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学校教育中,读写教学是一项艺术性实践课题,它既是不容忽视的重点教学内容,又是无法规避的教学难点。长期以来,由于"读写分离"等原因,读写教学普遍存在教师难教、学生厌学的现象。阅读是语言的习得过程,写作则是语言的运用过程,两者之间是一种相辅相成、共荣互促的关系。无论教师还是学生,要想很好地完成语文教与学的任务,就必须把阅读与写作有机地结合起来。结合初中语文教学的实践与思考,试对此作抛砖引玉之论。  相似文献   

2.
刘玉芳  李深 《现代语文》2009,(10):131-132
语文教学中的阅读和写作应该互相渗透,相得益彰。没有阅读修养的写作,就像井底之蛙视野狭窄;没有写作欲望的阅读,人们潜在的创造力就会受到抑制。可以说阅读和写作,分则两伤,合则共荣。  相似文献   

3.
对高中生而言,语文学习最怕的就是写作文。大多数高中生不知道如何写作文,主要原因在于没有阅读积淀,没有生活的感悟和思考。阅读可以发散学生的写作思维,可以为写作积累素材,本文将从阅读对于写作的意义以及如何以阅读促进写作等两个方面来探究。  相似文献   

4.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和借赏,写作是阅读的升华和创造.没有写作欲望的阅读,人的潜在创造力就会受到抑制,可以说阅读与写作分则两伤,合则共荣.所以,我们在英语学习中要把阅读与写作有机地结合起来,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相似文献   

5.
背景提示 于永正,1941年生于山东莱阳。现任徐州市鼓楼区文教局教研室主任。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和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80年,他开始在《江苏教育》发表论文,之后,又连续发表教育随笔数十篇,引起读者广泛关注;于此同时,他的阅读和写作教学日臻成熟,多次在省内外进行公开观摩教学。1999年,《江苏教育》发表长篇人物通讯《风正一帆悬——记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对于永正的人生和教育教学作了富于个性的艺术化解读,在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同年底,配合“跨世纪园丁工程——名师计划”的实施,教育部在南京召开于永正教学方法研讨会,“于永正热”随之出现。  相似文献   

6.
散文因其稳定性在广受欢迎的同时也饱受诟病,这使得散文在写作思维、格局和方向等几个方面进行了一次空间革命。作为一个转型中的散文家,高维生的写作走向非常富有典型性。一方面,他的散文写作与自然灵气紧密联系在一起,其中体现出他对自然本质中万物有灵、众生平等、和谐共生的原生态思考。另一方面,在他的写作中呈现出越来越丰富的思考空间与文化积淀,近来高维生写的沈从文是他的写作转型走向的代表作品。  相似文献   

7.
爱因斯坦说过:"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这样成为科学家的。"同样,这句话也适用于其他领域。李镇西老师曾说:教师成长最重要的不是阅读和写作,教师毕竟不是作家,对教师来说,最重要的应该是实践和思考。他同样把思  相似文献   

8.
许多青年教师都喜欢阅读,因为阅读能积累知识,增长见识,开阔视野,陶冶情操。不仅如此,阅读还能促进写作水平的提高,这一点似乎还没有成为大家的共识。有一位年轻的学员,走上教育岗位后很想在教研方面出成果,学写了一些教学方面的文章,但收效甚微。我告诉他要多阅读、多思考。他说:“我很重视读书,每次进城都必去新华书店,购买了不少教学方面的书。另外,教育、教学刊物也订得不少,然而自己的写作水平并没有明显的提高。”我以为,他读书虽然不少,却写不出较好的教研文章,究其原因是没有把握好阅读的方法和要领,没有处理好阅读与写作的关系。笔者20多年的写作实践可以证实一点:认真阅读、善于思考,并与写作有机结合,这是通向写作成功的主渠道。这里我把自己以阅读促写作的心得体会,介绍给广大的青年教师,若能对你们的写作起到一点借鉴作用,笔者就心满意足了。  相似文献   

9.
阅读和写作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难点,长期以来两者都是分开教学,这样割裂的教学方式导致同学们不能及时将阅读过程中所感、所想转化成自己的写作积淀。因此,小学阶段应该读写结合才是语文教学的务实之道。结合教学实践对如何在阅读过程中指导学生博采众长,积累基础知识和素材,学习优秀的写作技巧和方法进行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0.
阅读、写作、生活相互渗透很有必要,教师既要引导学生将阅读与写作有机融合,又要引导学生通过生活实践来丰富自己的积淀,来提升自己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1.
叶圣陶先生著于1962年的《语文教学二十韵》,是其几十年语文教育实践的智慧结晶,内容集中地表达了他在阅读、写作方面的一些实践与思考。该韵文语言平实生动,内涵丰富。重新解读其内涵,发现其价值,对今天重新认知语文学科的性质,指导阅读与习作教学依然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没有阅读的写作犹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大量的有效阅读可以改变学生的表达习惯,丰富的经典积累可以为写作积淀文化营养。然而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广泛存在的"光读不练"或者"解析多于实践"的现象也必将导致学生出现"胸中藏千篇,下笔无美言"的枯涩文笔。因而,用"艺术的典范激发艺术的创造"是当今语文课堂上日常写作教学最迫切的一种内在需求。  相似文献   

13.
中等个儿,头发花白,带一副近视镜。朴素、儒雅、谦恭。年过花甲而精神矍铄。——眼前这位慈祥的长者就是于永正,在小学语文教师中享有盛誉的于永正,名字在各种语文教学媒体上频频出现的于永正。于永正究竟有着怎样的魅力? 他对小学语文教学究竟有哪些独特的思考?他所走过的路究竟能带给  相似文献   

14.
刘伟 《文教资料》2011,(36):278-284
阅读和写作。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钱理群关于阅读的思考和见解.有其独到之处,从中我们可以真切地感受到,他作为文学研究者和现代知识分子的深厚的理论素养和浓重的人文精神。下文将就钱理群的阅读教学论作以梳理.以便厘清他的基本观点,剖析其观点背后的理论基础.进而启发我们对中学阅读教学实践的再思考。  相似文献   

15.
叶圣陶先生著于1962年的《语文教学二十韵》,是其几十年语文教育实践的智慧结晶,内容集中地表达了他在阅读、写作方面的一些实践与思考。该韵文语言平实生动,内涵丰富。重新解读其内涵,发现其价值,对今天重新认知语文学科的性质,指导阅读与习作教学依然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没有阅读的写作犹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大量的有效阅读可以改变学生的表达习惯,丰富的经典积累可以为写作积淀文化营养。然而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广泛存在的"光读不练"或者"解析多于实践"的现象也必将导致学生出现"胸中藏千篇,下笔无美言"的枯涩文笔。因而,用"艺术的典范激发艺术的创造"是当今语文课堂上日常写作教学最迫切的一种内在需求。  相似文献   

17.
一、爱上阅读,勤做积累 有人曾向鲁迅先生请教写作经验,他这样回答:"哪有什么经验,无非是多看了几本书罢了."寥寥数语告诉我们:只有通过阅读,才能在学生胸中造一片树林,积淀语言宝库.  相似文献   

18.
<正>一、探讨"阅读和写作教学同荣共损一体教学"这一观念的意义当前阅读教学最大的困惑,就是"教什么"和"怎么教"。王荣生教授虽然明确提出"教什么"比"怎么教"重要的观点,但是对具体应该"教什么"没有给出答案。阅读和写作教学同荣共损一体教学观试图从"教什么"做出具体解释:语文阅读教学就是从寻找思想情感的生发点和语言的能力训练点出发,然后进行读写一体的训练。最后深化了对文本的理解,提高了写作能力。体现作文素养有几个要素:文章的思想情感、语言  相似文献   

19.
语文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让学生能够具有一定的阅读与写作能力,而这些能力也是通过不断的阅读学习,思考写作锻炼出来的,如何平衡阅读与写作是一个需要深刻思考的问题,从过往的教学经验中通过教学实践我例举一些个人认为有益的方法,希望对语文教学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0.
作文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标准。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依靠阅读积淀,培育写作素养,在生活、阅读体验中丰富自己的情感,在写作训练中提高习作的技能,并通过对作文的修改提升写作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