还具有文本互生性质,同样可视为一种富有特色的"互文性"写人之道。总之,从林黛玉这一"独一无二"形象塑造看,《红楼梦》之文本创构中含蕴着多元化的"集众美为一体""合诸情于一身"的写人之道。  相似文献   

10.
读,是吸收,是积累;写,是倾吐,是表达。教师应指导学生紧扣文本,充分挖掘文本中的习作资源,以读促写,在阅读教学中做到“读进去,写出来”。  相似文献   

11.
当前语文教学中的作文教学与阅读教学常常脱节,教材中的写作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读中学写"可以使阅读教学与写作有机地结合起来。要求老师在备课时以单元为单位,整体把握单元阅读与写作要求,深入挖掘出文本中值得"仿写"的内容,找到恰当的读写切入点,通过仿写词语、句子、语段乃至整篇等训练方法实现读写双赢。  相似文献   

12.
特级教师管建刚说:语文不能永远培养读者,语文还要培养作者。语文教材中的文本是多元的,有其独特性,其教学价值也体现在不同的方面,在教学中不能拘泥于一种模式,而是要把不同的文本,以其具体的学习目标、学生的实际、文本的特性等来定位其教学价值,创设不同的教学侧重。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主题是园丁之歌,本册书第一课没有延续前几册的思路安排诗歌,而是让学生学习《师恩难忘》一文。如此安排,其意图应该是为了和本单元的习作目标要求"在教过自己的老师中,一定有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请选择其中一位写一写,要求抓住某方面的特点,写他帮助自己、教育自己的一两件事"形成呼应。  相似文献   

13.
正小学低年级儿童受识字量和阅读量的影响,写话总是困难重重。《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一学段的写话有这样的要求:"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好、感叹号。"按照新课标的要求,笔者在平时教学中尝试分为三步进行,效果较好。一、词语积累完成一篇写话好比砌一间房子。砌房子要把一块一块砖头有规律地堆砌起来,同样的  相似文献   

14.
阅读教学中应该提倡学生多"写",从文本质疑开始写标记.开发文本空间,引导学生模仿性地写、概括性地写、扩展性地写,抒情性地写、改编性地写.捕捉学生瞬间产生的"精彩",通过"写"的练习极大提高语言文字训练的强度,从而提高语文阅读课堂的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改革已经进行了几年,改革意识已逐渐深入人心,加上近年来新的教学设施的不断更新,各地的语文课堂早已打破了传统的讲读背的模式,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景象。然而,包装再精美的课堂如果缺少了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和探究,缺少了学生个性的感悟和体验,也无法实现我们的语文教学目的。我认为,语文课堂教学最终还应该回到“读”和“写”上来。 《语文课程标准》中有一段话: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不应完全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代替个人阅读,或远离文本过度发挥。由此看来,能让学生在自主的阅读实践中产生独特的体验的语文课才能称得上是好的语文课。因此,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最终还是离不了学生的“读”与“写”。  相似文献   

16.
往往有这样情况:有的语文教师十分重视课前的备课功夫(教前功),倾注了十二分的精力,然而,对课后的情况,却置若同闻,不屑一顾,忽视了课后的总结(教后功)。只有"教前功"与"教后功"的有机结合和统一,才能减少教学的盲目性,增强自觉性,提高科学性,才能进一步充实自己,优化教学,并使自己迅速成长。那么,应如何写"教学后记"呢?本文将做以探讨。  相似文献   

17.
语用教学是不是都应该是"写"?是不是脱离了"写"语用训练就不复存在了?阅读教学应该努力从文本特点和学生认知需要的融入点入手,强化感知体验,让语用训练指向意义理解;强化方法积累,让语用训练指向技能操练;强化揣摩洞察,让语用训练指向言语形式。  相似文献   

18.
传统的写话教学是"光写不说",这种做法,将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割裂开来,违背了语文教学规律。其实,"说"和"写"是一对孪生姐妹,二者互相影响、互相促进。先"说"后"写"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而且能增添写话的趣味性。笔者就"一年级写话"的有效训练,  相似文献   

19.
低年级的写话教学非常重要,只有打下深厚的写话基础,学生在以后的写作中才会毫不费力,才不会出现视作文为畏途、见作文色变的现象。这需要我们教师在平时的写话教学中善于引导学生观察,发挥想象,积极带领学生实践,充分利用文本,指导写话方法,让学生真正做到"我手写我心",从小培养其写话兴趣,使学生能够通过写话感受乐趣,从而为以后的写作积累经验,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20.
写人类文章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在课堂教学,教师应对这一类文本进行认真研读,通过"读懂事件→解读人物形象→掌握写作方法→归类比较"这四个步骤,引导学生理解写人类文章所塑造的人物形象、掌握文章的写作方法,从而获得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