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从建安诗歌与汉乐府来看,两者的精神风貌极为相似,这也不断激发建安文人对汉乐府的喜爱和亲切。然而,建安诗歌对汉乐府的熟谙,必然使得其对汉乐府的学习借鉴成为了可能。本文认真从内容广度和深度、表现方法及技巧、对后世的影响等方面来分析探讨了建安诗歌与汉乐府的比较及关系等。  相似文献   

2.
同题赋创作在建安时期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作为一个整体,在学术界因传统实用文学观念的影响而倍受冷落,事实上,建安同题赋不仅数量多,而且内容充实、感情丰厚,并非只是一些无聊应制之作;艺术上,建安同题赋也为其他文体在体制、辞藻、结构等方面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地方。  相似文献   

3.
建安时期,诗赋等文学作品在其文人立言价值观中的地位、价值得到了空前的提高与凸现。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动因之一就是文人的文学活动。其表现为:文人创作日益生活化、普遍化,并成为文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文人进行了有意的文学品评活动;文人在文学活动中表现出非凡的文学才能.其通常被时人、后人以文学家的身份来对待、看待;文人的文学活动的文学性较以前大为增强。  相似文献   

4.
汉代动物赋不重体物,或纯粹说理,或在体物的同时有所比兴寄托.东汉末年,赋家多以动物寄托身世之感.建安动物赋一方面承继了汉代动物赋有所寄托的传统,同时将这寄托深化,融入身世感怀,抒情性增强.建安动物赋有情感,有辞采,蕴含着理性的思考,表达着人生的感慨,摇曳着文学的风姿,影响着六朝咏物赋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为进一步研究建安、正始诗人的内心世界,文章对两个时期诗歌女性意象分析,从女性意象的内涵意蕴中可知建安士人功名意识强烈,表现出对政权极强的依附性,正始士人淡泊名利,疏离政权,追求自我独立;建安士人欣赏美色,正始士人忽略美色,欣赏神韵,总结出两个时期士人的心态、审美意识迥异,并分析其不同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汉代与建安时代精神相似,这很容易激起建安文人对汉赋的亲切感和喜爱.而建安文人对汉赋的熟谙也使得他们对汉赋的借鉴成为可能.本文主要从对偶、炼字、词汇、题材等方面阐述汉赋对建安诗歌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唐代边塞诗是“盛唐气象”的重要表现形式 ,它所呈现出的美学风貌是唐代诗人学习建安诗歌 ,追慕“建安风骨”的结果 ,从诸多唐代边塞诗作中 ,可以看到其在精神气格、题材内容、表现形式等方面与建安诗歌的承传关系。  相似文献   

8.
建安时期 ,曹魏集团对前代的音乐进行了一次搜集和整理 ,使一批濒于失传的古乐得以延续下来 ,同时也对古乐进行了一定的改造。音乐的再兴和变化对建安诗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音乐的兴盛直接促使一批诗歌作品的产生 ;商乐的兴起对建安文人的文学思想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音乐的变化促使了乐府诗的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9.
建安诗歌具有强烈的悲剧精神,诗人们面对自我、社会生存困境产生了自觉意识和悲悯情怀,同时苦难的生命历程激发出他们的强烈的使命惑和悲壮的气概。建安诗歌中悲剧气氛与阔大境界融合在一起.形成了建安诗歌所特有的慷慨悲壮的建安风骨。建安诗歌的悲剧精神因建安诗人的个性呈现出多姿多彩。  相似文献   

10.
主要对建安、正始诗歌中的音乐意象进行比较。比较中发现两个时期音乐意象所蕴含的内容相异,各自代表了两个时期士人不同的审关心态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冯至是20世纪40年代新诗人中受杜甫影响最大、对杜甫精神领会最深的诗人之一。冯至从杜甫那里继承了积极入世的精神和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继承了把内在生命和外在宇宙对接起来进行思考的思维方式,继承了在诗歌创作上“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新精神,并进行了现代化转换,是杜甫千年之后难得的知音。  相似文献   

12.
陆游的政治生活是不幸的。他出生在绍兴一个士大夫家庭,在金人的统治下过了九年的流亡生活。1153年中进士之后做官,但又屡遭流放。不仅如此,他的爱情生活同样不幸。深爱的夫妻被生生拆开,沈因的偶遇使得唐琬伤心而逝,这给了陆游以沉重的打击。他用一生来追悔,留下了凄婉的诗与词。  相似文献   

13.
孔子删诗是文学史上的公案,历代学者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在这场思想交锋中诸家各执己见、相持不下.元好问无意参与论争,但并未缄口,而是从艺术本体、艺术传播、艺术感知出发,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孔子删诗是文学史上的公案,历代学者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在这场思想交锋中诸家各执己见、相持不下。元好问无意参与论争,但并未缄口,而是从艺术本体、艺术传播、艺术感知出发,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赋》是我国论史上第一篇系统地论述学创作内部规律的专。陆机吸取前人的研究成果,结合自己的创作体会,对诗歌特点做出新的理论概括,提出“诗缘情而绮靡”,第一次明确地揭示了学的基本特征在于抒发情感,突破了儒家“礼义”之束缚,对后世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爱情诗是李贺、李商隐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太平经》与《真诰》是他们十分熟悉的两部道经。《太平经》的复文神符的组合方式影响了李贺、李商隐爱情诗语汇的重词复言。道符字体由隶书向篆体的转化是造成二李诗歌语言晦涩难懂的重要原因之一。《真诰》的爱情题材及语汇意象是二李爱情诗创作的重要材料来源。其古奇瑰丽的语言特色也深受道教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色彩的运用是杜甫诗歌创作的一大特色,杜甫面对大千世界斑斓五彩、陆离七色,撷取了一些有意味的色彩来烘托主题,表达自己的生活情趣与主观情感。通过色彩的铺着表达了自己的思乡之情、怀旧之情、爱民之情、忆友之情。  相似文献   

18.
抒情诗中重要的爱情诗是如何创造的,诗人的心理、生理有何特点,诗人的动机,诗人在爱的和谐或矛盾中有怎样的关系,以及爱情诗如何超越,本文作了几点心理性精神分析:即爱情诗产生动机、爱情诗创造内在力量、爱情诗的结晶之超越。  相似文献   

19.
由一系列的考证可知,“辞”“、赋”在上古都有特殊的涵义。前者指假物取类、长于修饰的文饰之语,后者指“不歌而诵”或“不歌而诵”的诗“。辞赋”的得名正是以此为基础的。不了解“辞”“、赋”的特殊涵义,对扬雄“诗人之赋”与“辞人之赋”的划分就不可能有一个透辟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