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姚晶晶 《视听》2023,(4):151-154
信息化时代,数字化为乡村振兴话语传播提供了新的契机。数据新闻的可视化表达、短视频的全面性渗透、网络直播的实现路径以及人工智能在乡村的延展等发展境遇,促使乡村振兴话语数字化传播以政策为引领,深化价值性传播;以认知为目标,强化战略性传播;以技术为依托,打造矩阵化传播;以受众为导向,做强精准性传播。  相似文献   

2.
传播结构与社会话语生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播结构是社会结构的主要构成因素,以大众传播为核心,与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共同构成了社会传播结构的不同层次.从其本质看,传播结构是以社会意义构建为核心的话语生产系统.传播结构对社会整合、社会价值的重构,对"公共领域"的形成和发育,都有直接的影响.本文通过考察传播结构的基本内涵,从传播结构的社会话语生产特征出发,围绕媒介框架、结构二重性及新闻场域等理论,探讨了传播结构的意义生产模式,分析了传播结构与社会话语生产之间的深层关系.  相似文献   

3.
孟宇  俞香顺 《今传媒》2014,(6):25-27
长期以来的话语权研究都将着眼点放在考察什么人掌握着话语权上,而忽视了话语权是如何作用,从而使之成为权力的。话语权主要有三大作用形式,分别是新话语的创造、固有话语的选择和强化、主导话语对异己话语的排斥。这三种方式在封建社会就初见雏形,随着大众传播时代的到来,特别是进入网络时代,话语权的这三种作用形式更为清晰和明显。通过这三种形式,网络话语权非但没有如人们所想的"平均化"、"去中心化",还仍然牢牢掌握着权力并且有进一步强化的趋势,之所以说其强化,是因为网络话语权以更隐蔽的形式发挥影响,发挥着更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张蓓 《报刊之友》2013,(8):49-50,71
当下社会,知识分工导致公众对专家话语的依赖。然而,调查数据显示公众对专家话语的信任度降低,现代传媒对此难辞其咎。科学话语与新闻话语的错位;现代传媒放大风险传播,追逐轰动效应;网络文化民粹主义,污名化知识精英造成了现代传媒在转述专家话语时的三重"误读"。摆脱误读,重建专家话语的公信力,现代传媒责无旁贷。  相似文献   

5.
论现代信息服务的社会属性和功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论述了现代信息服务的社会属性:社会性、信息性、独立性、科学性、系统性、网络性、立体性、高智性、高质性、市场性和国际性,并从生产、管理、教育和变革等四个方面探讨了现代信息服务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6.
在以“国家”为主体和内涵的传播活动中,口语传播一直是其主要形态之一.在积极建构中国国际话语权的背景下,加强对国家话语中口语传播现象、规律的研究,既是理论需求,更是实践的迫切需求.文章将着重从修辞学、语言学、话语学等视角就国家话语中口语传播的形式、主体、特征、问题及对策等进行较为详细的探讨.以期为拓展国家传播的范畴与深度,提升我国国家话语传播主体的口语能力与话语权做出探索.  相似文献   

7.
随着互联网媒介的迅速发展,民间话语在国家形象传播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网络媒体为民间话语的表达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公众不仅是国际交流和外交谈判的旁观者,也可以成为谈判的参与者、事件的评论者、政策的推动者。国家形象传播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对于国家和政府来说,应适当放开民间渠道,鼓励民间话语参与,同时对民间话语进行引导,形成民间话语与官方话语的良性互动。而对于民众而言,应加强文化自觉,增强"走出去"的意识和能力,提升媒介素养,主动与外界沟通,充分利用网络传播和展现国家形象。  相似文献   

8.
广告话语传播中的符号意义判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试图从广告话语的构成特点、传播的互动过程,运用社会学、传播学、符号学的相关理论对广告话语在传播过程中的意义进行价值判断。本文认为,广告话语的构成会受到广告话语目的、商品(品牌)特点、消费者需求意识等因素的影响和限制;广告话语是整个社会话语结构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告话语能通过大众媒介影响社会规范、社会价值判断,并体现消费取向、社会结构构建及消费价值观。  相似文献   

9.
姚冬梅 《出版广角》2018,(11):36-38
随着中国国际话语体系建设被定位在国家战略的重要高度,学术出版在构建国际话语体系建设中的重要功能和作用日益凸显.学术出版社作为实现中国学术话语国际传播不可或缺的平台,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进一步构建中国学术国际话语体系方面,应结合学术出版社积累的实践经验及需要,做好相关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0.
李攀 《传媒观察》2015,(2):23-25
随着十八届四中全会的召开,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成为当前时代的主旋律。而就目前社会话语场域中,传统主流话语、精英话语、大众话语都存在着各种深刻问题,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将传统话语体系碎片化,新媒体平台成为众声喧哗的舆论场。本文从法律角度对这种话语乱象进行深层次剖析,提出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是解决社会话语困境,践行"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1.
张敬婕 《现代传播》2022,(11):46-56
对美国自第二次女权浪潮以来女权主义争取话语资源的历史路径的梳理,能够呈现以女权主义学术为主体的性别传播研究在发展过程中所积累的话语资源和历史遗产。根据不断变化的具体情势,女权主义学术与各种话语资源发展出“同盟”“朋友”“对手”和“敌人”的不同关系框架,形成了以女权主义为主体的跨学科研究所特有的发展策略。而网络女权发展模式中出现的话语互斥等现象,亦为女权主义学术带来了崭新且棘手的挑战,促使女权主义反躬自身,对其内在话语资源进行梳理与区分。这无疑对以女权主义为主体的跨学科研究产生了不可估量的重要影响,亟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2.
本文聚焦于社会事件中民粹主义在网络中的传播形态,即用民粹主义的话语来对抗和消解专业主义话语的权威。从本质上讲,民粹主义的话语是民众的政治实践,起到了社会动员的作用,对社会治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互文性是广告话语分析的一个重要维度.本文认为,在广告话语传播过程中,媒体促进了广告话语、新闻话语和群体话语等话语类型的相互借用与转换,加剧了话语类型转换过程中的权力和话语权博弈.受众对广告话语的理解具有认知性,受互文性影响,这种理解可以是一致型的,也可能是偏离型的.  相似文献   

14.
徐红 《新闻世界》2011,(10):220-221
中国传统的乡村结构世代相传,乡民的乡土意识也亘古难变,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传统的乡村社会也在现代社会转型中经历着种种变迁,甚至衰落。但是仪式传播作为乡村社会价值规范、文化习俗传承重要的形式,在维系乡村社会独立稳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短视频激活了农民和乡村的"可见性",促成了农民的"出场"。乡村作为农民生产生活的"背景"被嵌入叙事结构中,农民在经济生产、文化传播、日常生活中的自主表达、能动创造和自觉振兴的意愿得到展演。在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乡村短视频呈现出一派热闹且多元的景象。同时,随着商业资本和城市文化的入侵,农民的身份被表演,创作被褫夺,主体被遮蔽,农民主体性的实现和乡村振兴的实践也面临诸多问题,需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16.
社交媒体的出现给社会动员带来了一定的改变,这种改变在2020年新冠肺炎防疫动员中表现得尤为明显.为更深入理解这些改变,本文采用国家-社会框架,以G省Z县SX乡为个案,探讨了社交媒体在乡村防疫动员中的作用.本文认为,社交媒体已经成为乡村防疫动员中认知建构的主要媒介,并且促进了更高效的人际传播和动员,但是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  相似文献   

17.
《新闻界》2019,(10):46-60
本文对当下所谓"社会道德滑坡"的基本现象发问:道德滑坡或危机是模糊的主观感知,还是严谨的学术断定?研究把抽象的道德转化为坐落在人与人的关系中的、具体的道德行为,采用米歇尔·福柯(Michel Foucault)的话语考古学(Discourse Archeology)的研究方法,以《人民日报》为主的主流媒介话语为研究对象,探问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道德话语构型(Construction)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它与行为主体之间有怎样的关系;本研究发现在社会道德"衰落"的表象背后,是道德话语的结构性转型所带来了道德定界的深刻焦虑;宏大的道德问题可以被分解、把握为话语实践维度和意识形态维度的两个具体方向,从而为包括意识形态建设在内的后续研究指明路径。  相似文献   

18.
经过春秋战国和先秦西汉的战争洗礼,中国的小农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在乡村社会管理方面,两汉时期延续秦法实行郡县制度,朝廷任命的官员至郡县而止,乡村社会组织在结构与功能方面更趋细致和完善。  相似文献   

19.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在对重大新闻事件的报道中,它与其他媒体一起承担着守望社会、引导主流舆论的重任.而另一方面,网络中充斥着大量的煽情、色情、暴力的低俗信息,小道消息、假新闻屡见不鲜,给社会公益安全、民意指向带来了极大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20.
正从2001年申奥成功,到2008年北京奥运、2010年上海世博的顺利举办,国人们无不为中国"走向世界,与世界接轨"的跨世纪梦想的实现而欢欣鼓舞,并对共产主义理想所承诺的现代化图景殷殷期盼。然而,种种"不和谐"的社会事件的频发使人们在对"现代化"实现中国社会"进步"表示肯定与确证的同时,亦不可遏止地表现出对"现代性话语"的失望与质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