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卢卡奇在《历史和阶级意识》一书中反复强调总体性范畴,从黑格尔哲学中解释总体性的根源,卢卡奇强调哲学要恢复对总体性的认识,总体性是建立在人的对象性活动基础上、以人的主体性为核心的总体性,即作为主体与客体的统一体的总体性.总体性统一的辩证法也就是主客体统一的辩证法.  相似文献   

2.
否定辩证法与"星丛":阿多诺的反思批判精神及其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否定的辩证法集中体现了阿多诺的反思批判精神,其具体表现之一是阿多诺从“总体性”社会出发对哲学形而上学的本体论反思。阿多诺不仅张扬着批判反思精神,同时他提供了使这一精神实现的方法——“星丛”式思维方式。“星丛”式思维内含于否定的辩证法之中,又不完全等同于否定的辩证法。在解除“概念”的封闭性方面,“星丛”式思维提供了一个值得借鉴的路径。  相似文献   

3.
卢卡奇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中试图阐述一种正统马克思主义,他自己也努力想成为正统马克思主义者。但是,结果却并没有获得成功,反而偏离了马克思主义。究其原因可能很多,但是最为根本的一点.在于他主张的总体性辩证法否定自然辩证法。而否定自然辩证法主要会导致三个后果:一是致使他的总体性辩证法失去物质基础,成为“空中楼阁”;二是在认识论上批判反映论,反映论因此成为他批判的“靶子”;三是他宣称通过总体性辩证法要实现的“当前目标”和“最终目标”都成为幻影,对于他而言,改变世界只是“神话”。  相似文献   

4.
卢卡奇所提出的总体性的辩证法一直为马克思主义者所批评,一方面是认为他没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方法和唯物主义辩证法,一方面认为他所提出的无产阶级主体意识的观点背离可唯物主义方法,所以,我们有必要考察到底总体性辨证法中的主体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主体理论是否真的有很背离的地方,这也有助于我门更深刻的理解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5.
在对德国古典哲学的批判研究中,通过对历史概念的重新阐释,借助于“总体性”范畴,卢卡奇从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走向总体性历史辩证法。他的早期历史辩证法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历史”重建有重要的贡献,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  相似文献   

6.
卢卡奇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中认为:马克思的辩证法在本质上是一种方法,这一方法的核心范畴是总体性;辩证法是主体和客体间的相互作用;在自然界没有辩证法。卢卡奇对辩证法的认识带有人本主义的痕迹,并不完全符合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  相似文献   

7.
奥尔曼“内在关系的辩证法”超越阿多诺“否定的辩证法”的地方至少表现在三个方面:后者仅仅在批判资本主义旧世界,而前者却不仅在批判资本主义旧世界,更在发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新世界;后者失去了对社会主义必然性的信心,而前者却再次论证了马克思“两个必然”的结论;后者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和否定只是一种理论上的批判和否定,而前者则不仅从理论上对资本主义进行分析和批判,而且要求在实践上进行这种批判。  相似文献   

8.
黑格尔创立了辩证法的范式,将同一性看作统摄一切的最高原则,为研究关于人的发展的理论奠定了基础。阿多诺则基于否定辩证法的立场,从消解主客体对立、反体系的否定性辩证法等角度分别阐述了自己的否定性辩证法范式。阿多诺的否定性辩证法范式为分析和理解马克思的人学思想提供了全新的分析视角。  相似文献   

9.
基于对20世纪上半叶人类所遭受苦难的反思,阿多诺对传统形而上学的同一性思维进行了彻底清算.它分两步展开:首先否定主客二分的架构、"概念帝国主义"的虚妄及总体性体系的强制;其次,瓦解黑格尔的辩证法,使"否定辩证法"得以生成.  相似文献   

10.
在黑格尔辩证法中,矛盾既是一种静态结构关系,又是一种动态历时过程:作为前者,矛盾是既对立又统一;作为后者,矛盾是由对立到统一。马克思通过赋予黑格尔抽象的和形式的辩证法以具体的和现实的内容而提出了实践辩证法,认为人类社会从无阶级非对抗的原始社会进入到阶级社会,然后再在异化基础上扬弃异化,使联合起来的个人有计划地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社会主义便是向这一理想社会过渡的社会,由于其本质所规定,其所有矛盾将在纳入人民内部矛盾的范围内加以解决。因此,辩证法在其价值诉求、理论旨归以及所展示的历史趋势的意义上,就是和谐辩证法,它不仅为人类历史的共产主义运动提供了指南,而且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理论根据。  相似文献   

11.
卢卡奇与列宁的辩证法思想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卡奇与列宁的辩证法思想具有时代共性 ,但各属不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传统 ,因而具有不同的研究方法和理论思路。本文从两人的辩证法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理论来源和两人关于辩证法的基本思想等方面作一概略比较 ,并对未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方向作一乐观预测。  相似文献   

12.
黑格尔的“主奴辩证法”是理解《启蒙辩证法》的视角之一.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利用“主奴辩证法”重构了启蒙的辩证法,将启蒙的源头追溯至西方神话.神话已经孕育了启蒙,但启蒙的精神本质是一种权力意识和控制意识.启蒙的世界意味着普遍权力的总体控制,意味着劳动异化和恐惧的彻底化,这使得启蒙重新蜕变为神话,陷入了新的野蛮主义.霍克海默和阿多诺批判启蒙的目的在于重构积极的启蒙概念,重启启蒙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3.
资本的扩张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将整个世界变成了一个由同一性原则所支配的单调的世界,阿多诺的“否定的辩证法”试图通过建立一种非同一性的哲学来打破这个单调的世界.在《晚期马克思主义》中,詹姆逊充分肯定了阿多诺的这种哲学尝试,指出阿多诺是20世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之一,认为重温阿多诺的“否定的辩证法”,对于我们理解和把握当今世界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卢卡奇对什么是正统的马克思主义的问题作出了完全不同于传统马克思主义的回答 ,他的论述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去重新审视我们的理论和方法 ,对于今天重建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极具启迪意义。一方面 ,他不仅将社会历史和社会历史中的人作为哲学的本体 ,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发点 ,突破了旧唯物主义从纯客体的角度看待事物的缺陷 ,而且在其哲学中把“事实”和“现实”作了区分 ,进一步对旧唯物主义的“直观性”进行了粉碎 ,对如何克服“直观性”进行了开创性的论述 ,从而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社会本体论思想作出了证明。另一方面 ,卢卡奇指出 ,马克思主义的精髓不是那些具体的观点和结论 ,而是一种科学的方法 ,即总体性的辩证方法。总体性原则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总特征和中心概念 ,历史总体性特征和具体总体性特征是其两种表现形式。卢卡奇的这一观点试图从总体上勾画出马克思哲学的全貌 ,遵循了马克思哲学一体化的原则  相似文献   

15.
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中的辩证法特点有:(1)总体性;(2)历史性而非自然性;(3)一种现实的无产阶级革命批判武器;(4)深受黑格尔历史哲学的影响。他的辩证法虽然有缺陷,但是他这种敢于挑战和突破权威的勇气和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相似文献   

16.
卢卡奇与列宁的辩证法思想具有时代共性,但各属不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传统,因而具有不同的研究方法和理论思路。本文从两人的辩证法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理论来源和两人关于辩证法的基本思想等方面作一概略比较,并对未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方向作一乐观预测。  相似文献   

17.
尽管学界对辩证法的理解不尽相同,但是就否定性是辩证法的本质这一点来说,却是没有争议的.在辩证法史上,存在着不同形态的辩证法,它们对其否定性本质的彰显是有明显区别的.古代素朴形态的辩证法对其否定性是一种直观的彰显;近代反思形态的辩证法对否定性是一种抽象的彰显;当代阿多诺的辩证法则实现了在理论层面对否定性的彻底彰显.产生这一情况的原因在于,这三种不同形态的辩证法对其否定性本质的深层理论根基有根本不同的理解.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在形成自己“新的世界观”中,发现了黑格尔“否定的辩证法”的秘密,并在对古典经济学批判中,进一步深化发展了它。从宗教的批判到人的本质的异化,再到劳动异化的批判,是一系列的辩证的否定运动。黑格尔对否定性辩证法的论述,在总体上是自觉的、深刻的,并且是层层深入的:他首先指出,否定性辩证法的宇宙论基础,接着以宇宙的“无限”和“有限”为线索,着重对有限事物内涵的“同一与差别”作辩证否定的分析,最后指出,否定性辩证法也就是认识的辩证法。  相似文献   

19.
卢卡奇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的开创者,其思想历来就倍受人们瞩目。卢卡奇认为,马克思主义的实质就是它的辩证法思想,这也正是正统马克思主义与非正统马克思主义的区别。卢卡奇的历史辩证法思想就是在批判地继承哲学史(主要是黑格尔)的遗产的基础上对马克思哲学思想进行发挥的结果。因此结合其时代背景对卢卡奇的历史辩证法思想的来龙去脉进行探析,正确认识其合理性与缺陷,以求对其评价的客观性。  相似文献   

20.
辩证法作为一种独特的理论思维,有其存在的“本体论承诺”。辩证法也就生成于对其“承诺”的“本体”的寻求、批判之中,因而辩证法总是与本体论纠缠在一起的。批判性是辩证法的内在本性,但这一批判本性,决不是一种对事物的简单否定和反驳,而是对其所承诺的“本体”所内含的“矛盾”的反思和批判。正是这一反思和批判,最终实现了马克思以人的生存方式为“根本”的实践批判的辩证法的本体论革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