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有着源远流长的法律文化,"慎刑"思想是我国法律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自西周时期提出,经过历代的发展和完善,形成了自己的体系。在"慎刑"思想的指导下,历代多有盛世的时期,古代"慎刑"思想及其实践的历史经验,对于我国当前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中国有着源远流长的法律文化,"慎刑"思想是我国法律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自西周时期提出的"明德慎罚",成为"慎刑思想"在我国的缘起,经过历代的发展和完善,再创设相关的制度,加以完善和理论化,形成了自己的体系。在"慎刑"思想的指导下,历代多有盛世的时期,古代"慎刑"思想及其实践的历史经验,对于我们当前的社会现实仍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对慎刑思想的一般概况进行介绍,梳理出慎刑思想的历史演化,核心内涵,并在此基础上着重分析对我国现今的死刑复核和疑罪从无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人本主义思想在中国源远流长,它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中国传统法律思想,而且影响了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价值走向。其具体表现:刑罚从随心所欲到五刑制度的确立:宽仁慎刑,爱惜人命:德主刑辅,注重教化;慎重刑狱,以防草菅人命。以上几个层面具体体现了中国特色的人本主义慎刑观精神。  相似文献   

4.
黄老思想是由战国时期发展而来,兴起于先秦,盛行于汉初,其既讲执道,又主刑名;既尚无为,又紫法治;主张“文武并用”,“德刑相济”;“实行约法省禁”,“尊主安民”;要求“刑不厌轻”,“罚不患薄”。黄老学派的法律思想为汉初法律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必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和军事家范仲淹及其庆历新政,学术界历来十分关注。近年来学界对范仲淹及庆历新政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研究的领域已经遍及到了范仲淹的方方面面,并有向深度和广度扩展的趋势。具体到范仲淹思想的研究,学界前人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范仲淹民本思想、改革思想、儒学思想三个角度,对学界在这一领域取得的成就作一简要概述,以期有所收获。  相似文献   

6.
克莱伦斯·丹诺是美国历史上著名的刑辩律师,其法律思想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美国社会变革的产物,受到进步主义时代主流思想的深刻影响。热爱自由、敢于追求自由的美国历史传统和家族背景,对于克莱伦斯·丹诺法律思想的形成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代儒家人本主义思想是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国古代法制打下了人本主义烙印,深刻影响了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其中的德主刑辅、贤人治国、谨狱恤刑及重义轻利等思想,对于我们当前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桓宽的《盐铁论》中较详细地记录了桑弘羊的法律思想。桑弘羊的自然定命论、因时变革的法律发展观、力主“力”与“刑”的法治观点、法应严密的立法主张以及专任刑罚的重刑主义思想等对中国传统法律思想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
罪刑相当的刑法思想不仅存在于西方启蒙思想家的理论之中,而且也是中国法律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荀子是继墨子之后较为详细地论述该思想的思想家。荀子的罪刑相当思想的完整表达是"刑当罪则威,不当罪则侮"。他从报应主义、目的主义与政治效果三方面论述了罪刑相当思想,认为只有"刑当罪"、尊礼以为道才能实现理想的政治效果——德治。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通过对子产法律实践的总结,认为他的法律思想表现为:反对旧制,颁布成文法;改革内政,以法救世;严控大族,加强集权;礼刑结合,宽猛相济。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传统法律思想史上,历代的慎刑思想由来已久,特别那种爱惜民命、珍惜生命、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同当下的科学发展观具有暗合之处。从古代中国慎刑来看科学发展观,对于我们创新、发展科学发展观;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发扬中国古代优秀的传统的法文化遗产,必将为我国现代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提供思想上理论上的极大支持。  相似文献   

12.
范仲淹民本思想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范仲淹颇为丰富的思想体系中,究竟有无民本思想,学术界多数人持肯定态度,仅有少数人意见相左.本文不去妄自评判争论的谁是谁非,仅从中国古代思想发展史的角度,重点解析范仲淹民本思想的渊源、民本思想的内涵与实质,借以评述范仲淹民本思想的时代特征与历史高度.偏颇与舛误之处,冀期方家斧正.  相似文献   

13.
中华法律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蕴涵着丰富的法律哲理,其中包括"任法"思想,强调治理国家要依靠法度;"壹刑"思想推崇法律要追求平等;"明法"思想要求法律要有普适性等等,这些传统文化思想为习近平依法治国提供了重要的依据。中华法律文化强调"民为本""富国强兵"的思想,历朝历代的君主为了缓和社会矛盾都会以此为原则对律令做出适当调整。古代法律文化中体现的"为民谋福"的价值理念,同习近平依法治国的价值所在—实现"中国梦"相符和相呼应。  相似文献   

14.
《莆田学院学报》2018,(1):49-54
阐述李贽以独特的风格评断历史人物,对于范仲淹德行做出别具一格的褒贬:既有很高的评价,肯定其军事业绩,推崇其用人之方和处世之道,称赞其恤民思想及良好家风,同时也提出了激烈的批评。认为褒贬交集反映了李贽思想的复杂性,李贽对范仲淹所作的毁誉交加的评论,为认识范仲淹提供了一个不同的视角,丰富了范仲淹研究的内容。  相似文献   

15.
道家的黄老学派因"援道入法"而被称为"道法派",然而黄老道家在接受法家思想的同时,并不是对其进行全盘接纳,而是从道家理论体系出发,对其进行改造,以"道生法"的思想替代了法家"法自君出"思想,以"法宽刑缓"的主张替代法家的"严刑峻法"的主张,并引入阴阳学说对法家的"刑德"思想进行合理性论证,从而建立起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法律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16.
古代中国的先贤圣哲极为重视道德教化与刑事惩罚的关系,儒家思想与古代中国刑法之间的关系,实际上是涉及如何确定道德与法律之间的界限问题.以"德主刑辅"为核心的儒家刑法思想,对中国古代刑法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儒家学者倡导的重道德教化、礼刑并用、德主刑辅、慎刑恤刑等一系列刑法思想,对当代中国预防惩治犯罪,构建和谐刑法,仍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刘春霞 《安康学院学报》2011,23(1):58-61,65
范仲淹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其文集中包含着丰富的军事思想。范仲淹军事思想的产生,与宋廷积弱、战争屡败的情况下文人儒士普遍关注兵学问题的士风有关,也与其经略边防的实践经验密不可分。范仲淹的军事思想主要包括:关于改革朝廷军事政策的观点;反对冒然兴兵、主张以"和"、"守"为主的边防政策。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数千年的中华法系中,保辜制度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它是古代刑法中独特的法律制度体现,是对古代法律泛道德化的重要说明。保辜制度是古代法律发展到成熟阶段,充分体现人文精神的法律保障。其中的"慎刑恤罚"思想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人际关系,现代刑法理念中应该注重对这方面思想的借鉴,以实现和谐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陈宏谋是广西历史文化名人,康乾时期桂籍高官,其法律思想可从礼治思想、德治思想和人治思想三方面来加以解读。其礼治思想体现在对礼的继承和对礼、刑两者关系的处理上;德治思想归纳为教化和民生两方面;人治思想表现在官吏自律和举用贤人上。  相似文献   

20.
《刑戒》一书是明代吕坤根据自己多年的司法行政经验,在任刑部侍郎时写的。此书本自儒家仁爱思想反对滥刑、酷刑,自行世以来就被明清官员,特别是州县地方官员奉为刑讯的圭臬。历代反对滥刑、酷刑的思想家、佛界人士、官员都极为推崇,成为明清以降,特别是清朝州县地方官处理司法诉讼、刑讯的指导,影响极其深远。《刑戒》一书内容具体而具可行性,是研究清朝法律制度的第一手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