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莎士比亚既是一位伟大的戏剧家,又是一位伟大的诗人,他的154首十四行诗有一个共同的主题-人主义。人主义思想体现在他献给友人及爱人的颂歌中,也体现在他对人类艺术及爱情的赞美中,其人主义思想反映了他对人类的热爱,对人的本性-真、善、美的追求。  相似文献   

2.
莎士比亚既是一位伟大的戏剧家,又是一位伟大的诗人,他的154首十四行诗有一个共同的主题——人文主义。人文主义思想体现在他献给友人及爱人的颂歌中,也体现在他对人类艺术及爱情的赞美中,其人文主义思想反映了他对人类的热爱,对人的本性——真、善、美的追求。  相似文献   

3.
意象是开启诗歌主题的金钥匙。玫瑰是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申反复出现的意象。这个意象成为诗中说话人爱慕和赞美的美少年的化身和别名,具有强烈的性别和性暗示。诗中说话人饱含激情赞美玫瑰,就是表达对美少年的爱。  相似文献   

4.
本文简单介绍十四行诗的发展 ,并通过对莎士比亚第 18首十四行诗的分析 ,进行了一些文学欣赏尝试。  相似文献   

5.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的基督教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研究是莎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莎士比亚十四行诗在歌颂友谊和爱情的同时也以文学的形式对圣经和基督教作了自己的诠释。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以爱、友谊、时间为重点,将基督教精神与诗中的人道主义融合在一起,才使他的十四行诗有久远的魅力。对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与基督教和圣经的研究是国内莎学研究中的空白,深入地探讨有助于更深刻地解读莎士比亚十四行诗。  相似文献   

6.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的三个主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莎评家李希曼在《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主题及其变体》中称.莎氏十四行诗中没有西方学传统中的两个重要主题.即“及时行乐”和“莫负青春”。其实.事实并非如此,只不过.莎翁的处理办法有所不同。传统的做法是以规劝为主.莎翁的做法是以威胁为主。但都足为了达到永恒而使用的不同办法。同时,莎士比亚十四行诗还存在着西方学传统中的第三大主题.即“人生无常”。而这一点,则是以往的莎学批评家没有注意到的。  相似文献   

7.
本文着眼于文学审美角度分别从语言的技巧、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主题三方面展示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文学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8.
在莎士比亚的文学作品中,最为著名的就是十四行诗集,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集是其开创的独有的英国式十四行体,是英国文学发展史上的瑰宝。莎士比亚十四行诗集是个美丽富饶的秘密花园,其中各式百花装点了它,花朵、苞蕾、老树枯叶、大宇宙、小宇宙等,这些诗中的隐喻其实是代指了现实社会中的农耕、作文赋诗、工业、宇宙论、天文学等。莎士比亚诗歌中的这种作诗方法其实就是拓扑心理学中的隐喻方法,它可以将各种不同的意义粘贴在同一个几何空间之内。莎士比亚是如何通过拓扑学空间展柘的手段将自己的爱情观表达出来的,俨然成为了人们在对其作品研究的一个重点问题。  相似文献   

9.
对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体现出的人文主义作了初步的探讨,他的154首十四行诗有一个共同的主题——人文主义精神。人文主义思想体现在他献给友人及爱人的颂歌中,也体现在他对人类艺术及爱情的赞美中,其人文主义思想反映了他对人类的热爱,对人的本性——真、善、美的追求。  相似文献   

10.
本文简要介绍十四行诗的发展,并通过对莎士比亚第18首十四行诗的分析,进行了一些文学欣赏尝试。  相似文献   

11.
十四行诗是一种通行欧洲、格律严谨的抒情诗体,英语十四行诗有较多形态。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在英国诗史上显然具有极重要的地位,在英国和中国均有较大的影响。现代中国对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给予了极高赞誉,所有分散或者完整的迻译,这些基于汉语白话的尝试是白话新诗值得称许的探索,而且并不缺乏文言的迻译。显然,它们显现了外语诗汉译的最大的可能性和启发性。  相似文献   

12.
文章主要分析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的第 1 2首的节奏、韵律、用词、主题及其深刻的哲理等。  相似文献   

13.
范冬梅 《培训与研究》2007,24(12):21-22
只有能够真实反映客观现实或表现人类情感的作品才能具有真正的艺术价值。真,是莎士比亚十四行诗致力追求的艺术风格和审美观念,他力求传达出"生活的真实内蕴"。莎士比亚十四行诗是真实情感的自然流露、真实人性的倾心描摹、真实社会的客观揭露,也是艺术上不事雕琢、崇尚自然之风的典范之作。这种真又是以美为客观对象,通过善的引导而最终实现的,是与美、善高度统一的真。  相似文献   

14.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的“夏天”意象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夏天"这一意象的研究表明,季节之夏乃人生之春,其形下之美灿烂而动人,其形上之美乃真善之化身;莎翁巨笔意在使爱人之形美臻于圆满之境,使该美长驻其诗文。  相似文献   

15.
十四行诗是一种通行欧洲、格律严谨的抒情诗体,英语十四行诗有较多形态。1930年代以来,朱湘、梁宗岱、梁实秋、屠岸、方平、卞之琳等人翻译了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十四行诗一时成为新诗尝试与建设的重要诗体。朱湘、卞之琳的翻译表现出鲜明的个人色彩,其中,朱湘的译诗较多过滤掉原诗中爱情、忠心和崇敬等主题成分,却突出了自我哀伤情绪,并往往融入汉语的习惯表达。梁宗岱是早期莎士比亚十四行诗最重要的译者,他的译诗有鲜明的情感色彩。他们的译诗均表现出较鲜明的诗人译诗的特征。  相似文献   

16.
威廉·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最伟大的戏剧家、诗人。十四行诗是莎士比亚诗歌创作的最高成就 ,他的十四行诗感情奔放 ,语言华美 ,使英国十四行诗体具有了完美的形式  相似文献   

17.
18.
在整个英国十四行诗乃至世界十四行诗的创作中,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是一座高峰,而其第18首堪称是莎士比亚十四行诗或者说英国十四行诗的标本。莎士比亚通过对诗歌艺术力量的赞颂,既达到了高度赞美爱友的目的,又表现了对自己诗歌艺术的信心,极大地扩充了其作品的内涵:人与自然相比,自然是伟大的,自然会销蚀人的美丽,然而人的智慧却更伟大,智慧的结晶——文学(诗歌),可以超越自然,超越时空而达到永恒。  相似文献   

19.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评论,评论和注解版本,划分和评判,形形色色评论和流派以及汉译等方面对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研究进行综述,评论是从18世纪以来直到21世纪的今天为止,从各种各样的评论中,人们不仅可以看到时代变迁了,各个阶段,各个流派的批评标准也随之变迁,还可看出莎士比亚十四行诗评论的文学趣味,文学风尚,更重要的是这些批评家的评论或贬或褒,给人们的研究提供许多不可多得的,很有学术价值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20.
翻译要力求抓住原文的语言风格和精神实质,译诗尤为如此。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流传久远,在中国有很多不同译本,主要有戴镏龄、屠岸、梁宗岱、杨熙龄等译者的译本。戴镏龄的译本在音节和韵式的处理方面独辟蹊径,成为其中翘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