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编者按:目前,地球科学教育正日益引起地球科学家和教育家的共同关注,在科学教育领域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地球科学的内容已经成为各国科学课程内容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着重于对国际和国内科学课程标准中地球科学相关课程标准展开研究,一方面对美国、澳大利亚、法国、加拿大、日本、韩国、英国和新加坡等8个国家的地球科学课程标准进行分析,从其地球科学课程设置、地球科学课程标准框架、理念、目标、内容、课程评价等多个维度进行研究;另一方面是对我国新课程改革后的课程标准中地球科学相关部分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各个国家与中国的比较,总结国际科学课程标准中存在的优点及可借鉴之处,同时发现我国科学课程开设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就我国地球科学教育内容体系的构建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地球科学概论"课程是地质科学入门课程,也是高校学生普及地球科学知识,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课程,课程内容是以地球各圈层的特征和相互作用为主线,注重地球与人类的关系。"地球科学概论"课程在我国20年发展过程中主要存在师资不足、教学实践环节薄弱、开课时间不合理、课程普及程度不高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2019年湘教版《地理1》《选择性必修1》与美国《科学发现者——地球科学》中的"大气专题"为例,基于科学史、科学哲学与科学社会学的视角,从HPS的内容数量、构成以及呈现方式等方面进行统计与分析,客观地反映两国高中地理教材融入HPS教育的现状和特点,并提出建议:地理教材中增加HPS教育内容,转变地理教材为地理学材;...  相似文献   

4.
在充分考察高师科学教育专业地球科学类课程设置依据的基础上,简单介绍了地球科学学科体系。以此为据,通过考察现阶段我国各高师院校对地学类课程设置的总体情况,发现了一些相关问题。从专业的培养目标、学生的发展、地球科学学科知识的特点入手探讨了地学类课程设置原则、提出了一些相关具体课程与内容设置的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5.
《地球科学概论》是有关地球科学基础知识的一门通用性课程,是由原来的《普通地质学》拓宽、发展而来的。1994年秋季,中国地质大学构造地质教研室全体任课教师经过充分讨论,一致同意将原来的《普通地质学》改造为《地球科学概论》,经教务处同意正式设立此课。由于初创,因此如何搞  相似文献   

6.
抓住主干课程,特别是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的课程建设,是《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面向全校不同专业在原有《普通地质学》基础之上拓宽内容开设了《地球科学概论》课,并把其作为全校的公共基础课。目前,《地球科学概论》课开设  相似文献   

7.
一、课程性质与目的《地球科学》是小学教师进修大专的主要专业基础课。内容包括: 地球的宇宙环境知识,大气环境知识,海洋环境知识,陆地环境知识,以及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关系等。课程主要阐明它们的基本概论,基本特点和基本规律;反映正确的人地关系,树立科学的环境观,资源观,人口观,和可持续发展的观点。以使学员对地球科学的有关知识有不同程度的了解。为  相似文献   

8.
地球科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其基本原理和基本思路可追溯到16-17世纪,主要内容和体系形成于20世纪50-60年代。随着大量高新技术手段的引入,地球科学在世纪之交又成为自然科学中发展最为迅速的学科之一,整个地球科学越来越向着综合化、整体化和社会化方向发展,传统的地球科学基础课程《普通地质学》的教学体系越来越脱  相似文献   

9.
精品视频公开课是"本科教学工程"的重要建设内容。"走近地球"作为第四批入选课程,经过近一年时间完成全部建设内容,达到了教学建设目标,即以"地球科学概论"课程教学为基础,通过简化和浓缩,以通俗的视频课程方式,讲述地球从外而内的物质组成、从古至今发生的地质事件、从组成到运动的表现形式以及地球科学对现代生活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并经过技术加工和精细编辑程序后上网发布,为普及地球科学知识发挥应有的作用。本文对该视频教学课程进行介绍,并就建设过程中有关教学目标凝练和教学组织方式提出进一步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0.
《地球科学概论》是地质学基础教育的一门启蒙课程,其重要作用在于使学生对地球科学有一个概略、全面的了解,起着构筑专业知识结构基本框架的作用。根据《地球科学概论》的课程特色和所学专业特点,探讨多种方式开展教学,加强学生对学科的感性认识,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基本地质认知和地质思维,搭建环境工程专业学生的知识框架。  相似文献   

11.
课程难度是衡量教科书质量的一个重要数据指标,也定量地呈现了教材内容的难易程度。论文选择大陆《科学》(浙教版)与美国主流教材《科学探究者》,以地球、宇宙与空间科学内容中的"地球、月球和太阳"主题为例,对其课程难度进行定量分析与比较。通过对课程广度、课程深度、课程时间与课程难度系数的定量计算与比较,提出浙教版《科学》教材在该部分的难度相对较适宜,略低于《科学探索者》,这与科学课程实验区认为"地球、宇宙与空间科学"部分内容较难的反馈意见有出落。在课程广度、课程深度的比较与分析中发现,《科学探究者》较之浙教版《科学》具更多知识点,更关注于学生探究活动的设计,切实贯彻了"探究"的理念。  相似文献   

12.
罗睿 《广西教育》2012,(28):40-41
生命科学领域作为小学科学课程的主要内容,与物质科学领域、地球科学领域相比较,更具生命教育价值。《全日制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修改稿)》对生命科学领域的教学有如下要求:“科学课程要让学生接触生动活泼的生命世界,去田野树林、山川湖泊,看花草树木、虫鱼鸟兽,感受生命的丰富多彩、引人入胜。他们会发现每一片树叶都不同,每一朵花儿都绚丽,从而激发热爱生命的情感和探索生命世界的意趣。”  相似文献   

13.
简评《地球科学导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初 次翻阅由刘本培、蔡运龙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地球科学导论》一书 ,便被其极为丰富的内容、新颖的编排结构、与当今地球科学发展的紧密联系以及优美的文字等所吸引 ,很快就通读了一遍。作为长期从事地质学入门课“普通地质学”教学的一名教师 ,看到了属于我们自己的高水平的教科书心中尤感欣慰。1 丰富的内容《地球科学导论》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其内容极为丰富 ,其所涉及的范围已远远超过了20世纪末期出版的一些地质学入门课程教材和同期西方国家出版的同类教材的范畴。该教材的内容包含了地质学、地理学、…  相似文献   

14.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对小学科学课程知识部分内容做了具体的描述,包括“生命世界、物质世界、地球与宇宙”三大领域。在“地球与宇宙”单元中指出,要“为学生揭开星空神秘的面纱”。可是翻开现行科学教材,涉及星空宇宙的内容只有四五节课,这与学生们的需求产生了很大的差距。  相似文献   

15.
<正>小学科学教材由"生命世界""物质世界""地球与宇宙"三部分共同构成了知识内容部分。从篇幅上看,"生命世界"这部分内容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小学科学标准》(36年级)中指出:"科学课程要让学生接触生动活泼的生命世界,去田野树林、山川湖泊,看花草树木、虫鱼鸟兽,感受生命的丰富多彩、引人入胜,他会发现每一片树叶都不同,每一朵花儿都绚丽,从而激发他们热爱生命的情感和探索生命世界的意趣。"因此,从  相似文献   

16.
大学中开设公共选修课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 ,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大学公共选修课一般具有课时少、内容浅、学生专业面广的特点 ,因此公共选修课的考核既不宜像主干课那样完全采用课堂考试的方法 ,也不能只管耕耘不问收获 ,凡选修者一律过关。《地球科学概论》是桂林工学院各专业的一门公共选修课 ,如何进行课程考核 ?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 ,我们采用了问题式评价法进行课程考核。问题式评价法是在课程教学一开始就把问题提供给学生 ,由学生通过课堂学习、课后自学、查阅资料 ,并将所学得的科学原理和科学知…  相似文献   

17.
GIS作为当今地球科学研究的重要技术,已成为地球科学各学科尤其是地理科学专业的必修及核心课程之一。文章从GIS课程理论与实践两方面出发,结合近几年从事GIS的教学实践,探讨了适合于地理科学专业的GIS课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内容、方法等内容,从中可以看出GIS课程教学对培养地理科学专业人才综合能力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生命教育因其对生命的关注,正成为现代教育发展的一种新趋势。当前,生命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尚处在边缘境地,无论内容和形式,生命教育都极缺失。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作为全国高校开设的必修课,因其内容与生命教育有丰富的契合性,其也就天然地成了对大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平台。生命教育可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适应教育、爱国主义教育、责任教育、"三德"(家庭道德、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教育、理想和信念教育、以及法制教育等各方面进行有机渗透。  相似文献   

19.
开展生命教育是现代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论语》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代表,其中蕴含的惜"生"、志"学"、遵"道"、行"礼"、养"仁"等对生命本真的认识,为中小学生命教育提供了丰富素材。本文提出三条在中小学教育中渗透《论语》生命观的实施路径,即围绕《论语》校本课程开设生命专题、在学科教学中渗透《论语》生命观文化和师生共读体悟《论语》的生命魅力。  相似文献   

20.
"生命世界"是《小学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的内容之一,生命世界包括多样的生物、生命的共同特征、生物与环境、健康生活四部分。在科学教学中,如果能充分发挥科学课的学科优势,合理利用科学课程中的生命教育资源,整合科学知识、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实施有针对性的教学,就能使学生得到潜移默化的生命教育,促使他们去认识生命的本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