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著名的教育家斯娜夫人教育女儿维尼夫雷特时曾讲了一个小故事:一位母亲准备带她5岁的女儿做一个为期两天的野外旅游。临行之前,母亲告诉女儿应该带些什么东西,为了培养女儿自己照顾自己的能力,母亲让她自己收拾行李。到了野外之后,女儿发现不仅自己的衣服带得太少,而且忘记了带手电筒。那天晚上天气似乎特别冷,女儿对母亲说:“妈妈,我觉得冷,衣服没有带够……我能用一用你的手电筒吗?”母亲问女儿:“为什么衣服带少了呢?”“我以为这里的天气和城里一样,没想到这儿冷多了,下次再来,我就知道了。”母亲说:“是的,你应…  相似文献   

2.
自从海灵上网喜欢上了写作文,常有文章贴到论坛上。于是,女儿的“空中楼阁”(女儿在网上的作文专栏)成了我最爱去的地方。细读女儿的文章,品味网友的点评,成了我每天最大的乐事。作为母亲,看到女儿的成长变化,心里美滋滋的,但并不明白其中的原因。我一遍又一遍研读网友给女儿的留言,试图破译这字里行间的秘密。结果发现:网友的鼓励,是女儿写作的动力;网友的关注,是女儿成长中不可或缺的阳光……——摘自2003年11月15日田野日记  相似文献   

3.
2005年10月,我聆听了著名教育改革家朱永新关于新教育实验的报告。报告中讲到的朱教授的一个行为深深地吸引着我,这就是坚持写实验日记,并且发表在“教育在线”的博客上。于是,我迫不及待地上网找到了相关网站,开始了我的“博客之旅”。  相似文献   

4.
看着学生在忙碌地做着期末考试的准备工作,我不禁一叹:两年的时间就在不经意之间溜走了,朱自清的《匆匆》写的是如此之妙!邂逅2003年的五月,我在网上搜索一个教育方面的话题材料,在浏览过很多网站后,“教育在线”跳入了眼球。我一贯对论坛不是很关心,因为我觉得它是很多人发牢骚的地方,偏激的话语很多。但是,十分钟后,我把它放进了我的收藏夹,设置成浏览器的首页,并且注册为会员,这一天是5月27日!我邂逅了一个才貌双全的朋友---全国最大的教育培训学院“教育在线”!作为全市最年轻的副校长,当时我负责学校的初三年级段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事…  相似文献   

5.
马蔷 《宣武教育》2007,(9):9-12
记得读李吉林老师的著作,曾读到这样一句话:“28年走出了一条语文教育的小路。”李老师的情境教育理论在我国教育界的影响不言而喻,而她却说自己用了28年,只是走出了一条小路,这是何等的从容与执著呢?与教育前辈相比,自己只是一个刚刚工作9年的年轻教师,我没有高深的理论功底,也没有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我只能说自己刚刚站在语文教育的大门前,小心冀翼地抬起一只脚,但是态度坚定地跨进大门。如果说我有什么是和这些前辈相似的呢?  相似文献   

6.
“为什么别人家的孩子老是能发表文章?”“为什么别的家长那么会教孩子?”让我们抛开干巴巴的教育理论,请传说中“别人家的孩子”和“别的家长”现身说法,用真实生动的实例告诉小读者和大读者——只要一起用心、一起努力,写作文真的不难!辅导孩子写作文真的不难!女儿miss特别特别地喜欢书,到了如痴如醉的地步。她走到哪儿都会带着几本书以备不时之需,出门旅游的,背包比我的还重。阅读的好处不用我说,大家都知道。miss上小学后,在语文这门课上并没有多花时间,仍然学得  相似文献   

7.
写作文的“怕”与“乐”常青玉学生为什么怕写作文尼?关键是由于缺乏生活实践,因而没有写的“材料”,无活可写,所以不爱写。如何逐步改变学生的这种作文状况尼?我的做法是:一、走出教室,现场指导。从主观上讲,学生走出教室,对所见所闻会感到新鲜有趣,这是写好文...  相似文献   

8.
王军  戴荭 《教师博览》2004,(3):22-25
毋庸讳言,在国内多如牛毛的网站中。“教育在线”网站目前还算不上大鳄。然而,“教育在线”的发展却是惊人的:2002年6月16日,“教育在线”网站正式成立,没做任何广告,只通过熟悉教师之间的口耳相传,短短一个月,网站论坛的发帖量就达到20000份,注册会员近千人。有关媒体对此进行了报  相似文献   

9.
从2004年开始,我们通过“教育在线”网站征集广大教师对于教育问题的意见。到2004年11月16日,有646人次提出了自己的意见,还有许多老师通过发手机短信的方式反映情况。结合“教育在线”网友的评论,对教师2005年关心的若干教育问题做一个综述。  相似文献   

10.
一位农村学校的校长给教师布置了一个写一则教育叙事的作业要求。对此,教师在交作业时有着不同的态度:“这是我刚开学时的一则故事,我觉得它很有价值。”“如果校长不让我交作业,我是不会去写的。”“要交作业了,就要去写,这就使我对自己过得去的教学进行回忆,反思出其中最有价值的片断,这还是一次练笔的机会。”教师也谈了教育叙事写作后的体会:“初写教育叙事,我不知如何下笔,现在可谓入门了,我的一则案例还变成了铅字。第一次看自己的章发表,心里自然是很激动的。”“最大的收获是尝试了对自己过去的经典的教学片断的反思,总结其中的得失,这里是一种教学经验的积累。”  相似文献   

11.
2003年,中国博客教父毛向辉和国内教育网站先驱、“惟存教育”创立人柳栋打了个赌:“我不认为会有多少教师能正确使用博客。如果有一个校长写了自己的博客,我输给你100元。”那一年。毛向辉输了300元。  相似文献   

12.
我也曾是一个很怕写作文的孩子,刻骨铭心的记忆是:“作文课”成了“作难课”,怕写,没东西写,不知道咋写。每到写作文时就愁眉苦脸的。老师评讲时我就像做了贼似的,恨不得变成蚂蚁钻进地缝藏起来。  相似文献   

13.
精神的绿洲     
女儿在扬州市广陵区老年大学工作,年逾古稀的我近水楼台,经常到她那儿借阅书报。2004年8月的一天,我在女儿的办公桌上,发现一本新到的《老年教育》,便翻看起来。看着看着竟入了迷。见我甚是喜爱这本刊物,女儿笑着说:“爸,从明年开始,我给您订一份好了。”我说:“要是能看到过去几年的《老年教育》,那就更好了。”  相似文献   

14.
昨天下午,一个老师到教研室交材料,应酬几句话之后就问人家:“最近写了点啥?”人家脸一红,不好意思地说:“没写什么,这个学期就在《中国教育》杂志发表了一篇文章。”听说有东西发表,心里一陈高兴。之后又建议人家有空要多进入“教育在线”看看,平时要多写点随笔。见人就劝写点东西已经成了我的一个毛病。  相似文献   

15.
今天的话题,让我们从一篇作文开始。 笔者的女儿就读小学三年级,老师布置写作文,女儿写了这样一篇作文,题目是《我玩“摩尔庄园”》,作文里这样写道——  相似文献   

16.
俗话说,“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写作文也是这样。几年来,我摸索出适合自己教、又适合学生学的教学方法,教给学生科学的观察方法,注重观察的真实感受。我充分运用学生们强烈的好奇心,促使他们在观察中不断产生新的感受,启发想象,获得趣味,同时培养他们注意观察的良好习惯,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从而使学生由“要我写”变为“我要写”,把作文看成了一件乐事。   一、指导观察,由说到写   真实是文章的生命,观察是真实的基础。为使学生有真切的感受,我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让学生沐浴自然风光,领略大自然的美,指导…  相似文献   

17.
一、兴趣、鼓励是方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曾在班里做过调查,爱写作文的学生有多少,结果,竟然可怜到只有一名同学,从这个调查中我深刻地意识到对于厌烦写作文的学生,培养他们写作文的兴趣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我在指导学生写作文时,变“要我写”为“我要写”,使学生感到写作是一件很轻松的事,破除学生的畏难情绪,让他们树立自信心,即...  相似文献   

18.
成长的烦恼     
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有欢乐与喜悦,也少不了有烦恼。我这个烦恼可不小,并且一直伴随我到现在。我最大的烦恼就是苦于写作文。不过我可不像一般同学那样怕写作文,而是为怎样把作文写好而烦恼。特别是写记叙文,总要为选择材料费神地想好些时候。有一次我还为此挨了老师的批评哩!那是我上小学六年级时的一堂语文  相似文献   

19.
女儿思萌从小喜欢读书。小学二年级开始做“看图写话” 的时候,女儿的想象力已经开始超越画面,发挥得合情合理。 我们用电脑把她的作文打印出来,女儿竟然激动得跺着脚说:“我的作文也能变成铅字呀!实在是太好了。”从那以后,她 写什么,我们都给她打印出来,慢慢地,档案袋里属于她的“作品”越来越厚,女儿也因此受到了鼓励,写得更带劲了。 她常把自己关在屋里,写《白鹭的悲剧》写得自己泪流满面; 写《和平鸽在流泪》(美英轰炸巴格达后)让人痛彻肺腑…… 一篇篇美妙的文章从她小小的心灵里流淌出来。 升入初中,世界在女儿面前打开了一个新窗口,…  相似文献   

20.
最近,读了“教育在线”网站上《做一个不对下属发火的校长》的帖子及跟帖后,我想到了身边的一位校长。他私下里戏称自己为“皮球”校长、“车胎”校长,多次在教师会上发出“号召”——“有气冲我来,有火朝我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