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学生不断获取知识并提升综合素质的重要行为和心理基础。本文通过分析如今小学生学习习惯培养的薄弱欠缺之处,提出了增强行为习惯培养在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的渗透、提升教师在学生行为习惯培养过程中的参与感、深化学生对于行为习惯培养意义的认识的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2.
研究以问卷调查为主,结合学习的相关知识经验,对滁州市的204位小学生进行调查研究。从小学生学习行为习惯、生活行为习惯、人际交往行为习惯三个方面,了解当今社会小学生行为习惯现状。结合调查数据对小学生行为习惯中存在的自制力不强、生活自理能力弱、攀比心理严重等问题,以及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并提出相关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小学体育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要让“学生能够掌握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知识和运动技能,提高体育运动中的安全防范能力。”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安全意识与学生的身心健康息息相关。小学生由于心智与阅历的缺乏,往往很容易忽略安全问题,不利于体育课程的有效开展。为了培养学生在体育活动的安全意识,教师需要规范学生的课堂行为习惯。本文重点阐述了如何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有效渗透安全意识,即规范小学生的课堂行为习惯、加强小学生安全意识教育工作、树立小学生对安全意识的敬畏心理、制定适宜于小学生的课程内容、强化小学生的身体素质、融合小学生的安全意识与保护能力以及提高体育运动器材与体育场地的管理水平,从而实现安全意识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有效渗透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对提升学生素质、培养学生能力具有特殊的意义。可以着重从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集体意识和组织协调能力、自我心理调适能力、体育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终身体育观念和良好生活方式、行为习惯培养等方面加以开展。  相似文献   

5.
<正>数学素养是指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所达到的一定心理发展和心理水平,形成相对稳定的心理素养,包括知识、能力、技能,观念、态度、行为习惯、价值观等。在基础教育阶段,培养学生的学科素质对数学改革有着重要意义。下面笔者就从学科素质培养对数学改革的意义和小学生数学学科素质培养途径两方面进行探讨。一、学科素质培养对数学改革的意义在近些年的教学改革中,广大数学教师都共同面临着一个问题,即小学生被动  相似文献   

6.
小学阶段教育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在不断的学习和生活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以促进小学生的智力、能力和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养成教育的着力点便是培养一系列具体的行为习惯。在实施过程中,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教育工作中的重点。在工作中应努力做到:老师需以身作则;在班级内部制定规矩;努力营造良好的氛围去感染学生;用爱心和耐心感化学生。  相似文献   

7.
培养耐挫能力,是促进学生成才的重要因素。针对当前我国少年儿童耐挫能力差的现状,本文从加强思想教育、心理教育、学科渗透和实践磨炼等四个方面入手,探讨了对小学生进行耐挫教育,培养他们百折不挠、勇于进取的心理素质和行为习惯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使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每一位数学教师都应该及时纠正学生不良的数学作业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作业习惯,使学生学好数学。本文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对小学生良好数学作业习惯的培养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9.
要把学生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抓紧抓实王剑田对小学生进行深入持久的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是小学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小学生文明行为习惯教育应从行为规范教育、心理训练和生活指导三方面进行。——行为规范教育。开展行为规范教育要注意与《小学生守则》和《小...  相似文献   

10.
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对改善学生性格、学习、生活规律及待人处事等有着积极而又有效的影响。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期,对学生的认知、思维发展水平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因此教育策略的研究对学生习惯养成的效率就有着显著且积极的影响。本文以我国中小学生素质教育的培养和对小学生行为素质的基本要求为依据,针对如何对小学阶段的学生行为进行规范性教育实施问题提出相应的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11.
《江苏教育》2021,(8):9-11
"阳光儿童"心理微课是苏州市吴江区盛泽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在心理健康教育上的一个尝试,共有认识自我、行为习惯、身心和谐、情绪情感、生命教育、社会交往、人际互动、学习态度8个模块,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小学生活,培养他们良好行为习惯,塑造健康人格。"阳光儿童"心理微课有其特点及优势,包括选题从学生生活实际中来;形式葆有"心理味";传播注重互动互通。  相似文献   

12.
小学教育阶段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关键时期,是养成教育的黄金时期。养成教育对于小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贯穿于整个小学的教育阶段,要抓住这个宝贵的时间,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的培养。好的品格都是建立在良好的习惯上的,养成教育是培养好习惯的教育,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是养成教育的切入点。根据小学生年龄、心理等特点,同时结合学校具体情况,重点培养小学生的生活习惯、行为习惯以及学习习惯,进行良好的养成教育。  相似文献   

13.
学生习作能力的培养主要源于生活实践内容,是将学生现实生活实践进行表述和展现的过程.如何消除小学生不良心理阻碍,进一步培养习作能力已成为小学语文教学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重点问题.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围绕小学生习作能力的培养策略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4.
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对一个人的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弟子规》是一部儒家经典,列举了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和处世求学应有的礼仪规范,是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良好教材。笔者所在的学校开展了《践行〈弟子规〉,促进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研究,将学习和践行《弟子规》渗透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进而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15.
讲文明、懂礼貌,是广大教育工作者以及学生家长 的普遍共识,也是我们在小学生的教育和行为管理中一直强调 的内容。但是如何培养小学生形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促进学生 行为习惯的养成,人们的理念和主张各不相同。本次研究对小 学生文明礼仪行为习惯养成的教育策略进行分析,体现了对小 学生认知能力和行为习惯的高度尊重,具有实践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6.
熊瑛 《教师》2020,(13):28-29
小学生年龄小、阅历少,心理机制发展不成熟,明辨是非的能力不强,很容易被不良环境、不良思想、不良行为影响,加上缺乏父母的有效陪伴,致使他们频繁地出现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如何改变小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成为越来越严重而又棘手的问题。文章是在班本协同育人模式下,作者以所带班级的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师师协同、师生协同、家校协同的方式,对班上有不良行为习惯的学生进行调查、分析、研究和干预,以让学生改掉不良习惯,健康快乐成长!  相似文献   

17.
在学生心理辅导工作中常常会面对一些班主任或家长转介过来的行为习惯不良的学生,面对这些并不主动需求改变,戒备心理很强,自律心和自控力差的学生,我们在辅导过程中可以设计融合家长、老师、学生三方面的情感的‘墩育契约”,通过这个‘墩育契约”来规范行为偏差学生的某些不良的行为,发展其积极的心理和道德品质,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实践证明:教育契约作为一种辅助辅导策略,是可以应用到心理辅导工作中的,有利于优化问题学生的教育环境,有效地培养和发展学生自律性和自控性,在处理品德行为不良青少年的问题上有其特有的优势。本文将具体阐述笔者在这方面探索的具体操作和思考。  相似文献   

18.
寄宿制小学的悄然兴起给学校的管理从内容和方式上带来了许多变化。特别是小学生年纪小,生活自理能力差.自控能力弱,环境适应能力不强,给学校的管理带来一定难度。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途径。下面就如何培养农村寄宿制小学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我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郑晓霞 《家长》2022,(6):4-6
<正>在网络时代背景下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可以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时代背景的优势特点,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通过互联网搜集良好的教育榜样、结合网络背景建设良好校园文化等多项措施的运用,帮助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及学习习惯。培养小学生良好的习惯并非一蹴而就的教育目标,无论是学习过程或实际生活中,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均要以多元化的教育策略,结合科学的引导方式对学生进行培养和教育。  相似文献   

20.
耐久跑是属于力量速度和速度耐力极限强度的项目。它又是一项枯燥无味、极易产生疲惫的运动。在运动过程会出现不良的生理反应有:肌肉酸痛、胸肋疼痛、小腿骨痛、呼吸困难等,因此学生最惧怕耐久跑,特别是小学生更怕耐久跑。如何消除学生的不安心理和减少不良心理反应,除了培养小学生用坚强的意志和坚忍不拔的毅力去克服锻炼过程中所出现的困难和障碍,还要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锻炼,去消除不良的影响。向学生讲清一些正常的生理反应及应付的办法,以消除学生的恐惧心理,强化学生的意志,逐步培养学生耐跑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