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 毫秒
1.
"独贵龙"是伊克昭盟蒙古族人民反抗封建压迫和剥削的一种特殊斗争形式。"独贵龙"运动绵延半个世纪之久,在内蒙古地区影响深远。本文对"独贵龙"运动的性质和特点做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2.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反动派为了封锁和包围陕、甘、宁边区,为了同化和消灭蒙古民族,在伊克昭盟地区推行了一条“反共灭蒙”的反动政策,从而酿成了震动全国的“伊盟事变”。这次“事变”不仅在蒙古族人民革命斗争史上占有重要的一页,而且在中国新民主主  相似文献   

3.
成吉思汗陵     
成吉思汗陵园座落于鄂尔多斯高原的伊克昭盟伊金霍洛旗霍洛牧场的甘德尔敖包圪台上。据史书记载,成吉思汗的陵寝即“八白室”(八座白色毡帐),原来建立在阿勒台山阴、哈岱山阳的谔特克地方,即今阿尔泰山和肯特山一带的蒙古高原上。明朝天启年间,守护陵寝的鄂尔多斯部进入鄂尔多斯高原,“八白室”随之迁来。清初鄂尔多斯高原设立伊克昭盟,“八白室”就供奉在伊克昭(蒙语大庙的意思,指今王爱台)。以后陵寝又移至现在  相似文献   

4.
伊克昭盟是现在内蒙古自治区所属的七盟之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的西南部。1943年,在这里爆发了震动全国的“伊盟事变”。“伊盟事变”是内蒙古近代历史上的一个重大的政治事件,它集中反映了抗日战争时期蒙古族人民对国民党大汉族主义反动统治的反抗意志;同时,通过这次事变也充分揭露了国民党反动派压迫以至妄图消灭蒙古族的凶残面目,并显示了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的伟大力量。但是从“伊盟事变”爆发到现在已近二十年,关于这个事变的起因、经过及意义,却还不曾有过较详细的阐述。因此,本文即试图依据有关的档案及访问材料,对这个问题进行初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草原是蒙古族人民的生存之根。在草原上,蒙古人民所从事的劳动和生活方式与五畜,自然草原及气候构成和谐的生态系统。人是文化的人,人与自然的关系通过文化的中介表达,从某种角度看那达慕(乃日nai ri)就有这样的特殊作用。这个特殊作用的表现主要通过那达慕的内容(敖包祭祀和那达慕的表演)体现,祭祀和那达慕表演的目的就是那达慕文化的体现,即蒙古族爱护草原、珍惜生命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观念。  相似文献   

6.
<正>中国共产党在北部边疆(以今内蒙古地区为主)的革命活动是“统一战线”民族政策形成与发展完善的重要基础。早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提出之前,中国共产党就十分注重团结内蒙古各民族,尤其是蒙古族一致抗日。1935年11月,中共中央抵达陕北后不久,中共西北中央局即颁布了《关于开展抗日反蒋运动工作的决定》,指出:“加紧少数民族的工作,特别是蒙古人民中的工作,发动他们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掠与汉人官僚军阀的奴役,  相似文献   

7.
吐蕃一公城址辨一公城,亦作“移公城”、“叶公城”。是宋代河湟吐蕃族“要害”据点。宋崇宁二年改名为循化城。其地望《宋史·地理志》语焉不详。今天藏学界有人推测宋代的“一公”即明代青海蒙古火落赤的驻牧地捏贡川,清朝以来称甘加川.即今大夏河的支流铁龙沟。《中...  相似文献   

8.
唐代聚居于青藏高原的吐蕃族,是今天藏族人民的祖先。吐蕃国家的建立,大约在南北朝时期,它的根据地在当时的逻娑川即今拉萨。吐蕃国家建立后,辖区逐渐扩大,曾包括今西藏、青海、甘肃、新疆及中亚,印度的一部分。据史书记载,吐蕃民族主要来源于西羌,“吐蕃本西羌属,盖百五十种,散处河、湟、江.岷间;有发羌、唐羌等”,近人研究吐蕃族亦指出:“吐蕃之民族大抵属羌,然其开国之王室则似由印度来。据西藏人所著《蒙古源流考》内所述则其先为土伯特国,其王系由西来即由印度来。土伯特音近吐蕃,而今之西藏亦仍有此名称;如西文称西藏为Tibet即译土伯特之名。就全民族言,吐蕃之统治阶级即  相似文献   

9.
内蒙古鄂尔多斯蒙古族中学鄂尔多斯市蒙古族中学创建于1956年,是内蒙古自治区重点中学之一,其前身为伊克昭盟第二中学,坐落于祖国西部大开发中迅速崛起的现代化城市——东胜。学校是用蒙古语授课的完全中学,在5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积累了丰  相似文献   

10.
一族别及其势力的成长回纥是唐帝国周边的重要部族之一,散处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国之娑陵水(色楞格河)一带。以游牧为生,逐水草而居。他们的祖先在我国史籍记载里说是匈奴族。如“新唐书”“回纥传”说:“回纥,其先匈奴也。俗多乘高轮车。元魏时亦号高车部,或曰敕勒,讹为铁勒”。魏书则说:“高车盖古赤狄之余种也。初号为狄历,北方以为勑勒,诸夏以为高车……其种有狄氏、表(袁之误)  相似文献   

11.
“也客·斡特克”与“也客薛·合扎鲁”(即亦赫·嘎扎尔)同是古代蒙古人对祖先葬地的尊称。萨满教祭词中称大地为“额秃根”(即斡特克)。可见“斡特克”和“嘎扎尔”是同义词,“斡特克”本义为女性生殖器称谓,远古时代蒙古人称大地为“斡特克”,这同汉语中称“天地”为“乾坤”的来历一样,是以“斡特克”作为原型来理解大地而产生的称谓。称大地为“斡特克”流传至今,这是蒙古族文化原型的遗迹。  相似文献   

12.
蒙古族短歌无论是旋律发展的对称性句法关系,还是以四五度为主和二三度级进为主的两种音程旋律进行规律,充分体现了情感发展和旋律运动相互关联的内在的逻辑关系。这种旋律运动的逻辑关系,表明了蒙古族人民自己民族审美及其尺度,并创造出符合本民族历史、宗教、传统生活习俗的自由完美的艺术形式。蒙古族短歌在蒙古族音乐史上,具有很高的音乐美学价值。它的这种艺术形式不但对蒙古族人民的音乐艺术历史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而且,为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研究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平台。  相似文献   

13.
蒙餐这一概念它不光指的是蒙古族人民长期食用制做的这些食物品种,还应包括在广大内蒙古地区,长期与蒙古族人民共同生活的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以及其它民族所创造出的美食,甚至也包括内蒙古与之接壤的外蒙古、东北等相邻地区省市的带有蒙古族风味特色的菜品.本文就是对此进行细致的分析.  相似文献   

14.
刘秉忠,初名侃,字仲晦,号藏春.1216年生,今邢州邢台县(今河北邢台)人.他亦儒、亦道、亦释,是元初辅佐忽必烈成就霸王之业,建立元朝并进而统一中国的最主要谋臣,又是元代杰出科学家郭守敬的老师和同乡.我们在研究郭守敬及其师友的过程中,对位于今邢台市桥西区贾村村西一公里处的原刘秉忠家族墓地进行了考察,现将情况介绍于后.刘氏家族墓地概略刘秉忠的先世,原世居辽东瑞州(今辽宁省绥中)刘李村.世仕辽,为官族.其曾祖父仕金,累迁为邢州节度副使,因家于邢.后其曾祖父奔母丧,还辽东,留其子刘泽于邢,刘泽之后遂为邢人.刘泽,即刘秉忠之祖父,我们对其情况知之甚少,元中书左丞张文谦撰《文贞刘公行状》(以下引此文简称《行状》)仅云:“(泽)为人倜傥,有大志,乡里甚畏重之.娶邢台张氏女,生一子,名润,即公(刘秉忠)之父也”.到刘秉忠的父亲刘润时,大蒙古帝国已经兴起于漠北.十三世纪初,蒙古铁骑频繁南掠,中原地区长期陷于战乱.《行状》记刘泽“通音律,慈祥长者,与物无忤”,且又曰:“庚辰(1220)岁,天兵南下,太师国王经略河朔,邢遂举以降,留官镇守”.以草昧之际,听便宜行事,遂立都元帅府.众推润为副都统,寻升都统.事定之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20世纪30年代的内蒙古自治运动和日本对华侵略、准备对苏作战的双重视角考察蒙疆政权的形成、发展和消亡过程。本文认为:蒙疆政权出现的背景是国内民族矛盾激化以及蒙古自治运动的爆发,但是这种内部纷争由于日本关东军这一外部势力的介入而进一步恶化,使得一部分蒙古族势力走向民族分裂的道路。当时的日本军支持德王建立蒙疆政府并不是真心帮助“蒙古独立建国”,而是出于自身的战略目的。德王建立“大蒙古国”的目标并没有实现。蒙疆政权可以说是一个带有蒙古族色彩,掺杂有国内民族问题,而为日本军部所掌控的亲日地方政权。  相似文献   

16.
华胥氏与伏羲、女娲故里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胥氏是华夏族的祖先,为伏羲、女娲的母族,其活动地域在今陕西蓝田境内。伏羲是“中华人文初祖”,与三皇之一的女娲,均生于成纪,即今甘肃天水秦安。伏羲、女娲被誉为中国的“亚当”与“夏娃”。  相似文献   

17.
宛窳妇人即《山海经》中的(穴契)窳,寓氏公主即《尚书·尧典》中的嵎夷。她们都是生活在帝尧时期、今山东地区的古代蜀族的领袖或英雄,蜀人因蚕而名,他们因而成为“蚕神”,又俗称为“马头娘”。  相似文献   

18.
再论《蒙古秘史》的社会伦理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蒙古族唐时称“蒙兀室韦”。这一古老的北方少数民族的历史发源地在我国东北的额尔古纳河上游。约当公元八世纪开始西迁,游牧于斡难河和怯绿连河之间。公元十一世纪时,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广袤草原上,聚集着很多部族,有蒙兀部(即蒙古部)、克烈部、翁吉剌部、塔塔儿部、蔑儿乞部、乃蛮部等。当时蒙古还只是一个部落的名称。待到蒙古部统一之后,蒙古之称就成为草原各部的通称了。  相似文献   

19.
《高丽史》一书中,“中国”一词共出现129次,在考察“中国”一词含义的基础上.得出高丽人“中国观”的两个特点,即以汉族建立的政权为正统,称为“中国”;同时称蒙古族建立的元朝为“中国”。并分析形成高丽人这一“中国观”的原因及高丽人使用“中国”一词的依据。同时,高丽人将蒙古族建立的元朝称为“中国”,反映出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  相似文献   

20.
《江格尔》是一部规模宏伟,色彩瑰丽的蒙古族英雄史诗。千百年来,在蒙古族人民中间,由“江格尔齐”(专吟颂《江格尔》的民间艺人)口头演唱,世世代代流传至今日。《江格尔》以叙述英雄传说和重大历史事件为主,它通过离奇动人的情节和优美动听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几百年前的古代蒙古社会状况。它反映了生活在北方草原上的蒙古人民,不但身受奴隶主阶级压迫和剥削、遭受战争与掠夺的灾难,而且还要承受各种自然灾害,生活是艰难困苦的。然而,他们从没有向“上天”求援,也没有屈服于命运,苟且偷生,迷恋于虚无飘渺的幻想之中。而是通过辛勤的劳动,艰苦的奋斗赢得了理想之邦——宝木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