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师:《明天,我们毕业》这篇课文写的是作者即将毕业之际,用饱含深情的语言描述了记忆中的小学生活。感情真挚.语言朴实丽优美。每次读这篇课文,总能勾起我对小学生活深深的回忆。其实,同学们也面临着小学毕业,我想,这篇课文也道出了大家的心声。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这篇课文,尽情地感受、动情地朗读、深情地回味。请同学们读一读课文,随时圈画深受感动的语句。[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教学构想:以生活中的相关语言现象为本源,以课文中用对比方法说明人类语言特征的写法为例子,以在教师引导下的学生相机训练为主线,扎实、有序、灵活地培养用对比方法分析、说明事物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在刚担任校长不久时的一天下午上学时间,正逢值班,于是我准时站在校门口。我看到孩子们欢欢喜喜地步入校园时,脸上露出会心的微笑。突然,几个孩子搀扶着一个男孩子跑进校园。只见这个男孩子一手捂着左眼,一边哇哇大哭,鲜血顺着指缝流下来。“不好,眼睛受伤!”于是,我箭一般跑到  相似文献   

4.
一、第一次写话——真感受师:相信你的内心风起云涌,涌动的是你的神思,也许片刻间道不明,说不清。静静地想想,你感受到了什么?  相似文献   

5.
一掌声是什么,不是什么 《掌声》一课记叙了身体残疾而忧郁自卑的小英在上台演讲时得到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在这掌声的激励下,她鼓起生活的勇气,变得乐观开朗的故事。很遗憾,《掌声》是一篇没有改编到位的语文课文。例如,课文第4自然段明明写了两次掌声送给小英,第6自然段在小英来信中却说“永远忘不了那一次掌声”。  相似文献   

6.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把“具有独立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作为课程总目标之一。可见,在中学语文加强语感训练,提高学生整体把握语音文字的能力,是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明确要求,也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教师》2017,(11)
文章旨在论述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创造活动。教师在教学中应鼓励学生从自己的视角,对文本做出有个性的反应。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发表自己独特的理解和体验,读出鲜活的人物形象,从而获得极大的审美享受,让阅读真正成为学生个性化行为。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这深刻地揭示了阅读教学的本质。而在以往的阅读教学中,教师注重的往往是自己对文本的理解,然后把自己的理解传授给学生,学生的阅读活动完全是被动的,他们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去感受教师对文本的理解。这样的阅读活动显然偏离了阅读的本质,是与新课标相悖的。  相似文献   

9.
自己读课文,想想:你觉得凤辣子是怎样一个人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是《凤辣子初见林黛玉》。这篇课文是长篇小说《红楼梦》里的其中一个小片段。《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四  相似文献   

10.
驼铃声声入课来 师:同学们,请看大屏幕,台湾著名音乐人小轩曾经写过一首歌,歌名叫《梦驼铃》,听过吗?  相似文献   

11.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同的学生对阅读文本的感知和体悟呈现差异性。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不仅要为学生提供阅读方法,而且要为学生提供阅读场域,让学生展开阅读活动,掌握阅读的方法、策略,这样学生才能找到打开阅读大门的“金钥匙”。整体阅读、区域点读、情感诵读、语言赏读、延伸荐读等策略,能引导学生深入文本,展开深度探究,让学生体会到阅读的乐趣,获得阅读素养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2.
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真正经历数学学习过程,不断在体验与创造中学习,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把数学学习看成自己的事,数学也才能真正进入学生的内心。著名数学教育家托利亚尔在《数学教育》一书中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而不是数学活动的结果——数学知识的教学。"数学的价值不在模仿而在创新,数学的本质不是技能而是思想。数学学习的过程不能只是一个遵照指令进行程  相似文献   

13.
破解文言实词的对策: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再根据所列选项找到实词所在的文句,然后联系上下文,充分利用自己的知识储备,利用解释词语的基本方法(比如,借助字形、字音来判断词义,借助对文、互文来推断词义,利用反义词来解释词义,借助成语来推敲词义,通过分析语法关系来确定词义,通过分析修辞方法来把握词义。借助古代文化常识来确定词义,等等),以此来确定选项。由于文言实词绝大部分具有多义性,因而实词的释义要贯彻“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  相似文献   

14.
施泽玉 《班主任》2012,(4):36-36
一个月前,班里有个学生提醒我看看某学生最近的QQ签名,可我始终也没看明白:“离网闭关出家”。“离网”是什么意思?“闭关”难道指心理问题?“出家”是说他要离开家庭还是离开班级?  相似文献   

15.
一位老师执教冀教版二年级下删第七课《小蝴蝶和毛毛虫》一课,较好地体现理解感情语言和文本对的理念,课堂的实录如下。  相似文献   

16.
语文教学就总体而言该确立什么目标完成什么任务当没有太多的争议,课程标准规定得虽笼统但也清楚.但涉及一篇篇具体的课文,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该"教什么"倒真不易解决.一段时间以来,不少语文学术会议将其作为专题来研讨应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7.
林莲冬 《考试周刊》2014,(6):105-106
文本解读是准确定位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进行有效教学设计的基础和前提。文本解读的过程和处理其实就是教学设计的过程,除了对教材进行解读外,还要对学生进行解读。本文以新目标七年级的一节阅读文本解读为例,阐述基于学生的多元解读阅读文本,帮助学生解构文本,建构阅读体验的过程,把阅读文本有效地转化为阅读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18.
课堂教学的本质是“对话”、“交流”、“沟通”,而“对话”是语文新课程中使用频率极高的一个词。如何解读文本,完成读者、作者、文本间的多重对话,致使师生在文本对话中感悟、交流、沟通、升华,《生命,生命》一文课堂的教学,或许对你有些许启发。  相似文献   

19.
郑百苗 《湖南教育》2003,(23):50-51
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其中“阅读期待”为新术语,为以往语文教学未涉及的新概念。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它要求教师关注和利用学生的阅读期待,激发阅读兴趣,提高教学效益,让课堂更精彩。浙江特级教师金明东执教的《惊弓之鸟》,创设情景,利用阅读期待,共同构建学生的期待视野,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了学生审美认同能力,课堂因此充满了生命活力。一、在期待中“倾听”文本师:上节课老师…  相似文献   

20.
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是学生借助文本与作者对话的心理过程。具有鲜明的个性化特征;它是教师引导学生探究性、创造性感受、理解、评价、鉴赏文本的过程,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以新奇感、神秘感、无畏感走进一个个文学“迷宫”,迈进一座座文学“殿堂”,探索一块块文学“新大陆”。这种读应是学生自己读懂的,而不是老师灌输的,那种浅尝辄止的“挖井式”阅读模式必须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